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書報告800字該怎么寫呢?在寫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網(wǎng)會員投稿的關(guān)于邊城讀書報告800字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參考。

第1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連日的陰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隨之侵襲而來。不想陷入一種空洞和無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讓自己溫?zé)岷突盍ζ饋?。然后端坐在電腦前,慢慢地閱讀起數(shù)日前朋友推薦的沈從文先生的《邊城》。
初讀,許是習(xí)慣性的讀小說的方式,急切的想尋讀里面的人物或情節(jié),故對于小說開篇大段的景物描寫似乎看不進(jìn)去,可漸漸的,一幅曼妙的風(fēng)情畫卷隨著文字徐徐展開,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麗的世外桃園。翠翠就是在這樣一個淳樸、天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自然之女。
就是這樣一個懵懂、嬌憨、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美女孩,卻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開始就已結(jié)束了的綿長而憂傷的愛。也許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難道這就是宿命么?“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故事的結(jié)尾以這樣的反問戛然而止,讓人唏噓不已。掩卷,腦海中似乎浮現(xiàn)翠翠燈下托腮喃喃自語的神情:“那個人明天會回來么?”她的糾結(jié)讓人生生的心疼起來:這漫長的日子她是否能夠靠著那個初見時的甜美回憶安然度過呢?
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使人驚艷的文字了,這驚艷不是華麗。而是不染塵世的純美愛情遭壓抑帶給人的一種柔軟、一種憐惜,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對命運不解的扣問。不由感慨有時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還極致的細(xì)膩,沈從文先生如何知曉那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子那么隱微的心理,難道真如他所說:“在最好的年紀(jì)遇到了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紀(jì)的女子?”
有時間,有合適的心情,再讀《邊城》。
第2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邊城是個美麗的地方,所以《邊城》首先吸引我的,便是湘西秀麗的風(fēng)景。但茶峒熱情質(zhì)樸的人民,還有那田園牧歌是的生活,是我更加迷戀《邊城》。
沈從文用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fēng)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小說中的人性情質(zhì)樸。老船夫?qū)⒆约旱囊簧`在了渡船上,替人擺渡卻不收一分錢,還煮好茶供來往過客飲用這是茶峒人民的象征。楊馬兵,船總順順乃至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理和羞恥的城市中紳士還更可信任。這大概是沈先生所構(gòu)想的一處世外桃源,體現(xiàn)了沈先生對和諧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小說中最吸引我們的是翠翠的那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翠翠與外公走散,遇到了儺送,儺送幫助了翠翠,翠翠雖言語上并未表露,但她從此也多了一分少女的心事。這本是“兩心永相依”的一件美好的愛情故事,但天?!獌偷母绺缫矏凵狭舜浯洌毂V纼鸵纱灰敕?,所以天保成全了自己的弟弟,自己一人外出闖灘卻不幸遇難。儺送愧疚,離開翠翠,翠翠最終依舊守著渡船等候那個用歌聲把她的靈魂載浮起的年輕人,但他“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边@結(jié)局聽起來很令人惋惜,但卻又充滿了希冀,這正如沈從文老先生對祖國未來明天的期盼。
但文中也不盡然是體現(xiàn)美好品質(zhì)的情節(jié)。翠翠的愛情中就出現(xiàn)渡船與碾坊的抉擇。王團(tuán)總家與這邊城風(fēng)情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他們注重金錢而不是人情,這里體現(xiàn)出沈先生的擔(dān)憂,這邊城的鄉(xiāng)土氣息,如今在國家中,正被外來文化慢慢侵蝕。沈先生愛這片鄉(xiāng)土氣息,憎惡重利輕義,但他知道這鄉(xiāng)土氣息總有一天會被替代,所以他借愛情悲劇表達(dá)了自己的無奈與希冀。
沈先生的擔(dān)憂是正確的,如今這社會,渡船與碾坊,我相信選渡船的人少之又少,多少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國家在宣傳正能量,現(xiàn)在我在這里,也呼吁大家保有這樣這樣一份鄉(xiāng)土氣息,這鄉(xiāng)土氣息,不是土氣的代名詞,而是純真質(zhì)樸的象征。
