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數(shù)字與文字的故事(童話故事大全文字版),以供借鑒。

第一篇:數(shù)字與文字的故事
我喜歡看書,我喜歡文字,對於文學(xué)對於書籍的初衷從未改變。進入了大學(xué),我還在想我所選的專業(yè)對於文學(xué)的接觸少了的時候,看到蒼霞文學(xué)社在納新,就報名了。也就這樣進入蒼霞,認識了一群同樣對於文字感情深厚的人。對此總會有感激有幸相遇。從小就特別喜歡看書,始于童話故事,我與書開始相伴。優(yōu)秀的作家很多,喜歡且欽佩的作家也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表達萬千種生活,關(guān)於社會關(guān)於歷史關(guān)於生命。高考前我每天朗讀冰心奶奶的《生命》,生命就是奔騰的水!這給了我許多力量,對於文學(xué)深深感激。最後祝福蒼霞文學(xué)社,祝願蒼霞越辦越好!
第二篇:我與文字的故事
一天晚上,除法奶奶和乘法爺爺在散步。他們走著走著,走進了一個樹林里,乘法爺爺問除法奶奶:"哎呀,這里怎么這么吵啊?"除法奶奶說:"我去看看。"原來是數(shù)字們正在舉行聯(lián)歡呢!
咦!加法哥哥和減法妹妹在干什么呢?除法奶奶走過來看個究竟,原來他們倆正在分12個蘋果、36朵白蘭花和1個大蛋糕。
加法哥哥說:"我用加法想,因為10+2=
12、30+6=36,所以我可以分得10個蘋果和30朵白蘭花,1個大蛋糕沒法分,我們倆就一起把它吃掉。"
減法妹妹一聽就跳了起來,"不公平,不公平,我用減法想。應(yīng)該是12-2=
10、36-6=30,所以我可以分得剩下的10個蘋果和30朵白蘭花。"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誰都覺得自己的分法是對的,誰也不肯讓誰。正在爭執(zhí)時,加法哥哥看到除法奶奶走了過來,說:"除法奶奶,除法奶奶,快來幫我們分一下這些東西吧!"
"好啊,讓我來看一看。"除法奶奶看了看,對加法哥哥和減法妹妹說:"要把這些東西公平地進行分配,并且每份分得一樣多,在數(shù)學(xué)上就叫平均分。平均分時,我們一般用除法進行計算。在這里,要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你們倆人,就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列式為12÷2=6(個),每人分得6個蘋果。你們想一想,現(xiàn)在公平嗎?"
加法哥哥說:"既然每人分得6個,用加法表示就是6+6=12,原來有12個,而且每人一樣多!除法奶奶,你分得真好!謝謝你!"
減法妹妹說:"那么,除法奶奶,還有兩樣?xùn)|西,也請你幫我們分一分吧!"
除法奶奶摸了摸倆人的頭,慈祥地說:"孩子們,奶奶已經(jīng)教給了你們方法,下面怎么分就只能靠自己了。"
加法哥哥想了想,說:"現(xiàn)在仍然要平均分,所以還是用除法。把36÷2=18(朵),每人應(yīng)分得18朵白蘭花。"
減法妹妹說:"這樣分對嗎?"
除法奶奶鼓勵她:"信不信,你可以試試?。?
減法妹妹說:"我把36-18=18,也就是拿掉18朵,正好余下18朵,分得正好!加法哥哥,你真棒!"
這時,還有一個大蛋糕沒有分。加法哥哥和減法妹妹都看著除法奶奶,想請奶奶幫忙,但又不好意思開口。除法奶奶看出了他倆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遇到困難時,首先要積極思考,如果自己確實沒法克服了,那就要大膽地請教別人,虛心學(xué)習(xí)的孩子是好孩子。"
除法奶奶接著說:"在這里,一個大蛋糕好像沒法平均分給兩個人。但我們?nèi)匀豢梢杂闷骄值南敕▉硭伎?,?個大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正好分得這個大蛋糕的一半,在數(shù)學(xué)上就表示為,列式為1÷2=1/2(塊),現(xiàn)在你們懂了嗎?"
加法哥哥和減法妹妹微笑著點點頭,齊聲說:"謝謝奶奶!你不但幫我們解決了問題,還教給了我們這么多知識!"
除法奶奶說:"沒什么,孩子們,只要做有心人,你們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數(shù)學(xué)知識呢!"
