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篇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00左右,供大家賞析。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
我認(rèn)為自己是一個不太容易受感動的人,因為能使我落淚的電影很少,但是有一部電影能夠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震撼,一次又一次的為之落淚。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海上鋼琴師》。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孤兒,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yǎng),這位燒爐工用當(dāng)時的年份為孤兒起了名字,叫做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8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
縱使后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yuǎn)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愿離開,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 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jì)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fā),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影片使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燒爐工與1900的對話,
1900:“丹尼,什么是孤兒院呢?”
丹尼:“孤兒院就像一個大的監(jiān)獄,沒孩子的.大人都會被關(guān)在里面。”
1900:“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你就會進(jìn)孤兒院嗎?”
丹尼:“你說得對,乖,所以我要謝謝你。”
這段對話真的很溫暖,丹尼為了不讓1900有心理上的陰影于是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1900認(rèn)為自己很重要。丹尼真是一個好父親。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這句話是1900說過的話,1900明白欲望永無止盡,如果走下了這艘船,他可以憑借精湛的琴藝獲得金錢,權(quán)利以及愛情,但是他會失去對于音樂的靈感以及真正的自我。所以他選擇與船共亡的重要原因。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shù)家,他有著真正藝術(shù)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這是我對于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里。他與這個社會只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 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
一部在評分很高的電影,既然這么多人都推薦,那肯定是佳作,看完,也確實如此,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一個在1900年出生在弗吉尼亞號游輪上的棄嬰,不,就應(yīng)說是發(fā)現(xiàn)。找到他的鍋爐工人丹尼給他起了一個1900的名字,從此他以這個名字生活在船上,雖然沒有戶籍也不明白自我屬于哪個國家,但并妨礙別人了解他的大名。鋼琴是他的生命,正如他說的那樣,88個有限的琴弦能演奏出無限的曲子,給人帶來無限的歡樂。與小號手的相遇使得他不為人知的故事得以流傳下來,雖然最終他選取與弗吉尼亞號同沉,但他還是給后人留下了自我存在的印記---那張音樂母盤。
電影明顯年代有些久遠(yuǎn)了,在很多畫面中都能看出破綻,例如人們看見女神像的時候,這不能怪當(dāng)年的攝影師,只要體現(xiàn)出主題就是好的。至于影片有時穿插些看上去很不懂的鏡頭,例如小號手說一幅畫落地的時候,確實讓我覺得奇怪。撇開這些由于技術(shù)還是編劇上的問題,這部片子確實值得力薦。
如很多電影一樣,主題玩玩在最終才表現(xiàn)出來,最終到達(dá)一個升華中心的效果。這部電影主題的展現(xiàn)就是在廢棄的船艙中小號手與1900的對話,觀后感《海上鋼琴師觀后感》。在1900準(zhǔn)備下船可是走到船舷一半時卻掉頭回到,這是電影在前面給觀眾留下的一個懸念,此刻他才真正告訴我們。1900害怕的'不是看見的東西,而是看不見的東西,他把城市比喻成琴弦,他覺得這個琴弦太巨大,除非上帝,他這種凡人是無法彈奏的,一想到無限的鏡頭他就覺的恐懼。由于他是一個公認(rèn)天才,最終他選取死亡而不是進(jìn)入塵世也就不足為怪了。天才,正如人們常說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雖然1900沒有上過岸,但他透過與乘客交流還是接觸到了世界,這種不完全接觸但又有些接觸的狀況正好使他在持續(xù)心靈獨立的同時又不至于那么孤僻。
我想每個人看這部電影都能有自我的感受,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的一生,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為什么會選取脫離塵世,有人看的是無限和有限這種辯證關(guān)系。無限,能夠是欲望,有限,能夠是時間,用有限的去實現(xiàn)無限,正如用88個琴弦去演奏變化的樂曲,而不是用無限去實現(xiàn)無限,不明白知足常樂能不能硬生生的嵌在這種思想里面。
最終說一句,先把自我手頭的事情做好,想著一堆事情,那只是空想而已,太多的選取是可怕的,當(dāng)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毫無好處的選取中時,那真是太悲哀了。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
我認(rèn)為自我是一個不太容易受感動的人,因為能使我落淚的電影很少,可是有一部電影能夠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震撼,一次又一次的為之落淚。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海上鋼琴師》。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孤兒,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yǎng),這位燒爐工用當(dāng)時的年份為孤兒起了名字,叫做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僅有8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
縱使之后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yuǎn)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終,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愿離開,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jì)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fā),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影片使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燒爐工與1900的對話,
1900:“丹尼,什么是孤兒院呢?”
