5年級美術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中國畫“鳥語花香”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表現(xiàn)自然界中的花、鳥。
2、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xiàn)有詩意的畫面。
教學重點:運用富有創(chuàng)意的應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現(xiàn)畫面。
教學難點: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準備:師備表現(xiàn)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圖片及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教 學 過 程
1、引導階段:
(1) 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
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
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
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
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xiàn)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
?。?)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后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fā)展階段:
?。?) 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xiàn)手法:
請一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
(2) 歸納表現(xiàn)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
?。?) 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xiàn)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3、展示交流
把學生作業(yè)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fā)揚學生作業(yè)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4、課后拓展: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課后進一步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5年級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對刮畫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一張刮畫用的蠟紙。(用較硬的紙上涂上一層各種顏色的蠟筆,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蘭色等涂上覆覆蓋住底色。
2、各種刮畫工具,如竹簽、刀片、小勺、螺絲刀、叉子及各種形狀的`齒狀積木、舊梳子等。
3、老師刮畫范畫一張,已涂好的蠟紙一張,刮畫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1、老師出示刮畫工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他們有什么用處呢?除了你們說的用處之外,他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2、嘗試活動。
請幼兒用各種工具在已涂好的畫紙上試刮一下。
看看能畫出一些什么圖案。
3、老師總結各種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麗的線條和圖案。
4、老師示范刮畫:長頸鹿。
用竹簽刮出一個圓,圓下有兩條線,又是一個橢圓,下面是四條柱子,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身上有色塊,用小刀塊,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長頸鹿見到小朋友十分高興,就唱起了歌,用叉子刮出波浪狀的五線譜。
5、出示范畫,請幼兒看一看、講一講,老師用什么工具,刮出了什么?
6、幼兒刮畫:請小朋友用各種工具來刮一張畫吧。
7、總結:重點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
這么多美麗的刮畫作品,我們來把它布置成一個刮畫作品展,請別的班級的小朋友也來參觀吧。
5年級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學生能夠的藝術特點。
2、通過學習,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評價馬蒂斯的作品,能力強的學生能發(fā)表自己較為獨特的觀點。能學習馬蒂斯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
3、激發(fā)學生不滿足過去,勇于創(chuàng)新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馬蒂斯藝術特征,學習他一生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2、學習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的方法,體會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給觀者帶來的觀感。
教學難點:
對馬蒂斯教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電腦、電視機
學具:彩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20世紀的藝術的師——馬蒂斯
出示馬蒂斯的肖像。
二、欣賞斯的作品
1、《藍衣女人》創(chuàng)作于1937年。
組內談感受
2、《金魚》創(chuàng)作于1912年。
面對這幅畫誰愿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三、欣賞剪紙作品
?。R蒂斯的照片)這是他手術后正在創(chuàng)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創(chuàng)作?
《常春藤與花》是他晚年的優(yōu)秀作品。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幾種顏色?給你什么感受?
欣賞馬蒂斯的《王者之悲》、《小鸚鵡與美人魚》
四、評價
1、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塊的組合對比()
