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運用題3篇 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古詩,供大家賞析。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運用題1
23.《古詩詞三首》同步練習(xí)(附答案)看拼音寫詞語。
suō yī ruò lìchénɡ jìbái lùzhòu yè yǎnɡ cán sānɡ yè sài wài辯字組詞。耕() 賽() 衰()耘() 塞() 蓑()績() 須() 笠()漬() 需() 粒()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1.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山原:____________ 川:_________ 子規(guī):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未解:_________ 供:_________ 傍: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箬笠: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 歸: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課文理解填空。
1.《鄉(xiāng)村四月》是宋代詩人__________所作,這首詩主要描寫江南農(nóng) 村____________時節(jié)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風(fēng)光的熱愛與欣賞, 也表現(xiàn)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2.《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__________,從“桑陰”一詞 中可以看出,詩句描寫的是__________時節(jié)的景象,“也傍桑陰學(xué)種 瓜”一句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兒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漁歌子》的體裁不是詩,而是__________。
4.這首詞前三句寫景,時間是在________季,地點是在____________。
作者寫景時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寫,如鷺的顏色是 __________,桃花 的顏色是_____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給人秀麗、清新之感。
5.詞的最后一句寫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按要求填寫相應(yīng)的詩句。
1.我能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想象出山 原翠綠、杜鵑啼鳴、細雨如煙的畫面。
2.我能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象出小 孩在樹陰下學(xué)習(xí)種瓜的場面。
3.我能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桃紅水碧、鷺飛魚肥的江南美景。默寫。
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漁歌子【唐】張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古詩詞三首》同步練習(xí)答案看拼音寫詞語。
蓑衣 箬笠 成績 白鷺 晝夜 養(yǎng)蠶 桑葉 塞外 辯字組詞。
耕(耕田) 賽(比賽) 衰(衰老) 耘(耕耘) 塞(塞外) 蓑(蓑衣) 績(成績) 須(必須) 笠(斗笠) 漬(污漬) 需(需要) 粒(飯粒) 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1.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山原:山陵和原野。
川:平地。
子規(guī):杜鵑鳥。
句意: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綠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著天空的光 輝,只聽見杜鵑鳥不停地在蒙蒙細雨中叫著。
2.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未解:不懂。
供:從事。
傍:靠近。
句意: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織之事,也模仿著大人的樣子,在靠近桑樹 的下面學(xué)著種瓜。
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箬笠:用竹篾、箬葉編織成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 具。
歸:回家。句意:江上一位老翁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在斜風(fēng)細雨中悠然自 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根據(jù)課文理解填空。
1.《鄉(xiāng)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主要描寫江南農(nóng)村初夏 時節(jié)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風(fēng)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xiàn)出對勞動 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2.《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從“桑陰”一詞中可 以看出,詩句描寫的是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一句表 現(xiàn)了鄉(xiāng)村兒童的天真可愛、勤勞好學(xué)。
3.《漁歌子》的體裁不是詩,而是詞。
4.這首詞前三句寫景,時間是在春季,地點是在西塞山前。作者寫 景時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寫,如鷺的顏色是白,桃花的顏色是紅,箬笠 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青和綠,給人秀麗、清新之感。
5.詞的最后一句寫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按要求填寫相應(yīng)的詩句。
1.我能從“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中想象出山原翠 綠、杜鵑啼鳴、細雨如煙的畫面。
2.我能從“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敝邢胂蟪鲂『⒃跇?陰下學(xué)習(xí)種瓜的場面。
3.我能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敝懈惺艿教壹t水碧、 鷺飛魚肥的江南美景。
默寫。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運用題2
古詩詞三首習(xí)題 一、默寫 獨坐敬亭山 [ ] , 。
, 。
二、組詞 螺( 摞( 騾( 三、解詞 敬亭山: 厭: 和: 青螺: 憶江南: 諳: 四、填空 ①《獨坐敬亭山》通過描寫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發(fā)了作者 。
②《望洞庭》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洞庭秋月圖,表 。舊: 。藍: 。
。曾: 。
。
洞庭: 。潭面: 。
。閑: 。
。
)潭( )譚( )壇( )庭( )廷( )挺( )諳( )暗( )蜓( )亭( )停( ) ) ) 望洞庭 [ ] , 。
, 。
憶江南 [ ] , 。
, 。
?達作者 ③《憶江南》是( )代詩人( 經(jīng)觀光游覽江南春景所留下的印象,贊美了 。詩中的 寫出江南的風(fēng)光。
五、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既寫( ( 托了詩人 寫 ) 。