丹尼:“孤兒院就像一個大的監(jiān)獄,沒孩子的大人都會被關(guān)在里面?!?/p>
1900:“如果我不和你在一齊你就會進(jìn)孤兒院嗎?”
丹尼:“你說得對,乖,所以我要多謝你?!?/p>
這段對話真的很溫暖,丹尼為了不讓1900有心理上的陰影于是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1900認(rèn)為自我很重要。丹尼真是一個好父親。
“我寧可舍棄自我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這句話是1900說過的話,1900明白欲望永無止盡,如果走下了這艘船,他能夠憑借精湛的琴藝獲得金錢,權(quán)利以及感情,可是他會失去對于音樂的靈感以及真正的自我。所以他選擇與船共亡的`重要原因。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shù)家,他有著真正藝術(shù)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這是我對于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里。他與這個社會僅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4
海上鋼琴師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
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陸地上;可當(dāng)他走到鐵梯的中間;他停下了腳步;然后回到了船上;
他說:陸地上的路太多了,我不知道該走哪一條,你看到那數(shù)不清的街道嗎?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 ,一個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屬于自己的屋子,一種生與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盡頭 ,一想到這個,難道不會害怕、會崩潰嗎 ?那架鋼琴太大;我無法彈奏。
他到底在說什么鬼?
首先,會不會真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做這樣的決定,甚至是有這樣的經(jīng)歷?
在這地球上存在過的人的數(shù)量,從古至今可能已經(jīng)比我們能看得到的.星星還要多,存在過什么樣的人一定已經(jīng)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
但是,也不一定說明像鋼琴師這類人就是極少數(shù),他的人生經(jīng)歷可能罕見,但與他相同的對生死的選擇并不稀少—因為迷茫而選擇結(jié)束生命。這樣的選擇從古至今都不稀少。
鋼琴師說出的迷惑說不定是大多數(shù)在這個星球上生存過的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過或正在迷惑中。
曾經(jīng)沒有生活閱歷的我多次對自己說,那只不過是一個故事而已,導(dǎo)演只是為了拍一部戲,講一個故事,再把它拿來賣錢而已。但是隱約中感覺,這并不能說服我自己,其中一定還有什么我不能理解。現(xiàn)在看來,從前是真的太年輕,活得太少。其實鋼琴師說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伴侶,房子,怎么活,怎么死,而導(dǎo)演也正是想討論活法和死法。
面對陌生的真實世界,鋼琴師選擇讓生命隨輪船一起消失在海上。
以世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鋼琴師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所有輕生的人都是消極的,如果我們要把”消極”這個概念解釋給小孩子聽,我們還會說:就是不好的。
我不能肯定地說生活有沒有正確的生活和錯誤的生活;好的和不好的。
但是我們是有相對的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我認(rèn)為鋼琴師也只是選擇了自己的方式:如果輪船可以一直存在,那我愿意一直呆在這船上彈鋼琴,在我喜歡的地方,做我喜歡的事情,既然不能了,那么我覺得這輩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就這么結(jié)束也挺好。我猜鋼琴師就是這么想的。