我很喜歡變成這部小說,首先因為它很短,便于閱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邊城》的內(nèi)容其實很深刻。
第3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這個人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合上書總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讀這篇小說時,我仿佛被帶入一個世外桃源。茶峒這個地方孕育了淳樸的人們,有祥和的氣氛,美不勝收的風(fēng)土人情。置身于其中,仿佛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無比愜意。
這里風(fēng)景優(yōu)美,氣氛祥和。或許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吧,這里的人們友好、熱情、善良,他們互相幫助卻從未想過要什么回報。十五六歲的少女與七十多歲的祖父相依為命彼此依賴,他們之間的親情讓我們?yōu)橹畡尤荩词箖扇嗽谀承┦虑樯蠒写鷾?,但這絲毫不會影響祖孫二人的感情,反而像一段美好的插曲。
就像沈從文所說:我走過無數(shù)的橋,看過無數(shù)的云,喝過無數(shù)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紀(jì)的人。端午節(jié)的一次偶遇,讓二老儺送與翠翠一見鐘情。但造化弄人,二老的哥哥天保大老也喜歡上了翠翠。面對感情,兄弟二人的手足情讓人為之感到溫暖。大老與二老對翠翠的愛情是那樣純粹,他們愿意娶翠翠,接手祖父的渡船為人擺渡,愿意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情歌,他們的愛沒有任何雜念,他們樂意付出卻沒有想要回報。祖父去世后,船總順順和楊馬兵老人對翠翠的照顧,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難得的真情!
讀完這本書,總覺著有些遺憾。疼愛翠翠的爺爺和白塔一起死去,大老溺水而亡,二老離開翠翠下桃源,我總是想讓所有的美好發(fā)生在主人公身上,我不忍心看到一次次離別亦或生離亦或死別。但仔細(xì)想想,生活就是如此。它無數(shù)次讓你跌倒但你要無數(shù)次爬起與其斗爭。也許在一次次斗爭后,生活會善待你,就像我相信書中的二老總有一天會回來的,一切都會變好。
但是這本書想表達(dá)的不僅僅是這些,作者也想通過《邊城》,贊美這里生活的純真,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愛。因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與人的關(guān)系仿佛疏遠(yuǎn)了許多,哪里還有千里送鵝毛?即使門對門也不一定會經(jīng)常來往。是啊,我們的確應(yīng)該反思,反思那些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美德,那才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我們應(yīng)該傳承、弘揚(yáng)那些美德。
無論如何,當(dāng)我們不斷與命運抗?fàn)帟r,我們會得到好的結(jié)果。所有的美好也一定會如約而至!
第4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祖父一天天的老去,“無論如何,得讓翠翠有個著落”。一開始,祖父并不知道,茶峒最優(yōu)秀的兩個年輕人都巴著傳承做個“擺渡”的,儺送二老甚至不要“碾坊”要“渡船”。這時對于祖父又或是翠翠,都是一個幸運而又悲慘的遭遇。
爽直的天保大老對祖父自白:“老伯伯,你翠翠長得真標(biāo)致,象個觀音樣子。再過兩年,若我有閑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鴉到處飛,我一定每夜到這溪邊來為翠翠唱歌。”祖父把那雙小眼睛瞅著大老,他正是想要尋找這樣的人的。可是大老的直白讓祖父又愁又喜,祖父溫習(xí)著那些出于一個男子口中的真話,實在又愁又喜,他在心里想:“這個人是不是適宜于照料翠翠?當(dāng)真交把了他,翠翠是不是愿意?”祖父尋找的是一個能夠代替他照顧翠翠的人,古樸的老人自不能擅做決定,他得依著孫女的態(tài)度。不久,儺送二老也上門探起了口,像哥哥那樣開門見山的說道:“伯伯,你翠翠象個大人了,長得很好看!”其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翠翠長大了,到了談婚嫁的時候,儺送不是在暗示嗎。
若要比較分析,天保是不及儺送的。天?!昂婪呕磉_(dá),不拘常套小節(jié)”,他是船總順順的大兒子,理所應(yīng)該的要繼承起家族的事業(yè),所以他向祖父說的很明白,“我要個能聽我唱歌的情人,卻更不能缺少個照料家務(wù)的媳婦?!彼皇且粋€細(xì)膩的人,大概是繼承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就是跟一個稍有家產(chǎn)的白臉黑發(fā)的小寡婦結(jié)的婚,在天保眼里,家族的事業(yè)是放在第一位的。儺送卻不同,他為人“聰明而又富于感情”,他前來不只是向祖父表明心意,甚至邀請翠翠到他的家里,為她安置了一個最利于看賽舟的位置。翠翠起初不明白他的意思,直到聽人說起:“只看二老今天那么一股勁兒,就可以猜想得出這勁兒是岸上一個黃花姑娘給他的!”翠翠這才明白過來,“心中不免有點亂”。
車路和馬路,都是走向同一個地方,然而并非每一次的付出都能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也不管你是怎樣的辛苦付出?;蛟S對于決定結(jié)果的翠翠來說,不在乎誰走的怎樣一條路,在乎的只是一個人,一個存在于心的人。
第5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剛剛讀完了沈從文的《邊城》,感觸頗深。