夸張的裝飾色彩()
細膩的寫實色彩()
2、你認為馬蒂斯最愛使用的顏色是什么?
3、通過本課欣賞,你對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馬蒂斯的繪畫()
馬蒂斯的剪紙()
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馬蒂斯與野獸派()
其他()
五、小結
你們知道嗎?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還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設計師呢。談一談學習本課后的收獲。
5年級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作一幅黑白裝飾畫。
2、進一步感受黑白之美,感受黑白裝飾畫的獨特魅力。
3、喜歡運用黑白色的獨特之美創(chuàng)作作品,了解概括表現(xiàn)的方法。
教學重點:
黑與白之間的相互關系。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覄倓?chuàng)作的作品,同學們想不想看?出示黑背景下的黑貓。
師:你們覺得我這幅畫怎么樣?學生有的回答主體不明顯,有的回答都是黑色等。教師提出問題。師:那怎樣才能使主體明顯呢?學生回答有的說可以換主體,有的說可以換背景。
師:好,那咱們把背景換成白色看看什么效果?剛才還有的同學說換主體,老師也把主體的顏色換一下。(教師將主體和背景互換)換掉以后就變成黑白對比強烈,獨具韻味的黑白畫了,雖然只是簡單的背景互換,但是畫面效果卻大不一樣。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第九課《黑背景白背景》。
板書課題。
二、新授
1、黑色和白色具備了獨特的美,生活中,在咱們身邊就有許多自然天成的黑白對比畫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跟隨老師的圖片一起來感受一下吧。出示幻燈片。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的黑白對比畫面??!這些自然天成的黑白畫面給了我們一種獨特的視覺感受。
2、師:那下面這一組畫面又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出示黑白畫。
問題一;這組畫有什么共同點?他們給你什么感受?小組內快速討論。請學生回答。
小結:共同點是只有黑和白。感受就是黑白對比強烈。板書:黑、白。教師隨即口述黑白畫的定義。這種以黑白對比為造型手段,畫面呈現(xiàn)黑白效果的圖畫叫黑白畫。
點擊出示黑白畫定義。
3、師:黑和白看似簡單,卻容納了萬千變化,黑與白的相互襯托,巧妙組合,可以使畫面產生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裝飾性。同學們請看這幅黑白畫。
這是畫家冷冰川在黑色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黑白畫。出示范畫,提出問題。問題二;你覺得這幅畫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學生回答葉子。
師:畫家是借助什么來表現(xiàn)葉子的?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點和線。
小結:這幅畫上的葉子之所以精彩,就是畫家很巧妙的運用點線面的結合來表現(xiàn)的。板書點、線、面。師:點、線、面的本領可真大,它們的千變萬化能夠使黑白畫的畫面效果豐富多彩,層次分明。
4、師:我也認為《映雪》這幅作品的葉子刻畫的很精彩,所以,老師接下來幾片葉子。依次出示黑葉、白葉、深灰、淺灰。提出問題:這是一片黑葉子,這是一片白葉子,而這一片呢?是黑么?那是白么?它就是介于黑和白之間的灰。
板書:灰。
老師手里還有一片葉子,這是什么葉子?這也是灰葉子,和剛才那片灰葉子有什么不同么?將兩片灰葉子舉起來讓學生比較,引導學生說出深灰和淺灰。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問題三:這兩篇深淺不同的葉子是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引導學生說出排列密集的顏色就深,而排列稀疏的就淺。
5、師:原來黑白畫的表現(xiàn)手法這么豐富啊,老師忍不住想給同學們畫一幅。
出示熱帶魚。師:這是一條五彩的熱帶魚,現(xiàn)在我就用黑白畫的形式把它表現(xiàn)出來。教師邊講邊畫。先來構思概括一下魚的外形特點。然后將魚身上的彩色概括歸納為黑白。魚身上的黃色歸納為灰,除了用點線表現(xiàn)深灰和淺灰之外,我還可以用波紋線和小圖形來表現(xiàn)灰。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老師不能一點點的完成,請同學們來看我課下早畫好的這條熱帶魚。出示熱帶魚范畫。
6、師:同學們看,我用黑白畫的形式畫的這條熱帶魚,絲毫不遜色這條彩色的魚。出示黑白分格的范畫魚。
師:這也是一條熱帶魚,你能看出它們哪里不一樣么?引導學生說出背景不一樣。
小結:這是黑白分格式的.黑白畫,式黑白畫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師:黑白畫除了用畫的手法來表現(xiàn),還有很多其他表現(xiàn)手法。出示范畫。一一給學生介紹。
師:剛才咱們看到多種形式的黑白畫,現(xiàn)在咱們再去看看和我們同齡的同學們他們是怎么畫的?欣賞課本上的學生范畫。
師:欣賞了老師和同學們畫的黑白畫,現(xiàn)在,你們是不是也想來創(chuàng)作一幅黑白畫呢?先不要著急,請同學們看看老師給大家提出的作業(yè)要求。
出示作業(yè)要求。
作業(yè)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靈活運用點、線、面和黑、白、灰的變化,完成一幅黑白畫。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展評學生們的作品盡量的全部粘貼在展板上,挑出有特點的進行評價。評價可以著重從作業(yè)的黑白灰和點線面的運用上。還有構圖和表現(xiàn)題材適當評價。
五、小結拓展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表現(xiàn)的都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我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請大家千萬不要眨眼??!教師演示油水分離法來表現(xiàn)的黑背景下的熱帶魚。
5年級美術教案 篇5
一、 活動背景
