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精品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 高中生物實驗課說課稿,以供參考。

精品高中生物說課稿1
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中有關于生長素的內容。由于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復習課,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對本章內容有了初步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節(jié)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對生長素的知識有一個系統歸納。從高考的考點入手,一個一個知識點的把重難點進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生長素的發(fā)現史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難點是光照偏轉問題和生長素的雙重性。對于重難點,采用例題加習題的方法,結合學生的自主分析進行突破。
說學情
這節(jié)課我面對的學生是高二(28)班的學生,這個班學生的中男生占大多數,因此課上課氣氛較活躍。學生反應較快,思維靈活。但是28班男生的普遍存在的缺點是對基礎知識的不重視。一味的去追求難,偏的題目。而高考中,出現偏題怪題的可能性不大,高考注重的還是一些基礎和重點內容。所以針對28班學生這種特殊的知識現狀,我力求從最基礎的開始,通過反復的強調一些該掌握的知識點,考點。加深,加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輔以從基礎知識延伸出來的相關習題的變形,逐步提高學生對基礎的重視和解題的能力。
說設計
作為一節(jié)復習課,傳統的的教學方法是羅列知識點,強調學生去記憶,而這種強調記的過程,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也很容易被學生遺忘,這樣,復習的效果就會很不理想。所以這節(jié)課,我設計的亮點是對于生長素的發(fā)現史這個知識點采用 “引導----探究”式探究性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布魯納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探究性學習模式。它要求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強調讓學生自己思索、探究和發(fā)現事物。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探究知識的過程統一起來。而“引導”的作用主要在于要對事物原有的發(fā)現過程從教學的需要加以編制,以縮短、減少發(fā)現過程的難度,使之沿著最簡捷的路線進行。
另外我注重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注重科學研究的過程,而并非是只強調結果。而且設計的問題,環(huán)環(huán)緊密相扣,對學生思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認同生物學知識主要來自科學實驗,領會生物學實驗中材料選取、理化技術的使用、巧妙的設計以及對復雜的結果進行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說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也使我體會到:新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將知識的獲取過程化,學生知識獲取的過程是一個科學研究過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運用新理念指導生物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事實上,教師的責任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導作用更突出了。當然由于本節(jié)課是復習課,概括的結論性知識比較多,加上課時的限制也不可能過多的展開,因此每個知識點,我都力求精選習題,通過習題訓練活動使學生“動”起來,對考點進行逐一突破。從教學效果上看,這種處理方法也是正確的,當然,在一些細節(jié)上的處理,還有待加強,如更應該關注個別學生,了解學生在知識層面的上差異,從而在整體的教學效果上有進一步的提高。
精品高中生物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是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第二章第二節(jié),表面上看本節(jié)要說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問題,其根本是要解釋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減數分裂與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緊密相連,而減數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說解決了本節(jié)的問題是去掉了高中生物學學習道路上的一只 “攔路虎”。
2.教材的處理和課時安排
本節(jié)內容量大,主要講兩個問題,一是通過薩頓假說和摩爾根的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一是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現代解釋(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如果一節(jié)課講完,時間肯定很緊,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也得不到鍛煉,因此我計劃安排兩課時,第一節(jié)課完成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證明,并配以少量的練習,第二節(jié)課完成對孟德 爾遺傳定律的實質的理解,輔以較多的練習。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節(jié)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對前面內容(孟德爾的兩個實驗和減數分裂)的熟練程度,本節(jié)課主要達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胖R目標:認同基因在染色體上(這是理解孟德爾兩大定律實質的前提)
?、颇芰δ繕耍后w會科學研究中的“類比推理”的重要性。
?、乔楦心繕耍簩W習科學家敢于懷疑的科學精神(當時就是因為摩爾根對孟德爾遺傳理論的不相信和對薩頓的懷疑才使他找到了科學的真理)。
4.重難點的確定
如果要記住“基因在染色體上”這個結論是非常容易的,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關鍵是要求學生理解體會這個結論的來歷,學會這種科學研究的思路。因此如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學習”,我對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動都需要去做實驗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課就不需要探究,這個理念是希望讓我們和學生都形成一種習慣,即對我們發(fā)現的問題首先可以提出假設,然后實驗證明,最后得出結論,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這堂課我就準備按這樣一個思路來講授,因為這 節(jié)內容剛好符合這樣一個特點,首先是薩頓發(fā)現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它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這樣一個現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設(薩頓假說),然后是摩爾根的實驗……,當然 本節(jié)課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比如問題探討中“請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fā)下答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甚至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僅僅通過教師的傳授及學生個體的主動學習是不夠的,教學任務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作用以及群體協商與對話等教學情境來實現。