小說并不長,卻把我?guī)肓碎L長的思考當(dāng)中。小說以川湘邊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當(dāng)時當(dāng)?shù)靥赜械娘L(fēng)土人情為基本,以渡船人的孫女翠翠的愛情悲劇為線索而展開。
小說的主人公,也就是老船夫的孫女翠翠,其父母迫于內(nèi)心的道德壓力而殉情而死,留下翠翠與老人相依為命。雖然身世有些許凄慘,但也許是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長大的原因,觸目為青山綠水,翠翠卻依然長得天真活潑,單純害羞,惹人憐愛。她不諳世事,只懂得乖巧地盡力幫忙爺爺守好渡船。就是這種樸素的美麗,也使得當(dāng)?shù)卮偟膬缮贍敹枷矚g上了翠翠。
愛情是美好的,但卻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能夠輕易擁有的。大少爺天保性格豪爽,他本想退出成全弟弟儺送與翠翠,但卻不幸溺死,在原本有發(fā)展機(jī)會的翠翠與儺送之間形成了隱形的障礙。守船老人因操心孫女的幸福而不斷的向人試探,更加深了船總順順與儺送對他的誤會,使得儺送好幾次見面都表現(xiàn)冷漠。翠翠的羞澀,本應(yīng)是翠翠美麗的一面,但卻讓儺送錯解了。
猝不及防的大雨沖倒了白塔,爺爺?shù)乃雷尨浯涿靼琢烁?,翠翠也許真的再也聽不到曾觸動她的歌聲了,也許美麗的愛情終究注定在悲劇中讓人留下遺憾。原本只要說清楚就能得到的幸福就這樣在讀者眼前生生地錯過了。一切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近在咫尺的幸福,本可以得到的快樂,卻就這樣在現(xiàn)實中硬生生地被錯過了。
這似乎也在啟示我們,很多時候,該勇敢時候就千萬不要懦弱。
之前我聽有些同學(xué)說過“《邊城》,是沈從文‘理想主義的幻滅’”,我做不出如此深奧的評價,但我卻能深刻感受到沈?qū)λ约汗P下世界的向往。那里的人民善良熱情,淳樸勤勞,人與人之間沒有猜忌,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幫助與理解。
我仿佛可以看到老船夫把錢一一拾起硬塞回到渡客的手上,然后從腰間拿一小束草煙扎到渡客包袱里的場景;我仿佛可以看到老船夫善意的勒迫過路人使用他的藥方,喝那一碗解暑的涼茶;我仿佛可以聽到竹篁里黃鳥與杜鵑的叫聲,和回蕩在山間如竹雀叫聲一般的儺送的歌聲;我仿佛能感受到滿眼碧綠,流水潺潺的愜意與悠閑。這是一個美麗而難以尋得的世界。
第6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邊城》的開頭:“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yuǎn)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在如今的城市里,這種現(xiàn)象幾乎絕跡,所以不難看出,作者沈從文對這種安靜祥和的農(nóng)村生活有著很深的感情以及對此的懷念。
在《邊城》里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肮芾磉@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盍似呤?,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jì)雖那么老了,本來應(yīng)當(dāng)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wù)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jī)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弊屓朔Q奇的那只小狗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或是植物,好像周圍一切的一切都是美麗而又寧靜的,但“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別人看”,
這又好像是為了襯托后來翠翠的不幸遭遇。所以說不同的人不同時間讀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
本應(yīng)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無從實現(xiàn)而前后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著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其中,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fā)生,無疑是對翠翠慘痛的打擊。在《邊城》結(jié)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嗎?作者最后留給我們的看似矛盾的問題,恐怕只有作者一個人才能回答了。
第7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人生實在是一本書,內(nèi)容復(fù)雜,分量沉重,值得翻到個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頁,而且必須慢慢的翻?!驈奈摹哆叧恰?/p>
在書中,我們得以使自己單薄的時間得以延伸十倍、百倍。第一次在課本中讀到《邊城》,我便對那個仿佛被時間遺忘的安靜角落所深深吸引——茶峒山城,一個在風(fēng)云變幻的時代中孑然獨立的世界。小河街中的人間煙火氣是那么地豐盈,吊腳樓下的群雌粥粥是那么地親切,生命在水中流淌的老船夫仿佛在船頭駐守了千年……
