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講授教學基本心得體會3篇(講授內容及心得體會),以供借鑒。

講授教學基本心得體會1
提高講授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韓 龍 淑
(太原師范學院 數(shù)學系 , 太原 0)
摘要 : 講授教學的有效運用以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為基本宗旨。在新課程背景下講授教學處于兩難境地 ,時
下當務之急是挖掘講授教學的合理內核。而注重知識的合理組織 ,恰當把握過程教學的實質 ,豐富并貫穿啟發(fā)
式教學思想 ,是提高講授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 : 有意義學習;講授教學;啟發(fā)式;過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4241
1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2009)0
在時下的教學田野中 ,教法的實質性變革比課程、教材 改革有著百倍的艱難 ,加之傳統(tǒng)延續(xù)的威力不易超越 ,因此 我們的教法變革從實質上看并沒有重大突破。[1 ]就講授教 學而言 ,在新課程背景下因其傳統(tǒng)性而容易被誤認為過時。另外 ,由于部分教師對講授教學精神實質的理解存有偏差 , 加之缺乏必要的教學思想作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未能遵循學 生的心理規(guī)律 ,從而容易使講授教學演化為注入式 ,并由此 對講授教學的有效性抱有懷疑態(tài)度 ,致使講授教學處于兩難 境地。針對當前講授教學的實際 ,筆者對 151位中學數(shù)學教 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其中 57%的認為在課堂教學中 ,用得較 多的教學方法仍是講授法。就任教年級和教學方法的關系 看 ,高中數(shù)學教師運用講授法的比率明顯增大 ,比初中數(shù)學 教師高出 個百分點。[ 2 ](P42)又對 231名中學數(shù)學實習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 %的被試認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 用得較多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由此可見 ,即使在新課程實 施的今天 ,講授教學仍然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用得較多的 教學方法?;诖?,有必要對講授教學進行理性分析和思 考 ,并探尋提高其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一、對講授教學的基本認識
奧蘇貝爾是以認知結構論為理論范式的代表人物 ,認為
學習過程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再組織過程 , [ 3 ](P250—251)他強調有意義接受學習與言語講授教學。講授教學是教師 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tǒng)連貫地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而
“教學 ”重在“教學生學 ”,教法的選擇需建立在研究學法和 學情的基礎上 ,忽視學法指導的教法改革是低效甚至是無效 的 ,因此“講授教學 ”重在“通過講授教學生學 ”。而學生學習語言符號所代表的系統(tǒng)知識 ,主要是有意義學習,旨在使 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 建立實質性和非人為性的聯(lián)系 ,其中的適當觀念主要指學生 認知結構中與新知識能建立某種聯(lián)系的觀念或知識 ,是使新 知識的學習成為有意義學習的生長點。實質性和非人為性 聯(lián)系主要指新舊知識之間、新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 之間內在的、自然的邏輯聯(lián)系 ,而不是人為強加或生拉硬扯 的任意聯(lián)系。當然學生的學習活動并非一味地排斥機械記 憶 ,但用于幫助記憶的機械學習只能是輔助性的 ,不能用來 代替有意義學習。因此講授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積 極地建構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 ,以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是講授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表征。
目前當務之急是挖掘講授教學的合理內核。特別在新
課程實施的今天 ,不應以教學方法的新舊代替好壞 ,傳統(tǒng)的 未必就是過時的或不好的。事實上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也可以 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意義的和積極主動的活動 ,對學生掌握 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具有重要作用。講授 并不是注入式、被動式的代名詞 ,如果教師的講授能喚起學 生求知的興趣和熱情 ,能激活學生頭腦內部激烈的思維活 動 ,能解學生之困惑 ,使其學習成為主動的、有意義的活動 , 這樣的講授教學就是有效的教學。不能把某些教師誤用所 造成的后果當成其本身固有的毛病 ,作為貶低其作用的依 據。教師通過講授教學 ,重在引導和啟迪學生建立知識間的 非人為和實質性聯(lián)系 ,從而實現(xiàn)有意義的學習。
講授教學和發(fā)現(xiàn)教學并不是對立、排斥的兩極關系 ,而
—14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rights reserved. 識作為載體 ,在講授教學中 ,落實過程教學的宗旨既要注重 結果 ,更要注重過程;關注過程 ,同時勿忘知識。(三)豐富并貫穿啟發(fā)式教學思想是提高講授教學有效
性的關鍵。根據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學生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即積極主動地將要學習的新材料與自身認知結構 中已有的適當觀念 ,建立實質性和非人為聯(lián)系的傾向性。這 里的積極主動不僅指行為上的積極主動 ,更重要的是思維和 情感上的主動積極。有效的講授教學應使學生的思維和情 感處于主動積極狀態(tài) ,而學生積極主動的傾向性的形成一開 始離不開教師的啟發(fā)和誘導。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 ,致使講 授教學處于為難境地的原因之一是忽視了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
