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精選3篇 水楊梅病蟲害防治,供大家閱讀。

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精選1
水稻予粳6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技術編寫 邵友遠
予粳6號是水稻專家孫彥常于93年主持培育的具有分蘗力強,成穗率高,豎葉、直穗、高光效,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特點的于98年通過國審,現成為河南和國家北方黃淮稻區(qū)的當家品種,由于多年種植和氣候的變化,病蟲害較重,若栽培不當易發(fā)生紋枯病、稻瘟病、黃葉病等多種病害,根據專家指導,提出600-700公斤優(yōu)化栽培技術要點。(僅供參考)
一、秧苗期(5月1日-6月15日)
1、適宜播期:5月3日左右。
2、秧田播量:每平方50克左右。
3、曬種2-3天。
4、浸種:用1%多菌靈或2%生石灰浸種2-3天。
5、施肥:每畝施多元復合肥60-75公斤或二銨20-25公斤加磷酸二氫鉀4公斤淺混均勻施作底肥,2-3葉期畝施硫銨10-15公斤或碳銨15-20公斤。一周后再追尿素10-15公斤。
6、灌水:一葉一心前濕潤出苗,五葉前淺水促苗,五葉期后干濕煉苗。
7、病蟲防治:二葉一心至插秧前用三環(huán)唑、四季紅或蚍蟲蟲林加殺蟲雙等藥劑,防治稻瘟病、稻薊馬、二化螟和傳播病毒?。S葉?。┑幕绎w虱,葉蟬3-4次。
二、分蘗期(6月15日-7月20日)
1、施肥:施足腐熟的農家肥2-3方/畝,施多元復合肥50-70公斤或施二銨20-25公斤加硫酸鉀10-15公斤加碳銨25公斤旋入或撒在垡頭上耙勻(鹽堿地施肥要酌減,要本著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則)。
2、插秧:行距9-10寸,穴距
寸,每穴壯苗2-3棵弱苗5-6棵,做到直、淺、勻、穩(wěn)、齊。
3、追肥:插秧后3-5天,畝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銨15-20公斤,加18%殺蟲雙水劑350毫升(防鉆心蟲)加強力多菌靈25毫升(預防紋枯病、惡苗病)插后10-15天畝追尿素15-20公斤,或碳銨50-75公斤。(鹽堿地酌情減量)
4、灌水:大水泡田、淺水整地、薄水插秧、深水返青、露泥分蘗、夠苗晾田。
5、防病蟲:7月20日左右用紋枯凈或井崗霉素加粉銹寧加BT、甲安磷等防治紋枯病、稻螟蟲。
三、拔節(jié)長穗期(7月20日-8月25日)
1、拔節(jié)期:控水供氣,少澆水多晾田、孕穗期小水勤灌,切忌干旱減產。
2、施肥:要估地力、憑經驗、觀葉色巧施增粒?;ǚ?,施多元復合肥3-8公斤,原則是早褪色早施、晚褪色晚施、濃綠不施。對往年多發(fā)病地塊,要減氮、穩(wěn)磷、增鉀、補微,可酌情噴葉面肥,如鈣、鎂、硫、鋅能增強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3、病蟲防治:7月20日前后及8月20日前后,分別綜合防治一次紋枯病、卷葉螟、二化螟、稻苞蟲、稻飛虱等。7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遇低溫、高濕的陰雨天氣,應及時噴三環(huán)唑、瘟特靈等藥劑防治葉稻瘟。8月底9月初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用稻瘟靈、三環(huán)唑各噴一次防治穗頸瘟。易發(fā)生白葉枯及基腐病的地塊應間歇灌水,控水供氣,于拔節(jié)初至齊穗,用噻菌銅、龍克菌、及托布津、菌核凈等交替使用防2-3遍。
前期管理目標:7月25日前促早生、快發(fā)、穩(wěn)生、健長。方法:肥施好、水澆巧、滅病蟲、除雜草、促分蘗、控苗高。中期管理目標: 7月25日-8月25日壯根、蹲節(jié)、催穗、護葉。后期管理目標: 8月25日-10月10日,晚封行、葉色綠中黃、不早衰、不貪青、青桿綠葉。綜合管理效果好:穗多、穗大、籽粒飽。施肥原則:底肥足、蘗肥早,中期慎施肥,穗肥要施巧。灌水原則:水是稻的命也是稻的病。前期不能灌深水、中期不能常有水、后期不能早斷水。病蟲防治原則: 作物用藥要對癥、適時、適量、合理、交替、安全、高效。
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精選2