(. )的作品。通過作者回憶曾 兩句描) ,又抒發(fā)了) 、 ( )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寂”的 。
)的手法 。
“相看兩不厭” ,表達了 。
“相” “兩”二字同字同義重復(fù),把詩人 。
結(jié)句境界;這兩句詩中( )中有( ) ,無論是( )與( )都烘 (2)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運用(與敬亭山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表現(xiàn)出 中“只有”兩字也是經(jīng)過提煉的,突出了詩人對 。
(3)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末磨。
”總寫 。(4)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 確切的比喻,描繪 光水色比喻成 詞的結(jié)尾用( 。
)說,江南的風(fēng)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 。先寫從遠處看洞庭的 ,將洞庭湖的山 ;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5 ) “能不憶江南?”江南的這種風(fēng)光在洛陽是看不到的,所以嗎? 六、解釋詩句的意思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末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七、寫一首描寫山水風(fēng)光的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運用題3
23、 《古詩詞三首》 一、我會讀拼音,寫詞語 cán sānɡ ( ɡuì ( ) yú ) ( zǐ ɡ u ī ( bái lù ) ( ) ( suō yī ) yún tián ) 二、 我能比一比再組詞。
桑 ( 嗓 ( 笠 ( 蒞 ( ) ) ) ) 賽 ( 塞 ( 績 ( 債 ( ) ) ) ) 耘 ( 耕 ( 晝 ( 宙 ( ) ) ) ) 路 ( 鷺 ( 原 ( 源 ( ) ) ) ) 三、我知道下列黑體字意思。
績 A.把麻搓成絲或繩 (1 ) 晝出耘田夜績麻 ( 傍 A.靠近 (1) 傍晚 川 A.河流 (1 ) 綠遍山原白滿川 ( ( B.功業(yè)、成果 )(2) 成績 B.臨近 )(2)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 B.平地 )(2) 川流不息 ( ) ) ( ) 四、我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我能完成下列各題。
1.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詩句描寫時間是 是 ,地點 。
“閑人少”原因 是 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詩句描寫地點在 是 有 景色。
3. 《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作者是 人 了 。展現(xiàn)了 、 、 、 。
,時間 , 詩 中 景 物 ,形成一幅 代詩 。
這 首 詩 描 寫 。
4. 《漁歌子》這首詞是 寫,表現(xiàn)了 桑 ( ( ) 嗓 ( 鷺( ) 五、課內(nèi)閱讀我最棒。
鄉(xiāng)村四月 [ ] _________ ) 塞 ( ) 耕 ( ) ) 賽 ( ) 耘 ( ) 路 代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默寫古詩。
2 詩中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現(xiàn)了 詩人對鄉(xiāng)村風(fēng)光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對勞動生活、勞 動人民____________之情。
3 詩中_______、_______兩個字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繁忙緊張生活。
贈送初中數(shù)學(xué)幾何模型 【模型二】半角型:圖形特征: A 45° 2 1 F D A 1 D F 3 4 B E C B E C 正方形 ABCD 中,∠EAF=45° 推導(dǎo)說明: ∠1= 1 ∠BAD 2 1.1 在正方形 ABCD 中,點 E、F 分別在 BC、CD 上,且∠FAE=45° ,求證:EF=BE+DF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45° A B E 4 5° A x a B 1.2 在正方形 ABCD 中,點 E、F 分別在 BC、CD 上,且 EF=BE+DF,求證:∠FAE=45°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E 4 5° a x B A B A 挖掘圖形特征: D b F x-b a+b C E' D b F x-b C x-a x-a a+b E 45° A x a B A 4 5° x E a B 運用舉例: 1.正方形 ABCD 的邊長為 3,E、F 分別是 AB、BC 邊上的點,且∠EDF=45° .將△DAE 繞點 D 逆時針旋轉(zhuǎn) 90° ,得到△DCM. (1)求證:EF=FM (2)當(dāng) AE=1 時,求 EF 的長. A D E B F C M .以 D 為頂 2.如圖,△ABC 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 點作一個60° 角,使其兩邊分別交 AB 于點 M,交 AC 于點 N,連接 MN,求△AMN 的周長. A M N B C D 3.如圖,梯形 ABCD 中,AD∥BC,∠C=90° ,BC=CD=2AD=4,E 為線段 CD 上一點, ∠ABE=45° . (1)求線段 AB 的長; (2) 動點 P 從 B 出發(fā),沿射線 設(shè)運動時間為 t,則 t 為何值時, ..BE 運動,速度為 1 單位/秒, △ABP 為等腰三角形; (3)求 AE-CE 的值. A D E B C 變式及結(jié)論: 4.在正方形 ABCD 中,點 E,F(xiàn) 分別在邊 BC,CD 上,且∠EAF=∠CEF=45° . (1)將△ADF 繞著點 A 順時針旋轉(zhuǎn) 90° ,得到△ABG(如圖 1) ,求證:△AEG≌△AEF; (2)若直線 EF 與 AB,AD 的延長線分別交于點 M,N(如圖 2) ,求證:EF =ME +NF ; (3)將正方形改為長與寬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條件不變(如圖 3) ,請你直接寫出線段 EF,BE,DF 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2 2 2 A D A D N A F D F F B E C G B E C M B E C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運用題3篇 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古詩相關(guān)文章: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3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三首的筆記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二首3篇(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作文3篇(語文下冊四年級第一單元的作文)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3篇(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古詩三首)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 小學(xué)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案
★ 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3篇 四年級語文試卷下冊人教版期末考試
★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3篇(四年級上冊冀教版語文期末試卷)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作文3篇 小學(xué)四年級下冊語文作文第一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