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2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說課模板

時間:2023-10-10 20:13:00 說課稿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2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說課模板,供大家參閱。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2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說課模板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統(tǒng)計活動經驗,提高數據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能根據統(tǒng)計結果作出合理分析,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探究精神。

  二、說學情

  讓學生了解節(jié)約用水的用途,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對水資源的缺乏和保護有簡單的了解,并通過實驗統(tǒng)計了解水資源的浪費問題,讓學生學習統(tǒng)計與計算。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分析整理數據的'能力和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

  三、說目標

  1.經歷一個水龍頭一晝夜漏水量測試和以此進行推測的過程,感受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

  2.經歷節(jié)約用水途徑和方法的交流過程,促進節(jié)水意識的形成。

  3. 能運用已學知識,解決與節(jié)約用水相關的數學問題。

  4. 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重點:節(jié)約用水相關問題的統(tǒng)計與計算。

  難點: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節(jié)約用水相關問題的計算。

  四、說教法、學法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圍繞節(jié)約用水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尋數學,在實踐操作中做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用數學,讓學生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迫在眉睫。

  2、結合西南五省旱災的實際情況,通過課件展示良田干涸、居

  民生活用水困難等畫面,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再進一步說出今后生活中應該如何節(jié)水。

  3、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線,學生在實踐中觀察、操作、討論,和分析,課前讓學生收集資料并測量一個水龍頭在單位時間的滴水量,課中讓學生計算一時、一日、一年的滴水量,再讓學生分析計算結果,從而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保教育。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情境:課件展示太空看地球的地球圖片,觀察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地球表面有很多的水,但是(出示圖片2)淡水資源有2.6%,飲用水資源只有1% 。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2

  一、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數學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圓》整理與復習的第一課時,書P109~110的回顧與整理以及練習與應用的1-7題。

  二、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的系統(tǒng)整理和簡單的綜合練習,復習與整理共2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鞏固基礎知識,及利用圓的周長、面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新授教學中畫圓、圓的各部分名稱、圓的特征、理解圓周率、掌握圓周長和面積的計算等知識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此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有關圖形的學習經驗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學習經驗。本課的學習也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也為小學階段中綜合解決平面圖形問題做好鋪墊。但本節(jié)課的學習,還存在這樣的兩個難題:一是學生尚未形成知識提醒;二是學生對面積和周長公式的正確靈活運用。

  三、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分析,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技能:熟練圓規(guī)畫圓,知道圓各部分名稱及特征,靈活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鞏固圓的有關內容,進一步積累圖形認識的學習經驗。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一步體會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加深圓的認識,周長、面積公式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難點: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不同情境正確、靈活選擇公式進行相關計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定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回顧與整理

  (二)基礎練習

  (三)綜合運用

  (四)全課小結

  回顧與整理環(huán)節(jié),以小組交流、大組匯報交流的教學方式為主,引導學生有條理的.交流。為了能讓學生有條理的交流,我設計了一組討論題:

  (1)本單元學習了哪些具體的知識?

  (2)經過怎樣的過程獲得這些知識的?

  (3)應用這些知識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4)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有什么體會和感受?

  匯報時,教師也要有順序得讓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第一個問題的匯報,用知識點的回顧串起復習題。

 ?、賵A的特征,用圓規(guī)畫圓

  圓的各部分名稱、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提問:畫圓時要注意什么?畫圓的步驟?)明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師示范畫

  出示5種不同的圓,讓學生明確畫圓的方法、步驟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學生完成練習與應用第一題,畫制定大小的圓?!獙W生畫。

 ?、趫A的周長和面積。

  第一步:回顧圓周長和面積公式,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著重對加深對π的理解。

  用字母表示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板書)

  第二步:計算剛才所畫圓的周長和面積。

  注意選擇合適的公式、合適的單位名稱。

  第三步:用表格形式提供部分數據,先出示第一行。這里從上一題的直觀到這里的半抽象。

  第四步:已知半徑,求面積。增加難度,已經直徑,求面積?明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解釋變形公式S=π(d/2)2,完成表格第2行。

  第五步:變形。出示第三行,問:已知什么?求什么?討論:直徑、半徑、面積,先求什么?

  第六步:完整觀察這張表,思考:給你什么數據,你也可以求出其他三個量?適當補充已知面積,求半徑、直徑和周長。明確,關鍵要先求出半徑。這里,從半抽象到完全抽象成文字。第七步:練習與應用第三題。

 ?、劬C合練習。

  第一步:解決討論題三。

  第二步:出示生活中圓的應用:樹的投影、震區(qū)、隕石坑及補充知識。

  第三步:還有類似與圓有關的自然現象嗎?