中班此時期幼兒大部分已有選擇相似色的意識,但涂色缺乏方法、缺乏力度,因此造成涂色不均勻、顏色淺淡、涂出輪廊線等現(xiàn)象,畫面不鮮艷、不整潔。如長此下去,幼兒缺乏成功感,就會失去涂色彩興趣和耐心。由于近來東南亞流行“禽流感”病毒,我園以吃雞改為吃魚為主,有些幼兒害怕吃魚,怕哽魚刺,不愛吃,為了讓幼兒感受、了解燒出美食不容易,大人為孩子付出的辛勞,為孩子成長化費許多心血,懂得要不挑食、愛惜食物,干干凈凈吃完每一餐的道理。設計“美味好吃的魚”活動,用幾何圖和線條構畫出簡單的魚。通過參觀小菜場、超市、花鳥市場、公園,讓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魚的各種特征,在家里觀察爸爸媽媽、奶奶是怎樣燒魚的?用些什么配料?積累豐富的表象,為想象、創(chuàng)造準備了知識條件。學習過程中讓孩子根據(jù)想象變化魚的外形,為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幼兒還能根據(jù)自己已有的水平來裝飾魚,在花紋、配色上大膽想象,使學習知識技能成為幼兒探索如何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顒又?,力求處理好提高技能與發(fā)揮創(chuàng)造想象之間的關系、學與玩之間的關系。二、過程實錄(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用幾何圖和線條構畫出簡單的魚。2.繼續(xù)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兒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3.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要求幼兒將畫具和廢紙放在指定處。
(二)活動準備:
1、自然角里放置各種常見的魚供幼兒觀察
2、畫具: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如圖畫上一個煎盤,用縫紉機在“煎盤”的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油畫棒或彩色粉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玩具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很多魚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圓形、圓形、梯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3.繼續(xù)講述:小貓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尚∝埐粫~,怎么辦呢?(啟發(fā)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4.提問:這些魚可以燒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蔥油的等等)讓幼兒講講常見的魚名稱,并了解魚營養(yǎng)好,人人都需要。
(2)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作示范1.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2.教師邊示范,邊作講解:先把魚放人煎盤里(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涂上—圈不規(guī)則的黃顏色)
黃色的油綠色的蔥桔黃色的姜咖啡色的醬油褐色的醬油
3.與幼兒討論可放些什么佐料.請一、二名幼兒在魚的邊上或身上添畫上—些佐料,如綠色的蔥段、紅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醬油、黃色的姜片等。組織幼兒討論作畫方法。建議可用通俗的語言“入味好吃”與“不好吃”來表示顏色涂得濃還是淡。
a.可出示二張范例(一張涂得濃,一張涂得淡)供幼兒觀察討論:哪個煎盤內的魚味美?為什么?(顏色鮮艷的味美香味濃;顏色暗淡的魚肉香味淡。)
b.建議教師在暗淡的一張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輪廊線圈內涂一圈,再在里面運用短線連接著來回涂,涂滿、涂濃,讓幼兒體會到魚變“入味”了。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 要求幼兒把魚畫大些(至少—個小拳頭或—個小手掌遮不住)勇敢、大膽地畫
2. 啟發(fā)幼兒選用一些與茄汁(紫色)、咖喱(淡黃)、醬油(赫色)、糖醋番茄醬(紅色)、色拉醬(白色)、蔥姜(綠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評析: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時提醒幼兒要有力氣地涂才能涂濃。
3.對運用“短線排列法”涂色有困難的幼兒,作個別輔導。
4.提醒幼兒最后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4)引導講評
1.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上、2.教師抱著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以“品嘗魚味”的形式評價作品。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艷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作鼓勵;哪盤魚最好吃?建議可讓涂得好的幼兒介紹方法。鼓勵有些幼兒對自己的畫稍作加工。讓它們也變得“味美好吃”。對觀察仔細、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如添上一些 x,顏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5)唱歌曲“辦家家”給最佳“小櫥師”發(fā)獎讓幼兒講講常見的魚名稱,并了解魚營養(yǎng)好,人人都需要。
5年級美術教案 篇6
范文網(wǎng)后面為你推薦更多美術教案!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2、初步嘗試用浮花吸附的手法表現(xiàn)大自然的色彩,并能大膽想象。
3、樂意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審美體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色彩有初步的認識,并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的的大自然色彩。
物質
2、物質準備:希沃電子白板、人手一盆清水、材料超市:紙盤、彩色油墨、吸管、牙刷、排筆等。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大自然色彩的圖片;作品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自然色彩圖片,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師:最近我們都在玩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我們也找來了許多關于大自然景色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師小結:原來大自然就像個天然的調色盤,可以描繪出五彩斑斕的景色,你們想留住這些美麗的色彩嗎?
二、結合希沃白板課件,欣賞彩墨畫作品,初步了解彩墨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
1、幼兒欣賞彩墨畫作品,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師:今天老師就把自己喜歡的色彩變到了圓盤上,美嗎?美在哪里?(色彩,紋理)看上去像什么?
