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9篇 五年級科學其中測試題及答案冀教版上冊

時間:2022-10-06 18:35:00 試題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9篇 五年級科學其中測試題及答案冀教版上冊,供大家品鑒。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9篇 五年級科學其中測試題及答案冀教版上冊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1

  一、填空

  1、很早以前,人們用一些美麗的神話來解釋生命的產生之謎,如中國的女媧造人,西方國家的上帝造人等。

  2、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模擬原始地地球上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生命可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逐漸演化而來的。

  3、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人類登上月球后,沒有發(fā)現(xiàn)生命。 4、科學家根據(jù)化石推斷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等。

  5、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恐龍約有350個屬,基中中國就有80個左右,約占總數(shù)的23%

  6、兩億多年前,地球上生活著大量各種多樣的恐龍,這是恐龍家族最為昌盛的時期。

  7、1859年11月,達爾文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他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競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8、山脈是地殼板塊大規(guī)模運動的結果,在這些山脈中,有些是3億年前形成的,被稱為老年山脈,有的則是在6000多萬年前形成的被稱為幼年山脈。

  9、由于溫度變化,水、空氣、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響,給地表或近地表的巖石造成的破壞,稱為風化作用。 10、地表的改變是各種自然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 11、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傳主題為“防治荒漠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將宣傳主題確定為“防沙治沙與農22、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

  23、在我們地球上目前已經命名的生物有150多萬種。 24、金魚起源于我國普通的野生鯽魚。

  25、河道中最常見的卵石的地方是河的下流。

  26、當我們乘船沿江而下,有時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島,人們稱它們?yōu)樯持蕖?二、問答

  1、化石能告訴我們古生物的哪些信息?

  答:化石是研究古生物的主要依據(jù),根據(jù)化石可能推斷出古生物形態(tài),生活的地質年代、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性、與現(xiàn)在生物的區(qū)別、環(huán)境和氣候的變化等信息。

  2、根據(jù)達爾文自然選擇的觀點,解釋為什么現(xiàn)在只能見到長脖子的長頸鹿。

  答: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時期,那些頸部和四肢都較長的長頸鹿個體有較多的機會吃到高處的樹葉,能夠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頸部和四肢較短的個體則無法得到足夠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來,也無法繁殖后代,所以頸部和四肢較短的長頸鹿逐漸被淘汰。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選擇,長頸鹿終于進化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3、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巖石經溫差、冰、植物等的風化作用,掉到山腳下,崩塌下來的碎石被山洪、大雨等沖到河里,河水對河道中的巖石、泥沙有一種搬運作用,從上游往中下游搬運。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運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塊,搬運的距離比較近;小的、輕的石塊,就被搬運到很遠的地方。石塊在被河水搬運的過程中,受到河水的沖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漸磨去,體積逐漸變小,成為了鵝卵石。 5、舉例說明人類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動對人類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答:有利:平整田地,修整梯田可使土地利于耕作,減少地表侵蝕,開山筑路,建造水庫,植樹綠化都會對人類產生明顯效益。

  不利:破壞自然植被,不合理墾殖和過度放牧會加重水土流失,造成地地荒漠化。

  6、沙塵暴是怎么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預防沙塵暴?

  答:形成原因:由于地表植物覆蓋少,沙塵多,遇到強風,在風的搬運作用下,沙塵彌漫在空中而形成沙塵瀑。 主要危害:摧毀建筑物及公用設施,造成人蓄亡。造成農田、渠道、村舍、鐵路、草場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威脅。對源區(qū)農田和草場的土地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造成大氣污染。

  預防措施:1.加強環(huán)境的保護,把環(huán)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2.恢復植被,加強防止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實行依法保護和恢復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進一步擴大,盡可能減少沙塵源地。

  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煤被稱為工業(yè)的糧食(或黑色的金子) 15、紅綠燈、自動門都屬于機器人。

  16、塑料、滌綸、尼龍、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都是由煤、19、石油可以提煉以下產品: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石蠟、瀝青 二、問答

  1、請你說明煤和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答:在2-3億年前,地干流上的陸地、湖泊和淺海中生長

  著大量的植物和動物。由于地球板塊的運動,這些植物和動物被埋在地下,在長期高溫、高壓的作用下,逐漸變成了煤和石油。

  2、金屬的共同性質是什么?

  答:有金屬光澤、導電性能好、傳熱性能好,有一定柔韌性(或延展性)等。

  3、試用簡明的語言來描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國儲量比較高的金屬礦產有哪些?

  答:⑴傳送帶將原料送入鼓風爐內,再由下方送進熱風,爐里的最高溫度為2300攝氏度。⑵從鼓風爐的出鐵口中流出熔化的鐵的成分,這就是生鐵。其中還有很多雜質。⑶將生鐵轉移至爐內制成鋼。⑷將鋼壓成各種形狀。 4、機器人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機器人的三個基本特征是①身體:具有一定的形狀②大腦:控制機器人的程序③動作:具有一定的動作。

  5、舉三個以上的實例說明金屬材料是從什么礦物中提煉出來的?

  答:鐵是從磁鐵礦、赤鐵礦中提煉的,鉛是從方鉛礦中提煉的,銅是從黃銅礦、斑銅礦中提煉的,鉻是從鉻鐵礦中提煉的,鎢是從黑鎢礦中提煉的。

  6、說一說我們應該學習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哪些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

  答:不盲目迷信權威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 7、寫一份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書

(1)盡量騎自行車節(jié)約汽油(2)回收廢舊電池,減少環(huán)境污染(3)節(jié)約用電,節(jié)省能源礦產(4)多使用太陽能、風能、水能(5)回收廢舊金屬,減少礦產的開采(6)綜合利用礦產能源,開發(fā)新礦產資源

  8、通過煤、石油、天然氣的開采年限,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答:煤、石油、天然氣的的儲量是有限的,而且它們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將來必定會用完,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些寶貴的資源,不要隨意浪費。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2

  1.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有什么好處?在鍛煉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促進骨骼生長,使關節(jié)更加靈活自如,使肌肉更加有力。鍛煉過程中要注意:活動前應做好準備活動,飯前飯后不能進行劇烈的活動,劇烈活動后不能馬上洗冷水澡。 2. 為什么物體總是向下落?是什么力把物體拉下去的?

