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篇(二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供大家閱讀。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九月一號開學季,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也在八點準時到來,我也早早的跟家里人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節(jié)目的播出。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長達兩個小時教育公益節(jié)目,是2008央視和教育部合作的教育類節(jié)目,對于當代中小學生有著深刻的教育。節(jié)目結合熱點時事,真切感悟,先進事跡等特點,通過電視媒介更好的傳達核心主題,讓中小學生的我們更容易吸收深刻教導知識。
今年是黨的100周年華誕,是極具歷史紀念意義的一年,而《開學第一課》在今年也有著往年的重要教育意義。跟隨節(jié)目的慢慢展開,呈現(xiàn)了一副許多先輩跟隨黨的正確領導,為了祖國前赴后繼,不畏險阻,犧牲奉獻壯舉的畫面。正是有那么多仁義之士,才有祖國如今的繁華盛世,身為祖國的接班人,應該傳承弘揚先輩的大無畏精神,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在《開學第一課》的學習教育下,讓我不禁陷入自我思考、自我反省當中,身為新時達青年的我們,在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候,要充實自身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個人素養(yǎng),展示新時代有志青年的風采。我知道祖國如今的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景象,離不開祖輩的艱苦奮斗,跟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明指導,所以在我們緬懷先輩豐功偉績的同時,更應該傳承先烈的遺志和精神,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我們不斷的努力奮進學習,讓自己更加強大,才能為祖國的富強繁榮建設道路上做出貢獻。只要緊緊跟隨黨的步伐,聽從黨的指導,在未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自我價值。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小動作,大健康;動起來,更精彩。”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節(jié)目采用了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運動與國粹相融合,游戲和鍛煉相碰撞,韻律與健康相交融……讓我們在輕松愉悅當中,感受到天天鍛煉的重要性: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不僅使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培養(yǎng)了社會適應能力。
而我呢,并沒有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而是在偶爾做完作業(yè)后,壓壓腿,下下腰,舒展舒展胳膊。但也遠遠不到一個鐘頭,看來我的運動量還應該再增加一下了:吃完飯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遛彎兒,或者跳一會兒舞,做仰臥起坐。但我有的時候做了半小時就已經(jīng)大汗淋漓了,于是,我心中便有了一個疑問:最好的運動方式是什么?
《開學第一課》幫我揭開了謎底。博士研究生導師趙教授給我們示范了幾種在家里、教室里都可以做的運動動作。“展翅高飛”、“小碎步跑”動作雖然簡單,但可操作性強。愛運動,享健康,原來so easy!
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當然就是一起翻撲克牌啦!這也是最激奮人心的時刻。但這次玩兒的撲克牌跟我們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規(guī)則是這樣的:花兒隊和大橋隊,每個隊都有二十張紙牌,每隊選出兩名同學,花兒隊的牌都是正面朝上,大橋隊的牌都是反面朝上,哪個隊先把對方隊的牌翻完,哪個隊獲勝,怎么樣?另外,這個游戲還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兒,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增進親子關系。這個是不是一個絕好的主意?
時間過得真快?。 堕_學第一課》也在一片歌舞聲中結束了。我滿載著收獲而歸。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新的學期到來,開學第一課教育專題片也隨著學生們的開學到來,看了《開學第一課》,里面的故事特別感人,抗戰(zhàn)時期,國歌是民族的號角,國歌是祖國的象征,如今的和平年代,國歌又賦予更深刻的意義。今年是中國,黨他們熱愛祖國的山河,在危難之時英勇奮戰(zhàn),無私奉獻為國捐軀,雖然他們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yōu)槲覀兞粝聬蹏?、勇敢、團結、自強,這些在抗戰(zhàn)中的閃光點是英雄們留給我們精神財富。
愛國就是在戰(zhàn)爭年代里,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而抗戰(zhàn)英雄用無私奉獻換來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要把祖國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這就是愛國。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什么是愛國?愛國就要從小事做起,作為學生的我們愛護公物,愛護環(huán)境、好好學習,用穩(wěn)固的知識基礎為祖國貢獻,這就是愛國。