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精品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高中語文說課模板一等獎),供大家參考。

精品高中語文說課稿1
紅星中學章榮勛
一、說文本——解得妙曲如夢
本課三首詞都用《如夢令》作為詞牌,共同抒發(fā)了個人內(nèi)心不同的感懷。
蘇詞作于1088年(元祐二年),作者當時53歲,在汴京為翰林學士。這首詞是寄給黃州友人的,它表現(xiàn)了作者對當年貶官黃州,躬耕于東坡時清靜自適生活的懷念,和遙想東坡,意欲歸去的心情。
秦詞作于1096年(紹圣三年)。秦觀一生,屢遭貶謫,這一年詞人自處州再貶郴州。這首小令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詞借描寫夜宿驛亭苦況,訴行旅艱辛,嘆宦游坎坷。
納蘭詞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詞中描寫了詞人在暮春時節(jié)和鐘情之人一次美麗的邂逅,卻因彼此無緣相聚而陷入內(nèi)心的紛擾,表現(xiàn)了作者綿綿不盡的相思憂愁。
三首詞均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說策略——探得幽徑漸明
?、逭f目標
三首詞都以抒發(fā)內(nèi)心感懷為主,但在表現(xiàn)情感上又有不同之處,所以在教學時要緊緊抓住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一特性,同時從提高學生鑒賞古典詩詞能力角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如夢令》詞牌的格律特點;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從詩歌的不同角度進行鑒賞;比較文本,找出異同;仿照文本,嘗試改詞。
3.情感目標:結(jié)合作者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經(jīng)歷,分析三首詞抒發(fā)的不同情感。
?、嬲f重點
如何在每首詞中找到恰當?shù)那腥朦c品鑒文本,揣摩情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缯f難點
高中生鑒賞古典詩詞大都以單篇為主,比較鑒賞很少涉及,因此本課對三首詞的比較鑒賞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枵f教法
1.誦讀賞析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誦讀文本,品味本文精煉卻富有深蘊的語言。
2.知人論世法:指導學生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和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準確把握文本蘊含的情感。
3.比較鑒賞法:指導學生通過對三首《如夢令》進行比較,找出同一詞牌下三首詞的異同點。
?、檎f課時
一課時
?、暾f教具
多媒體課件
三、說過程——踏得小令慢行
?、鍖耄褐苏撌?/p>
1.將去掉詞牌,去掉作者的三首《如夢令》呈現(xiàn)在多媒體幻燈片上,請學生齊讀,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三首詞的作者。如果學生不知道,再提供三位詞人,讓學生嘗試將作品和相對應的作者連線。
?。ㄔO計意圖:采用猜作者和連線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過渡到詞作和作者的關系上)
2.學生對蘇軾比較熟悉,對秦觀和納蘭性德比較陌生,此時提供三位詞人生平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材料:
生平經(jīng)歷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
一生屢遭貶斥,仕途坎坷多舛,但性格率真,并未消沉,而是走向了曠達清放。
作者在京城官翰林學士期間所作,此時詞人在朝中遭受政治排擠,心情并不舒暢。
秦觀
因涉黨禍,半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遷徙。
詞人自處州再貶郴州。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所作。
納蘭性德
出生高貴,家室顯赫一生錦衣玉食,但生性多情,多愁善感,自稱天上癡情種,人間惆悵客。
源于一次與鐘情女子短暫而美麗的邂逅。
看完材料,師生討論出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三位作者的相關信息:蘇軾“曠達率真”、秦觀“苦悶憂愁”,納蘭性德“多情善感”。
追問學生,三首詞哪一首體現(xiàn)了“曠達率真”,哪一首看出了“苦悶憂愁”,哪一首寫的最“多情善感”。
學生根據(jù)問題,結(jié)合內(nèi)容,對號入座。教師借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品鑒文本。
?。ㄔO計意圖:通過知人論世導入,使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文本,在詞風上了解詞作,為后面鑒賞奠定基礎)
㈡尋異:品鑒文本
?。ㄒ韵颅h(huán)節(jié),視學生自己挑選哪首作品分析而定,通過分析文本,揣摩詞人情感。)
三首詞都呈現(xiàn)了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情感,請學生討論交流,鑒賞詩詞的時候,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鑒賞?