  第四步:練習與運用7。確定解題步驟,利用分析法和綜合法,明確求什么?必須要知道什么?(每分鐘行駛的米數,也就是速度。)

 ?、苷n堂小結。

  由練習與應用7引出,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圓的周長和形成問題)

  六、板書設計。

  整理與練習

  特征:師師范畫的圓,標注圓心、半徑、直徑。

  d=2r,r=d/2

  圓 圓周率:π=周長/直徑 π常取3.14

  周長:C=πd或 C=2πr

  面積:S=πr2或S=π(d/2)2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3

  一、說教材

  《倒數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的內容。教材首先出示乘積是1的分數乘法,從而引出分數的含義,并舉例說明倒數的特點。例1教學求一個數的方法。從教材的內容來看,比較簡單。數學知識的聯系性很廣泛,比如本冊將要學習的《分數除法》就要運用到倒數的知識。

  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倒數的意義.

  2.能正確的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倒數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在于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在做中發(fā)現、在活動中理解倒數的意義,能正確的求一個數的倒數,滲透辨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材內容在編排上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但教學重點難點比較突出,求1、0、小數、帶分數的倒數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基于教材內容比較單調,那么只有在教法上體現新、奇、特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想學,要學。

  首先,根據小學生一般是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fā)展的思維特點,我將在教學中聯系小學生熟悉的身邊的實際,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同時把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橋梁,可以達到理解掌握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目的,同時也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

  比如讓學生先理解“互相成為好朋友”就是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的意思,朋友必須建立在兩個人的基礎上的,那么有了這樣具體形象思維的理解,學生對倒數有互相依存的特點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比較直觀的理解了。

  其次,我將在教學中始終扮演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比如教材中只是簡單的出示幾個乘積是1的分數乘法,然后就引出倒數的含義、特點,學習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其實這樣的導入根本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寫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寫出幾種不同類型的式子,然后學生匯報、分類,要讓學生自己說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樣的特色,并且讓學生自己給這些有特色的算式中的因數起個名。這樣學生就對倒數的意義中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有了徹底的理解。

  三、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如何體現學生的主人意識,我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應始終在合作中發(fā)現問題,在合作中探討問題,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的合作中進行恰當的學習活動,有時也能產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華……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意識。

  四、說教學思路

  本課主要圍繞“導入、探究、深討、練習、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ㄒ唬┱勗拰?,初步感知。

  和學生談談“老師和大家互相成為好朋友的”意思,在談話中讓學生理解“互相”應該是雙方面的,這句話可以理解成“老師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師的朋友”。這樣學生對馬上接觸到的“互為倒數”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接下來告訴同學人與人之間有著相互的關系,同樣在我們數學中數與數之間也有著相互關系,比如8是4的倍數,4是8的因數,比如2和3是互質關系,等等,今天我們要繼續(xù)研究兩個數之間的有趣關系。這樣就比較自然的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

 ?。ǘ┙洑v體驗,探究發(fā)現。

  讓每一個學生寫幾個等于1的算式,并且小組合作進行分類,分類時大部分學生可能都會以加、減、乘、除來分類,(也有可能會出現其它情況的分類方法)然后讓學生找出比較有特色的一類,當學生找出乘法算式等于1的這一類的比較有特色時,要及時讓學生說出它們的特色體現在哪里,再讓學生寫出幾個和這些算式類似的算式,根據特點,給它們取名字。由此引出課題和倒數的意義。

 ?。ㄈ┘訌姾献?,深入探討。

  以小組為單位,找出還有哪些數有倒數,怎樣來求這些數的倒數。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求整數、帶分數、小數的倒數,要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必須要先變形,再換位。在探討中,如有學生提出1和0的倒數,那么要作為重點進行研究,總結出: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如沒有學生提出,教師可稍加提示,比如:有沒有哪些數的倒數是它本身呢?是不是所有的數都有倒數呢?