愛國不是靠嘴說說就可以,而是要用行動證明,理性愛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作為新一代青少年,如何正確認識熱愛祖國的真正含義非常重要,表達愛國熱情,天經(jīng)地義,但愛國絕不是越過法律,理性愛國是我們中國人崇高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愛國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身為國家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去為國家作自己應有的貢獻,歷史的風雨盡管浩瀚洶涌,也不能沖淡我們對英雄們的敬仰,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換來的,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我們要從小樹立起愛國精神,愛護紅領巾,掌握豐富知識,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而發(fā)奮學習,讓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擔當起我們的責任與重擔。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自08年中央電視臺第一次播出《開學第一課》以來,都是在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和自己的同學們聊著《第一課》。今年,作為一名父親的身份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真的是感覺大不一樣。
今年的《第一課》主題是:幸福。是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薄?/p>
眼前懵懂的不正是我的孩子嗎?我又該如何讓他更加幸福的成長呢?看著電視,卻已進入我的思考。還記得孩子曾經(jīng)氣憤地說,再也不想回家的那句話語時,那種六月飛霜的凄涼縈繞在周邊。我竟然讓孩子如此的不幸福,我知道,孩子早已不記得當時的話語,可那句話卻已深深刺在了我的內(nèi)心,如同魯迅先生筆下《風箏》中對他弟弟的肅殺,卻得不到釋然的痛苦一樣,我也在自責。
孩子的幸福啊,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孩子,別人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要幸福??!告訴孩子要學會幸福,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得到自己的幸福,這比單純的知識傳授更為重要。
如同歌聲中所唱,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勤勞的汗水里。
節(jié)目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最讓我感動是劉浩。作為一個盲童,竟然能把鋼琴彈得那么好,可想而知他付出的堅辛和努力是別人的多少倍。主持人撒貝寧問劉浩你最想對你媽媽說什么話?他說:“媽媽我長大了,您為我做的太多了,您可以休息了,我能做的我盡量的去做?!笔前?,如果說呵護是一種愛,那么放手就是一種無私的愛;如果說哺育是一種美,那么反哺更是一種大美。大美大愛中我們感受到了幸福。
孩子啊,我想和你說,腳下的路好好走,跟在你的身后不僅有步履蹣跚的奶奶,更有父母凝望你的眼神。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創(chuàng)造向未來”。
其中有一位名人的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他就是成龍。他說他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個英雄,再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努力,他終于成為了一個武打明星,在電影中演了一個又一個英雄。他拍電影的時候,有很多危險動作,他都不用替身,而是自己上,所以他經(jīng)常受傷,甚至身體上幾乎沒有一處沒受過傷的地方。我震撼極了,這是有多大的意志力??!但是我轉念又一想,這不正是追求夢想的過程嗎?你定下目標和夢想,總歸要去實現(xiàn),結果不可能自己跳到你跟前,你就得去努力,努力離目標更近一步。當你發(fā)現(xiàn)你一步步走向夢想,它就在你眼前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再說回我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一個是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大學,另一個是當一名警察。第一個很好理解,因為人人都想要有好成績,但第二個可能很少人理解,我一個女生為什么要去做警察呢?其實我本身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身體素質不錯,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我也喜歡警察,因為我知道,警察可以保護我們。我知道做警察會有很多危險,但是我不怕,我會努力地去實現(xiàn)它。等我當了警察,我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和守護這座城市。
《開學第一課》里的兩個實驗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非牛頓流體,一個是無殼小雞孵化。我比較喜歡無殼小雞孵化,因為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小雞的孵化過程,也講述了一個小生命的誕生。而且我們在家也能做這個實驗,親自見證一個生命的誕生。
《開學第一課》每年的內(nèi)容都不一樣,也都能教會我們好多好多道理,希望它一直辦下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9月1日晚上9:00《開學第一課》在中央電視臺開演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愛我中華》,與以往不同,因為是講漢字的。
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一個美國人叫理查德,又叫漢字叔叔,他對中國漢字非常熱愛、著迷,他用了四十年時間來研究中國漢字,有所成就,他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網(wǎng)站,但在他收獲之前也有過很多困難,但他沒有退縮,一直迎難而上,最后獲得成功。
昨天,我在練毛筆字,但是不管怎么練,手都在抖,更別提腿了,像灌了鉛一樣重。最后,我實在受不了了,心里像泄了氣的皮球,很不是滋味,把毛筆一把放下,生氣地說:“真是討厭,我不練了,反正只要交給老師就行了,何必練這么好?”但是,我的心里又產(chǎn)生了另一種念頭:“我這點困難算什么呢?毛筆字又不難,我只需要照著樣子寫不就行了嗎?在《開學第一課》里的漢字叔叔研究了多年的漢字,遇到的困難比我大都沒有退縮。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克服困難。” 于是我又打起精神,繼續(xù)練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練出了一張漂亮的毛筆字。今天上午,還被吳老師貼在墻壁上呢!