  答:因為物體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是地球引力把物體拉下去的。

  3. 工人叔叔利用垂線砣來檢驗墻壁是否垂直,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答:因為垂線砣受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指向地心的,總是與地面垂直。

  4. 太陽的東升西落與影子長度變化的關系?

  答: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影子長;正午,太陽在正南方,影子最短;傍晚,太陽在西方,影子長。一天中,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是:長—短—長。 5. 太陽的東升西落與溫度變化的關系?

  答:早晨,太陽離我們較遠溫度低;中午,太陽離我們較近溫度高;傍晚,太陽離我們較遠溫度低。一天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低—高—低。 6.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是怎樣形成的?

  答:地球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自西向東繞著地軸自轉。地球自轉一周大約需要24小時。在自轉的過程中,地球的某一地點轉到朝向太陽的時候,就是白晝;當這一地點轉到背向太陽時,就變成了黑夜,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轉,才形成了晝夜的交替現(xiàn)象。

  7. 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呢?

  答: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上的生物將無法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生活將被打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8. 人類掌握了生物晝夜節(jié)律有什么作用?

  答:人類掌握了生物的晝夜節(jié)律,就能通過技術更好地利用有益生物和防止有害生物。如:在農業(yè)生產上,可以根據(jù)花期特點,有效地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根據(jù)農業(yè)害蟲的活動規(guī)律有效地進行防治等。同時,科學家還可以利用一些技術改變光照等因素,改變生物的行為,造福人類。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3

  第二課 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一、填空。

  第一課 小苗的誕生

  1、在農業(yè)生產中,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花生種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中產量不同。這說明【土壤】對植物生長具有一定的影響。

  2、根據(jù)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類:

  含沙多的叫【沙質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質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這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質土②壤土③黏質土】。

  4、由土壤的滲水能力我們可以推測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質土②壤土③沙質土】。

  5、沙質土的【滲水能力最強】;黏質土的【滲水能力最弱】。

  6、黏質土的【保水能力最強】;沙質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滲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氣性】等都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影響。

  8、沙質土:含砂粒較多,滲水快,保水能力差。

  黏質土:含黏粒較多,,滲水慢,保水能力強

  壤土:土壤質地均勻,砂粒、黏粒所占比例大體相等,通氣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

  9、黏質土適宜種植【芭蕉、水稻、荷花、蓮花、蘆葦】等。

  10、壤土既【保水】,又【保肥】,適宜種植【月季、玫瑰、鳳仙、龜背竹、百合竹、小麥、玉米】等植物。

  11、沙質土中水肥容易流失,但透氣性好,適宜種植【西瓜、仙人掌、紅薯、花生、馬玲薯、西瓜】等塊根莖作物。

  12、沙質土、黏制土、壤土都有一定的【滲水能力】。

  二、問答

  我們當?shù)氐闹饕r作物是什么?為什么當?shù)剡m合生長這些農作物?

  答:我們當?shù)氐霓r田屬于壤土,它適合種小麥、玉米、棉花、豆角、月季等。

  第三課 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一、填空。

  1、植物的小苗鉆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壯成長】;有些則【長得緩慢】;有些開始【長得很好】,過了一段時間卻【干枯死亡了】。

  2、“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這說明【水】、【光照】、【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有影響。

  3、多數(shù)植物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的要好一些。

  4、我們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樣才能生長得更好。

  5、【對比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6、研究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實驗方法是:將植物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的植物數(shù)量【相同】,生長情況【相似】。然后想辦法讓【實驗組】的植物生長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讓對照組的植物生長在【黑暗】的地方。

  7、研究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除了光照以外,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其他條件應保持【相同】。

  8、種子的壽命與【保存條件】有關,在【低溫】、【干燥】的情況下保存壽命可以延長。

  9、磚廠燒磚的土選用黏土是因為土的顆粒小,黏性好,磚的硬度大且非常堅固。

  10、豆苗適合在【沙質土】里生長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氣性好?!?/p>

  11、要使植物生長得更好,除了【充足的光照】、【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2、 “喜陰植物”在植物學中被稱為【耐陰植物】,是指不適合【直接】在陽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它們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環(huán)境中,否則就會死亡。

  13、喜陰植物的特點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別強,能在很弱的陽光下正常生長?!?/p>

  14、喜陰植物有【半夏、劍蘭、海棠、蝴蝶蘭、蘆薈】。

  15、【樟樹】是喜陽植物,在幼苗時期怕強烈的陽光照射,只適合在弱光的環(huán)境下生長。

  二、問答。

  1、我們怎樣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答:可以給植物定期澆水、除草、除蟲、松土、施肥,給攀緣植物搭架幫助其生長等。

  2、在研究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有同學將對照組放進冰箱中,這種設計合理嗎?

  答:這種設計不合理,因為一般冰箱中是無光的、黑暗的,因此,這種設計雖然滿足了溫度的變化,但光照也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無法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第四課 根和莖

  一、填空。

  1、構成種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根】、【莖】和【葉】是植物從外界獲取營養(yǎng)的重要器官。

  3、按植物根的特點,可以把植物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兩大類。

  4、直根系的植物有【白菜、松樹、棉花、油菜、蒲公英、香菜、菠菜?!?/p>

  5、變態(tài)的貯藏根有【胡蘿卜、蘿卜、甘薯?!?/p>

  6、須根系的植物有【水稻、小麥、蔥、蒜】。

  7、根的共同特點是:【根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長,一般都生長在地下?!?/p>

  8、根的作用是:【①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②吸收、輸送水和無機鹽。③貯藏營養(yǎng)物質。④少數(shù)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p>

  9、植物莖的作用是:【①具有輸導的功能。②繁殖的作用。③儲藏營養(yǎng)的作用。】

  10、植物的莖與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區(qū)別是:【莖有“節(jié)”和“芽”,而根則沒有“節(jié)”和“芽”。】

  11、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實驗中,在玻璃瓶里的水面上滴一層油,作用是【防止水分蒸發(fā)】。

  二、問答。

  怎樣證明莖有運輸水分的功能?