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實施方案
“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植保方針,也是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原則;禁止毒性大、殘留期長的農藥使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也是目前打造宜居環(huán)境的必經之路,同時為了節(jié)約綠地養(yǎng)護經費,特制定此方案:
一、防治病蟲害應從源頭杜絕傳染源,對補栽、新栽苗木進行檢疫。負責進苗的人員應及時通知風景園林科到岸苗木的現場地點,不應到進苗地點把關苗木質量,以免偷梁換柱的現象發(fā)生。同時,風景園林科人員要把關苗木運輸途中的包裝,對帶有蟲苗、病苗、假植苗、風干苗拒驗收,拉離現場、消毀。
二、風景園林科對現場綠地內栽植苗木病蟲害情況全盤摸底、總結,制定出“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要求從2月12日——2月17日完成),以起到指引“病蟲害防治”的正確方法的作用,比如:
1、2011年全城國槐、龍爪槐、葉柄小蛾危害嚴重,造成早期落葉?,F在應對全城有國槐、龍爪槐的單位進行通知:
(1)采摘或剪掉上的果莢,減少蟲口密度。
(2)3月初用低毒高效農藥進行噴灑樹身、樹枝,以扼
殺蟲卵。
(3)4—6月份用性引誘劑,來誘殺成蟲。
(4)7—8月份用生物藥劑噴灑一遍,全冠樹。
(5)秋季結合修剪,減除蟲枝、蟲果。
2、對2011年各種樹木,蚜蟲泛濫成災情況,要引起高度重視,結合施肥使之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通過去年東片管段試驗,用一種有機肥能有效抑制蚜蟲,今年將大力推廣。
3、游園、邊綠地內栽植的樹木,應挖出整齊的樹穴,以免病蟲害交叉感染。
三、植保所用的生物劑、藥劑應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專人負責購進與出庫,由局統(tǒng)籌安排管理,應“對癥下藥”,避免瞎子摸路,亂撞亂碰,盲目現象發(fā)生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以免假藥、劇毒藥、高濃度藥對植物燒苗危害,甚至對市民造成中毒現象發(fā)生,造成社會負面影響。
四、風景園林科組織植保知識的培訓,使大多數人掌握識別病蟲害的方法以及對化學藥劑特性了解。以達到最基本的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熟練掌握使用技術和范圍,同時對新型生物制劑的推廣。
五、年終風景園林科做出全年的病蟲害防治歸納總結,把經驗進行推廣,教訓進行總結,真正發(fā)揮綠地養(yǎng)護管理的引領作用,也是執(zhí)行《植保技術規(guī)程》的表現。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
日。
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精選3
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楊梅褐斑病又名楊梅炭疽病,屬真菌性病害,凡楊梅產地幾乎都有分布。為害葉片,進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嚴重影響樹勢和產量。
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開始在葉面上出現針尖大小的紫紅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呈園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中央紅褐色,邊緣褐色或灰褐色,直徑4—8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轉變?yōu)闇\紅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點(病菌子囊孢子),多數病斑可聯接成斑塊,病葉最后干枯脫落。