 ?。ㄋ模┘訌娋毩?,鞏固提高。

  本節(jié)課的練習形式多樣化,主要有合作練習和獨立練習兩種形式,在練習中碰到的問題及時解決。

 ?。ㄎ澹┱n堂小結,談談感受。

  讓學生談談上了這堂課的感受,這堂課最讓你感到高興的是什么?最讓你值得自豪的是什么?要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既是課堂小結,同時也注重了對學生的人文培養(yǎng)。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4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和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學生在理解比的意義上比較困難,教材并沒有采取直接給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提供了多種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讓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也為比的應用比例等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我從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擬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能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廣泛聯系生活實際,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美與樂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重點難點:

  基于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

  難點:理解比的意義。

  二、說學生

  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或使用過比,并有一些相關的活動經驗。但學生對比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教學中力求通過豐富的情境幫助學生達成對比的真正理解。為此設計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逐步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以情境和探索活動兩條線索貫穿于課堂。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課伊始,用淘氣帥氣的`個人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導入,簡潔明了。

  二、探究新知,構建模型

  探索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體會知識的探索過程是當前數學教學的理念。為了突破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義的過程,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情境。

  情境一:比形狀

  讓學生仔細觀察照片,思考問題:哪些照片與照片A比較像?學生很容易辨別出A,B,D像;C,E不像。對長與寬的關系產生了直觀感受。緊接著將照片畫在方格紙上,引導學生探索這些長方形長與寬之間的關系。為了減少學生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導學生觀察明確1格就是1,照片A在方格紙上的長是6,寬是4。讓學生在小組里探究這些照片的長和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并將數據整理到表格中。通過比較,發(fā)現A、B、D長除以寬都得1。5。

  像這樣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還有一個新名字,叫做比。這時我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水到渠成。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樣是數學教師的責任。于是,接下來就讓學生閱讀書本第68頁中比的概念、比的讀法和寫法,并了解比的來歷,品味數學文化。

  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對比有一些體驗,同時借助圖形的分類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

  孩子們,看看誰快?引導學生思考:要比誰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時間。經過計算,學生驚訝的發(fā)現:馬拉松運動員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騎自行車的還快。學生體會到:路程與時間相除又叫做路程與時間的比,這個比值就是速度。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

  情境三:比價格。

  在購物的情境中,學生獨立完成表格。體會到總價與數量相除又叫做總價與數量的比,這個比值就是單價。

  通過三個情境的教學,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多次體會比的意義,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拓展運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系。我設計如下三個活動

  1、寫一寫、算一算的活動中,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練習比的讀法、寫法和計算方法。

  2、在說一說的活動中,學生嘗試用比的意義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3、在福爾摩斯偵探術的活動中,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質疑總結,反思提升

  課堂總結是學生對今天學到知識的回顧和再現,讓學生總結,學生質疑!最后課外閱讀中,和學生區(qū)分籃球比賽中的比與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比的不同。延伸課堂,學生真正體會學無止境。

  板書設計:

  最后,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扼要,突出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和建構知識體系。

  生活中的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

  長和寬的比6 :4 =6 4 = 6/4 = 1。5

  前項:后項、比值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5

  說教材

  1、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在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2、教材的編排意圖:

  教材首先說明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并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的比例尺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零件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說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例1教學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為后面比例尺的計算做鋪墊。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說教法與學法

  1、情境導入,激發(fā)求知欲望。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來源于生活的數學會使學生倍感親切,在教學中,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數學知識的發(fā)展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創(chuàng)設了腦筋急轉彎和中國地圖的圖片情景,當學生聽到那個急轉彎的話題和中國地圖時,頓時產生了疑問:柳州到桂林的距離有100多公里,而一只蝸牛從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鐘,比坐火車還快,這是為什么?使得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望。積極參與接下來的教學活動。

  2、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自學是一種自主、探究、發(fā)散式的學習方法,它會使學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數學的真諦。在教學中設計了自學提綱,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放開手讓學生去做、去說、去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中學生交流回報自學的成果,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位學生自始至終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試圖把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從而獲得數學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說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比例尺

  1、我從柳州坐火車到桂林用了2小時,而一只蝸牛從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鐘,這是怎么回事?

  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動手操作,認識比例尺

  1、師:畫線段。用線段表示下列物品的長。

 ?、傧鹌らL5厘米

  ②鉛筆10厘米

 ?、勖壮唛L1米

  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產生疑問,如何在一張紙上畫出1米長的距離,從而使學生感受比例尺的作用