【取一些芹菜或白色康乃馨,插入滴有一兩滴紅墨水的瓶中,過一段時間后,莖和葉上就出現(xiàn)了紅色斑紋。說明莖有運輸水分的功能?!?/p>

  第五課 動物的食物

  一、填空。

  1、根據(jù)動物的食性可以把動物分為【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

  2、有些動物只以植物為食物,叫【草食性動物】,有些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叫【肉食性動物】,有些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動物,叫【雜食性動物】。

  3、植物能夠【自己制造養(yǎng)分,獲得能量】。動物需要【攝取各種食物來獲取營養(yǎng)和能量】。

  4、草食性動物有【蝴蝶、蛾、鸚鵡、大熊貓、牛、羊。】

  5、肉食性動物有【老虎、貓、鯊魚、齒鯨?!?/p>

  6、雜食性動物有【豬、螞蟻、老鼠、烏鴉、大猩猩。】

  二、問答。

  1、動物的牙齒和爪的不同特點對動物的捕食有什么好處?

  草食性動物的犬齒退化,門齒發(fā)達像鍘刀適于切草,腿較長,趾端有蹄,便于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敵害和覓食。

  肉食性動物的牙齒十分尖利,便于撕咬獵物。指趾端長著能伸縮的利爪,便于抓捕食物。

  雜食性動物既有發(fā)達的犬齒又有像鍘刀一樣的門齒既可以吃肉類,又可以吃植物類的食物,爪比較長,便于攀援,可以幫助它們摘到更高處的果實,還可以躲避天敵的捕食。

  2、舉例說明“動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環(huán)境”。

  答:草食性動物,例如馬、牛、羊及一些鼠類需要廣闊的草場,肉食性動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獲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3、我們應當采取哪些措施保護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1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禁止捕殺,退耕還林。 ○

  3不過度放牧,封山造林,植樹種草,禁止亂砍濫伐。 ○

  4保護水源,河流不受污染。 ○

  第六課 葵花向陽

  一、填空。

  1、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陽光。在沒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們很難【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向日葵的花盤能向著太陽的方向轉動,這種特性稱為【向光性】。

  3、大多數(shù)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還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4、植物的莖、葉、花等器官都有【向光性】,除此外,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5、多數(shù)植物的根、莖生長方向有共同規(guī)律,一般情況下,根總是【向下生長】,莖總是【向上生長】。

  6、【植物的根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總是向地下生長】,這種特性稱為向地性。

  7、“飛蛾撲火”說明有些昆蟲有【向光性】。

  8、蚯蚓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

  9、養(yǎng)魚者可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蟲的【趨光性】,用燈光【誘集昆蟲來喂魚】。

  10、燈光誘蟲養(yǎng)魚法一般采用【黑光燈或普通燈泡】,以【黑光燈】為常用,而且【效果最佳】。

  11、植物的向性運動,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觸性】、【向化性】等。

  二、問答。

  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長?為什么?

【向四面八方生長,因為太空中沒有地球的引力作用】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4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1、按食物可以把動物分為_____,_____,______三類

  2、在空中飛得最快的動物是______,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是______。

  3、在地圖上有許多圖形和符號稱作。常用的政區(qū)圖、交通圖能幫我們找出 _______,確定_______ 。

  4、騎在自行車上的你,相對于車座來說是_______的,相對于路面來說是______的。

  5、物體的基本運動方式有的汽車輪子是_________人拉抽屜是___________鐘擺的擺動是_________。

  6、要說清你所在的位置首先要找_________,然后再說明你和__________位置關系。

  7、機器的三角帶上打臘是為了_______摩擦力。

  8、推和拉都是______,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__________發(fā)生變化 。

  9、地球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自________向_______繞著___________自轉。地球自轉一周大約需要________小時。

  二、選擇:(每小題2分,共28分)

  1.人在( )時候會有較短的影子。

  A、日出時 B、夜晚 C、中午 D、上午

  2.夜來香花開放的時間是( )

  A、上午 B、下午 C、晚上8點左右

  3、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相對于電線桿,地面是運動的 B、相對于地面,房子是靜止的

  C、相對于地面,空中的鳥是運動的 D、相對于地面,遠處的山是靜止的

  4、要立體的了解一個學校的布局,應該看一下學校的( )

  A、平面圖 B、沙盤 C、示意圖 D、交通圖

  5、18世紀林奈根據(jù)花開閉時間的不同發(fā)明了( )

  A、電子鐘 B、機械表 C、花鐘

  6、鍛煉之后,( )用冷水沖洗

  A、應該馬上 B、不能馬上 C、都可以

  7、下列動物中,不擅長兩項運動方式的是( )

  A、企鵝 B、兔子 C、青蛙

  8、下列動物中不喜歡夜間行動的是( )

  A、貓頭鷹 B、蝙蝠 C、蝴蝶

  9、既省電又明亮的新型曝光燈,是根據(jù)( )的發(fā)光原理發(fā)明的

  A、太陽 B、星星 C、螢火蟲 D、深海魚

  10、坐在船上看到兩邊的景物在( ),說明船正在前行

  A、向前移動 B、靜止不動 C、向后移動

  11、走相同的距離,甲用了30分鐘,乙用了20分鐘,丙用了25分鐘。他們三

  個中,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12、地球儀上的藍色部分代表( )

  A、高原 B、海洋 C、沙漠 D、草原

  13、小雨的爸爸要出國,他選擇( )最節(jié)省時間。

  A、輪船 B、火車 C、飛機 D、汽車

  14、推著小車下坡時,人對小車所施的力是( )

  A、推 B、拉 C、無法確定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所有鳥都會飛。

  2、自然界的生物都處在不停地運動之中。( )

  3、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要選擇參照物。( )

  4、走相同的路程,用的時間短,速度就快。( )

  5、摩擦力對人們有害無益。( )

  6、人們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時間。( )

  7、太陽的東升西落說明地球自轉的方向也是自東向西的。( )

  8、生物的白天或夜間活動是沒有規(guī)律的。 ( )

  9、各種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利與弊。 ( )

  10、把大量的煤炭從運往上海最好用飛機運輸。 ( )

  四、連線或填充:(共10分)

  1、把相應的仿生源用線連起來:(共4分)

  車輪 螢火蟲

  人造熱眼 飛蓬草種子

  電子鼻 響尾蛇

  新型日光燈 狗的鼻子

  2、把相應的現(xiàn)象及其所用的力用線連接起來。(共6分)