病菌以子囊果在病葉中越冬,在浙江5月中旬以后借雨水濺潑傳播蔓延,8月中下旬出現新病斑,10月份病斑增多,10—11月份出現大量落葉。云南富民約3—4月間開始發(fā)病,進入雨季后,6月下旬在去年感病植株的新梢葉片上就有病斑出現。該病一年發(fā)生一次,無再次侵染。土壤貧瘠,缺少肥料,樹勢弱容易發(fā)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上的楊梅發(fā)病嚴重。
防治方法:a、加強栽培管理措施,多施有機肥和鉀肥,增強樹體抵抗力。注意及時排除樹盤積水。b、及時清除園內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病原。c、藥物防治:在4月上、中旬發(fā)病初期相隔10天左右連續(xù)噴藥兩次,采果后再噴一次,可起到良好效果。藥劑可用1:2:200倍的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800倍液,或70%防褐靈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或65%代森猛鋅600倍液等。
2、楊梅癌腫?。河纸袟蠲窛儾』驐蠲矾?,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為害楊梅枝干,尤以2—3年生枝條受害嚴重。
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開初枝干上病部產生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以后逐漸增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腫瘤。小枝被害,形成小園球狀的瘤體,直徑一般為—2厘米,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造成腫瘤以上的部位枯死。一個枝上的腫瘤少者1—2個,多者達4—5個或更多,一般多在枝節(jié)部位發(fā)生。樹干被害,樹皮粗糙開裂,凸凹不平,也有隆起的腫瘤。由于腫瘤阻礙樹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而導致樹勢早衰,嚴重時引起全株死亡。
病菌在病枝的腫瘤組織中越冬,次年春天從瘤體表面溢出菌膿,借雨水傳播,從樹體傷口和葉痕處侵入。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果園,樹齡較大,樹勢衰弱的楊梅容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a、認真做好冬季清園:春季萌芽前剪除帶瘤小枝,集中燒毀。大枝干上的腫瘤可用利刀削除,削口可用80%420抗菌劑50倍液或硫酸銅100倍液進行涂抹消毒。b、噴藥保護,清園后及時全面噴布一次1:2:200的波爾多液。果實采收后噴一次1:2:200的波爾多液保護樹體。c、注意樹體保護,盡量減少傷口。在日常管理中盡量避免樹體機械損傷,以防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增強樹體抵抗力。d、加強檢疫,禁止從病樹上采穗和出售帶病苗木或接穗,嚴防該病傳入新區(qū)。
3、楊梅赤衣?。菏?0世紀90年代在浙江新蔓延的一種真菌性楊梅嚴重病害。主要為害枝、干,引起樹勢衰弱,枝條枯死,直至全樹死亡,浙南溫州地區(qū)和麗水地區(qū)約占總面積1/3的楊梅樹已發(fā)此病,浙江其它楊梅產區(qū)也開始發(fā)生,嚴重地威脅著當地楊梅生產。
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主要為害楊梅的主干、主枝、側枝及小枝,枝干被感染后,在病部布滿橘紅色粉末(病菌的菌絲和孢子),引起樹勢衰弱,果小味酸,枝條枯死,直至全樹枯死。病菌在病組織中越冬,次年溫度上升,樹液開始流動,下雨增多時病菌開始活動和傳播,多雨潮濕容易引起本病盛發(fā)。土壤粘重、積水和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園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a、加強栽培管理,做好雨季楊梅園的排水工作,多施有機肥和鉀肥,增強樹體抗病能力。b、藥物防治:在4月初病菌即將活動傳播時用藥。先用刷子從上而下把病樹上的小枝、大枝、主干上的紅色粉末刷下,再用紋達克(或滅枯靈)1000—2000倍液涂刷或噴布,每隔20天左右用藥一次,連續(xù)用藥3—4次。氣溫低時用藥濃度要高一些,氣溫高時用藥濃度則要低一些。