減法妹妹看到乘法爺爺一直微笑地站在一旁,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就對加法哥哥說:"我們可以和爺爺奶奶一起來分享美味的蛋糕,這里一共有4個人,用平均分的想法,把1÷4=1/4(塊),我們4個人每人各分得這個大蛋糕的1/4,好嗎?"
加法哥哥很快地將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并拿出了其中的兩份送給了乘法爺爺和除法奶奶。爺爺奶奶很高興,笑著說:"你們倆真是好孩子!謝謝你們的蛋糕!"加法哥哥說:"不用謝!應(yīng)該是我們謝謝你們的幫助!"
最后,乘法爺爺、除法奶奶和加法哥哥、減法妹妹一起過了一個開心的數(shù)字聯(lián)歡會!
第三篇:與文字有關(guān)的故事
我與文字的故事
文字是生活當(dāng)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文字,將會變得枯燥乏味。文字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我也與文字發(fā)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
讓得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哪吒傳奇》,最愛聽的歌也是《哪吒傳奇》的主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歌詞的開頭是?是他、是他、就是他?。因為我不認識字,總聽成?是康、是康、就是康?。那次電視演《哪吒傳奇》,到了唱主題曲的時候,我就跟著邊唱邊跳,雖然五音不全,但是我卻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全然不顧大人拼命忍住笑的表情。當(dāng)我唱到?是康、是康、就是康?的時候,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爸爸笑著告訴我:?那個字是他,不是康?。我一聽,心里覺得他們好笨呀,都長這么大了,明明是?康?他們卻非說是?他?。我一本正經(jīng)的告訴他們,這個字念?康?不念?他?。沒想到大人們笑得更厲害了。我急了,一邊哭一邊喊:?你們都錯了,明明是康,你們非說是他,你們都錯了!?爸爸媽媽為了哄我只好說:?好好好,我們錯了,現(xiàn)在是康,將來再念他?。我聽到他們承認?錯誤?了,也就破泣為笑了。上了學(xué)前班,老師教我們?他?字怎么寫?;氐郊?,我高興地寫給了爸爸媽媽看。媽媽問我:?這個字念什么???他?我答到。爸爸卻說:?這個字明明念康!?。?念他?我反駁道。爸爸取出《哪吒傳奇》的碟片,讓我看,并說到:?你不是說應(yīng)該唱‘康、是康、就是康么’??我不由得低下了頭。 這件事直到現(xiàn)在還是我們家的一大笑料。每次電視上只要一演《哪吒傳奇》,爸爸總會唱:?是康、是康、就是康。?每當(dāng)我讀書有不認識的字,想要看著部首猜讀音時,都會想到那句?是康、是康、就是康。?還有一件事也令我終生難忘。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放學(xué)早,作業(yè)少,我晚上常在廣場上玩。一次玩的時候,有人寫了個?擬?字,問我們:?這是什么字呀??我一看,認為?似?字就是偏旁不同,把單人旁變成了提手旁。就覺得這個字應(yīng)該念?似?字。我把我的推論給大家講了一遍,其他人都信服地點了點頭,唯有寫字的人笑了起來,說:?這個字念擬,我是考你們呢!?其他人也笑了起來,我卻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我與文字的故事讓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讓我的記憶絢麗多彩!通過學(xué)習(xí),我認識并學(xué)會了越來越多的字,也不再因為不認識字而鬧出笑話了。
文字,是學(xué)習(xí)一切知識的基礎(chǔ),是無法用其他東西取代的事物,我愛文字。
第四篇:數(shù)字聯(lián)歡會的故事
1.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zhàn)表”?;噬喜痖_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噬蠠o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zhàn)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lǐng)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yīng)戰(zhàn),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變成了“未必敢來”。
2. 唐代有個武則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個新的名字,卻又覺得現(xiàn)有的這些字都不足以表達她現(xiàn)在的光輝,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個字,當(dāng)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3.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幼兒園開學(xué)了,老師讓大家把自己名字寫在紙上交上去,方便點名互相認識。剛一點名老師就一愣,喊道:“黃肚皮!”沒人應(yīng),“黃肚皮!”還沒人應(yīng),于是老師說:“算了,最后再說吧。”最后老師說:“還有誰沒點到名?”一個小女孩怯怯地站起來,老師問:“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說“我叫?黃月坡?” 4. 看到同學(xué)們作業(yè)、作文上常常出現(xiàn)的別字,有時候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每每這個時侯,我都會想起那位白字縣令。
據(jù)說有位縣官不大識字,總是胡亂猜的去讀,要不就是見字識半邊。
這天坐堂問案,師爺遞給他的狀子上寫了四個人名,一個原告叫郁土耒,一個被告叫金卞丟,兩個證人,一個叫于斧,一個叫新釜。
縣官看了郁土耒的名字,錯喊道:“都上來!”