課堂預設:學生會調(diào)動以前所學知識,從多個角度去回答問題,譬如分析意象,品味詞語,分析手法,不一而足,教師加以引導,然后分別從每首詞選擇一個切入點進行鑒賞。
1.析意象——人生如夢念歸去
主要引導學生重點抓住“玉堂”和“江上”兩處描寫地點的意象。
問學生此時作者身在玉堂,而心卻向往江上,為什么?
“玉堂”——苦悶,束縛,不自由。
“江上”——閑適,灑脫,無束縛。
結(jié)論:通過兩處對比,可以看出詞人雖居廟堂之深,但念東坡之閑。
2.煉字詞——驛路如夢怕無寐
重點引導學生煉字詞,重點抓住“遙”、“沉”、“緊”、“閉”、“破”、“窺”、“侵”、“嘶”、“起”等傳神的動詞和形容詞,體會煉字描述典型環(huán)境,表達羈旅愁思的妙趣。
“遙”——長夜漫漫。“沉”——夜色深沉。“緊”——風聲凄厲。
“閉”——驛亭荒寂?!捌啤薄缐羝扑??!案Q”——荒涼破敗
“侵”——霜寒襲人?!八弧薄呷松下??!捌稹薄嗽诹b旅
結(jié)論:凝練傳神的詞語,寫出了無寐之夜的沉重壓抑和寒冷孤寂,表現(xiàn)了羈旅之人內(nèi)心憂愁苦悶和沉重無奈。
3.賞場景——相逢如夢問誰省
重點引導學生賞場景,重點抓住相逢時和相逢后兩個場景。
場景一:實寫相逢瞬間。在“轆轤金井”浪漫之地,在“落花紅冷”暮春時節(jié),詞人和鐘情女子美麗邂逅的場景。相逢是欣喜的,但“花”已落,“紅”已冷,仿佛又昭示著結(jié)局,“心事眼波難定”,更是傳達出了驚鴻一瞥的美好情感轉(zhuǎn)而陷入了內(nèi)心的紛擾。
場景二:虛寫別后相思?!皬拇唆〖y燈影”,相逢的喜悅過后,苦于對方的心思無法琢磨,對于未來的不可測,詞人添上了一份恐慌,于是,又開始想象別后深宵,青燈旁,孤枕畔,轉(zhuǎn)輾反側(cè),相思不眠的場景。
結(jié)論:兩處場景,一實一虛,前后觀照,更能體現(xiàn)詞人別后相思之苦,輾轉(zhuǎn)無眠之愁
小結(jié):學生再次齊讀三首詞,歸納三首詞分別在情感上的不同之處。
鑒賞點
情感不同
蘇軾
析意象
廟堂之深
東坡之閑
秦觀
煉字詞
貶謫之苦
宦游之倦
納蘭性德
賞場景
相思之痛
無眠之愁
?。ㄔO計意圖:指導學生從詩歌的不同角度進行鑒賞,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鑒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
㈢覓同:比較鑒賞
1.因韻誦情:
提問學生,三首詞分別使用了不同的手法,體現(xiàn)了不同的情感,但它們有沒有相同之處呢,比如在字數(shù)、句數(shù)、韻腳等方面,和你們初中學過的哪首詞相似呢?