  浮在水面上的木塊 大氣壓力

  正在下落的羽毛球 水的浮力

  用塑料管喝牛奶 壓縮空氣的彈力

  輪胎支撐重物 地球引力

  吸引曲別針靠近磁鐵 靜電引力

  使頭發(fā)貼近塑料梳子 磁力

  五、簡答:(共16分)

  1、什么叫參照物?如果判斷公共汽車里的乘客是運動的,應該選擇什么為參照

  物?(5分)

  2、列舉生活中用到推和拉的例子。(各舉兩例)(4分)

  3、

  3、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將會怎樣?(4分)

  4、我們看不到腳下的大地在動,但能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陽、月亮、星星都在自東向西運行。這說明什么?(3分)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5

  一、運動著的世界

  1、風在( 吹 )、水在( 流 )、人在( 行 )、魚在( 游 )、、、、、、我們生活在一個( 運動 )著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 )。

  3、( 搜集資料 )、( 制作卡片 )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4、在搜集資料時,要注意( 愛護 )公共資料。

  5、完整的資料卡片包括( 類別 )、( 編號 )、( 來源 )、( 作者 )、( 題目 )、( 內容摘要 )、( 摘錄時間 )等。

  二、動物運動會

  1、我們都喜歡動物,根據(jù)動物的運動方式,可以把它們分為:跳躍動物、飛行動物、爬行動物、奔跑動物和游泳動物。

  2、我們通過哪些方法可以觀察動物的運動?(3個)參觀動物園、上網查詢、看電視、畫報和動物卡片、觀察家里院子里飼養(yǎng)的小動物。

  3、我會模仿青蛙跳,你會模仿小鳥飛、兔子跳、烏龜爬、青蛙跳。

  4、動物運動會上,老鷹、鴿子、麻雀、蝗蟲和燕子可以進行飛行比賽;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進行跳躍比賽。 5、給動物分類的標準有哪些?按動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雜食性的;按動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沒翅膀的;按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陸地生存的、水陸兩生的。

  6動物通過運動獲得食物,逃避天敵的傷害,找到適合的生存環(huán)境。

  7、已經發(fā)現(xiàn)的動物大約有150多萬種。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獵豹,飛行最高的是禿鷹,飛行距離最長的是燕鷗,游速最快的是旗魚。

  三、生命在于運動

  1、你最喜歡的運動是跑、跳繩、散步,每天進行大約半小時的運動。

  2、我們每天堅持適當?shù)倪\動是為了鍛煉身體,所以,要提醒家人進行適當?shù)倪\動和體育鍛煉。

  3、對運動前后的身體狀況進行測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靜,否則對運動前后身體變化的比較就不夠準確。 4、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發(fā)生扭傷。

  5、運動后心跳和呼吸都會加快,經過長期運動,身高和體重都會增長,肌肉會變粗。

  6、游泳運動員的( 肩膀 )比較寬,舉重運動員的( 上臂 )比較粗。

  7、正常人的心跳次數(shù)比運動員的心跳次數(shù)( 慢 )。

  8、根據(jù)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并堅持按計劃進行( 鍛煉 ),就會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車

  1、吊車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機械。人們利用它可以把比較重的物體提到高處。

  2小吊車臂是怎樣工作的?答: 放松上牽引繩,拉緊下牽引繩,吊臂向上運動;放松下牽引繩,拉緊上牽引繩,吊臂向下運動。

  3、我們人體的上臂是怎樣運動的?答:當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前臂向內收;當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時,前臂向外伸展

  4、人體的運動是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5、手臂的運動是肌肉收和放的結果。

  6、請你舉出仿生學的例子?根據(jù)蒼蠅的復眼發(fā)明了蠅眼照相機、根據(jù)蛋殼發(fā)明了薄殼建筑結構屋頂、根據(jù)草的葉子發(fā)明了鋸、根據(jù)竹葉發(fā)明了筒形葉橋、根據(jù)蛇發(fā)明了機器蛇。根據(jù)飛蓬草發(fā)明了車輪,根據(jù)響尾蛇的熱眼發(fā)明了人造熱眼,根據(jù)狗鼻子發(fā)明了電子鼻,根據(jù)螢火蟲發(fā)明了日光燈。

  7、飛機的飛行與鳥的運動方式相似,超聲定位儀是在蝙蝠的啟示下發(fā)明的,電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啟示制造的。

  8、機器蛇的作用:可以在有粉塵、有毒及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執(zhí)行偵察任務;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災后的廢墟中尋找傷員;在狹小和危險條件下探測和疏通管道。

  9、( 仿生學 )是人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機械、儀器、建筑、工藝等的科學。

  10、小吊車臂的運動與牽引它的( 繩子 )有關。

  11、10月,我國第一條(蛇形機器人)研制并實驗成功。又稱( 機器蛇)。

  12、在( 飛機 )的發(fā)明過程中,無數(shù)科學家對鳥類進行了研究。

  五、確定位置

  1、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

  2、要確定一個地點的位置,必須有參照物、方向、距離。

  3、請你說出3個地圖上的標識功用?〇一般城鎮(zhèn)、⊙首都、◎省級行政中心。

  4、影像地圖是把航天相片和簡要的圖例符號以一定的數(shù)學法則綜合表現(xiàn)在一個圖面上的新型地圖。

  5、在地圖上有許多圖形和符號,稱作( 圖例 )。

  6、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區(qū)圖、交通圖等,這些圖能幫助我們找出(方向)、確定(位置)。

  7、地圖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 )、( 方向 )、( 圖例 )。

  8、地圖上的方向一般是: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東 )來指示,進一步可以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

  9、( 日本 )制造的一種電子地圖,專供駕駛員使用。

  10、要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要注意選擇( 明顯的 )、( 熟悉的 )參照物,標明( 位置 )和( 方向 )。

  六、做沙盤

  做校園沙盤的步驟:1、明確小組分工2、對學校的建筑布局進行觀測3、畫出平面圖,明確校園中主要建筑物、樹木等的位置4、準備所需材料。5、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學校的沙盤模型。

  七、動與靜

  1、1、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參照物)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2、你坐在行駛的汽車上,相對于路旁的電線桿來說,你是運動的;相對于車座來說,你是靜止的。

  3、當你坐在行駛的火車上,以座位為參照物,這列火車是靜止的,看窗外的樹木、房屋是運動的。(√)