  2、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匯報交流自學的成果,通過教師的引導建構起比例尺的知識網絡。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6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有趣的平衡》屬于六年級第六單元《整理和復習》中的綜合應用的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比例知識的的基礎上設計的,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并初步感受杠桿原理,同時通過驗證這一規(guī)律,發(fā)現當杠桿“左邊的鉤碼數×刻度數”的積不變時,“右邊的鉤碼數”和“刻度數”成反比例關系,加深學生對反比例關系的理解。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屬小學高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平衡現象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學生很少對其進行過理性分析,他們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未曾上升到科學層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 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 挑戰(zhàn)性,符合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杠桿平衡的原理,并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杠桿平衡的條件,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理論依據(教學理念)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在數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jié)課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 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實驗——發(fā)現——驗 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后,設計了應用性練習,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探究、發(fā)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五、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的學習是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杠桿原理打基礎。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難點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安陽市自由路小學的常帆。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62頁至64頁的《圓的周長》。這是一節(jié)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研究幾何圖形的教學內容。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驗證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實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前,多數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圓周率已經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怎樣讓學生驗證并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是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驗證并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二)能力目標:通過測量、驗證、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推理、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積極思考、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另外,通過介紹圓周率的歷史材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驗證圓周長和直徑的關系,理解并掌握圓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驗證并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四、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記錄表。

  學具準備:圓形物品、光盤、圓形紙片、畫有一個圓的白紙、直尺、繩子、計算器。

  五、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嘗試教學法和啟發(fā)教學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學法上,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寬闊的空間。

  (1)、自主探究法,通過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合作交流法,通過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六、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新課時我利用課件顯示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著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小灰狗看到小黃狗得了第一名,心理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同學們一定會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小灰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怎樣求?那小黃狗跑的路程呢?實際是求圓的什么呢?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板書: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復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感知到圓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p>

  2、感悟圓的周長

  每個同學桌上都有硬幣、圓環(huán)、筆筒、易拉罐等物品,找出一個圓形來,摸一摸、指一指圓的周長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到底什么叫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實物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使學生較為牢固地掌握圓周長的概念】

 ?。ǘ?、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測量圓的周長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我為學生準備了學具袋,光盤(每組光盤一樣)、圓形紙片(每組大小不一)、畫有一個圓的白紙(圓的周長一樣)、直尺、繩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求得所備三個圓的周長。這里提供三種不同的圓讓學生測量周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求圓的周長。光盤圓的周長,學生可能會用“繞繩法”和“滾動法”求得向學生滲透“化曲為直”;圓形紙片的周長,可用把圓形紙片對折量出其1/4(或1/8,或1/16,……)是多少的方法求得(分得越細,所得的結果越接近)。而長方形紙上所畫圓的'周長,因為對于它實際操作較為困難,以求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是否可用計算的方法求得它的周長。

  【設計意圖:以小組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去探求圓的周長,目的是體現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教學思想,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對于這三種不同的方法,我們更深一層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的思維不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讓每個學生“探究”的能力,都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2、驗證并理解圓周率

  活動二:驗證并理解圓周率

  通過一些相關資料的了解以及在我們學校六年級9個班進行的調查,關于圓周率有多數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在教學前就已經有所認識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少數學生有所了解。所以我直接問學生你打算怎么計算這個圓的周長呢?你都了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我準備用圓的直徑乘圓周率算出這個圓的周長,你都了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π≈3.14。此時老師對學生課外知識了解提出表揚。接著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填寫下表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量出光盤和圓形紙片的周長和直徑并填表

  測量

  對象圓的周長

 ?。ɡ迕祝﹫A的直徑

  (厘米)周長÷直徑

 ?。ūA魞晌恍担?/p>

  光盤

  圓形紙片

 ?。?)、匯報

  表一:光盤

  序號12345

  周長(厘米)383837.737.537.2

  直徑(厘米)1211.7121212

  周長÷直徑3.173.253.143.133.10

  表二:圓形紙片

  序號12345

  周長(厘米)1419.52038.531.4

  直徑(厘米)4.56.261210

  周長÷直徑3.113.153.333.213.14

  觀察表一,你發(fā)現了什么?把表一和表二放在一起比較,你又有什么發(fā)現?通過觀察、比較同一種光盤的不同數據,學生感悟到在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時取的是近似值,這是商不一樣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測量時有誤差。有了這樣的活動經驗,學生由簡單的類比就可以想到其他圓形實物的數據肯定也有誤差。然后,再讓學生觀察這一系列商的特點,便會發(fā)現商雖然多數不一樣,但是彼此相差很少。在推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全面而理性地思考:如果沒有誤差的因素,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的商應該是一樣的,從而深刻地理解、體驗圓周率是個固定的數。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切實體會誤差,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巧妙地利用實驗的誤差“變錯為寶”深刻理解了圓周率的固定不變是“理想化”的結果,思維得以建構與提升】

