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人教新課標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實錄數星星的孩子3篇 教學隨筆二年級語文下冊,供大家賞析。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實錄數星星的孩子1
29、數星星的孩子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珍、珠”等12個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做事認真、有耐心、愛觀察、追求科學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星空的美和張衡從小善于觀察、思考的好品質。課前準備:
收集張衡的有關資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出示畫面,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會看到藍藍的夜空中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神奇。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個聰明的孩子,最喜歡數星星了,他對這美麗而神奇的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好嗎?
2.出示課題,讀準。
誰來準確地讀讀課題?(指名讀)?!靶切恰焙汀昂⒆印钡牡诙€字都是輕聲,“數”是多音字,在這里讀第三聲,還有“數”讀第三聲的詞語朋友嗎?(數不清)它還有一個名字是shù,你能組組詞嗎?(無數、數學、數字)讓我們一起正確地讀讀課題。(齊讀)
3.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二、讀文識字
1.讀文
(1)課文范讀。那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去進一步了解他吧!翻書133頁。
(2)學習第五段。
①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板書:張衡)
②一起叫叫他的名字。關于張衡,你還了解他的什么?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板書:天文學家)你知道天文學是研究什么的嗎?
③同學們通過各種方法對張衡了解得真不少,課文哪一自然段也向我們介紹了張衡?出示課文第五段,齊讀。多了不起的張衡呀!女同學來夸夸他。男同學想試試嗎?
④小結。張衡之所以能成為天文學家,與他小時侯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是分不開的。這篇課文就是寫他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想了解一下他是怎么數星星的嗎?那你得先認識一些生字朋友。請同學們邊快速讀課文,邊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找生字。
(2)讀準字音。
①出示帶拼音生字(自由讀、齊讀)
②當小老師提醒讀。
師:誰來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在讀音方面要注意什么?請帶讀(楚是翹舌音、組是平舌音、傻是翹舌音、撒是平舌音)(再齊讀)
(3)巧記字形。
①你們真會當小老師,現在生字朋友都脫了帽子給你們敬禮了!你們還叫出他們的名字嗎?(齊讀)
②交流記字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4)鞏固識字
開火車讀。
三、讀文感悟
1.學生自由讀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問:張衡眼中的天空是怎樣的?
(2)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齊讀)師:你感覺怎樣?(美)從哪里看出的?
a、珍珠 珍珠是怎么樣的?美嗎?這里把什么比作了珍珠?
b、滿天的星星星星非常多,所以非常美。
c、碧玉盤這里把什么比作了碧玉盤?(夜晚的天空-夜空)
師:是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多美??!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這種美嗎?(指名讀)
(3)說話訓練:在你眼里,滿天的星星還像什么?(出示:滿天的星星像)
(4)、在如此美麗的夜空下,你最想干什么?(真想去數一數星星、真想把星星摘下來??)張衡看到這么美的夜空他在做什么?請你讀讀第一小節(jié),畫出小張衡數星星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5)指名讀。師: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a、張衡數得很認真
b、張衡數的時間很長
c、張衡數得很有耐心(一直)
d、張衡數得很慢(一顆,兩顆)
(6)現在我們也來像張衡那樣數數星星吧,仰起頭,開始——
(7)你數了多少顆?你有什么感受?你們數了幾十顆就覺得眼花繚亂,手酸了,脖子酸了,頭也仰疼了,可小張衡卻連續(xù)數了幾百顆,他會更加怎樣?(累)你能通過讀來表現這種感受嗎?(指名讀——齊讀)是啊,張衡肯定數得脖子酸,手也酸,眼睛就更花了,你想對張衡說些什么?
3.小結:張衡真有耐心呀!他不但經常這樣數星星,而且還仔細觀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那么遠。多少個夜晚,小張衡就是這樣仔細、耐心、刻苦地數著珍珠般的星星。爺爺奶奶見了,又是怎么說的?這些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生字。
1.我們也學張衡認真、耐心數星星那樣,學寫兩個字,好嗎?你認為哪兩個字最難寫?
2.怎么寫才能把這么難寫的字寫漂亮呢?