這就是我《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迎難而上,同時又讓我學習到了老祖宗的精神財富,并且激發(fā)了我好好學習的欲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深深地感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源遠流長的漢字,振奮人心的中國武術,意蘊悠遠的琴棋書畫,還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fā)明。但其中漢字的來歷和各種故事使我好奇心澎湃。
漢字可以稱為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結晶。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塊瑰寶。從小小的漢字窗口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漢字不僅僅是中國的漢字,更是世界的漢字。不僅中國人去學習漢字,就連外國人也開始學習漢字,都希望從漢字中發(fā)現(xiàn)中國的文化,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歷史,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來源。美國的“漢字”叔叔理查德西爾斯就是一個癡迷于漢字的愛好者。他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漢字背后的來源和歷史,做了一個網(wǎng)站,為了這個網(wǎng)站的成立,他用了自己所有的財產(chǎn)的45年的時間,既使幾次心臟手術也沒能阻止他繼續(xù)下去。
我想:一個外國朋友有著這樣一份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少坎坷,他都能挺身而過,一切都是為了漢字,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它背后的點點滴滴。這一點我十分感動,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不是更應該對漢字進行研究,為祖國添加一份力量嗎!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漢字不僅是漢字,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份驕傲,我們更應該學習它,熱愛它,傳播它,讓這樣一個載有幾千年的文化永遠有著一份旺盛的生命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開學第一課》的鈴聲響起,我們?nèi)嗤瑢W都把眼睛齊刷刷地盯向那臺電視機。跟往常一樣,《開學第一課》依然是明星們不分大小,不管領域地來報道,但也少不了那些平凡的、默默無聞的而又如此偉大的人。
不顧自己安危勇敢救孩子的“最美媽媽”,熱愛學生的王老師,十二年如一日辛苦照顧癱瘓養(yǎng)母的女孩兒,盲人小鋼琴家劉浩這些普通的人,都是因為有了不同于他人的傳奇經(jīng)歷,而戴上了這光環(huán),而在這光環(huán)的背后,確是比他人多上幾十倍、幾百倍的努力,他們在給別人帶來快樂與幸福的同時,也給自己帶去了幸福。這些頭頂光環(huán)的普通人,熱愛生活。
他們成長,小妞妞的生命,因為有了關愛她人、奉獻自我的“最美媽媽”相助而絕處逢生。
他們努力,劉浩------一名盲人小鋼琴家,盡管求學之路艱辛,卻能憑著毅力實現(xiàn)他的音樂夢想,終于獲得了超越的力量。
他們贊美,他們分享,他們寬容,他們溝通,他們快樂,他們感恩
正是因為這些,他們才更幸福。
一點兒也不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幸福!
我們需要幸福,我們需要愛,我們需要溫暖,我們需要家。最重要的是,要珍惜這一切,因為------他們來之不易!
(簡評:中間內(nèi)容有些單薄,結尾本身還可以,但表達的是珍惜這個意思,和文章中心以及標題有些脫節(jié)。王老師鼓勵了一下,給了個A,評語為“題目很好,文筆也很美”)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開學第一天,老師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yè),觀看《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漢字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正如王寧教授說:“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是唯一流傳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文字,不僅給我們積下文化,還告訴我們很多有趣和有意義的故事?!彼诂F(xiàn)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正直”就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來自美國的“漢字叔叔”理查德,用了45年的時間研究漢字,建立了網(wǎng)站向全球傳播漢字。還有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老師米基巴教授參與創(chuàng)建了當?shù)氐牡谝患铱鬃訉W院,如今,巴基斯坦99%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這么多的外國友人都在不斷為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而努力奮斗,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傳播發(fā)揚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呢?