  3、介紹圓周率的研究史

  課件出示:

  幾千年以來,無數著名的數學家對圓周率π的研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你知道嗎?我國數學家在計算圓周率方面取得過杰出成就。

  約20xx年前,中國的古代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這項偉大成就比歐洲數學家的計算結果至少要早1000年?,F在人們已經能用計算機算出小數點后面上億位。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匯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為我國古代數學家杰出成就而驕傲,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活動三: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通過對圓周率的驗證與每組展示的結果,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提煉出圓周長公式,并用字母表示為C=πd(板書)

  再根據直徑與半徑的關系,推導出C=2πr(板書)

  現在你能計算出我們紙上圓形的周長嗎?已知圓的半徑是3厘米。學生計算并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fā)現并總結規(guī)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p>

  5、自主學習例1

  因為學生已經推倒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所以例1的學習我放手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出示例1:

  孩子們請你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解答例1,并說說你的思考過程。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巡視,然后找學生板演并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解答時,讓學生動腦、動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我是計算小能手

  d=5cm,c=?r=14dm,c=?C=94.2m,r=?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2、我是小法官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

 ?。?)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

  (4)半徑相等的兩個圓的周長也相等。()

  【設計意圖:這組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p>

  3、我是小裁判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著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你們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解決課開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p>

  4、生活中的數學

 ?。?)、一只掛鐘的分針長20厘米,經過30分鐘,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數厘米?經過45分鐘呢?

 ?。?)、一塊美麗的半圓形地墊,它的直邊長80厘米,它一周的長度是多少?

  【設計意圖:將基礎知識進行拓展提高應用能力,讓學生有思維的發(fā)展空間,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ㄋ模?、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1、你學到了什么?2、你是怎么學到的?3、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圓的周長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這樣用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僅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總結、梳理,還體現了對學法的指導,增強了情感體驗?!?/p>

  七、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周率π≈3.14例1:

  C=πd

  C=2πr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實踐課,內容選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寄信活動為素材,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一方面鞏固所學的集合、組合知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熟悉、了解、鞏固所學的郵票組合知識,并通過探究,知道如何確定郵資,會寄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調查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

  三、說教法學法

  1)、以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先給學生呈現一些不同的郵票,讓學生了解郵票的相關知識,認識郵票的作用,為后面探索郵票中的數學問題作好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郵票上的圖案了解我國的大好河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凸現教學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出示國家郵局關于新含郵資的規(guī)定,使學生了解信函郵資的一些常識,并說明確定信函資費的兩大要素:第一,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還是外埠。第二,信函質量。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填寫1克——100克的資費表格,確定100克以內的信函所支付的費用,再確定哪些資費可以僅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支付,那些不能。然后再小組合作,設計出一張符合要求(只用3張郵票來支付不超過100克的'信函)的郵票面值。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中提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練習相似類型的習題,如最多用4張郵票支付不超過400克的信函,,除了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外,還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郵票?在練習活動中,先小組合作再獨立解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觀察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2.說一說。

  (1)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你知道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嗎?交流后,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于各種郵政業(yè)務。

  3.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出示郵票相關的費用。(課本118頁)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計算出所需郵資。

  (2)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計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4.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貼3張郵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 1 )不超過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郵資?

  學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引導列表描述。(課本119頁)

  (2 )只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1.2元

  兩張: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的針對性很強,希望同學和老師都能夠合理的使用!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9

  一、說教材

  《百分數的應用(三)》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有兩個層次的基礎: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和百分數知識的學習。同時,本課的學習還將是學生初中代數學習的知識基礎。

  本課的編排是這樣的,教材呈現出一幅笑笑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統(tǒng)計表以及針對表格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和課后閱讀資料主要是體現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而第二問則是本課的重點所在。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本課編排特點,我將本課目標設定為以下兩點

  1.通過探索、交流、比較,使學生掌握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與人交流以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二、說教法與學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一堂好的數學課,最終目標是學習能力和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而應用于生活則是這個目標的價值所在。為此,在本課中我將主要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1.探究交流——自主構建。

  2.聯系生活——體驗價值。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較、聯系生活都是學習本課的有效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3大塊:閱讀資料,導入新課——自主探究,分析比較——拓展思路,學以致用。

  課始,閱讀資料,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中的閱讀材

  料關于恩格爾系數的介紹。請學生帶著下列問題獨立閱讀“恩格爾系數指什么?結合課前收集的數據你能計算出你家的恩格爾系數,并對此做出科學解釋嗎?”,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饋并小結得出:百分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百分數的應用(三)”。

