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水滸傳第64回讀書筆記左右3篇,以供借鑒。

水滸傳第64回讀書筆記左右1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每當聽到這義薄云天、豪情萬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漢匡扶正義,替天行道的畫面就會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的人物幾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我覺得《水滸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為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他們身上除了具有高義薄云、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個人身上還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甚至兩個人物之間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這種對比式的人物描寫是《水滸傳》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點,比如書中先后出場的魯智深和林沖。
“花和尚”魯智深為人坦蕩,武藝高強。他愛打抱不平卻又性格魯莽,仗著一身好武藝,總是由著性子做事。華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單槍匹馬闖入城內(nèi),結(jié)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飯。
但魯莽也有“好處”,若不是他一時興起,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恐怕連“魯智深”也沒了,只剩一個“魯達”。要不是他在野豬林里飛杖隔過水火棍,林沖怕已被害死。當然,魯智深的魯莽急躁或許是一個綠林好漢必備的特點。確實,《水滸傳》中的許多人物都和他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卻恰恰相反,他們行事謹慎,能忍則忍,只到無路可走時才最終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當屬“豹子頭”林沖。他緊隨魯智深出場,是魯智深的好兄弟,卻與魯智深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林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來生活安定,家庭美滿。只因高衙內(nèi)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設計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殺,他也最終被逼上梁山。從白虎節(jié)堂,東京牢內(nèi),滄州路上,直至柴進莊上,無不體現(xiàn)一個“忍”字。直到風雪山神廟,他終于不再隱忍,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逆來順受、生性軟弱的人。
魯智深和林沖似乎是兩個極端,剩下的都是“中間派”,不過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書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現(xiàn)出來的形象是順從的。但寬容不代表軟弱,經(jīng)歷了孟州城事件后,他對朝廷失望,從飛云浦到蜈蚣嶺,一夜之間連殺十九人??梢钥闯鏊炔幌耵斨巧钅菢郁斆Ъ痹?,也不像林沖那樣一味隱忍,做事比較有分寸。
還有許多對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個黑大壯,一個“小白臉”。再如王英夫婦,一個下流好色,一個漂亮高傲……無數(shù)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織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第64回讀書筆記左右2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貋頃r,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后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fā)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xiàn)作者是多么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第64回讀書筆記左右3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xiāng)謀生。誰知賣刀時,當?shù)貪娖づ6侔懔枞瑁瑮钪救虩o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后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于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后,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后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第64回讀書筆記左右3篇相關文章:
★ 水滸傳讀書筆記初三3篇(關于《水滸傳》第三回的讀書筆記)
★ 《水滸傳》精彩讀書筆記初二范文5篇(水滸傳讀書筆記初一)
★ 《水滸傳》讀書筆記領會書評3篇(關于《水滸傳》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