學生回答李清照的《如夢令》
學生尋找《如夢令》詞牌共同點,教師歸納總結(jié)。
格律上:單調(diào),七句,押五仄韻,一疊句。
詞牌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疊句),平仄仄平平仄(韻)。
格調(diào)上:
除了格律相同,我們發(fā)現(xiàn)三首詞的抒情風格上,也有共同點,都更適合抒發(fā)個人的愁思。所以我們回過頭再來看這些詞的情感,發(fā)現(xiàn)都是抑郁的情愫,難以排解的憂傷,即便曠達如蘇軾,也仍是有思念故地的.憂傷。這主要和詞的仄韻有關,用仄韻,能夠表現(xiàn)出詞人的深情。
結(jié)合剛才的分析,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詞,讀一讀,感受詞韻,品出感情。
2.據(jù)詞擬題:
教師提供《如夢令》詞牌的由來。
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后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
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如夢令》源于后唐莊宗李存勖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憶仙姿》,但蘇軾因嫌其詞牌名不雅,認為該詞的尾句“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最為巧妙,尤其是“如夢,如夢”的繁音促節(jié),一語道出詞人心緒,堪稱點睛,遂改為《如夢令》,從而使該詞牌廣為流傳。
追問學生,為什么蘇軾改的巧妙?
討論歸納:這重復的詞語,是小令的轉(zhuǎn)折之處,是使詞的意境升華,感情強化的句子,其中的繁音促節(jié),基本上都能直接抒發(fā)作者的情感。
引導學生用用同樣的方法為三首詞擬題。
教師再次提示學生把握詞中詞人情感:蘇軾歸去心切,秦觀羈旅無眠,納蘭性德相思誰省。
據(jù)此,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將三首詞擬題為《如夢令·歸去》、《如夢令·無寐》、《如夢令·誰省》。
結(jié)構(gòu)上:
《如夢令》一詞在結(jié)構(gòu)上,后三句基本上宕開一筆,富有轉(zhuǎn)折,出人意料,引人遐思。尤其是五、六兩句繁音促節(jié),大都重在直抒胸臆,堪稱壓軸之句,點睛之筆。
?。ㄔO計意圖:把握住詞韻和格調(diào)以及結(jié)構(gòu)的共同點,進行鑒賞,采取因韻誦情和據(jù)詞擬題方法,環(huán)環(huán)相扣試圖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并再次激趣促學。)
?、枳鳂I(yè):學以致用
根據(jù)所學知識,以《如夢令》為詞牌,嘗試填詞并誦讀品情。
教師呈現(xiàn)下水詞作。
如夢令·風定
昨夜堂前初醒,殘月孤燈人影。
驟雨送清明,絮語暮春飛杏。
風定,風定。只此扁舟微冷。
結(jié)合內(nèi)容板書的最后詩意收尾:
不同的詞人,平平仄仄起來,《如夢令》便是他們的憂愁,歸去,歸去,是蘇子的曠達率真;無寐,無寐,是少游的苦悶憂愁;誰省,誰省,是納蘭的多情善感。今日一曲如夢令,三分詞韻心中存,也愿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如夢令。
四、說板書
精品高中語文說課稿2
一、 說教材地位特點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三單元是學習社會科學方面的雜文、隨筆的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學會思考社會、人生等與自己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單元第二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就是一篇著名的隨筆。
二、 說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根據(jù)這些要求,我設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父愛的本質(zhì)和母愛的本質(zhì),了解作者關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能力目標:初步掌握閱讀論述類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讀方法。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學會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哲學層次的思考。
情感目標:認識到父母之愛的偉大,學會愛自己的父母。進而敬畏生命,學會回饋社會。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zhì)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及部分關鍵語句。
四、 說教法學法
1、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集愛的格言、愛的故事、愛的歌曲。
2、父愛、母愛與學生的關系非常密切,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愛與母愛的籠罩下成長起來的。所以,這篇文章的教學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從生活細節(jié)里搜集父母之愛的小事。
3、通過對課文的研讀、探究,了解作者的觀點,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形成自己的認識。引導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4、拓展課堂,結(jié)合《詩經(jīng)》、《論語》中有關“孝論”的閱讀,開展“怎樣愛父母”的研究性學習。
五、 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2、在音樂的旋律在,講述汶川地震中的一個小故事。
救援人員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廢墟里,搜尋到了一位母親。她已經(jīng)停止呼吸,卻至死保持著一個姿勢:雙手撐地,雙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壓得變形,卻依然努力拱著。救援人員見她已死去,轉(zhuǎn)身離開,但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來到這位母親跟前,將手費力伸進女人的跪姿之中,驚喜地大叫:“有孩子,還活著!”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個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級的大地震中竟毫發(fā)未損,酣睡如初。隨行的醫(yī)生發(fā)現(xiàn)被子里有部手機,屏幕上顯示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假如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這是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例,一則只有19個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國人的眼睛,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則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愛”的理論。文章按兒童成長過程的各個階段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系,揭示了愛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的心理基礎。
