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文是熱心會員“t9378”收集的社會實踐日記1000字,供大家閱讀。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大家走出了海洋的門,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第一天,大家參觀了米浦水廠,了解了生活用水整個生產(chǎn)流程。評論員提及,雖然經(jīng)過污水處理后,水質(zhì)達到了自來水廠的要求,卻并未符合國家標準,這表明海南的水污染問題仍然相當嚴重,主要是由于大家隨便排出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此外,水源浪費的現(xiàn)象也十分嚴重。水為生命的源泉,浪費水就等于浪費生命。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當明白節(jié)約用水,用完水后務必關嚴水龍頭,刷碗時盡量減少水流。每一個小行動都能為保護地球的水源貢獻一份力量。
還記得下午參觀的那兩個書院的植物園。植物園中有很多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植物,因人類采伐而變得十分稀缺。要讓我們的地球修復綠色,需要從我們所有人做起。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城市綠化和植綠護綠活動,而海南則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放到發(fā)展首位。我相信,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我們會在森林中見到越來越多的珍稀植物,美麗的海南島將如綠瑪瑙般在祖國的南方光輝燦爛。
第二天的行程,大家前去東坡學校。在東坡書院,根據(jù)記誦詩詞的方式獲得了免費的門票。我成功背誦了六首詩,可以通過學到的知識換來票券讓我感到特別開心。在東坡書院,我了解了蘇軾在被貶到海南后的生活,領略了他在海南創(chuàng)作的諸多詩詞,深刻感受到他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
在楊浦古鹽場,我們看到了千余個形狀各異的硯臺鹽槽順著海灘密集排列,彰顯了當?shù)厝嗣裰腔?。這處古老的鹽場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制鹽職工利用本地材料,將海灣上的天然火山巖切割并制成多個淺石槽。他們并肩地工作,似乎是一塊方形的硯臺,每塊石塊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分散嵌在鹽田的山脈和地塊周邊,場景非常壯觀。日常經(jīng)過過濾的海水注入石槽,海水上升也會自然流入這些石槽中。海南的千年古鹽場被稱作最早利用日曬的制鹽場,迄今保留了原始的民間制鹽工藝。鹽田村至今仍有30多位鹽工,以古老的方式在這個鹽田中勞作,已傳承了1200多年。
最后一天,大家參觀了金海制漿造紙廠,了解了日常見紙的生產(chǎn)過程,從樹木到漿體再到成品的每一步,同時意識到紙張的得來不易以及節(jié)省的必要性。
這次社會實踐對我意義深遠。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理解的知識,并更深刻地理解到作為中學生應言傳身教,保護環(huán)境,珍惜水資源。這次經(jīng)歷讓我重新感悟到旅游的真正意義。看似簡單的旅游,若用心去發(fā)現(xiàn),一定能感受到每個景點深處的美好;用心前行,必將獲得不同的體驗。
社會實踐日記1000字相關文章:
★ 善待地球日記
★ 五子棋的日記6篇
★ 觀察貓的日記
★ 軍訓日記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