  4、當你背書包上學時,對于地面來說,你是運動的,對于身上背的書包來說,你是靜止的。(√) 5、物體的動與靜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 6、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7、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時運動還是靜止的?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反之就是靜止的。

  8、 如果選擇扇葉作為參照物,電扇的保護網是( 運動 )的;如果選擇底座作為參照物,電扇的保護網是( 靜止 )的。

  9、在觀察電扇時,( 不要 )將手伸入保護網。

  八、快與慢

  1、媽媽和我同時從家中出發(fā)去學校,走的是同一條路,結果我先到學校,說明我的速度比媽媽快,媽媽的速度比我慢。

  2、在百米賽跑中,張明得了男子組的冠軍,李超得了亞軍,小亮得了第三名,說明李超比張明跑得慢,比小亮跑得快。

  3、如何判斷物體速度的快、慢?在相同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離下,所用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 4、時間相同,經過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距離相等,用時越短,速度越快。 6、你有幾種方法讓小車動起來?推、拉、磁力、用遙控器遙控、重力、電力。

  7、小車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1、地面的光滑程度2、與是否負重有關3、推或拉力大小有關。 8、在空中飛行最快的動物是刺尾雨燕。

  九、推與拉

  1、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推和拉都是力。

  2、你知道下列現(xiàn)象那些屬于推、哪些屬于拉嗎?蹬車、拍球、提水、捏閘、拔河、踢球、拔筆帽。屬于推的是蹬車、拍球、踢球。屬于拉的是提水、捏閘、拔河、拔筆帽。 3、力有什么?大小和方向。 4、如何解釋紙蝙蝠受推拉后的現(xiàn)象?拉紙蝙蝠翅膀時,耳朵向下;推紙蝙蝠翅膀時,耳朵向上。

  十、常見的力

  1、下列關于重力的描述哪個是正確的?在正確答案下邊畫上橫線。A、重力只存在于地球上

  B、重力把物體拉向地球C、重力把物體向外邊拉D、物體距地面越遠,受到的重力越大

  2、你能給下面的力進行分類嗎?扭力、彈力、磁力、靜電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壓力。直接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有:扭力、彈力、浮力、摩擦力、壓力。與物體有一定距離的有:磁力、靜電引力、地球引力。

  3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這個力叫做地球引力。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1、我們在生活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 力 )。

  2、當你雙手向相反方向扭擰物體時,用到的力是( 扭力 )。

  3、當你雙手向兩邊拉長皮筋時,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彈力 )。

  4、吸引曲別針的力是磁鐵的( 磁力 )。

  5、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浮力 )。

  6、使頭發(fā)貼近梳子的力是( 靜電引力 )。

  7、當你放開手時,橡皮會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是(地球引力 )。

  8、摩擦兩只手會覺得發(fā)熱,這是( 摩擦力 )的作用。

  9、當你按壓面包時,由于受到(壓力 ),果醬會從四周外流

  10、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體上的,而有些力與被作用的物體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11、英國科學家( 牛頓 )發(fā)現(xiàn)了地球引力。

  13、物體下落是因為它們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4、物體之間都存在一種( 相互)的引力,人們稱這種引力為(萬有引力)。

  15、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

  16、物體距地球地心的距離越遠,受到的重力越( 小 )。

  17、物體距地球地心的距離越近,受到的重力越( 大 )。

  19、工人叔叔利用垂線砣來檢驗墻壁是否(垂直)。

  第11課 怎樣讓小球動起來

  1、( 力 )能夠使物體運動起來。

  2、( 力 )可以使物體由靜止變運動,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

  3、物體運動的基本方式有三種,即(平動)、(轉動)、(振動)。前進的車輪是(轉動)、拉抽 3

  第3 / 6頁

  屜是(平動)、被敲擊的鼓皮是(振動)。

  第12課 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

  1、(力)還能夠使運動的物體停止下來。

  2、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阻力)。

  3、在兩個物體接觸面之間阻礙物體做(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摩擦力)。

  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時候是(有益)的,有時候又是(無益)的。

  5、兩個物體的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兩個物體的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第13課 我們的地球

  1、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

  2、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3、關于地球的形狀,古人曾經提出過多種假設:假設一(地球是平坦的方體);假設二(天似雞蛋,地似蛋黃)

  4、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發(fā)點,進一步用事實驗證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設。

  5、1961年,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駕駛“東方1號”宇宙飛船,首次從太空看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

  6、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確的計算出地球形狀的各種數(shù)據(jù),證明地球是一個(略扁)的球體。

  7、(地球儀)是人們制作的地球模型。

  8、在東經120度、北緯40度附近的一個重要城市是(北京)。

  十四、太陽和影子 1、陽光下任何不完全透明的物體都有影子,影子都在背著太陽的一面。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直立的物體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4、在你居住的地方,一天之中,在14點時,氣溫最高。 5、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測量影子的變化?影子鐘、旗桿、大樹、房子等物體 6、太陽的東升西落與影子的長度變化有什么關系?早晨,太陽在東方,影子投向西方,影子較長;正午,太陽在正南方,影子投向北方,影子最短;傍晚,太陽在西方,影子投向東方,影子較長。 7、太陽的東升西落與溫度變化有什么關系?早晨,太陽在東方,溫度最低;兩點溫度最高;傍晚,太陽在西方,溫度緩慢降低。 8、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陌生的地方辨別方向?看大樹,看影子,看太陽,看指南針,看向日葵的花盤等。

  9、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時,要等溫度計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shù)。

  10、我們可以根據(jù)影子的(長短)來確定一天中溫度高低的變化。

  11、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日晷)就是根據(jù)這種規(guī)律制作的(測時儀器)。

  12、日晷由(晷針)和( 晷盤 )組成。

  十五、晝夜的形成 1、地球每天都圍繞著地軸自西向東不停的轉動。每轉動一周大約需要24小時。 2、由于地球的自轉,形成了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 3、在地球自轉的過程中,你生活的地方轉到了朝向太陽的一面,就是白天;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就是夜晚。 4、日心說是誰提出來的?日心說是哥白尼提出來的。 5、在一天中,上海和烏魯木齊哪個城市先被太陽照到,為什么?上海先被太陽照到,烏魯木齊后被太陽照到。因為上海在烏魯木齊的東邊,伴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太陽從東方升 4

