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習作我的理想教學反思3篇(我的理想教案帶反思),供大家參考。

習作我的理想教學反思1
一、認真分析了教材和學情,確定好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體會理想的實現(xiàn)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立志為將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努力學習”這一具體要求,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優(yōu)化了教學理念。
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的教學理念是這樣的:
1、注重活動,淡化說教。充分利用活動資源,在生動活潑的場景中讓學生獲取知識,明確現(xiàn)階段我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
2、關注認知,強化體驗。如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體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祖國面貌所發(fā)生的變化以及還存在的問題,培養(yǎng)其愛黨、愛國的情感和歷史使命感,使教學內容得以內化。
3、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由于在經歷、知識、生活范圍上相近,學生互動式學習,更容易使他們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討論中接受教育。
4、突出探究式學習,通過談“我的理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5、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完成課后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合理采用了有效的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教材的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基于本學科、本框題的特點,以及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理性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文字、圖片、圖表等有關資料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親身體驗、感悟、理解、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集體討論法:通過集體和分組討論,讓學生明白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重要性,有助于突破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小組合作法、總結反思法、課后實踐活動等方法。
四、教學過程落實有效。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目標達成效果好。
五、存在的不足。
1、時間安排上,出現(xiàn)了前松后緊的情況,所以造成后面的教學內容結束得有些倉促。
2、引導學生上,還不夠全面。提問學生時,總有一部分學生舉手作答,可另一部分學生卻沒有主動,這時卻只是關注那部分舉手的學生,而忽視了其他的學生。
總之,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導下,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演示、活動探究、集體討論等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以后我會汲取成功之處的做法和經驗,把自己的不足之處盡力改掉,期望有更大的進步。
習作我的理想教學反思2
《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課程。它指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課程本身就充滿了美。但是,如果我們老師在教學中不注意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創(chuàng)造美,思想品德課就會變成枯燥、乏味的代名詞。
從教以來,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自己的課處處充滿美。一堂充滿美的課,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身心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段业睦硐搿愤@一課是六年級思品教材的一篇課文,著重讓學生知道人生需要理想、理想的作用以及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上得不好容易變成一堂乏味的說教課,怎樣讓這一課美起來,我經過了仔細研究和反復推敲,事實證明這堂課上得比較成功?,F(xiàn)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開頭、結尾美。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在課的開始就給學生營造了學習氛圍,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由歌詞導入顯得分外自然;課的結尾在歌聲中把真心誠意的祝福送給學生,贏得了學生的陣陣掌聲,也把課堂再一次推向高潮。
2、課堂語言美。無論是導入語、結束語還是過渡語,我都經過精心設計,力求以最美的合乎教學內容的、精練的語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切忌啰嗦、隨意。再美的語言都離不開教師的激情講演,我努力做到普通話純正,上課有激情,語言抑揚頓挫。
3、欲擒故縱的'設計美。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對教材進行認真地研究,仔細閱讀教參中的“教材分析”,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我采用先讓學生說理想,再讓學生填理想樹,這種欲擒故縱的方式讓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即:理想包括學業(yè)、事業(yè)、家庭、休閑等許多方面,而不能片面的理解為只是學業(yè)和事業(yè)上的。這樣設計,使這節(jié)課從一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4、從學生身邊找素材美。 在講理想對人生的促進、激勵作用時,教材內容理論性強,顯得枯燥乏味。我決定從學生身邊的人說起,播放了幾張我班運動會上學生奮力拼搏沖向終點的圖片,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奮斗目標以及這一目標對運動員的作用。接著又展示了一些名人名言,讓學生分析這些名人之所以取得成就就是因為理想的激勵。一個枯燥乏味的大道理因為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的緊密而變得生動有趣了,學生們很自然的就接受了。
5、結論自然達成美。本課重點是理想的實現(xiàn)途徑,我采用先情境后結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對一系列情景材料的閱讀分析自己去感悟,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探究,從而明白理想的實現(xiàn)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艱苦奮斗、腳踏實地,需要對人生進行規(guī)劃,有時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理想。這樣的方法比先告訴學生結論再分析材料效果好了很多,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二:反思不足
本課圍繞理想進行教學,學生談自己的理想時容易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我沒有乘機進行教育,說明課堂教學機智欠缺,以后要加強學習,不斷改進。
習作我的理想教學反思3
《習作三我的理想》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我主要有以下收獲。第一、重視單元備課,抓準教學重難點。備課之初,我不知習作評改課的重點是什么,現(xiàn)在,我已清楚地認識到,唯有認真研究教材,做好單元整體備課,抓住單元訓練的重點,才能設計出實用高效的習作備課計劃,才能讓學生真正在習作課上有所收獲。
每個單元的訓練重點就是習作課的指導和評改重點,而第一次出現(xiàn)在習作要求里的新的訓練點也就是本組訓練的難點,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突破這個難點。
第二,提升教師素養(yǎng),提高課堂有效性。在習作課上,如果教師有較強的駕馭教材和課堂的能力,善于抓住課堂生成點與學生展開談話、點撥,有高妙的評價能力等,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細節(jié)上要鼓勵學生,孩子肯定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體現(xiàn)“作文就是做人”的教育理念。第三、彰顯童心,用心靈解讀心靈。教師的語言要賦予兒童化,課堂語言要由成人化趨于兒童化。于是我就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每設計一句話,我都考慮學生能否聽得懂。我還向學生請教,讓他們幫我設計課堂語言,感覺效果特別好。作文點評就應該是用心靈解讀心靈,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童心,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尊重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
但在這節(jié)課上,還是有一些小環(huán)節(jié)沒有處理好。如,讓學生說說“平時你們是怎樣評介和修改作文的?”我是希望同學們從字通句順、布局謀篇、感情是否真摯等方面來談,可學生們說得卻是他們怎樣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評介,這就說明我提的問題不恰當,如果我的問題更清楚一些,像“平時你是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或許學生的回答就會達到我們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了。通過聽課老師的評議,結合學生課后的習作,我也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教師似乎在牽著學生鼻子走,不敢放手讓學生談看法;習作指導游離于本單元課文之外,體現(xiàn)“讀寫結合”理念的地方太少;沒有教會怎么樣把情節(jié)細化,把文章寫具體。課堂發(fā)言面較窄,對學困生關注不夠,導致他們的習作依然是“無米之炊”,三言兩語難以成文。要想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是一件長期堅持不懈的事情。對我們語文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加強,踏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而不是演好每一節(jié)課!
習作我的理想教學反思3篇(我的理想教案帶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