三、 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1、 理清結(jié)構(gòu),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填寫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寫作特點。
年齡段 特 征
剛出生階段
8歲以下
8~10歲
少年時期
成熟時期
年齡段 特 征
剛出生階段 無愛的意識
8歲以下 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 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 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成熟時期 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我們通過填寫表格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條理清晰,全文按照一個人成長過程來敘述母愛和父愛在構(gòu)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中的作用。課文1-3段是分析成長過程,4-8段是針對情感對象,9-10段總結(jié)全文。課文層層深入地闡明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性質(zhì)以及發(fā)展變化。告訴我們,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從對以母親為中心的依附轉(zhuǎn)到對以父親為中心的依附,最終與他們分離,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奠定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在理請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后,我們就可以輕松地進入到“問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
2、 問題探究: [10頁] [11頁] [12頁] [13頁]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① 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感情經(jīng)歷。
明確: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樣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并不難,難的是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怎樣理解“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fā)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fā)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nèi)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 (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
?、?作者認為:“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這個觀點你同意嗎?為什么?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文章指出“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見解。
這也是個開放性的問題。解題的角度同上一題。。
四、 課外拓展
結(jié)合《詩經(jīng)》《論語》閱讀,開展對“怎樣愛父母”研究性學習。
一、《詩經(jīng)》中的孝論
《楚茨》:“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p>
《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p>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閔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p>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論語》中的孝論
《學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p>
《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p>
《學而篇》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為政》孟懿子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喪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如何對父母 “行孝”,《詩經(jīng)》《論語》中不乏真知灼見,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集這些資源,并把它們提供給學生。 要求每4-5位學生組成一個研究性學習小組。并讓他們在“怎樣愛父母”這個話題中選擇合適的角度,在班級的范圍里做調(diào)查,并對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學生該怎樣愛父母”,合作完成課外研究性學習的作業(yè)。
精品高中語文說課稿3
【本文的使用說明】
本文僅僅是提綱挈領地點明了說課稿的行文思路,并結(jié)合《燭之武退秦師》加以簡要說明,也列舉了不同文體的處理方法和備選的教學方法,但細節(jié)不進行詳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法以一概全,且綱舉目張,自然文思流暢。建議備考的同學多搜集不同類型課文(詩歌、小說、散文、雜文、文言文等)的說課稿,掌握不同文體的教學思路,借鑒成品說課稿中的語言表述,將其各就各位地套入本文所討論的框架中來。本文與具體的說課稿好比輪廓與色彩的關系,寫說課稿的你,就是要結(jié)合具體的篇目內(nèi)容,完成一個簡單的填色游戲。另外,作為應試策略,本文脫不了機械之嫌。以后有機會從事語文教學的同學,一定要營造一個生動的語文課堂,溝通陽春白雪的文學舞臺和下里巴人的生活現(xiàn)實,幫助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文字,更愛生活。本文難免有不周之處,望指正。
壹、說課的含義
說課,就是說說你打算如何教課,涉及三方面的問題,即教什么,怎么教,和為什么這樣教,與之相對應,說課稿要體現(xiàn)出你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既有具體的實踐,也要有理論的支持。在說課考試中,考生按順序提前40分鐘進入備課室,抽簽決定說哪篇課文,然后進行備課。備課結(jié)束后,進行現(xiàn)場說課。
