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活動管理制度 篇1
一、大型集會與專題參觀類活動的安全管理:
1.擬定計劃并報請審批;
2.制訂安全工作預案;
3.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準備工作;
4.活動中安全防范措施要落實。
二、旅游與營地類活動的安全管理:
1.應勘察活動地點、路線,熟悉環(huán)境。避開有危險的地段或不去情況不明的場所。
2.應統(tǒng)一著裝、統(tǒng)一識別標志,并要求穿著適合野外活動的服裝,防止蚊蟲叮咬、植物刺傷。
3.應攜帶衛(wèi)生、不易腐爛的食品,注意飲水安全。
4.選擇天氣氣候較好的季節(jié),春、夏季出游應注意防雨、防雷電。
5.適當攜帶必須的急救藥品。
三、集體活動中突發(fā)事故的處置原則:
1.保持鎮(zhèn)靜、沉著應付。
2.學生優(yōu)先。
3.就地搶救。
4.立即報警、緊急求援。
5.維持秩序、迅速疏散。
四、遇自然災害時的應急措施。
(一)遇到地震時的應及措施
1.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禁止亂跑擁向出口。在室內(nèi)時應選擇堅固的建筑物或就地蹲、趴在桌椅下或有管道支撐的小房間里,同時要避開窗戶、吊燈、電扇等物。
2.如在室外、野外,應迅速離開各種大樹、橋梁和建筑物或危險物。
(二)遇到龍卷風時的應急措施
1.如在室內(nèi),應迅速離開門、窗和外圍墻壁,蹲伏在堅固的家具和室內(nèi)隔斷墻邊,注意保護頭部。
2.在室外遇到龍卷風時,如距離較遠,應迅速向龍卷風前進的相反方向或側(cè)向移動躲避;發(fā)現(xiàn)龍卷風已到達眼前。應就地找低洼地伏于地面,閉上雙眼,用雙手雙臂保持頭部,防止被飛來物砸傷,并要遠離大樹和危舊房屋。
3.龍卷風來臨時,最好的辦法是就地臥倒,站立或奔跑是最危險的。
4.乘坐汽車時遇到龍卷風,應下車躲避,不要留在車上。
集體活動管理制度 篇2
1、實行學校大型活動批準制度。原則上不準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大型活動,如確實需要組織學生到外地或較遠地方旅游、參加社會實踐、社會公益勞動等大型校外集體活動,必須報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學校在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整年級、整班外出活動必須報請校長批準。
2、節(jié)假日期間,未經(jīng)批準任何人不得用學校、班級、教師個人名義組織任何形式的學生活動。
3、活動開展之前,必須成立成立臨時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gòu),確定活動負責人和主要責任人。
4、各種大型集體活動外出前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制定周密的活動計劃,指派有經(jīng)驗的干部、教師勘察活動場地,并有學校領導和足夠的教師帶隊,必要時要辦理相關(guān)的保險手續(xù)。對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地方,嚴禁組織學生前往。
5、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員,明確所負擔的安全職責。
6、制定安全應急預案,配備相應設施。
7、安全管理組織機構(gòu)、活動計劃、應急預案、帶隊人員分工等必須書面形式提前送到學校安全辦公室審批和留檔。
8、活動期間每天上下午由活動負責人向校長匯報安全情況。
9、組織學生活動使用交通工具,必須與承運單位共同落實交通安全措施,嚴禁車船無照運行、帶“病”運行和超員運行。學生活動組織者,要負責對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監(jiān)督。
10、活動期間,如發(fā)生重大意外事故,必須第一時間組織搶救傷員,并向校長或上級部門報告。
11、外出活動結(jié)束后,必須采取具體措施,確保學生安全到家。
集體活動管理制度 篇3
1、組織學生開展校外集體活動,事前須報校長室批準;組織全校性的校外集體活動,事前要按有關(guān)規(guī)定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同意。
2、活動前,有關(guān)負責人要仔細研究,周密計劃,嚴格組織。
3、要派人事先勘察活動場地、環(huán)境,確?;顒訄龅胤习踩突顒右?。
4、要落實各項安全責任。各班必須有一名教師帶隊,低年級各班須二名教師。帶隊教師必須自始至終組織好隊伍,照顧好學生,及時處置偶發(fā)事件。
5、集體活動前,必須進行一次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6、無特殊情況,學生應戴安全帽參加活動?;顒舆^程中應遵守紀律,聽從指揮,不得私自脫離集體。遇有特殊情況應報告老師。