導(dǎo)演和小說家的確只是在講故事,但正如美國劇作家羅伯特?麥基所說: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是為了讓一件復(fù)雜的事物更易于理解而用一種更簡化和更具象的方式來表達(dá)。
鋼琴師的故事是一個比喻,鋼琴師人物本身也是一個比喻,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而選擇結(jié)束生命的那些人。
在鋼琴師從舷梯上回到船艙中的鋼琴旁時,觀眾已經(jīng)知道了結(jié)局,但是導(dǎo)演還是讓鏡頭對準(zhǔn)鋼琴師久久不離開,他彈鋼琴時的表情,他的手,他的琴鍵。這正是導(dǎo)演在向那些主動選擇自己生命的結(jié)束方式的人表達(dá)理解和致敬!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
這樣的臺詞太沉重?!逗I箱撉賻煛贰?/p>
本來對于生與死的話題,太重太重,我盡量的克制自己不要去思考,過好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就好。可是,總是有那么一些時刻,讓我不知不覺的沉入對于生命這樣深刻話題的思索中。其實,每每思考,最后總會以得不到結(jié)果而告終。
下午有人在MSN和我聊天,說了很久很久,關(guān)于恐懼,關(guān)于長得看不到盡頭的人生,關(guān)于生命的意義,在電腦這頭,我一直扮演著一個開導(dǎo)者的角色。幾個小時之后,我覺得筋疲力盡。真的。有許多的問題,常常我也會覺得困惑。生活平靜如水的時候,我也會覺得了無生趣的看不到盡頭;獨自一個人的時候,我也會覺得仿佛是被這個世界遺忘;面對選擇的時候,也會患得患失不知道如何選擇;愛上一個人,也會為這個人的一點點小小的情緒而驚慌失措胡思亂想。嘿,我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
要怎么樣呢?我沒有那么勇敢,敢于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也沒有那么懦弱,膽小得活不下去。你看,無論如何,不論是高峰還是谷底,生命的盡頭,都是殊途同歸。
有人說,閉上眼,什么都不想,也就是幾十年??墒菍δ承┤硕?,這把像白開水一樣的軟刀子,也會一刀一刀的要人命。
他繼續(xù)問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我如何能知道?除了你自己去走,誰又能真正的告訴你?
一種很悲痛的感覺,是覺得這樣的規(guī)律太殘忍了,一種無法掙脫的殘忍。就像人生或許最有趣味的,就是你永遠(yuǎn)不知道接下來你會怎么走,而如果一旦你知道了,那樣的人生或許就沒有任何刺激性可言了吧。我真想,和電腦對面的他說上這么一句,可是好奇心極其大的某人,似乎興趣不減。現(xiàn)在的自己,總是覺得很多時候,挺悲觀的。對人性,對人生,其實,也有許多開心的時光不是嗎?可是人的心理特征總是會更深刻的.記起那些開心時光的背后,比如說,一曲終了,音止人散,空留1900一個人孤獨守著鋼琴。站在舞臺中央的人,對曲終人散的孤獨寂寞,或許要比一般人體會得更加深刻。Jakie是這樣,Pianf也是這樣,而這里的1900,還是這樣。上天在某一方面給你天賦的時候,也會在另一方面讓你體會人性更加深刻。這就像是蹺蹺板的兩端,如果你選擇了跌宕起伏,那么必定會有高潮和低潮,而普通的人,雖然看不到頂峰的風(fēng)景,可是他們的人生永遠(yuǎn)是平平靜靜。
想起曾經(jīng)和朋友聊天,我說,很羨慕她現(xiàn)在過著平靜的生活,老公,孩子,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而我還在繼續(xù)漂泊。她回過來說,可是我看到了許多的風(fēng)景,我選擇的是走出去,而她選擇的是留下來。你看,就是這么簡單??申P(guān)鍵就是,人生從來不可能從頭來過,選擇了就得繼續(xù)走下去。所以,在這樣的時刻,還不如用一瓶酒把自己灌醉,然后安然睡去最好。
就這樣??蘖?。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篇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00左右相關(guān)文章:
★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9篇(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