  選擇這一導入而沒有選擇復習導入有以下3點考慮:1.這樣導入一下子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2.對恩格爾系數的學習能更好的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3.如果選擇前面學過的列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或用分數問題復習導入,雖然能幫學生尋找知識的.生長點和鏈接點,以實現知識的遷移,但壓縮了學生的探索空間。所以不設相應的復習題就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尋找新的知識生長點,感悟新的學習方法以達到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課中,“自主探究,分析比較”分為3個層次:循序漸進,動態(tài)示題——探究交流,夯實基礎——比較優(yōu)化,激活思維。

  首先:循序漸進,動態(tài)示題?!靶πσ舱{查了一份他們家的

  食品支出情況,我們去看一看”然后運用課件將表格中的第一排數據一一出示,讓學生分別判斷處于什么生活水平,然后再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這樣逐一出示,能夠讓學生的觀察視野隨著時間的推移,直觀的發(fā)現笑笑家生活水平從貧困—溫飽—接近小康的巨大變化,感受到這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再出示整張表格。這時,我將問題(1)去掉,因為它已經在動態(tài)出示表格的過程中完成了,直接將問題(2)改成(1)隨著表格一起出現:“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嗎?”我把它分成探究交流環(huán)節(jié)和比較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

  探究交流,夯實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以下4步完成

  1.獨立審題,并嘗試畫圖、列式、解答。

  2.小組內交流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3.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

  4.全班交流反饋。

  獨立完成有利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形成,

  以達到自主建構。交流想法則是用語言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再一次論證,展現。

  而在展示方法這一步,由于前面的學習基礎,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用方程來解這道題,主要有“65%X-35%X=210”,也有可能會出現這一種“(65%-35%)X=210”,當然也不排除少數同學用算術方法---210÷(65%-35%)。所以將這三種代表性的方法都展示在黑板上。在反饋的時侯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尤其是對等量關系的把握。比如第一種“65%X-35%X=210”根據要求,學生一般都會先畫出線段圖,那么首先要讓學生根據線段圖說出圖意,其次說出列方程的根據:“你是抓住哪句話來分析的?”通過“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得出等量關系:“食品支出的錢數-其他支出的錢數=210元”,再根據等量關系說出所列方程的含義:“65%X、35%X分別表示什么?”以加深學生對本課的理解并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于“(65%-35%)X=210”雖然從算式來看只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運用了乘法分配律,但是實際上他們所依據的數量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可適時讓學生討論這兩種方程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期間對于學生因為粗心比較容易犯的錯誤,要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討論錯的原因??傊?,對于基礎好的同學多放手,給他們探索的空間,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既要讓他們思考也要在他困惑時給予引導。

  比較優(yōu)化,激活思維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倡導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類問題,因為這種順向思維的方法,既化難為易,又加強了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因此,針對學生展示出的列方程和算術2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比較評價“你喜歡哪一種方法?”討論得出列方程的方法可根

  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直接列出方程式,便于理解;同時指出列方程這種方法在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實際生活中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然后要求學生用列方程的方法完成教材試一試的第2題“(2)20xx年,食品支出占50%,旅游支出占10%,兩項支出一共540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來鞏固所學。由于第一題“(1)1995年,其它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與例題是重復的,所以刪掉。而第(2)題作為例題的延伸和對主題資源的有效利用做為課堂練習。

  課尾——拓展思路,學以致用。由于前面的學習比較充分,而教材后面的練習題和例題基本處于同一層次水平,所以我在豐富練習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聯系生活實際這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據此我設計了兩道練習題。

  1.某班在一次數學單元訓練中這道題是從扇形圖的練習形式以及涵蓋了基本訓練、變式訓練、發(fā)散訓練的練習內容兩方面豐富了本課,其意圖是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第二道題選用的材料是《我國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情況》的財經報道。

  2.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局面下,我國經濟率先崛起。截至9月份,前三季度累計全國財政收入515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526.8億元,同比增1.6%,地方本級收入23992.07億元同比增長9.8% 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并列出算式? 這道題的數據雖然復雜不方便計算,但是體現了數學材料的真實性。其傾向性在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提取信息并加以綜合運用的能力。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本課的板書: 因為本課本著“放手讓學生探索”的定位思想,所以板書的設計遵循“黑板是學生的試驗田”的原則,除了教師板書課題及一些重點要求外,主要是學生上來展示他們的解題方法。