三個人聽到叫“都上來”,急忙跑到堂前聽審。縣官生氣的說:“我是喊原告,你們干嘛一起上堂?”
他看到金卞丟的名字,錯喊道:“全下來!”
三人聽到喊“全下去”,又急忙跑到堂下??h官更生氣了,說:“我喊被告,你們干么一起下去了?”
師爺知道縣官又讀別字了,又不敢直說,故意說:“原告名字,另有一種念法,叫郁土耒,不叫‘都上來’;被告名字,也有另一種念法,叫金卞丟,不叫‘全下去’。”
縣官問:“那么證人的名字,另一種念法叫什么呢?”師爺說:“一個叫‘于斧’,一個叫‘新釜’?!?
縣官說:“我就估計他有另一種念法,要不然我就喊他們‘干爺’、‘新爹’了?!?/p>
5. 像這樣的白字先生又何止在古代有,文革時期,知識青年(說是知識青年,其實整天搞運動,沒認識幾個字。)上山下鄉(xiāng),有一個大城市的女青年來到一個大山里的小山村,和一個老大娘睡在一個炕上。結(jié)果她在一封家信中寫成了這樣:“??我和一個老大狼睡在一個坑里??”父母接到這樣的家書可急壞了,忙千里迢迢、風(fēng)風(fēng)火火去看女兒,自然是虛驚一場。
6. 還有一位北方的小伙子去南方插隊,南方雨多,沒有雨傘,就給家里寫了一封家書:“??別人有命我沒命,快帶錢來給我買命,來了我有命,不來我沒命。??”父母見信,以為兒子犯了什么案子,晝夜兼程趕到,當(dāng)然也是一場誤會。
7. 即使現(xiàn)在白字先生也不乏其人。一個學(xué)生寫作文,把“我是馬虎了,挨吵是應(yīng)該的?!睂懗闪恕拔沂邱R戶了,挨吵是應(yīng)該的?!苯Y(jié)果,“馬”、“戶”又寫在了一起,成了“我是驢了,挨吵是應(yīng)該的。” 8.其實,如果了解了漢字的字理和造字方法,很多字就不容易寫錯的。如“盲”是(目)眼睛(亡)失去光明之意,寫成“育”就沒有了眼睛失去光明的意思。再如“休”乃人(亻)靠在樹(木)上歇著的意思,就不會再寫成“體”。 9. 話說,從前有兩個讀書人,整日不思進取,又不好好讀書,還驕傲自大,經(jīng)常讀錯字,鬧了不少笑話,人送外號“白字先生”。這不,說著說著他們就來了。
正走間,來到了“文廟”。
一人就說了,“師兄,你看前面是‘文朝’······”
——感情這位連“廟”的繁體都不認識!
另一人趕忙接過來說,“師兄,你錯了,那不是‘文朝’,應(yīng)該是‘廣廟’!”
——這位更好玩,“廟”字倒是認識了,卻把“文”字又認成了“廣”!
兩人各執(zhí)己見,相爭不下。一人就說了,“干脆我們到里邊問問不就知道了?”
敲門后,出來一個小和尚。兩人忙問,“小師傅,你師父呢?”
小和尚迷糊了老半天,“哦,你們是問老道士吧?他出門‘化齊’去了!” ——嗬,小和尚也挺逗的,“化齋”說成了‘化齊’!接著又問道,“你們二位有什么事情呀?”
兩個讀書人就把事情說了一遍,“小師傅,你在這里面住著,應(yīng)該知道怎么念吧?”
小和尚抓抓光光的腦袋,皺起了眉頭,“哎呀,被你們兩個一攪和,連我也弄不清楚了。這樣吧,不遠處有個私塾,你們不如去問問教書先生吧?”
兩人一路爭執(zhí)著找到了教書先生。教書先生聽后,邊用戒尺敲著手心邊說,“哎,可惜我不是‘孔天子’呀,要不然,我就能為你們解答了?!?/p>
——神吧,“孔夫子”說成了“孔天子”!