說課VS試講:說課與試講不同,說課是闡述你的教學思路,而試講是模擬實際的教學過程。 貳、說課稿的寫法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文題目是《xx》,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解說。(注意:不要介紹姓名,只說考試序號即可,保證評分公平。)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的概括總結(jié)(體裁、主要內(nèi)容、思想感情、意義和影響)
如:《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古代敘事散文,主要講了??,展現(xiàn)了??,是一篇千古流傳
的散文佳作。
2、課文的定位與價值(本文在教材中所處位置、承前啟后的作用)
如:《燭之武退秦師》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1第2單元,本單元是古代敘事散文單元。高一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能力,本單元旨在進一步培養(yǎng)??,提高??。(參考每個單元首頁的介紹)
3、教學目標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本文實際,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學習??,掌握??,提高??。(知識與能力層面)
如:掌握重點的文言文實詞與虛詞的意義,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了解春秋時期政治局勢;提高淺顯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等。(過程與方法層面)
如:提高學生運用工具書進行自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領會??,陶冶??,培養(yǎng)??興趣。(情感與態(tài)度層面)
如:感受文言敘事的簡潔之美,感受邏輯思辨的智慧之美,培養(yǎng)對文言閱讀的興趣和對國學經(jīng)典的熱愛。
4、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詩歌類:反復誦讀,感受語言之美,體悟詩中的意象,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現(xiàn)代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反復誦讀,掌握重點實虛詞、文言句式,翻譯成現(xiàn)代文。
?。?)教學難點
詩歌類:感受詩歌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現(xiàn)代文: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寫作技巧和行文風格。
文言文: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二、教法與學法
1、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
?。?)誦讀法:培養(yǎng)語感,領悟感情。
(2)講解法:理清思路和重點,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問答法: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提高全體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啟發(fā)式教學,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練習法:通過強化練習,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文言字詞。
2、學習方法
教是為了學,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才能達成教學目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新課標鼓勵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結(jié)合本文的情況,我設計了“朗讀—討論—欣賞”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充分擁抱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如錄音、圖片等,給學生直觀的感受,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過程
【注意】教學過程是說課的一大重點,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思路,最能考察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處僅羅列要點,結(jié)合《燭之武退秦師》加以說明。建議在說每一步教學
過程時,遵循“教什么(內(nèi)容)—怎么教(方法)—為什么這樣教(效果)”的思路,與之前提到的教學目標相呼應,體現(xiàn)上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并解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問題。
1、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背景知識介紹(由學生課前自主探究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誦讀課文(播放錄音或視頻,營造氛圍,感受韻律,完成注音;再由學生自由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悟語言之美)
?。?)分組討論(尤其適用于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文本整體分析(采用問答法、講解法,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掌握教學重點,把握行文結(jié)構(gòu)等)
(6)課文小結(jié)(總結(jié)文章內(nèi)容主旨,重申教學重點和難點)
(7)拓展延伸(可參考課后習題)
(8)布置作業(yè)
2、板書設計
如:《燭之武退秦師》 出處:《左傳》
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實詞、虛詞、判斷句等
敘事邏輯順序:秦晉圍鄭 燭之武出山 燭之武說服秦伯 晉國撤軍
結(jié)語: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注意】備課時間有所限制,一般40分鐘左右,不要看著還沒輪到自己應試就慢悠悠地寫~~ 我的備課時間用完后,監(jiān)考老師接著就把教材收上去了,然后又等了20多分鐘才輪到我說課~~ 幸好老師比較好心,允許我待考時在無課本狀態(tài)下繼續(xù)寫字~~ 各地情況不同,但盡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備課。
【附】《高中語文說課模板 通稿》是一篇不錯的文章,很有幫助,推薦,可文庫搜索。
精品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高中語文說課模板一等獎)相關文章: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ao ou iu3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aoouiu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