4、楊梅根腐病:是為害楊梅根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常導致植株生長衰弱和急性青枯死亡。
癥狀和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從傷口侵入,先在細根發(fā)病,逐漸向側根、根頸及主干上蔓延。病原菌進入木質部維管束,菌絲體增殖使維管束褐變壞死,而導致全樹生長衰弱和急性青枯。該病可分為急性青枯型和慢性衰亡型兩種類型。急性青枯型:初期癥狀難于察覺,要在植株枯死前2個月左右才表現出明顯癥狀。葉片失去光澤,褪綠,樹冠下部的部分葉片變褐脫落。如遇高溫天氣,樹冠頂部枝梢出現萎焉,但次日清晨仍能恢復。采果前后如遇氣溫驟升,樹體常常急速枯死。葉色淡綠(青枯),逐漸變?yōu)榧t褐色脫落,偶剩少數枝葉,但次年不能萌芽生長。此類型主要發(fā)生在10—30年生的盛果期樹上。慢性衰亡型:發(fā)病初期,青梢抽生正常,但秋梢很少或不抽發(fā),地下部根系和根瘤較少,根系逐漸變褐腐爛。后期病情加劇,葉片變小,下部葉片大量脫落。次年枝條上形成大量花芽,花量大,結果多,但果小質差。高溫干旱天氣,頂梢開始枯萎,樹體出現半邊枯死或全株枯死。從出現癥狀到全株枯死一般需要3—4年,次類型主要發(fā)生在盛果期后的衰老樹上,盛果期樹上也有發(fā)生。
防治方法:a、通過深耕改土,增施有機肥和各種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b、及時挖除和燒毀發(fā)病植株,避免傳播蔓延。c、楊梅不要與桃、梨、李等中間寄主樹混植。
5、楊梅枯梢病,又叫楊梅小葉病,是一種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嚴重影響楊梅樹勢和產量。
癥狀和發(fā)病規(guī)律:多半為半珠或若干枝條發(fā)病,也有全株發(fā)病,主要表現是小葉,枝條叢生,枯梢,不結果或很少結果,病樹春季發(fā)芽較晚,新梢頂芽往往萎縮枯死,此后側芽大量抽生,形成叢狀枝,葉形變小,頂葉焦枯或呈紫褐色,葉面淡黃色;葉脈凸起,主脈褐色木栓化,叢狀小枝一般在當年秋后即枯死。該病在土層淺薄、不施有機肥、多施過磷酸鈣的土壤發(fā)病多;PH值高的土壤含硼減少,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a、果園多施廄肥、餅肥等有機肥料,切忌偏施、多施磷肥。b、2月花芽萌動開放前,剪除叢生枝、枯死枝,用%的硼砂+%尿素的混合液根外噴施。c、6月楊梅果實采收后,視病樹樹體大小株施50—100克硼砂+100—200克尿素,用細土混合后采用盤狀施肥法施于樹冠下土壤之中。
6、楊梅干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枝干,一般在衰弱的老樹上發(fā)生較多,后期常造成枝干枯死。
癥狀和發(fā)病規(guī)律:病害侵入,初期出現不規(guī)則的暗褐色病斑,隨著病情發(fā)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漸喪失,形成凹陷的帶狀條斑,與健康部位之間呈現明顯裂痕。后期病部表面產生很多黑色小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起初埋生于表皮層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層,露出園形或橫裂的開口。發(fā)病嚴重時病部可深達木質部,當病部擴展環(huán)繞枝干一周時,枝干即枯死。該病原菌為弱寄生菌,一般從傷口侵入,當樹勢衰弱時才能擴展蔓延,故發(fā)病輕重與樹勢密切相關。
防治方法:a、加強栽培管理措施,增施有機肥和鉀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b、防治害蟲,保護樹體,防止或減少傷口,阻止病菌侵入。c、清除病枝,集中燒毀。d、藥物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刮除病斑,并在傷口處涂抹50倍402抗菌劑液保護。
7、楊梅枝腐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楊梅枝干的皮層,一般以老樹發(fā)病較多。發(fā)病后造成枝干腐爛枯死,引起樹體早衰。