“這樣吧,旁邊村子上有一個老學(xué)究,他知識淵博,通曉古今,一定能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復(fù)?!?/p>
兩人無法。
找到了老學(xué)究。老學(xué)究前前后后聽了以后,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摘下老花鏡,用手指好好地揉了揉昏花的眼睛,搖頭晃腦地說,“‘文朝’‘廣廟’兩相依,廟里老道去‘化齊’,教書先生說他不是‘孔天子’,那我也不是‘蘇東皮’!”
原來一群“白字先生”呀! 10.別字先生自辯
從前有個教書先生,常念別字,誤人子弟,被人告到縣官那里??h官傳他到堂審問。
“你教書常念別字,是嗎?”
“不,不,絕無此事,純屬子虛鳥有?!?
“什么?鳥有?你把烏念成鳥字,當(dāng)堂出錯,你認打還是認罰?”
先生怕挨打,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認罰!”
縣官提筆批下:“罰雞三只,兔兩只?!?/p>
先生回家提了一只雞來。
縣官一看,責(zé)問道:“怎么就送一只雞?”先生回答說:“大人你不是寫‘雞三只,免兩只’嗎?”
縣官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喝令退堂。
--《民間笑話大觀》 11. 買千口豬 從前,有個縣官寫字很潦草。這天他要請客,便寫了一張字條叫差役買豬舌。誰知“舌”字寫得太長,分得太開,差役誤以為叫他買豬“千口”。這可忙壞了那位差役,跑遍了城里,又到四鄉(xiāng)去購買,
好容易買到五百口豬。他一想交不了差,便向老爺求情,希望少買五百口。
縣官生氣地說:“我叫你買豬舌,準(zhǔn)叫你買豬千口呢?”
差役聽了,應(yīng)聲道:“還好還好!不過以后請老爺注意,若要買肉,千萬寫得短些,不要寫成買‘內(nèi)人’。” 12.
一、諧音式
相傳李鴻章有個遠房親戚趕考,呆坐半天也做不出答卷。于是便想走后門中榜,就在試卷上寫道:“我是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戚)!”主考官看后又好氣又好笑,提筆批道:“既是中堂親妻,我定不敢娶(?。?!” 13.
三、曲解式
某店主在招牌上把“月餅”寫成“曰餅”,有人說:“‘曰’字是個白字?!钡曛鞑恍家活櫍骸罢f得倒好,‘白’字還有一撇呢!”
某老板的商品介紹上把“零售”寫成“另售”,有人糾正道:“‘另’字寫成別字了?!崩习宸创较嘧I:“你弄清楚,‘別’字還有一立刀呢!”
某商人做廣告時,把“錫紙”寫成“昔紙”。有人指出:“‘昔’字是個錯字?!鄙倘肃椭员牵骸昂?,‘錯’字還有金字旁呢!” 14.
四、打油詩式
說古時候有一個土財主,喜歡讀書人,給自己的千金小姐找了一個讀書郎并入贅。結(jié)婚后財主送女婿在外地繼續(xù)求學(xué)。讀書郎愛讀書不假,只是寫字潦草,還有錯別字。有一天,在外寒窗苦讀的書生非常思念家鄉(xiāng),此時正是杏子熟落的季節(jié),他平時很愛吃杏,于是提筆給岳父寫了一封家書,讓岳父買一些杏寄來。
老漢看到信,琢磨了半天也沒明白,因為女婿把杏寫成了“否”。老漢猜字行動,買了一筐小黃杏給女婿寄去了。于是有詩云:
賢婿來信要買“否”
急得老漢滿街走
買了一筐小黃杏
不知是“否”不是“否”
15. 有一學(xué)生,學(xué)習(xí)不用功,給家里寫信寫不成,于是:
爸爸,奶奶(媽媽)你們老倆口好吧:
家里的糧食狗(夠)吃了吧?家里還有線(錢)沒有?我的線(錢)化完了,我這里下雨,我沒有命(傘),你們急(寄)線(錢)給我買命。完了。 16. 某生愛寫錯別字,老把歇寫成喝。
他有篇日記寫道“班長指揮我們抬大糞,大伙干得很起勁,誰都不敢喝一喝。后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背著班長偷偷喝了喝” 17. 大吃一斤
有個人早上出門后,看見旁邊有堆狗屎,于是他回家寫道:我在家門口看見一堆狗屎,我 大吃一斤!!!!!!!!!!