在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非常驚嘆人工智能的神奇。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為我們講述了自己與圍棋機器人“阿爾法狗”對戰(zhàn)的經(jīng)歷。世界鋼琴大師郎朗帶著他的學生和鋼琴機器人“特奧”共同演奏,“特奧”53根手指彈奏快、穩(wěn)、準,永遠不會出錯,但我們卻無法感受到它內(nèi)心的情感。我想不管是“阿爾法狗”,還是“特奧”,都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當傳統(tǒng)文化遇上超前科技,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我們在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點贊、喝彩的同時,更需要身體力行地去繼承、發(fā)揚。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
開學嘍!懷著一份期待和興奮,我邁進了五年級的教室?,F(xiàn)在,我是高年級的學生了,心里想著:這可是嶄新的學習生活,我一定要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老師推薦我們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看著,看著,我的眼里噙滿了眼淚,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更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因為著名影星成龍告訴我們:“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睆拿ね⒑茝椾撉俚墓适轮?,從乒乓球巨人鄧亞萍的身上,從佩潔十二年如一日地照顧母親的深情中,我更明白了成龍這句話的意思。
90分鐘的節(jié)目,時時刻刻在告訴我們“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劉浩是個盲人,但是他熱愛音樂,全身充滿了自信。母親為了劉浩能學習鋼琴,帶著他和200元錢,敲響了幾十個音樂老師的門,遭到拒絕后,他們也不氣餒,終于,在社會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彈鋼琴,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他把音樂當成時自己的生命,在音樂中收獲了幸福。劉浩是個殘疾人,他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令我感到慚愧。從小,媽媽就幫我找了最好的老師教我敲爵士鼓,但是我總是懶于練習,遇到難的曲子就發(fā)脾氣,不想學了。對于枯燥的練習能逃就逃。所以學習的進展不快,媽媽很擔心,我卻不以為然。今天看到劉浩的故事,我才幡然醒悟。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我更應該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生活、學習。在這樣好的條件下,我更應該努力付出,才會找到幸福的'方法,了解幸福的真諦,邁向幸福的人生。
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幸福是家里溫暖的燈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
今天放學后,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它主要講的是“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我在節(jié)目中認識了愛彈鋼琴的十歲盲童劉浩、重慶篤坪鄉(xiāng)小學跳《dangerous》的師生、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的故事讓我感慨萬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說孟佩杰吧,五歲時,父母都去世了,她的養(yǎng)母劉芳英收養(yǎng)了她,八歲時,養(yǎng)父離家而去,養(yǎng)母生病癱瘓在床,從此,家里的全部重擔都落在了八歲的小佩杰肩上,她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做好早飯后先喂媽媽吃,再匆匆去上學,她經(jīng)常自己沒時間吃早飯,就拿一個冷饃,在上學的路上邊走邊吃。晚上放學一回到家就幫助媽媽做仰臥起坐,壓腿,捏腳,做家務等等。一般要忙到晚上九點多才開始做作業(yè)。
孟佩杰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顧著媽媽,一直持續(xù)了十二年。孟佩杰上大學以后硬是放心不下媽媽,于是,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子,每天放學后依然細心地照顧著媽媽。生活如此不容易,可孟佩杰卻感到非常幸福。她說,只要媽媽幸福,她就幸福。
孟佩杰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有付出,只要有奉獻,只要有愛心,就有幸福!一個人在奉獻、在付出時,可以讓別人得到幸福,同時,這時的你也是快樂的。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什么是幸福。我們現(xiàn)在要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大家作貢獻,要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鄧亞萍姐姐曾說:“只要我們堅持,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最終你一定能夠行,而且相信自己,你也一定能成功!”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
幸福是什么?漸漸長大的我開始探尋。
————題記
夜晚,爬在窗邊,望著遠方,望著星空,寧靜而安詳。一如我平靜的生活。早已習慣了父母勞累的身影,從不知曉來到這個世界的艱辛;早已習慣了老師伏案工作的背影,更不會了解老師背后的無奈。我平靜的渡過了12個春夏秋冬。幸福對我來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這個星期,在班會課上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
20xx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幸福!
在《開學第一課》中,我最感動的是小男孩劉浩的故事。他今天10歲,4歲開始學電子琴,7歲開始學鋼琴。很多人覺得這沒什么稀奇。但,不一樣的是,劉浩,是一個盲童!但他很自信,很堅強。是因為,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他的媽媽五線譜譯成盲譜,在一針一線中詮釋母愛的偉大。
小劉浩的幸福就是坐在琴房里,無憂無慮的彈著鋼琴,聽著自己彈奏出來的樂曲,心里無比的歡樂。
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個無法破解的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中答案。
幸福,是兒女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
幸福,是父母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
那么,幸福對于我呢?
風在廊上,書在膝上,微風過處,那便是我的幸福。
幾句簡單的叮嚀猶然在耳,隔著電話線的那頭,便是我的幸福。
舊日同窗擦肩而過,留下一個禮貌的微笑,便是我的幸福。
我幸福的范濤,連我也不知道了。
也許,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篇(二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 央視《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9篇(開學第1課觀后感小學生)
★ 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篇 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1課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