7、步行前去的活動,老師應與學生一道步行。
8、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應把學生帶回學校。如安排家長接送的,必須待最后一個學生接走后,帶隊老師方可離開。
9、活動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時,必須租乘國有(A類)運輸單位的車子,所乘車輛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并與有關(guān)單位簽訂安全承運合同。不得超載,不得乘坐無三證(健康證、駕駛證、上崗證)的人員駕駛的車、船。
10、其他單位要求組織學生參加的集體活動,須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否則,學校應予拒絕。
學校疫情防控集體活動管理制度
學校共同體制度合集
學校管理制度集錦15篇
學校德育管理制度合集
學校管理制度合集(封面)
集體活動管理制度 篇4
一、遵循“非必要不舉辦、誰舉辦誰負責、分級分類管理、動態(tài)調(diào)整、四強化一提倡”的原則,處理好常態(tài)化下疫情防控和恢復正?;顒又刃虻年P(guān)系,嚴防常態(tài)化下疫情在集體活動內(nèi)傳播。
二、幼兒園應以班級為單位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的室內(nèi)活動管理,避免各最小單元群體之間在活動、游戲、吃飯、午睡等環(huán)節(jié)的交叉碰面,同時教師要相對固定,減少在不同單元群體之間流動重疊。盡量不舉辦各類聚集性活動。
三、中小學校應在保證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組織一定規(guī)模的集體活動。在校期間引導學生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鬧,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四、大學應根據(jù)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盡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以校區(qū)、專業(yè)、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盡量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管理,大型室內(nèi)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
五、活動舉辦方要科學規(guī)劃活動方案及場地布局,盡量選擇室外通風良好的地點舉辦,并按防控要求合理規(guī)劃活動場地分區(qū)(測溫區(qū)、活動區(qū)、應急醫(yī)療服務區(qū)、臨時隔離間等)、布局及人員動線,要制定流量管控方案。
六、根據(jù)場地規(guī)??刂苹顒尤藬?shù),活動參加人員原則上控制在場所最大容納人數(shù)的50%以內(nèi),實行預約分流、分批錯峰入場等管控措施,引導活動人員有序進出。
七、根據(jù)活動規(guī)模和人員數(shù)量儲備足夠的疫情防控物資,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臨時醫(yī)學觀察點。
八、安排專人負責健康監(jiān)測工作,做好活動工作人員日常體溫監(jiān)測,對活動參加人員進行健康掃碼或登記等。
九、開展防疫知識培訓宣傳,開展崗前培訓,使活動工作人員熟悉防疫要求和應急處置流程。
十、加強環(huán)境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
十一、活動現(xiàn)場原則上不安排就餐區(qū)。若需設立就餐區(qū),應通過采取減少桌椅擺放、間隔1米、錯位用餐等措施,適當加大就餐者之間的距離。加強食品衛(wèi)生管理。做好炊具、餐具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做好就餐區(qū)通風消毒。
集體活動管理制度精彩4篇相關(guān)文章:
★ 英語集體備課活動總結(jié)8篇 小學英語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內(nèi)容
★ 小學集體備課活動總結(jié)6篇 小學集體備課工作計劃
★ 少先隊關(guān)于集體的活動教案模板3篇(熱愛集體少先隊活動記錄)
★ 集體備課活動總結(jié)8篇(教師集體備課總結(jié))
★ 集體生日活動方案9篇(集體生日策劃方案 有創(chuàng)意)
★ 集體備課活動總結(jié)9篇(初一數(shù)學集體備課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