癥狀和發(fā)病規(guī)律:枝干皮層被害初期病部呈紅褐色,略隆起,組織松軟,用手指按壓病部會下陷。后期病部失水干縮,變黑褐色下凹,其上密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子座),在小粒點上部長有很多的刺毛,這一特征可與楊梅干枯病相區(qū)別。天氣潮濕時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從孔口溢出乳白色卷須狀的分生孢子角。
防治方法:a、加強培肥管理,增施有機肥和各種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b、刮除病部或剪除病枝,再涂抹50倍402抗菌劑液保護,促使傷口逐漸愈合。
(二)主要蟲害及防治
1、蚧類:據繆松林資料介紹,為害楊梅的蚧類害蟲主要有柏牡蠣蚧、牡蠣蚧和樟盾蚧3種。
柏牡蠣蚧:以雌成蟲和若蟲固定在楊梅枝梢和葉片主脈附近、葉柄上吸食汁液,造成落葉、枯枝,楊梅被害后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為害嚴重時全株枯死如火燒狀。在浙江一年發(fā)生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楊梅枝條、葉片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出現第一代卵,5月中旬第一代若蟲孵化蛹散,6月中旬出現第一代成蟲;第二代于7月下旬開始孵化,8月上旬為孵化盛期,9月上旬為固定若蟲期,10月上旬若蟲變?yōu)槌上x。
牡蠣蚧:第一代若蟲一般在5—6月孵化,蟲口密度大,為害嚴重時,整個枝條甚至全株枯死。
樟盾蚧:又叫樟介殼蟲、蛇眼蚧、樟網盾蚧。在浙江一年發(fā)生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楊梅枝條、葉片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開始產卵,4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5月中旬為孵化盛期。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蟲開始產卵,7月下旬第二代若蟲開始孵化,8月中旬為孵化盛期。為害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枝條和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a、保護利用天敵瓢蟲、小蜂等開展生物防治,禁用對天敵殺傷力高的農藥。b、冬季清園和春季修剪時,剪除枯死枝及蟲害嚴重枝集中燒毀,以減少蟲源。c、藥物防治:第一代若蟲孵化期4—5月份正是我省楊梅果實發(fā)育成熟期,此期不能噴藥防治。應在采收后第二代若蟲蛹散固定期用藥噴布,可用速撲殺1500倍液,或撲虱靈1000—2000倍液,或洗衣粉80—100倍液。
2、袋蛾類:為害楊梅的袋蛾有大袋蛾、小袋蛾、白囊袋蛾三種。主要是幼蟲為害楊梅葉片,老熟后在枝上護囊內越冬。
大袋蛾:一年發(fā)生一代,幼蟲護囊長40—60毫米,囊外緊附有較大碎葉片,有時附有少數枝梗。危害嚴重時食盡葉肉,僅留葉柄。
小袋蛾:一年發(fā)生二代,幼蟲護囊長7-12毫米,形似釘螺,種外附有茶末狀枝葉碎片。幼蟲前半身依附于葉面,食害葉面表層和葉肉,被害葉常變?yōu)榧t色。
白囊袋蛾:一年發(fā)生一代,幼蟲護囊灰白色,長30-40毫米,細長紡錘形,全系絲質,囊外無殘葉披護。
防治方法:a、幼蟲為害初期,蟲口較為集中,及時人工摘除蟲囊消滅。b、冬季結合清園,剪除越冬幼蟲護囊消滅。c、藥物防治:在幼蟲孵化期和幼齡期用藥,可用青蟲菌劑1000倍液,或90%精制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12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劑2000倍液。
3、楊梅卷葉蛾:又叫卷葉蟲,一年發(fā)生兩代。幼蟲吐絲將楊梅新梢嫩葉裹成一團,躲于其中食害葉肉,使新梢不能正常生長。
防治方法:a、少量發(fā)現時,及時進行人工捕殺。b、藥物防治:可用90%精制敵百蟲、或80%敵敵畏1200倍液,或5%敵殺死3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劑2000倍液,在幼蟲期噴布,效果良好。