2、幼兒觀看操作視頻,初步了解彩墨畫的制作方法。
師:彩墨滴在水中時候輕輕撥動,當你撥動的方向不一樣時,產生的紋理也不一樣。我在材料超市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你們想好需要的材料后,就可以拿著籃子去選擇。
3、教師提出創(chuàng)作注意點:
(1)注重色彩的搭配,并嘗試大膽想象。
(2)彩墨要小心使用,避免碰到衣服。
三、幼兒創(chuàng)作彩墨畫,教師重點指導色彩的搭配。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交流分享自己的審美體驗。
師:你喜歡哪幅色彩,美在哪里?變出色彩像什么景色?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繼續(xù)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投放紗布、牛皮紙、卡紙、玻璃、宣紙等材料,進一步感受不同材質下所呈現(xiàn)出的多種基理效果。
科學區(qū):投放油和水,探索水油分離的現(xiàn)象。
2、親子活動:周末與爸爸媽媽繼續(xù)去戶外尋找大自然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活動反思】
一、活動由來:
在之前美術集中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們在色彩的運用和審美上有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喜歡把所有的顏色都填進作品中;另一種是只用色彩很單一,大部分孩子都不注重顏色協(xié)調。于是我們就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在平日中與幼兒談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更傾向于吃、玩,較少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于是就根據(jù)《指南》中藝術領域的核心“欣賞、感受、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藝術領域中也提到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作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fā)幼兒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就以大自然色彩為切入點,以“浮水畫”為載體,開展彩墨游戲“大自然的色彩”美術活動。
二、材料的準備:
活動前期,我們在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所以我們班的孩子們對吹畫、滴畫、水粉畫都有著一定的經驗。在活動前期孩子們都和爸爸媽媽到戶外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也找了自己喜歡的大自然色彩的圖片,在活動中我用孩子們找來的圖片進行分享,讓更多孩子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色彩。我還將孩子們找來的大自然景色都打印成圖片,用展板的形式圍繞在活動區(qū)的四周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美術活動中要讓孩子在美的環(huán)境中有美的感受。
物質準備中呈現(xiàn)的作品我只單一選擇了紙盤,因為我個人認為紙盤有個凸面,而且吸附效果很好,孩子們操作時候可以抓著紙盤兩邊,這樣小手就不會碰到彩墨,因為孩子們都是第一次操作,沒有任何經驗,所以紙盤會更方便操作并且展示效果也很棒。孩子們在操作中選擇材料,我是利用了材料超市,孩子們可以自由自主的去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進行操作創(chuàng)作。
三、活動中的不足:
1、本次活動中教師過于關注幼兒的色彩搭配,在感受美景圖片時候,教師可以用到美的語言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美景,并不一味的強調色彩的理論,如“相近色、對比色等等”這樣會使活動變得很生硬。
2、活動中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們有著豐富的前期經驗,教師在活動中可以強調到大自然光的作用,讓孩子們進行感受體驗美景。
3、播放操作創(chuàng)作視頻過于單一,教師只錄了一種方式“拉、灑”其實可以多錄制不同的視頻,例如,“滴、吹等等”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多種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的效果。
4、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多操作,不單單只讓孩子操作一副。例如:第一次先讓孩子們去感受彩墨滴到水中里的變化,印出來又是什么樣的?再讓孩子們去想象怎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大師這樣的作品,然后再進行播放視頻讓孩子們觀看,再用上工具來第二次操作。在分享作品時候,讓孩子們進行想象,你變出了什么樣的景色,用了什么色彩等。
5年級美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初始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時已學習了一些較為簡單的簡筆畫,此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點、線、面,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豐富畫面。為了不使學生對作畫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看誰畫得點、線種類多,誰畫得美,讓每一位同學都因自己畫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顏色感到興奮和愉悅。
教學目的:
1、認識什么是繪畫中的點線面
2、嘗試運用點線面裝飾畫面
教學重點:
感受不同的點線面帶給自己的感受并運用
教學難點:
畫出許多不同的點線面組合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點的練習
一、導入新課:
1、請2至3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畫(如:房子,樹木、花等)
2、同學們共同評畫,說說哪幅漂亮,為什么?
3、通過評畫,了解畫畫要加花紋才好看。
4、明確什么是花紋——點、線、面。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點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組好象沙子的點和一組用小旗組成的點,問:它們是不是點?
2、引用從人在飛機上往下看的圖片,從中引導學生明白點的定義。(點可以通過把許多不同的圖形縮小,組合變化而成)
3、通過“舉手判斷”的游戲活動,鞏固學生對點的認識。
有大有小
不同形象
4、請同學們說說你還能用什么變成點(喜歡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個別同學上臺畫一畫。
5、師生共同評畫。
6、看圖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并從中引導學生用色,使點變得更加漂亮。
三、學生作畫,教師隨堂輔導。
四、總結。
5年級美術教案【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