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高二議論文滿分作文3篇(議論文高三作文),供大家參考。

高二議論文滿分作文1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條萬條,但最重要的一條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zhì)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質(zhì)相統(tǒng)一的限量。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叫做關(guān)節(jié)點或臨界點,而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水的沸點是攝氏一百度,水的凝點是攝氏零度。從攝氏零度到攝氏一百度是水的溫度范圍,過了這個度,水要么變成水蒸氣,要么變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我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還有幸福和快樂可談嗎?他還可能有所作為嗎?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過度的自由就會失去自由。一根彈簧在其彈性限度以內(nèi),怎么拉都行,一旦超過了這個度,彈簧就無法復原了。做人做事,為人處事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度”的這一邊可能是一片燦爛,而“度”的那一邊卻可能是烏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幾乎處處可見。
例如喝酒,朋友們聚在一起喝點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進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過度就要出事了,輕者出洋相,重者傷和氣,更有甚者傷身體,誤正事。
例如說話,說話也有度。話不可不說,不可多說。古希臘哲人蘇拉格底說:“人有雙耳雙眼一口哪能就應(yīng)該多聽多看慎言,言多必失。”開玩笑是人際關(guān)系的一種潤滑劑,但是忌過度,一過度必傷感情。幽默的言談令人快活,一過度就變成庸俗或是尖刻。
謙虛是大家公認的美德,謙虛指不自滿,有自知之明,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過度謙虛則變成了虛偽。明明學富五車,非說自己孤陋寡聞;明明碩果累累,非言乃雕蟲小技;明明能擔負重任,卻幾番推辭,稱自己無德無才,只可干點小事。
勤奮是美德。勤勤懇懇,埋頭苦干,事業(yè)心強是好事。但是,人做事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緊,弦繃得太緊就容易斷。每天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應(yīng)當有度,否則適得其反。帶病堅持工作,精神雖可嘉,但不足取。沒有條件不說,有條件為什么不去看病治療呢?有些人以透支生命去賺錢更是本末倒置。
例如對美的理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美就是適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了東鄰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可見,恰到好處才是美。而過分或不及則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質(zhì)和量的辯證統(tǒng)一,都存在一個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性質(zhì)就轉(zhuǎn)化,美的事物就會轉(zhuǎn)化為丑。
例如對真的理解,列寧說:“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錯誤?!笨梢姡〉胶锰幉攀钦?。不及,真的不全面,過了,超過是適用范圍,真理就變成了謬誤。真理和謬誤只有一步之遙,怎么才能使問題看得客觀、合理呢?除了加強修養(yǎng),提高認識水平外,就要對問題的注意視點以合理定位。找準視點,最大限度地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質(zhì)量。
例如對善的理解。對人懷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舉,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處才是善。嬌慣子女不是真愛,救濟貧困的人當然值得贊揚,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強,助人脫貧。行善有范圍,豈能像唐僧那樣對妖怪講慈悲,豈能東郭先生那樣對惡狼講善良,豈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農(nóng)夫?qū)Χ旧咧v憐憫。對惡人的善良就是對人民的犯罪。
有“度”才有“和諧”。自從有人類以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始終處于不和諧之中。一開始,人類對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認同。把自然當作主宰自己的主人。這是認識上的一種無度;而后,人類壯大了,先進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財富,這又是認識上的另一種無度。人不應(yīng)當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統(tǒng)一,這才是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適度。