4、土蠶(蠐螬):土蠶是金龜子類害蟲的幼蟲,化蛹前長期生活在淺土層中,啃食為害楊梅幼數頸部皮層和幼根,造成幼樹生長不良或死亡。一般為害定植3年內的幼樹,以定植1—2年的幼樹受害嚴重,常因根頸部皮層被啃食一圈導致幼樹死亡。
防治方法:a、冬季翻挖園地時撿拾土蠶消滅,或在成蟲金龜子盛發(fā)期的黃昏人工捕殺成蟲。b、藥劑處理土壤:初夏成蟲金龜子盛發(fā)期用藥。在樹盤土表散布3%呋喃丹或5%辛硫磷顆粒劑,或甲敵粉,然后淺松土將藥翻入土中。每株用藥15—30克與細土混勻散布。也可用50%敵敵畏乳劑或50%辛硫磷顆粒劑兌水800倍,澆灌幼樹根際。c、金龜子成蟲盛發(fā)期傍晚,可用90%精制敵百蟲800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布幼樹樹冠。
5、干天牛:主要是幼蟲蛀入楊梅近地表主干內蛀食為害,常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起初成蟲產卵于主干近地表的淺皮層,而后幼蟲孵化蛀入木質部取食為害,蛀孔有糞便排出。
防治方法:a、加強管理,經常清除樹冠下雜草。B、成蟲發(fā)生期人工捕殺。C、檢查樹干基部,發(fā)現幼蟲蛀入為害時,用鐵絲掏空蛀孔內糞便,用棉球或衛(wèi)生紙浸蘸80%敵敵畏乳油后塞入蛀孔中,再用粘土堵塞密封蛀孔,熏殺幼蟲。
6、楊梅果蠅:成蟲在楊梅果實上產卵,幼蟲孵化后鉆入果實取食,使被害果成為蛆果,失去食用價值。從果實開展成熟至采收結束,果蠅幼蟲為害逐步加劇,就不同品種而言,東魁易受果蠅危害。楊梅園是果蠅棲息的主要場所,蟲源主要集中在果園住房、畜廄前后的樹木、雜草叢中,以及垃圾、家畜糞便堆放處或附近的樹蔭下、草叢中。
防治方法:a、鏟除園內雜草,垃圾集中堆放,暴露于陽光下,制造不利于果蠅取食、產卵的生活環(huán)境。b、及時清除落果,進行集中處理,可有效降低楊梅采收期果蠅的蟲口密度,以減輕危害。c、適時采收,楊梅果實成熟應及時采摘,以免成熟楊梅成為果蠅產卵繁殖場所,增加蟲口密度。d、誘殺成蟲:在楊梅未成熟時即每年4月初,提前使用成熟的油桃或香蕉,加入適量敵百蟲做成誘餌,于蟲源處和園內布點放置,誘殺成蟲。E、藥物防治:在楊梅開始成熟時前,用90%精制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1200倍液對果蠅成蟲集中活動的蟲源地進行噴布防治;從楊梅采收初期開始,可用植物源農藥愛禾(%印楝素乳油)300-500倍液噴布,隔10天后再噴布1次。
7、粉虱:群集于新梢葉片下取食,危害幼嫩的新梢葉片,影響枝梢正常生長,以6-7月發(fā)生危害較重。
防治方法:a、保護利用瓢蟲、小蜂等天敵,以蟲治蟲。b、結合清園,剪除枯死枝及蟲口密度大的枝條,集中燒毀,減少蟲源。c、藥物防治:蟲害發(fā)生嚴重的7月份,可用撲虱靈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劑1000倍液,噴布消滅。
楊梅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精選3篇 水楊梅病蟲害防治相關文章:
★ 鳥舌蘭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3篇 鳥舌蘭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課文
★ 家鄉(xiāng)楊梅為話題作文_小學作文3篇(描寫家鄉(xiāng)楊梅的作文)
★ 秋播蔬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3篇 無公害蔬菜病蟲防治措施
★ 蔬菜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3篇 農業(yè)蔬菜種植技術防治病蟲害
★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作文_小學作文3篇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 甘肅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條例全文4篇(平果縣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