  就是這樣,一堂樸實數學課的探究與應用,就此結束,希望能得到在做的專家與同仁的指導。謝謝!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0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這是《實驗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容。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教學這一課。

  一、理解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以前已經學過直線圖形,上節(jié)課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通過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從而為下節(jié)課學習利用圓的周長公式,反求圓的直徑或半徑,作好了理論上的準備。

  二、把握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難點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關鍵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三、確立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

  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圓周率的探索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通過2道例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當時低劣的條件下,準確計算出圓周率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準備本課的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一根一米長的直尺,一根6米長的皮尺,幾個大小不同的用硬紙板剪成的圓,一個用硬紙板剪成的長方形。學生每人準備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裝帶,幾個大小不同的硬紙板剪成的圓(瓶蓋、算珠等圓形物體更好)。

  五、采用實踐感悟、協(xié)同探索、抽象概括等教法與學法,讓學生享受成功

  1、實踐感悟。

  上課開始時,教師拿出長方形硬紙板,讓學生通過口述,手摸重新認識一次長方形的周長。再拿出圓形硬紙板借助長方形周長的引渡,讓學生用皮尺圍測、用圓在皮尺上滾測、用手在圓周上滑摸等方式認識并理解圓的周長。

  2、協(xié)同探索。

  當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初步認識后,教師隨即把學生以6人一個小組分開圍座在一起,然后讓他們分別量出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和直徑,并由小組長記錄下每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長度數據,再分別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保留兩位小數),最后比較所有的商,看看有何特點。

  教師要求各小組匯報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并逐一把這些商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抽象出一個結論:不論多大的圓,它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

  就此機會,教師向學生計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用算籌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總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個偉大的發(fā)現,比歐州人早了500年。

  教師指出:由于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所得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就把這個數叫做圓周率,并用字母Л(pai)表示,Л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在計算時,一般取近似值,即Л=3.14。

  3、抽象概括

  既然知道圓的周長divide;圓的直徑=圓周率,那么,根據被除數、除數與商的關系,已知直徑求周長應是: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為了方便,我們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用字母d表示圓的直徑,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C=Лd。因為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即d=2r,那么圓的周長=2×圓的半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Лr。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根據圓的直徑求圓的周長和根據圓的半徑求圓的周長的兩個公式:C=Лd和C=2Лr。

  4、享受成功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醒地認識,對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理論上的把握。但是,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學習課本第101頁例1,并要求學完后自己試做第103頁試做題第1題。估計大部分學生做完后,教師又從平時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后集體評論。我們一方面表揚和鼓勵做得正確的學生,另一方面糾正板演中出現的錯誤。

  就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教師再次要求學生自學例2,并用解決試做題第1題的同樣方法,解決試做題第2題。

  最后,教師根據板書,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作一次系統(tǒng)的口頭歸納。

  附: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divide;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divide;d=Л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Лd

  又因為d=2r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1

  一、說教材:

  1、本節(jié)教材是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冊第三單元《圓柱、圓錐和球》中《圓錐體積》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為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十二的第3、4、5題。

  2、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圓柱體積計算及其應用和認識了圓錐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教材按照實驗、觀察、推導、歸納、實際應用的程序進行安排。

  3、教學重點:能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4、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學會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能力方面:能解決一些有關圓錐的實際問題,通過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實驗,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能力;

 ?。?)德育方面: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內在聯系,滲透轉化思想,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團隊精神。

  5、教具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一對,與圓柱等底不等高的圓錐一個,與圓柱等高不等底的圓錐一個。

  學具準備:讓學生分組制作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若干對,一定量的細沙。

  二、說教法: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教學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要培養(yǎng)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比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領略到知識的真諦。因此,我在設計教法時,根據本節(jié)幾何課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1、實驗操作法。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币虼?,我在學生已經認識圓錐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實驗,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空圓錐盛滿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圓柱中,發(fā)現“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利用實驗法,為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發(fā)揮橋梁和啟智的作用,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逐步從具體的操作過渡到內部語言。

  2、比較法、討論法、發(fā)現法三法優(yōu)化組合。

  幾何知識具有邏輯性、嚴密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因此在做實驗時,我要求學生運用比較法、討論法、發(fā)現法得出結論:“圓錐的體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讓學生討論假如這句話中去掉“等底等高”這幾個字還能否成立,并讓學生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圓錐、空圓柱盛沙做實驗,發(fā)現有時裝不下,有時不夠裝,有時剛好裝滿,得出結論:不是所有的圓錐體積都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加深了“等底等高”這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三、說學法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新世紀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標準還強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因此我在講求教法的同時,更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1、實驗轉化法。