3.師范寫,生書空。
4.生在書上先描一個,再寫一個。
5.同桌互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出示詞卡指名認讀:
晚上、院子、靠著、數星星、顆。
2.根據以上的詞語把第一段意思說一說。
張衡數星星多認真呀!一直數到幾百顆。奶奶和爺爺是怎么說的?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試讀全文。
1.全班每人輪讀一句,要求讀正確。
2.正音
三、分段學習。
第二節(jié):
1.奶奶怎么說。小朋友自己讀讀看。
2.現在請女同學當奶奶,讀奶奶說的話,注意奶奶是笑著說的,要讀得親切。
女同學朗讀第二節(jié)。
3.奶奶說的話里,哪個詞兒說明張衡是經常數星星的?
指點:“又”,說明他經常數的,今天又數了,一數就數了幾百顆。張衡數星星真刻苦啊!
第三節(jié):
1.張衡是怎么說?默讀張衡說話,看看張衡說了幾句話,再說說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哪一句是主要的?(“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
指點:這說明他數星星不怕苦,決心大。
張衡說“星星數得清”也是有根據的,他的根據就是下面兩句話。(指名兩個小朋友讀)
突出:是......不是......、總是
(指導邏輯重音,齊讀)
2.張衡怎么會知道這些的呢?
請你們說一句話,說說張衡怎么數星星的。
板書:
數
張衡〔〕看星星。
觀察
如果加上“一邊......一邊......”,又可以怎么說?
第四節(jié):
1.爺爺走過來怎么說?你能把爺爺說的話全部找出來嗎?
自由讀爺爺說的話。
爺爺講的知識你們讀懂了嗎?(不要求回答。)
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描述:現在讓我們和小張衡一起數星星。
2.我們看這七顆星邊起來成為一組,叫北斗星,離它們不遠的那顆叫北極星。
3.(出示地球儀轉動。)地球自動轉著,我們在地球上,不覺得地球動,而覺得北斗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就像我們坐在汽車里,不覺得汽車跑,而覺得樹在跑一樣,而這顆星到那顆星之間的位置是不變的。
4.現你們說說,爺爺告訴張衡哪些天文知識?指名兩年男同學扮演爺爺和張衡,正坐在院子里,看著滿天的“星星”在談些什么。(通過擔當角色,帶入情境,加深對課文的體會。)
指名讀爺爺的話,一個人說一句,用講話的語氣說說,以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5.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句話是張衡心里想的,該怎么讀呢?(指名朗讀
第一句).衡聽了爺爺的話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老師給你們開個頭,“張衡聽了爺爺的話......”你們接下去講。
7.這里“幾次”起來看星星的“幾次”,能省掉嗎?
指點:一夜起來幾次,他觀察星星多么細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導朗讀:“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幾次”要突出,這句后面還得停頓長些,說明張衡在仔細觀察星星?!八辞宄?.....”要顯出高興的心情。齊讀本小節(jié)。
8.張衡聽了爺爺的話,覺也睡不著,幾次起來看星星。下面老師給你們聽一斷關于星星知識的錄音。看看你們聽了以后怎么想又怎么做。
放錄音:
夏天的夜里,銀河像一條淡白色的巨大紗帶,從北飄向南方。古代人們把銀河認作天上的河流。銀河真的是天河嗎?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洶涌波濤嗎?科學家伽里略用望遠鏡揭開了銀河的秘密。原來銀河是有無數像太陽那樣的恒星組成的。因為星星太多,離我們又太遠,星光連著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銀河系里的星星連同太陽在內,大約有1500億棵恒星。銀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們靠得那么近,其實它們之間的距離遠極了。就拿牛郎星和織女星來說,它們之間距離有16萬光年,也就是有152萬億公里,而整個宇宙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又有許多個。小朋友,想一想宇宙該多大,多神秘??!