思想精華———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繼承、發(fā)展和貫穿 ,而大量 引進和移植國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并追求一些所謂的 新教法 ,造成形式與其負載的實質的支離。缺少植根于我國 教學田野的本土化研究。
有效的講授教學重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 ,只有通過教師 的點撥和開啟 ,使學生形成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才能讓學生 在有意義的思考路線上進行有意義的探索 ,從而避免盲目、無效的活動。若講授教學缺乏啟發(fā)性 ,沒有引發(fā)學生頭腦內 部主動積極的思考活動 ,則容易使講授演化為“注入式講
授 ”,因此倡導教師的“啟發(fā)式講授 ”對提高講授教學的有效 性顯得尤為重要。這里的“啟發(fā)式講授 ”與“教師簡單告訴、學生被動接受和記憶結論 ”不同 ,是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經 驗和思維水平的基礎上 ,通過講授促成師生共同進行思維 , 引發(fā)學生認知和情感的不平衡狀態(tài) ,從而啟發(fā)學生對已有信 息積極主動地進行思維加工 ,使新學習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 中適當?shù)闹R和觀念建立意義聯(lián)系。如“一條直線到另一條 直線的角 ”的課例中 ,教師 :你們說怎樣刻畫兩條直線的位置 關系比較好呢 ? 學生 :可以用兩直線的夾角來表示。教師 : 好 ,比如說(幾何畫板演示),現(xiàn)在這兩條直線 AB和 AC的夾 角是多大呢 ? 度量一下 ,是 28°。你的意思用這個夾角 28° 就可以刻畫它們的位置關系了 ,是不是 ? 那我來作直線 AB 關于 AC的軸對稱圖形 ,得直線 AB′,那么 AB、AB′與 AC的夾 角都是 28°,那不就成了不同位置關系的直線用相同的角來 表示了嗎 ? 大家看 ,他提出用“夾角 ”刻畫兩條相交直線妥當 不妥當 ?此時教師通過啟發(fā)式講授來構造反例 ,引發(fā)學生認 知和情感的不平衡 ,使學生認識到“夾角 ”概念已經不夠用
了 ,必須建立一個新概念———“到角 ”才能準確刻畫兩條直線 的位置關系 ,由此把問題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問題 ,從而形成 主動積極的學習心向。
在啟發(fā)式講授中 ,學生接受的已不是教師講授的現(xiàn)成知 識 ,而是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對教師的講授用自己 的語言進行重新加工和編碼 ,對知識進行主動理解和重新建 構 ,以生成其心理意義 ,從而使教師將講授的內容納入學生 已有的認知結構中 ,使師生的思維產生共鳴 ,教師講誘導著 學生想 ,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在思考的路徑上 ,起引路、搭橋 和點撥的作用 ,使學生有一種“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 若出于吾之心 ”的體驗。
有效的講授教學需要貫穿啟發(fā)式教學思想 ,才能使講授
成為“啟發(fā)式講授 ”,因此以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為指導 ,對于提 高講授教學的有效性 ,擺脫注入式和機械學習的束縛顯得尤 為必要。鑒于此 ,應注重理解啟發(fā)式教學的精神實質 ,并把 其作為教學指導思想貫穿到教學過程中 ,而豐富和貫穿啟發(fā) 式教學思想是提高講授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在當前班級授課制的教學組織形式下 ,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富
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的“憤悱 ”———“欲知還未 知、欲言還未能 ”,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啟迪和引導。啟發(fā)式教 學主要指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出發(fā) ,力 求創(chuàng)設“憤悱 ”的教學情境 ,以形成學生認知和情感的不平衡 態(tài)勢 ,從而啟迪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 ,使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 生和發(fā)展 ,知識和能力得以生長 ,并達到或生成教學目標的 過程。這一過程實質上是由認知和情感的困惑到解疑、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過程。其中能否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內創(chuàng) 設富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 ,使教學情境與學生認知結構中的 相關知識和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 ,并生成有效 的探索活動是啟發(fā)式教學成敗的關鍵。
當然要提高講授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還需根據教學內容 的特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靈活選擇并綜合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參考文獻 : [1 ] 楊啟亮.教法反思 :傳統(tǒng)與變革的觀點 [J ].江西教育科 研 , 2001,(5).[2 ] 韓龍淑.數(shù)學啟發(fā)式教學研究 [D ].南京師范大學博士 學位論文 , 2007.[3 ] 高覺敷.西方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簡史 [M ].福州 :福建教育 出版社 , 2005.[4 ](美)布魯納.教育過程 [M ].邵瑞珍等譯.北京 :文化教 育出版社 , 1982.[5 ](美)布蘭思福特.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 驗及學校 [M ].程可拉譯.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02.[6 ] 吳文侃.當代國外教學論流派 [M ].福州 :福建教育出 版社 , 1991.
講授教學基本心得體會2
講授教學法就是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講解。它是一種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學方法。它以教師的語言為載體,它可以向學生傳輸知識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可以啟迪學生心智;可以指導學生學生學習。它是最重要的課堂教學技能之一。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言語講授,如果從頭到尾都是用講授法,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結果。教師應認真研究和正確選擇使用教學方法。一節(jié)好的生物課的設計中要采用多種方法。