  第4 / 6頁

  起來。所以,上海先被太陽照到。

  6、有些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模擬實驗)進行研究。當不同的假設似乎都成立的時候,應該改變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從更多更廣的方面去考慮。

  十六、晝夜與生物行為 1、“花鐘”是利用不同的花開閉時間的不同來報時的,你觀察了太陽花,開花的時間是中午12時。 2、通過查資料知道,雞、狗、蝴蝶等動物總是白天出來活動,貓頭鷹、螢火蟲、老鼠等動物總是夜晚出來活動。 3、晝夜節(jié)律指生命活動以一天為周期的變動。 4、請你把知道的有關動植物行為隨晝夜變化的情況寫一寫。貓頭鷹、蝙蝠、貓等動物晚上出來活動,白天睡覺;夜來香是晚上開花,白天合攏;向日葵是白天開花,晚上合攏。 5、花鐘是誰發(fā)現(xiàn)的?花鐘是林奈發(fā)現(xiàn)的。

  第17課 交通工具

  1、二百多年前,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馬車)。后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發(fā)明了(自行車)、輪船、(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

  2、今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不斷改進、發(fā)展,使得人們的(出行)和貨物的(運輸)變得越來越便利。

  3、交通工具分類可以有:航行在(水中)的,行駛在(陸地)的,飛行在(空中)的。

  4、選擇交通工具需要考慮(時間)、(價格)、(舒適程度)、(是否便利)等方面。

  5、1769年法國人制造的第一輛(三輪蒸汽)汽車。

  6、1886年德國人制造的(四輪)汽車。

  7、19美國人制造的(T型福特)汽車。

  第18課 交通與生活

  1、(交通)是經濟發(fā)展的命脈,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2、(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加快了經濟發(fā)展,促進了社會進步。

  3、在現(xiàn)代城市里,人多車多,(交通堵塞)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fā)展日益突出的問題。

  4、在農村,特別是山區(qū),(交通運輸不便 )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5、海產品運輸過程中采用了(海運)、(陸運)、(空運)及(人工)運輸方式。用到了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采用了打撈、(保鮮)、冷凍、(包裝)等技術。

  第19課 展示會

  1、定期整理搜集到的(學習資料)是學習《科學》課的重要方法。

  回答問題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蹦懵犨^這首歌嗎?請你看圖思考,回答問題:①以什么為參照物時,竹排是運動的?答:以青山為參照物時,竹排是運動的。②以什么為參照物時,青山是運動的?答:以竹排為參照物時,青山是運動的。

  2、我們做過小吊車,你能根據(jù)小吊車臂的升降原理來推想人上臂肌肉的運動狀況嗎?試把你的推想說一說。你的推想:人的上臂具有類似小吊車的結構,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具有類似牽引繩的運動方式,因此,當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前臂向內收。反之,前臂向外張。

  3、回憶試驗,然后填空。

  在《讓小球動起來》的實驗中我讓小球動起來的方法是:(至少寫出3種)吹、彈、拉、拍

  4、綻開你想象的翅膀:仿生學詩人模仿生物的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機械、儀表、建筑、工藝等的科學。我們的祖先受隨風而轉的風蓬草種子的啟示而發(fā)明了車輪。后來,科學家根據(jù)響尾蛇的熱眼發(fā)明了“人造熱眼”;根據(jù)狗鼻子的構造發(fā)明了十分靈敏的“電鼻子”……對于未來的科學家——你又想設計一種什么樣仿生產品呢?請把你的設計方案寫在下面。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6

  一、 草和大樹

  1.地球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人們已經知道的大約有30萬種。

  2.像蟋蟀草那樣具有比較疏松、柔軟、支持力弱的莖的植物,稱為草本植物

  像 桃樹 那樣具有比較緊密、堅硬、支持力強的莖的植物,稱為木本植物

  二、 植物博覽會

  1.銀杏是我國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2.珙桐被譽為“中國鴿子樹”。

  三、 鳥類動物的特征

  1.鳥類的共同特征是:體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產卵繁殖后代。

  2.蝙蝠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貓頭鷹是鳥類。

  四、 種類繁多的動物

  1.地球上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

  2.哺乳動物:羊、兔、豬、鯨、海豹、海豚

  鳥 類:雞、鴨、鵝、老鷹、大雁、蜂鳥

  脊椎動物 爬行動物:壁虎、蛇、鱷魚、龜、蜥蜴、甲魚

  兩棲動物:蟾蜍、蠑螈、娃娃魚

  魚 類:鯉魚、黃花魚、鯊魚

  昆 蟲:蝗蟲、蝴蝶、蜻蜓

  無脊椎動物

  節(jié)肢動物:蝦、蟹、蜘蛛

  3.各類動物的特征

  A. 爬行動物:身體表面有鱗或甲,肚皮貼近地爬。

  B. 昆蟲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3部分,具有3對足,兩對翅。

  C. 鳥類動物:體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產卵繁殖后代。

  D. 兩棲動物:小時候在水里生活,用鰓呼吸;長大后在陸地生活,用肺呼吸。

  E. 魚類動物:終身生活在水里,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F. 哺乳動物:體表有貓,在“媽媽”腹中長成“小胎兒”,幼時吃母乳。

  五、 細菌和病毒

  1.細菌和病毒。他們漂浮在空氣中,潛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任何其它動植物的體內。

  2.細菌的特點:體積微小,繁殖迅速。

  3.病毒比細菌小的多,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

  4.由病毒引起的疾?。郝檎睢⒏忻?、煙草花葉病、雞瘟、牛瘟、肝炎、口蹄疫

  非典、禽流感

  由細菌引起的疾病:百日咳、痢疾、傷寒、霍亂、白喉、破傷風

  5.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shù)細菌或病毒對人類無害,有些細菌或病毒對人類是有益的。

  6.細菌或病毒對人類有益的方面有哪些?書 22頁

  7.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技術和設備?

  答:消毒方法:藥物、高溫高壓、低溫消毒、臭氧消毒、紅外線高溫消毒、紫外線消毒法等

  消毒技術和設備:噴霧器、消毒袋、降溫設備、消毒柜等

  六、 生活中的真菌

  1.真菌是一類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生物。

  2.可以食用的真菌有:銀耳、靈芝、香菇、金針菇、竹蓀等。

  3.為什么說食用真菌是寶貴的生物資源?

