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以下是熱心網(wǎng)友“cimeifanpanei”整理的幼兒教學教育隨筆,供大家閱讀。

下午,孩子們都在實施主體性活動,有的在快樂地玩插塑,有的在仔細地下棋,還有的在閑聊角輕聲交談。這時,我走到近期的構造區(qū),對正在玩插塑的小朋友提問:“誰愿意幫我把這書送到大二班去?”話剛說完,五個小朋友顧不上放下手中的玩具,馬上爭先恐后地說:“我、我、我。”
見到圍上來的小朋友,我沒有馬上決定讓誰去,而是認真觀察了每位小孩,最終選出了一位最為能干的小朋友。他帶著微笑舉起書走了,邊上留下嘆息聲:“哎!這次又沒請我。”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好像:“去幫老師拿一支筆”、“把外邊的書籍用來”、“把這個東西拿給某位老師”、“看一看區(qū)角的物品整理得如何?”等,這都是兒童能力所及小事。對于他們而言,輕松或略微費勁就能完成。這一案件中,孩子們?yōu)榱丝梢詭椭蠋煟敢夥艞壸约合矚g的游戲,充分表明了他們對“幫老師辦事”這一活動的熱情。
從教學的視角來看,教師可以通過請孩子們做一些小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在這個案例中,教師的一句話“誰能幫我把書送到大二班”激發(fā)了幾個小朋友的工作熱情,他們用期待的目光看著老師,而教師卻沒有注意到這類眼光,仍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挑選她覺得最能干的小朋友來完成這個任務。
因此,喧囂中傳出一聲聲哀嘆:“哎!又沒請我。”這時,教師只關注了誰能更快更好地達到目標,而忽視了其他孩子的感受。我覺得這種行為并不妥當,那樣會傷害兒童的自尊。教師徹底可單獨將參與的幼兒請出游戲角,和他們商議。假如他不愿意,教師還可以再請其他小朋友,這樣既能維護兒童的自尊心,也能體現(xiàn)師幼之間的公平與和諧。
幼兒教學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 勞動教育教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