  有些知識單憑解說是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過實驗,反復操作,才能深刻領悟其中的內在奧秘。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我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首先,讓學生做好操作的準備,也就是各自準備好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一對,一定量的沙;其次,告訴他們操作的方法步驟和注意點;第三,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比較、發(fā)現、總結。這樣通過實驗操作推導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合作、概括歸納等能力。

  2、嘗試練習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北竟?jié)課在教學兩道例題時,讓學生嘗試自己獨立解答,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程序: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看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和高。

 ?。?)一個圓柱體零件,底面積是6.2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這兩道題是復習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公式及其應用,為新知遷移做好鋪墊。

  2、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再教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說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5和例6的教學應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問題的數量關系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并能運用算術法解答,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發(fā)現歸納出一種用正、反比例關系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路和計算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再前兩年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如歸一、歸總應用題,只不過那時是就題論題,沒有上升到一般規(guī)律。這里主要使學生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再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guī)律。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由于解答時是根據正、反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再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再這過程中,蘊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_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難點:能夠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二、說學情

  用比例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對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義的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定能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利用學生已有的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方法和比例關系的知識,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活動,探究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看、想、交流等數學活動,自覺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從“一題多解”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師請你用一把米尺去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你能行嗎?給出信息,引入新課內容。

  二、聯系實際,復習遷移

  1、出示課件:數學門診

  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判斷下面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三、情境教學新課

  1、學習例5,用正比例意_決問題。

  (1)、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全社會都在節(jié)約水資源。請大家想一想,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用水問題里藏有哪些數學問題呢?

  小結:水的單價一定,用水噸數與總價成正比例。

  2、教師提出問題。

  看來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了。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運用比例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請看屏幕。

  出示例5:

  思考: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你能利用數學知識幫李奶奶算出上個月的水費嗎?

六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12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說課模板相關文章:

《抽屜原理》六年級數學說課稿13篇 六年級抽屜原理評課稿

《比例尺的應用》六年級數學說課稿(共0篇) 六年級下數學比例尺說課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视频一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捆绑美女| 成人性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久久理论片|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 7777女厕盗摄久久久| 首页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人人澡| 激情综合网最新| 日韩女优电影在线观看| 3751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人与z0zoxxxx视频|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色伊|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大陆a不卡|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三级电影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caoporn| 国内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88在线观看91蜜桃国自产| 成人黄色国产精品网站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3d成人h动漫网站入口|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五月婷婷色综合|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中文无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 欧美成人一级视频| 亚洲色图19p|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月| 欧美电视剧免费观看| 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免费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yourporn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成人久久鬼色|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欧美网站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亚洲成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二三| 成人免费视频视频| 丁香桃色午夜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婷婷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入口|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在线视频你懂得| 欧美刺激午夜性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肥老太交大片| 综合激情成人伊人| 99久久99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精品亚洲|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乱码一线二线| 成人av午夜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播放一区二区| 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小说春色综合另类电影|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竹菊|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色婷婷一区二区| 最近日韩中文字幕|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欧美人| 风流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9x9x人网站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图文区|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日韩理论片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 国产在线播放一区| 日韩欧美久久久| 美女尤物国产一区| 亚洲老妇xxxxxx|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2022| 国产精品久久一级| 99久久综合精品|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成人激情午夜影院| 日本怡春院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亚洲男同性恋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狼人国产精品| 欧美另类久久久品| 色偷偷久久人人79超碰人人澡| 91日韩在线专区| 日韩精品一二区| 2023国产一二三区日本精品2022|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桃色|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50路| 欧美国产视频在线| 91麻豆精品91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va天堂va国产va久| 91精品国产福利|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www.日韩av| 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性感美女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电影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美女毛片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精品日日鲁夜夜添|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狠狠|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成人高清免费在线播放| 中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v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在线精品观看国产|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 蜜桃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思思人|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精品8ⅰ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自产2019最新不卡| 亚洲国产视频直播| 欧美日韩精品电影|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本一区视频| 91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嗨嗨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蜜桃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蜜桃久久av一区| 国产真实精品久久二三区| 成人黄页毛片网站|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 欧美精品1区2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很污很色的| 精品视频123区在线观看| 99国产麻豆精品| 日韩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1美女片黄在线观看| 本田岬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激情小说网站| 日日欢夜夜爽一区|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日产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传媒在线| 性感美女极品91精品| 一个色综合av| 色哟哟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极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