  答: (1).很多真菌可食用,藥用,營養(yǎng)價值很高。

(2).酵母菌用于發(fā)面、制酒。

(3).制醬油用曲霉菌。

(4).從青霉中提取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

  4.食物發(fā)霉的條件:潮濕、陰暗、不通風、溫暖的條件下容易發(fā)霉。

  5.怎樣防止食物發(fā)霉?

(1) 冷藏(2)放在通風的地方(3)放在干燥的地方(4)真空包裝(5)近早吃完(6)多放鹽

  6.怎樣防止衣物發(fā)霉?

(1) 放在通風的地方(2)勤晾曬(3)用真空袋包裝(4)用晾衣架撐起來

  七、 寶貴的生物資源

  1. 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細菌、病毒

  八、 生活中的能量

  1. 能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們可以觀察到它產生的效果。

  2. 能量的類型有:光能、聲能、電能、熱能、磁能、機械能、化學能、水能、風能等。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能量。

  3. 能量的單位是:千焦 1千焦=1000焦

  九、植物與能量

  1.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要消耗能量,食物的最終來源是植物

  2.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片里能不斷產生大量的淀粉;而在黑暗中,幾乎沒有淀粉產生。

  3.植物的能量來自太陽能,并以另一種形式貯藏在淀粉中。

  4.太陽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貯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學能。

  5.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綠色植物的葉和根能攝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過吸收太陽光,在綠葉中合成淀粉。

  在這一過程中,葉片中綠色物質將太陽光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淀粉等物質中,同時釋放出氧氣。這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如果沒有綠色植物,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

(1)天天刮沙塵暴(2)沒有氧氣無法呼吸(3)食物沒有了(4)溫度上升(5)不能美化環(huán)境(6)水土流失,江河泛濫

(7)沒有書本桌椅使用

  7.綠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義?答案:書P44

  十、動物與能量

  1.動物與植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根據(jù)食物關系,可以把一些動植物

  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就像一條有很多鏈環(huán)組成的鎖鏈一樣,人們把動植物之間的這種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在食物鏈中,

  物質和能量在不斷的流動著。

  2.食物鏈由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性動物終止。

  十一、他們是怎樣工作的

  1.能量的轉化:能量可以通過某種物體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十二、電鈴響丁當

  1.電磁鐵由鐵心和線圈兩部分構成。

  2.電磁鐵通電后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

  電磁鐵是一種將電能轉化成磁能的裝置。

  3.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與鐵心粗細有關(2)與電磁鐵鐵芯材料有關(3)與電線粗細有關(4)與通電時間的長短有關

(5)與線圈匝數(shù)有關(6)與電流的大小有關

  4.電流越強,磁性越強;匝數(shù)越多,磁性越強

  十四、常用能源

  1.太陽是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能量的源泉

  2.能量是能源的表現(xiàn)形式,能源是能量的來源。

  3.自然界中能夠產生、提供某種能量的物質或資源叫做能源。沒有能源,就無法供給能量。太陽、風、石油、煤等

  都是能源。能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4.各種能源:海洋能源、氫能源、地熱能源、核能源、生物能源等

  5.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

  6.人類使用能源的發(fā)展趨勢是怎樣的?

  第一代:以“生物質”為主的能源時代。 第二代:以“化石燃料”——煤為主的時代

  第三代:液體燃料(石油)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第四代:以核能、氫能、和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能源為主。

  十五、節(jié)約能源

  1.目前人們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氣等。

  2.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占世界可采資源的66.8,石油產量居世界第5位。

  3.我國面臨的能源問題是什么?書P68頁

  4.生活中能源的浪費現(xiàn)象有哪些?

(1)不能隨手關燈(2)不能隨手關水龍頭(3)扔掉一次吃不完的食物(4)浪費毀壞學習用具

  節(jié)能措施:安裝節(jié)能燈、安裝節(jié)水閥門、樹立節(jié)約態(tài)度、對生活中的浪費有效回收

  5.功率的國際單位是“瓦特” 1瓦=1焦耳/秒

  1度=1千瓦時,即1度電為1000瓦的用電器使用1小時的耗電量。

  瓦特:功率單位,一秒鐘作1焦耳的功,功率就是1瓦特。紀念英國發(fā)明家瓦特而定的,簡稱瓦。

  6.生活中怎樣控制用電?答:隨手關燈、使用聲控燈、不用吸塵器、使用節(jié)能炊具、減少電暖氣開機時間、使用節(jié)能燈。

  十六、開發(fā)新能源

  1.地球上的煤還可以維持200多年,石油只有50多年的用量了。

  2.生物質能的開發(fā)利用有兩個方面:一是綠色植物的生產,二是生物質能的汽化、液化和固化。中國是開發(fā)利用沼氣最早的國家之一。

  3.新能源:太陽能、潮汐能、核能、地熱能、風能、天然氣水合物、垃圾能等

  4.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1)緩解或解決能源不足帶來的能源問題

(2)減少空氣污染

  十七、太陽系的奧秘

  1.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普勒、牛頓、伽利略等科學家進一步證實了“日心說”

  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fā)光、發(fā)熱的恒星。

  3.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陽系大家族成員按體積計算,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4.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

  5.太陽系中最有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他每隔76年左右繞太陽轉一圈。

  十八、地球繞著太陽轉

  1.地球以大約每秒30千米的速度,攜帶我們繞太陽高速飛馳。

  2.地球在太空中的運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繞自己的地軸旋轉,叫自轉;另一種是沿著橢圓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叫公轉。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65.25天。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由西向東。

  3.地球的自轉引起晝夜的變化,地球的公轉引起四季的變化。

  4.地球繞太陽公轉,形成地球上的季節(jié)變化。在冬季,黑夜比白晝長;在夏季,白晝比黑夜長;在春季和秋季,白晝與黑夜大致一樣長。

  1.國際上通用的星座一共有88個。

  2.大熊座、獅子座、獵戶座、仙后座的星圖書P92頁

  3.在北半球,春季的獅子座、夏季的牧夫座與天蝎座、秋季的天鵝座與飛馬座、冬季的金牛座與獵戶座等比較容易觀察;大熊座、小熊座和

  先后坐等星座,則全年都可以看到。

  1.1969年美國的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首次登陸月球,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它離我們最近的天體。