單位上有位同事,工農(nóng)兵大學(xué)生,文化水平不高。有次為報材料到大市局里,就打電話去:“喂,是XX站長嗎?我的復(fù)歷表已經(jīng)寄去了,你們收到了嗎?”人家聽不懂:“什么,什么復(fù)歷表?”他急:“就是你們要我寄的那個個人復(fù)歷表啊??”我們在旁邊早笑歪了。哈哈,“履歷表”說成“復(fù)歷表”,真是大姑娘坐轎子——還是頭一回聽說吶。從此“復(fù)歷表”就成了他的代名詞。這位仁兄還經(jīng)常有這樣那樣的笑話。酒中有個“瀘州老窖”的,他總說成是“瀘州老窯”。人家問他,今天喝的是什么酒呀,他說:“還不是老樣子,瀘州老窯唄?”老窯老窯的喊多了,我們就喊他“老窯”起來了。當(dāng)然他也笑笑:“取笑我干嘛?我還不比那書記強?嘩眾取旁”——我倒!
18. 故事發(fā)生在“文革”期間,那時知識青年下鄉(xiāng)插隊“接受再教育”。有個知青給家里寫了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爸爸媽媽,不要再寄糧票和錢來了。我的糧食狗(夠)吃了。這些天常常下雨,煩悶得很,我的命(傘)也丟了。為了節(jié)約鬧革命,我只要你們的老命(傘)?,F(xiàn)在公社已經(jīng)成立了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過兩天我就上吊(調(diào))了?!?/p>
家里的人看信后,全嚇壞了,差點鬧出了人命。
讀完這個故事,作為小學(xué)生的我們,除了捧腹大笑之外,還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寫錯別字。消滅錯別字是我們小學(xué)生義不容辭的責(zé)任。 19. 有個諷刺別字先生的故事:“某人(別字先生)在看一本書看得很入迷,友人問他:在看什么書?答曰:《水滸(許)》。友人不解,再問書中寫些什么人物?答曰:有一李逵(達),搿二斧(爹),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男);友人才知某人看的是《水滸》?!边@個笑話是編出來諷刺那些“別字先生”的,未勉有點出格,因為把滸讀成“許”,逵讀人“達”,完全可能,把斧讀成“爹”,勇讀成“男”就不大可能了。
第五篇:文字故事
一天,數(shù)字和文字碰到了一起。兩個朋友見面,分外親熱,不由得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他們比起了誰的本領(lǐng)大了。數(shù)字說:“你看我多厲害,數(shù)學(xué)課上要用我,時鐘上要用我,凡是要記數(shù)的地方都要用到我!”文字也不甘示弱,說:“我的本事比你大,語文課上要用我,寫日記時要用我,凡是有記錄的地方都要用到我!”兩人互不想讓,爭得不可開交。爭著爭著,兩人都累了,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
睡夢中,數(shù)字來到一家酒吧前,看見招牌上寫著“酒吧”兩個字,十分生氣,他一揚手,說了聲“變”,招牌上的文字立刻變成了數(shù)字“98”。酒吧老板一看招牌被人改了,氣不打一處來,拉著數(shù)字憤怒地說:“你……你怎么把我的招牌變成了‘98’了呢?這以后誰還會到我這里來喝酒呢?你……”沒等說完,酒店老板用手一指招牌,“98”又變回了文字。數(shù)字紅著臉,灰溜溜地走了。
文字也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來到一個柜臺前,看見服務(wù)員正拿著計算器算賬,可計算器上都是數(shù)字,他非常生氣,用手一指計算器,說了一聲:“變!”計算器鍵盤上的數(shù)字立刻變成了文字,屏幕顯示:二十八萬三千五百六十七點三五九六零四二……。服務(wù)員看了這一長串的文字,頓時火冒三丈,說:“你怎么把計算器上的數(shù)字都變成文字了!這一長串的文字讓我怎么算帳!”說完,用手一抹計算器,上面的文字又變回了數(shù)字。文字也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一覺醒來,兩個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從此以后,他們誰也沒有再提起比本領(lǐng)的事了。
數(shù)字與文字的故事(童話故事大全文字版)相關(guān)文章:
★ 佛家七寶佛家高僧看命運哲理小故事(真正佛教七寶是哪七寶)
★ 睡前小故事集錦15篇(經(jīng)典睡前童話故事100篇)
★ 有哲理的小故事:學(xué)會說話(學(xué)會說不的名言)
★ 有關(guān)名人的勵志小故事(勵志小故事400字左右)
★ 關(guān)于誠信的八個經(jīng)典小故事(生活中的誠信小故事)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小故事 excel中數(shù)字和文字分開 1314個我愛你文字帶數(shù)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