我們的身邊處處是“度”,“度”并不損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過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過人生。處事之道難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才有適合自己的成才環(huán)境,命運之神才會光顧。藝術(shù)講究度,科學講究度,生活講究度,經(jīng)商講究度,人生講究度。人的一生豈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度”是大學問。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賢人哲人在他們的學說中都有對“度”的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講“度”,例如量變到一定程度下才會發(fā)生質(zhì)變。儒學講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張順其自然,適應(yīng)自然;佛學談心理平衡;達爾文談“適者生存”??梢姡囟炔皇侨松〖记?,而是人生大本事。
有人認為立志是人生智慧。不錯,大志釀就氣魄,大志磨礪意志,大志煉就恒心,志向存于高遠方成大器。
高二議論文滿分作文2
自打智能手機問世起,地球上就多了一個獨特的“民族”——“低頭族”。他們對于手中一方小小的屏幕愛不釋手,以致于錯過了安全、健康、親情和風景,這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隱患。
在我的身邊有許多“低頭族”,其中甚至還有學生。對于這些同齡的“低頭族”來說,手機可謂是“再生父母”,天天不離手。雖然學校三令五申嚴禁攜帶手機,但他們將這些規(guī)定視若“耳旁風”。上課時經(jīng)?!吧碓诓軤I心在漢”,一有空就“見縫插針”,可以說是真正的“分秒必爭”了。這一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還造成了視力的大幅下降,真是害苦了部分中學生!希望他們可以早日“抬頭”,擺脫手機的“奴役”。
都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在家庭聚會,各種宴席上,經(jīng)常能看到許多人坐在一起卻都低頭不語,自顧自地撥弄著眼前的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為“低頭”而越來越少,感情自然也越來越淡。在“低頭”的作用下,我們漸漸疏遠了親情,錯過了友情,徒留這手機為伴,多么可悲!“放下手機,立地成佛。”多與周圍的人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得靠我們“抬起頭”,在現(xiàn)實中構(gòu)建。珍惜眼前的人,別讓手機毀掉了我們的生活。
記得之前有篇報道,一名青年在走路的同時低頭刷著手機,結(jié)果失足掉進湖中不幸溺亡,在最美的年華卻失掉了寶貴的生命?!暗皖^”的危害可想而知?!澳闳籼ь^,便是晴天”,一次次的悲劇在“低頭族”的身邊上演。生命是寶貴的,不要將玩手機凌駕于生命之上。要知道,虛擬世界再精彩也無法代替現(xiàn)實的美好。
希望有朝一日,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再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而是“手機在你身邊,你卻熟視無睹”。抬起頭,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充滿了精彩!
高二議論文滿分作文3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無一不痛。孩子痛了會嚎啕大哭,這是人之本能;而成年人則往往痛而不言,引之為“堅強”、贊其為“成長”。但試想社會中所有人皆終日以笑魘掩飾疼痛,世界明媚如烏托邦,我以為這實則是一種倒退。
人作為社會動物,其存在的終極意義絕不在于克服一己之痛,裝作快活人生。古往今來有生命者皆有痛,人們亦愛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苦難中永生”等話語,那么“痛”,又是如何以一種消極的苦難,一變而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積極力量呢?我以為,這皆有賴于痛而善言者——痛而善言,是謂最高智慧。
有人痛而善言,于是令天下與之俱痛。李后主嘆春紅落去太匆匆,擔荷起人類生命中共同的無常;魯迅悲憤地向沉睡之人們吶喊,后人亦無不為之動容。他們以一己之痛將一個民族、國家,乃至世界的心凝聚在一起,于是人們從恒久之痛中看見前進的曙光。這一言,喚起的是天下赤子之心。
有人痛而善言,卻令人不覺其痛。辛棄疾“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杜甫“羞將短發(fā)還吹帽”,是年華已逝,卻仍予人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追蜃用髦疤咸险咛煜陆允恰保髦艹Y已崩、樂已壞,他何嘗不痛?而在他的儒雅言談,在他的“仁義禮智信”中,卻無半點黑暗的痕跡。他們將痛的芒刺扎在心里,而將其內(nèi)核剝于世人看,從而將“痛”的一種消極的個人意義,升華成一種對社會的積極力量。
縱觀之,上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是為了令人有所作為;圣賢皆意有所郁結(jié),于是發(fā)憤著作,名傳后世。人們受痛的意義不在于不假思索地吞咽隱忍——這樣的“堅強”,只會讓人真的活成一塊無悲無喜的磐石,在人潮洶涌中兀自創(chuàng)生、風化、毀滅。而真正的賢人智者,如文天祥、屈原、魯迅,如孔夫子、釋迦、基督,莫不在承受痛苦之后將清風明月、鐵骨錚錚道予天下。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需要痛而善言的人,他們的身體發(fā)膚受痛,而以痛后之言化作春泥更護花。
高二議論文滿分作文3篇(議論文高三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高二物理第一學期教學計劃8篇 高中物理如何確立單元教學目標
★ 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小學滿分讀后感3篇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以上六年級
★ 愛的話語作文記敘文3篇(關(guān)于愛的記敘文滿分作文)
★ 初中婦女節(jié)感想日記5篇 婦女節(jié)感悟作文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高二議論文作文 議論文滿分作文 高二 議論文 滿分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