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3篇(《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1
今年的暑假是個閑適的暑假,在學(xué)校的推薦下,我讀了許多的名著,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則是《歐也妮葛朗臺》。
《歐也妮葛朗臺》的作者是巴爾扎克,十九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這本書的主人公名為“歐也妮葛朗臺”,她自幼生活在索漠城,是一位純潔善良可愛的少女,可是她的父親葛朗臺老頭是一個貪婪吝嗇的家伙,她的母親則是一位善良懦弱的婦人?!稓W也妮葛朗臺》所講述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也沒有神秘奇幻的故事,整本書所體現(xiàn)出來的是人性的黑暗。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歐也妮是這部小說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她是整本小說中的線索。
在讀完了這本小說后,我只覺得整本書枯燥無味,但是簡單卻又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葬身于金錢之中的貪婪的人類,純潔高尚的少女,強烈的對比卻也給我?guī)硪环N思想沖擊,我不得不佩服巴爾扎克,雖說讀完后就沒有興趣再讀一遍的書我是極為厭惡的,但是這本書所給我的感覺卻讓我再一次的拿起了它。我曾祝福過歐也妮與夏爾的愛情能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可在那個充滿黑暗的世界里,到處彌漫著貪婪勢利的氣息,又怎么會有真正純潔的愛情呢?我曾希望歐也妮的母親不要太早的死去,可是被老葛朗臺折磨了這么多年,她又怎么會活得下去呢?我曾厭惡老葛朗臺之極,可他終究是一個可悲的人物。歐也妮的悲慘命運固然遭人同情,但我覺得老葛朗臺才是整本小說中最為可悲的一個角色,他被金錢所奴役,被利益所驅(qū)使,他失去了友情,親情,甚至是生命,到他臨死前,他依然用貪婪的目光注視著這個世界,他依然活躍著他那顆缺少情感,冷酷無比的心。
歐也妮是我所喜歡的人物,即使自幼生活在父親的統(tǒng)治下,她依然保持著她純潔善良的心靈,對于父親她無法反抗,對于母親她充滿憐惜,對于夏爾她獻出了一顆純潔的心靈,即使得知夏爾的背叛后,她依然保持著她善良樂觀的心態(tài),她自己則幽居獨處,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并“在著數(shù)不盡的善行義舉的伴隨下走向天國”。
讀完整本書,我想我學(xué)會了許多,我們所需要的是愛心,虛心,專心,寬心,耐心,誠心以及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心。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2
葛朗臺是世界文學(xué)名著里,最著名的四大吝嗇鬼之一。并且他以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使其他的吝嗇鬼都黯然失色,所以又被稱為“吝嗇鬼中的吝嗇鬼”。在他臨死之時,看到教士拿著的鍍金的十字架,“他的動作十分可怕,他拼命地伸出手,意欲抓住十字架。最終的努力使他命喪黃泉。”
我雖然對葛朗臺式的資產(chǎn)階級的“金錢至上”人生觀價值觀毫不贊成,但是,讀過全書之后,我居然“化腐朽為神奇”,從葛朗臺的發(fā)家史中,我到看出來許多政治經(jīng)濟學(xué)的因素。
用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法國大革命時,他用岳父給的四百路易賄賂標賣官,用很少的錢把區(qū)里最好的葡萄園買到手;在任索漠市市長時,“為索漠城的利益著想,他已修好了幾條不錯的公路,與他的產(chǎn)業(yè)直接相通”……這在當時竟然并不違背法國的法律,可見當時的法律并不健全。若在當今社會,葛朗臺恐怕犯有以權(quán)謀私罪和行賄罪。