《邊城》講述了在湘西瓦藍(lán)瓦藍(lán)的天空下成長的翠翠與爺爺平凡而寧靜的人生,而這平凡寧靜中又始終帶著淡淡的寂寞與憂愁。在沈從文清淡而雋永的筆調(diào)下,翠翠經(jīng)歷了一段朦朧但沒有結(jié)局的感情。而在這段經(jīng)歷中,湘西小鎮(zhèn)淳樸的風(fēng)土人情、如詩如畫的景致像這根細(xì)線中的顆顆珍珠,即使合上書后,依然在讀者的心中璀璨。本書推動著人物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的線索主要是三年的端午節(jié)。第一年的端午節(jié),由翠翠的回憶緩緩邁入。翠翠與儺送的初遇仿佛靜止于時光中的書簽——翠翠的那一低首,回眸間卻又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第二年的端午節(jié),遇雨,翠翠和爺爺在順順吊腳樓上避雨;翠翠與爺爺去看龍舟比賽,當(dāng)?shù)氐凝堫^大哥熱情好客,送了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爺爺送他們過河,不收分文。在如今這個鋼筋水泥鑄就的現(xiàn)代城市中,如此溫暖而熱烈的鄰里情是多么令人向往啊!然而,第三年的端午,所有事由紛至沓來,最終走向結(jié)局。
閱讀沈從文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熨帖和自然。《邊城》不像《桃花源記》那樣,將桃花源寫成一個美夢,而是大量加入方言野語,卻絲毫不顯粗鄙。沈從文鼻尖的尊重與厚重,將藝術(shù)加工的痕跡摸去,仿佛如實白描。三四十年代的座駕如茅盾、冰心等,受到西洋文學(xué)影響,加上白話文萌芽不久,偏好用詞遣句搭架文章,總少了些靈動。而沈從文則不同,他自然中的韻味是如此悠長……我相信,有了更豐富的人生閱歷后,我再度翻開《邊城》,一定會有一番新的感悟?;蛟S那時,我更能品出這其中的苦澀,還有那苦后的回甘。
沈從文在《湘行散記》中寫道“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發(fā)?!边@不僅是在述說沈從文對純真感情的永恒向往、質(zhì)樸期盼,更是在描繪書本跨越時空的力量。百年之后,沈從文化跡于他的故鄉(xiāng)湘西,與這片山水同在。而他的文字,與后世的讀者同在。不信,翻開《邊城》,你定能望見那美麗的湘西山水,瞧見那片天空下始終堅守的人,聞到這書本充滿古韻的馨香。
第8篇:邊城讀書報告800字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細(xì)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著書中人物的變化發(fā)展起起伏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jié)簡樸優(yōu)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夫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里愛的卻是儺送,當(dāng)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qiáng),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里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著翠翠,但哥哥為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夫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dān)所有的變故,在等著,等著那個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著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她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可以結(jié)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愛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而現(xiàn)在誰會放棄自己的愛情呢?在當(dāng)今這個社會誰主動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完美的愛情都是我們想要追尋的。在《邊城》中儺送為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親情固然重要,但為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儺送是因為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xiāng)遠(yuǎn)行,也不知道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后來在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說明后,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這樣結(jié)束了,結(jié)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后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后在一起了嗎?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催^《邊城》,讓我對世間完美的愛情又一次產(chǎn)生了懷疑,對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應(yīng)該去爭取,爭取了,得不到,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
邊城就是這么一出健康純潔,而又彌漫有淡淡哀愁和濃濃詩意的愛情悲劇和人性的悲劇。
邊城讀書報告800字范文實用8篇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