如果教師“講授法”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設計中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深化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習品質”學習方法,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及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等目標。用“以其所知、喻期不知,使其知知”的思想,很好的實現(xiàn)了知識的遷移。體現(xiàn)了讓學生動起來,積極愉快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思想,較好的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講授法是課堂教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優(yōu)點在于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系統(tǒng)地傳授知識,把教師本人的學習心得和治學經驗傳授給學生,并能在教學內容上抓住要領,突出重點,使講課內容少而精,做到深入淺出、系統(tǒng)連貫、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在相同的時間內,學生從教師講授中獲得的信息量遠遠大于自己看書獲得的信息量用這種方法教學的長處是知識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強、效率高,照顧面寬。
但其缺點是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缺乏感性知識,只是被動的接受。
使用這種方法教學時,應該注意下述情況:對所表述的內容要有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tǒng)性,以給學生一個合符邏輯的完整的概念。語言的形式要符合語法,要清晰、準確、精煉,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動,要富有感染力。要善于組織學生聽講,所述問題能引進學生的思維共鳴,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講授的內容,變換講授的方式。可以借助板書、板畫或示范圖等直觀教具,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幫助理解的目的。
正確運用講授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組織教學,使教學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同時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正確性。首先教師要深刻理解教學大綱的精神,認真鉆研教材,然后對教材內容進行“剖析”,明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地方可以設疑,哪些內容枯燥乏味,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特的自我設計,使教學內容從平面轉向立體,重點突出,難點易解。在講授過程中,必須與板書、教具緊密結合,使講授內容清晰、系統(tǒng)、形象、生動。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涌現(xiàn),使教學中用語言難以描述清楚的生理過程通過課件而形象、生動、具體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
可見,正確運用講授方法,要根據學科特點,不同的教學,不同的學生,及其已形成的學習趨勢,結合新課程理念,明確關鍵講什么?怎么講?科學的傳授,藝術的傳授,引導式的講授。結合不同的教學模式。要多樣化還要靈活,這里既需要針對性,嚴密性,啟迪性,趣味性,確切性。
講授教學基本心得體會3
學習講授教學的基本程序的心得
首先,制定好課程計劃,然后根據課程的需要組織所要呈現(xiàn)的材料;
教學開始后,先通過復習有關內容呈現(xiàn)先行組織者,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具體演示等方法喚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組織、界定、比較和舉例等方法進行有效講解,還可以借助于一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等呈現(xiàn)教學資料;同時,還要維持學生良好的注意狀態(tài)。
最后,在課程結束時要進行適當歸納和小結。
總結:分為導入新課,講授新知,鞏固知識,布置作業(yè)
通過學習我了解到了講授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下:
一、適用性
在課堂中選擇適當?shù)闹v授內容是關鍵。如概念的定義、歷史文化、教學方法。
二、啟發(fā)性
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fā)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三、趣味性
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講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積極思考,盡可能的貼近生活實際。
四、整合性
與其他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時,應考慮如何揚長避短,可以選擇通讀整節(jié)內容,列出主要知識點,然后根據知識點及學生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空前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里的“滿堂灌”顯然已被拋在身后,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引用正在沖擊傳統(tǒng)模式。當然新時代的教師已然有了很大的轉變,那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如何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呢,看完培訓視頻我有以下的思考:
一是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這樣的特點。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的特點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它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有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人機交互。人機交互、立即反饋是多媒體技術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交互性是多媒體計算機所獨有的,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使得多媒體計算機不僅是教學的手段方法,而且成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乃至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是對學生的快速評價。對學生的快速評價也是多媒體教學過程的一大亮點。傳統(tǒng)的評價學生的的方法是作業(yè)和考試,即主要是在課堂之外的,課內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勵學生。實際上評價應該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過程,即在多媒體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有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設計相關的評價,結合學生的反思,促進學生對自身認知結構中缺點和優(yōu)點的認識,從而優(yōu)化認知結構。
另外多媒體教學設計要注意背景的真實。教學中要運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真實的背景資料,它反映知識在實際中運用的方法,它要求考慮實際問題的復雜性并從中進行探索,以便學生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在教學中,往往在課堂枯燥的講授,學生毫無興趣,但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中,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原有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同我們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并內化到自己新的認知結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
多媒體程序要設計學生的合作過程,設計學生的反思過程,設計學生的表述過程。情景學習的研究表明: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之間的合作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對于多媒體交互式教學,應該設計一些過程和內容,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解決,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許多多媒體程序在設計時忽略了留給學生必要的反思時間,這是一個失誤。實際上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內,對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反思,通過對比自己和老師、同學解決問題的不同點進行反思,學會思考和運用,調整原有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升華。情景學習理論強調清晰表述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清晰的表述促進知識的抽象和系統(tǒng)化,將潛意識轉化為意識,從而納入認知結構。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將學生分組,一起討論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辯論問題,這一切能確保學生有機會進行清晰的表述,“使緘默的知識變成清晰表述的知識”。
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過程,對于多媒體軟件的要求不同,如果在程序實施過程中還需要調用其他高級資源,當然這對于我們教師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新技術以適應教育技術的發(fā)展。
多媒體教學可以理解為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包括計算機)這一特殊工具的教學,它不可能拋棄所有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程時,要擺正上課和運用媒體的關系,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不要因為用媒體而上課。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考慮時間因素,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此處主要是指操作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例如把幾句話的結論板書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燈片效率低,因為它節(jié)約了操作時間。在復習課的時候,多媒體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須注意中間的停頓,保證學生把要點記下來,或者,事先把需要學生做筆記的知識打印出來,課后發(fā)給每一個學生,這樣就更能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總之,多媒體教育技術飛速發(fā)展,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遍。這對于我們教師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新技術以適應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也要在學習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同時,應該關注教育理論的發(fā)展,隨時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教學。
講授教學基本心得體會3篇(講授內容及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 幼兒園暑假讀書心得體會3篇(幼兒園暑假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 中央音樂學院新體系教學心得體會3篇(中央音樂學院教學大綱)
★ 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心得體會5篇(怎樣優(yōu)化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