(聽后,讓學生思考片刻,并不要求回答,讓學生課后再去觀察、體會、思考。)
三、朗讀全文,引導學生進一步自學。
1.課文有那些詞語告訴我們張衡數星星很認真?做上記號。
2.總結: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張衡數星星一直數了幾百顆,說明數得認真;從奶奶的話說明他經常數星星他自己說的話,說明他數星星,認真仔細。爺爺告訴他天文知識以后,他認真看,認真想,告訴我們張衡從小就刻苦鉆研,所以后來才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板書設計:
29、數星星的孩子————張衡看
(喜愛、認真、不怕累)研究
天文學家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實錄數星星的孩子2
最新版
數星星的孩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的三個問題。
3.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2,能說出課后練習3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后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培養(yǎng)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2.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2個生字,掌握它們的音形義。
(二)能正確認讀本課生詞并理解詞意。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四)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教學過程
(一)寫出課題。提示“數”(sh()的讀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這課講了張衡數星星的事。)
3.老師簡介張衡生平事跡。
張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國漢朝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學方面表現了非凡的才能,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動的觀測天體的渾天儀和觀測氣象的候風儀。他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
由于張衡在天文、地理、歷法、地震、器械等許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墳墓,科學院院長為墓碑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最新版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張衡小時候的一件事。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了解音形義。2.檢查自學效果。(1)字音:
數:它是一個多音字,在“無數”中讀sh),在“數星星”中讀sh(。斗:它是一個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讀d%u,在“斗爭”中讀d^u。(2)字形:
最后一橫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個“林”,注意兩個捺都改成點,下邊的筆順是:(3)詞意:
一閃一閃:本課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之間:表示在兩個事物或時間的中間。
距離:在空間或時間上的相隔。在本課是指兩顆星相隔。北斗星: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狀。無數:難計算出數,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讓人辨認、了解。在本課中是“明白”的意思。
3.讀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然后再讀字詞,記憶字音、字形、詞意。4.指導書寫,讓學生寫字頭。
(四)作業(yè)。
1.寫生字各一行。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中的三個問題。
(二)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才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三)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一)理解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容,了解張衡在小時候是怎樣愛好天文,喜歡研究的。
(二)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先學第6自然段,知道這段主要內容。
1.課文的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第6自然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叫張衡。)
2.讀了這段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張衡是漢朝人,后來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最新版
3.齊讀第6自然段。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1)出示投影。(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夜空的美麗。然后再讀書里寫夜空的話。
(3)出投影,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樣,但第二句更具體、生動,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麗。)
(4)范讀這句,自己練讀,齊讀。
2.出示投影。(課文第二幅圖。)
(1)找書上有關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2)指名有語氣地讀第1自然段。
3.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了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常數星星的,他從小就對天體現象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他不止一次這樣做。)
(2)指名讀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共說了三句話。第一句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第二句說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說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
問:從張衡說的這三句話中,你看出什么?(張衡不僅數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
(3)指名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得清。)
(三)學習4、5自然段。
1.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的第一次話,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3.指名讀爺爺的第二次話,出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讓學生根據爺爺的話找出北斗星和北極星。
4.出示投影,說說這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動、具體了。)
5.齊讀第4自然段,再說說北斗星和北極星的運行規(guī)律。
6.張衡聽了爺爺的話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從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
7.張衡觀察的結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了什么?
8.如有條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的情況。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2.總結:
張衡長大以后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刻苦鉆研精神。我們要學習張衡這種精神,提高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長大才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五)作業(yè)。
1.寫字詞各三遍。
最新版
2.抄寫課后作業(yè)(3)的句子。
3.讀課文兩遍。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一)鞏固并聽寫本課生字詞。
(二)完成課后練習(2)。
(三)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鞏固本課所學生字新詞,能看拼音填詞語,完成課后練習2。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按小組讀,全班讀)
再說說張衡為什么能成為天文學家。
(二)鞏固字詞的訓練。
1.看拼音寫詞語。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做完檢查對一對這些詞,再齊讀兩遍。
2.給下面的宇換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語。
錘()________
祖()________ 棵()________
炬()________ 3.用多音字組詞語。4.選字填空??妙w組祖斗抖
一()星星
?。ǎ?/p>
發(fā)()一()樹苗
()國
一()米 一()小草
()合 北()星 一()珠子
()傳
煙()一()紅豆
()先
()動(填空之前,老師先帶領學生查字典,說說每組字的字意,區(qū)別一下用法的不同。)1.照樣子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飛進了蜂房。蜜蜂采了蜜飛進了蜂房。(1)張衡坐在院子里。張衡指著天空數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
(三)進行句子訓練的設計。
最新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原句填空。
(1)滿天的星星像()撒在()里。(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叫()。(3)北斗星總是繞著()轉。
(四)聽寫字詞。
(五)作業(yè)。
1.訂正錯字,各改三遍。
2.把課上沒做完的練習題做完。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實錄數星星的孩子3
最新版 數星星的孩子
教材分析:
《數星星的孩子》這篇文章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是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第—節(jié)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tài)度。第二節(jié)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jié)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jié)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下文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系。第五節(jié)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生字新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了解張衡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善于觀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課前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課文。
1.小朋友們,你們數過星星嗎?請幾個小朋友描述一下滿天星星的情形,感受到夜空的美麗和星星之多。這么多星星一閃一閃的,你數得清嗎?(有條件的可用動畫)
2.在我國漢朝,有一個愛數星星的孩子,他說,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他數星星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呢?我們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
3.板書課題:數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數(shǔ、shù)。
4.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嗎?(在“孩子”下加著重號)讀課題,寫這個孩子的什么事?(“數星星”下加著重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范讀全文。知道寫了誰?寫了張衡的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讀、正音,并劃出它們在課文中的詞語。3.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要求看到生字,就能脫口說出它在課文中組 最新版
成的詞。
4.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并說說是怎樣記住它的。
5.把生字放回課文,看看大家是否比第一次讀得好了。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其余同學傾聽,聽聽把課文讀通順了嗎?