占有資源,投資實業(yè)。他擁有一百阿爾邦的葡萄園;能釀七八百桶酒;擁有分種田十三處;一座陳舊的修道院;一百二十七阿爾邦的草原,生長著三千株白楊……我們今天看到的聽到的那些富翁,到處都是房地產(chǎn)開發(fā)的,開工廠辦實業(yè)的,葛朗臺的實業(yè)是釀酒,是葡萄園和農(nóng)莊,他占有的大量土地,至少應(yīng)該屬于房地產(chǎn)中的地產(chǎn)吧。
抓住時機,高賣低買?!熬仆暗膬r格比酒還高時,他總有酒桶賣給別人;并設(shè)法把自己的葡萄酒藏進地窖,當一桶酒可以賣到兩百法郎時,他才會賣出去?!边€有買賣黃金和國債時,葛朗臺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果斷出手,大賺幾筆。
裝聾作啞,不露聲色。說話結(jié)巴、前言與后語自相矛盾以及一派胡言弄混了他的思想背景,別人以為他沒有接受足夠的教育,實際上,這是純粹裝出來的?!拔疑形磁c夫人商量呢,無法做出任何決定?!彼莆樟艘环N技巧,“在買賣上讓對方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逼著對方總是替自己著想”。果然,蓬風所長愿意替葛朗臺到巴黎處理兄弟的財產(chǎn)清算,而格拉桑連旅費都不要,愿意白效力,這和葛朗臺善玩結(jié)巴的技巧關(guān)系重大。在生活中,購買商品討價還價時,先逼老板出價,一般的老板,也會逼你先出價,看誰沉得住氣呀!
嚴守商業(yè)機密,滴水不漏,哪怕面對自己關(guān)系密切的人。在商議把葡萄酒是否賣給比利時人時,他表示要按照“公議價格”,要“一條心”,結(jié)果后來,他私自把葡萄酒高價賣出,全城的人都被蒙在鼓里。在出賣黃金時,連夜出發(fā),連銀行家都自愧弗如。
精打細算,細大不捐。四十年后,白楊只能賣五萬法郎,而種草可以收入六萬法郎,他就砍掉白楊,種植牧草;并且不忘在靠著地邊種上白楊,以利用“公家”的空間。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3
金銀,在我眼里,曾經(jīng)是那么美好的東西,那時的我只懂得買冰淇淋要用錢,買新的衣服也要錢,認為錢似乎能買到一切我想得到的東西。直到我買了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之后,我又對金銀的認識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zhuǎn)彎。
人們對財富的追求,使個性產(chǎn)生了可悲的變化,費利克斯·葛朗臺也就是歐也妮的父親,他唯一的嗜好,唯一的激情就是賺錢。作者十分形象的寫到:說到理財,葛朗臺先生兼有老虎和巨蟒的本領(lǐng)。他會蹲在那里,長時間的窺視著獵物,然后撲上去,張開錢袋的大口,卷進大堆的金幣,然后安安靜靜的躺下,像吃飽的蛇一樣冷酷而不動聲色,徐徐消化吃到肚里的東西。他心狠手辣,玩弄世人于股掌之中。奈漠城中,人人都被他那鋼鐵般的利爪干凈利索地扒過。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一個十足的拜金主義形象者。
吝嗇,也是聚攏財富的一種手斷。葛朗臺老頭把所有開支都看成是浪費。在他眼里,錢是至尊至貴的東西,和女兒的健康,太太的性命相比,葛朗臺自然更疼愛他的金子。歐也妮把金幣送給她心愛的人,絕對是一個天理不容的強盜行為,理當罰她吃清水面包;太太袒護女兒,生病是咎由自取等等的一切,巴爾扎克大師神奇的刻畫了這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的悲劇”。
這部作品使我深有感觸,人應(yīng)該是金錢的主人,而不該金錢的努隸。世上應(yīng)該有比金錢的更重要的東西,例如親情、友情、愛情,只是不過它們比較抽象,而金錢比較具體現(xiàn)實,人們可以看到它,感覺到它。金錢這東西,既能增添人的生活樂趣,又能使人墮落,甚至做到觸犯法律的事,那么金錢就成可憐的東西。不要依仗金錢放縱自已,不要貪得無厭。要趁自已有限的生命,去做有意義的事,別讓自己到生命的黃昏只是坐在家里看落葉的寂寞中渡過余生!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3篇(《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