所以本節(jié)課除了傳統的傳授法之外,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達到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 作精神,主動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潛在作用。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請 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這是教材上設計的問題,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學生將遺傳因子與染色體聯系起來,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回答出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哪怕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那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ǘ┬〗M合作學習(通過類比推理讓學生從感性上接受基因在染色體上)
通過上面的導入很容易 過渡到薩頓的發(fā)現以及假說,但是要說明一點,假說的提出不是無根據的亂說,而是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因為薩頓發(fā)現基因和染色體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這里面需要給學生介紹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類比推理,并強調其重要性),然后是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與討論”:
你同意以上的分析(指基因在染色體)嗎?如果你也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請你在圖中染色體上標注基因符號,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P28圖)
這個“思考與討論”必須讓學生來完成,當學生將基因標注在染色體上之后,會發(fā)現不管是F1還是F2代,結果與前面孟德爾所做的實驗(還沒有發(fā)現減數分裂之前)完全是一致的,到這個時候學生會有這種感覺:將孟德爾所說的遺傳因子標注在染色體上是一點都沒有問題。
?。ㄈ┠柛膶嶒?/p>
由推理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實驗圖解(略)
對于摩爾根的實驗我想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材是關鍵(果蠅)
2、所研究的性狀(紅眼和白眼)也很重要,是一對相對性狀,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3、關注特殊的現象(白眼性狀總是與性別相關聯)是實驗最終的突破口。
4、性染色體的發(fā)現推動了這個實驗的進展。
將控制白眼的基因w定位在X染色體上,Y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的實驗現象的導了合理解釋。這里有必要讓學生寫出紅眼雌蠅與白眼雄蠅的遺傳圖解:
還必須提醒學生注意,在孟德爾對豌豆的雜交實驗現象提出合理解釋之后還必須有一個驗證,即測交實驗,因此這里也需要多摩爾根的解釋進行驗證,這個過程讓學生完成,有利于對前面遺傳圖解的鞏固。
精品高中生物說課稿3
教學理念
以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為依托,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貫徹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讓學生親歷從觀察現象上升到理論水平的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關于對遺傳和變異的現象進行比較,要認識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實質和規(guī)律,就要從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開始學習。教材在利用活動掌握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基礎上,從欣賞和分析兩幅漫畫開始,來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并應用俗語和生活實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使學生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表述和理解性狀、相對性狀、遺傳、變異等概念;
2、能力目標:
?、?通過對書本上有關性狀遺傳的漫畫,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
?、?能舉例說出動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狀及其相對性狀;描述相關的生物遺傳和變異現象。
3、情感目標與價值觀:
?。?)通過對遺傳和變異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界的奧秘現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認識。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懷有感恩的心。
?。?)并體會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區(qū)別性狀和相對性狀;辨別并描述遺傳和變異現象.
2、難點: 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解釋生物界中的生物學現象.
學生分析
初二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遺傳和變異現象可以辨認,但卻沒有理論作基礎,因此不能對有關現象作出正確的解釋。針對大多數學生喜歡分組實驗,喜歡親自動手操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實物并進行總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學生的總結水平有限,所以教師要適當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補充。
精品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 高中生物實驗課說課稿相關文章:
★ 關于新課標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計劃3篇(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教學目標)
★ 高中生物教師第一學期工作計劃范文5篇(高中生物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 高中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2022【3篇】 最新高中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2022高中高三化學說課稿模板3篇(高中化學實驗說課稿模板)
★ 關于新學期高中生物教學計劃3篇 高一第一學期生物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