6.再次讀了課文后,你知道哪幾個自然段寫張衡小時候的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他長大了的事?
三、學習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1、自由讀。
2.指名讀,讀了這一節(jié)你知道了什么?相機與學生交流使之明白: 漢朝:中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我們現在有一千八百多年。
天文學家:研究天上的太陽、星星、月亮這些天體分布在哪兒,怎么運行的專家,叫天文學家。
鉆研:非常認真、非常細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難。3.用上“張衡、漢朝人、著名、天文學家”來練習說話。4.你想怎么讀這一段話?(自由讀、指名讀)
四、指導書寫,及時糾正
1、重點指導“睡”的筆順,觀察“離”在田字格中位置。其他的字,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書寫規(guī)范美觀的方法。
2.學生書寫“睡、離、距、鉆、研、數”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1.檢查詞語的朗讀。
2.用上“張衡、漢朝人、著名、天文學家”來練習說話,然后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3.過渡:張衡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跟他小時候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從他數星星的故事里來了解一下張衡這個人。
二.朗讀感悟。
張衡喜歡數星星嗎?請你認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哪些語句看出張衡喜歡數星星。
1.學習第一段。
從“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备形蛐切呛芏?,星星很 最新版
美,星星很亮。張衡喜歡這美麗的星空。(怎么讀?)
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體會張衡數星星的認真、有耐心。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那么長時間抬著頭,可真是太累了,讓我們從他數星星的樣子中找找其中的動詞。連起來讀一讀。2.學習段。
課文段中也有許多語句告訴我們,張衡喜歡數星星。找到了嗎? * 傻孩子,又在數星星了。
* 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你看,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隔那么遠。(用“張衡認為星星能數得清是因為——”的句式說說理由。小張衡為什么會知道的那么多?)
* 孩子,你看得很仔細。(爺爺的話該怎么讀?他還告訴張衡一些什么知識?)
* 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3.小結。
張衡小時候喜歡觀察美麗的星空,喜歡數星星,喜歡研究星星。他從小就有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好習慣,所以后來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4.朗讀。
a.喜歡這個孩子嗎?帶著這樣的感情自由練讀1-4段。
b.同桌對讀。C.分角色讀。5.引讀最后一自然段。三.學后收獲。
受到小張衡的感染,你們有沒有喜歡上美麗的星空了?讓我們想一想,關于星星,我們知道了什么。
1.在語文書的插圖上找一找并說一說北斗七星和北極星。2.課后填空:
滿天的()像()撒在碧玉盤里。
北邊天空的那七顆星,連起來像(),叫()。北斗七星()繞著()慢慢地()。四.總結延伸。
張衡還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地震方面的儀器地動儀和渾天儀。他的文章也寫得很好,還是個杰出的文學家呢。讀課后“我知道”。
五.書寫練習。
最新版
1.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勺、斗、玉、組、珍、珠”。2.在實物投影上評價學生的作業(yè)。3.課堂作業(yè)本。
板書設計:
數星星的孩子
張衡 數 總是
↓ 看 幾次
天文學家
鉆研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實錄數星星的孩子3篇 教學隨筆二年級語文下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