  3.地球與月球的距離是384400千米。月球繞地球旋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個月。在旋轉過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

  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們看不到它的背面。

  4.我們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狀叫月相。月相的化規(guī)律:新月(朔)——滿月(望)——新月的過程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殘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1.海洋動物17萬余種,海洋植物約有2.5萬余種。

  2.能量資源:海洋、潮汐、波浪、溫差、鹽度差等

  礦物資源:砂礦、海底煤礦、金屬、天然氣、鹽等

  動物資源:海龜、海豚、魚等

  植物資源:底棲藻、綠藻、褐藻、裙帶菜、海帶等

  1.怎樣保護海洋資源?(1)嚴禁過度捕撈生物(2)禁止垃圾的污染(3)珍惜動物(4)嚴禁圈海造田(5)加大宣傳的力度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7

  1. 風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魚在游……我們生活在一個運動著的世界。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只有相對靜止的物體。

  2. 在搜集有關運動的資料時,要注意愛護公共資料。

  3.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的運動方式也是各有特點的。我們要觀察、模仿它們的運動。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模仿的更準確。在模仿時,注意感覺自己身體哪個部位用力大。

  4. 動物的運動方式有游泳、爬行、跳躍、奔跑、飛行等幾類。按動物的食物分類可分為: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 5. 動物的種類很多,已經發(fā)現(xiàn)的大約有150多萬種。它們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而且運動的速度、距離等也各不相同。獵豹的奔跑速度最快;在會飛的鳥中,飛行最高的要數(shù)禿鷹;飛行距離最長的是燕鷗;在空中飛行最快的是刺尾雨燕;游速最快的動物是旗魚。 6. 游泳運動員的肩膀比較寬,舉重運動員的上臂比較粗。

  7. 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適當活動一下相應部位的關節(jié)和肌肉,以免發(fā)生扭傷等。

  8. 動物運動的主要目的有躲避天敵,捕獲食物,尋找合適的棲息地,吸引異性,繁殖后代等。

  9. 鍛煉身體需要有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合理鍛煉有利于健康。 10. 吊車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機械。人們利用它可以把比較重的物體提到高處。小吊車是根據(jù)人或動物的肢體原理設計的。

  11. 仿生學是人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機械、儀器、建筑、工藝等的科學。我們的祖先受隨風而轉的飛蓬草種子的啟發(fā)而發(fā)明了車輪??茖W家根據(jù)響尾蛇的熱眼發(fā)明了“人造熱眼”;根據(jù)狗鼻子的構造發(fā)明了時分靈敏的“電子鼻”;根據(jù)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發(fā)明了既省電又明亮的新型日光燈。

  12. 月,我國第一條蛇形機器人研制并實驗成功。

  13. 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準確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參照物。 14. 要說清一個物體的位置,必須有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的距離、方向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5. 要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要注意選擇明顯的、熟悉的參照物,標明位置和方向。 16.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區(qū)圖、交通圖等,這些圖能幫助我們找出方向,確定位置。日本制造的一種電子地圖,專供駕駛員使用。美國空軍電子實驗室研制出一種電子地形地圖系統(tǒng)。影像地圖是把航空與航天相片和簡要的圖例符號,以一定的數(shù)學法則綜合表現(xiàn)在一個圖面上的新型地圖。

  17. 判斷一個物體是動還是靜,參照物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物體的動與靜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所以說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18. 在相同的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離下,所用的時間越短,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9. 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推和拉都是力。力既能使物體運動,也能使物體靜止;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 20. 我們在生活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力。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體上的,而有些力與被作用的物體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21. 英國科學家牛頓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這個力叫地球引力。物體之間都存在一種相互的引力,人們稱這種引力為萬有引力。物體下落是因為它們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距地球地心的距離越遠,受到的重力越小。月球的萬有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22. 重錘是根據(jù)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制作的。 23. 物體運動的基本方式有三種,即平動、轉動和振動。 24. 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做阻力。 在兩個物體接觸面之間阻礙物體做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摩擦力。 25. 摩擦有時是有益的,有時候又是無益的。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①使接觸面更粗糙;②增大接觸面間的壓力;③既增大接觸面間的壓力,又使接觸面更粗糙。減小無益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觸面更光滑;②減小接觸面間的壓力;③既減小接觸面間的壓力,又使接觸面更光滑;④加潤滑劑(或潤滑油)

  26.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 27. 公元2至3世紀,古希臘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出海的帆船、月食等的長期觀察,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假設。

  28. 16世紀初,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一周回到出發(fā)點,進一步用事實驗證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設。

  29. 1961年,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駕駛“東方1號”宇宙飛船,首次從太空看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 30.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

  確計算出地球的各種數(shù)據(jù),證明地球是一個略扁的球體。 31. 地球儀是人們制作的地球模型。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時,要等溫度計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shù)。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32. 太陽在天空中是自東向西移動的,陽光下的影子是自西向東移動的。一天中,太陽下物體的影子正午最短。

  33. 我們每天都要經歷白晝和黑夜的變化。晝夜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

  34. 16世紀初,杰出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宇宙理論—日心說。哥白尼認為,處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別的行星一道繞太陽運轉,只有月亮繞地球運轉。所以,我們每天能夠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xiàn)象。

  3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話適用于所有生物。

  36. 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曾經將一些開閉時間不同的花栽在一個大花壇里,利用花的開閉時間來報時,并把這個大花壇稱為“花鐘”。

  37. 晝夜節(jié)律指生命活動以一天(24小時左右)為周期的變動。發(fā)光菌的發(fā)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的攝食、軀體運動、睡眠和覺醒等行為,都是晝夜節(jié)律的表現(xiàn)。人體生理功能、記憶能力、情緒、學習和工作效率等也有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波動。

  38. 二百多年前,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馬車。后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發(fā)明了自行車、輪船、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帆船和馬車叫做傳統(tǒng)交通工具,自行車、輪船、汽車、火車等叫做現(xiàn)代交通工具。

  39. 根據(jù)交通工具的空間位置,可以把交通工具分為:航行在水中的、行駛在陸地的、飛行在空中的;還可以根據(jù)用途、大小、動力、技術要求高低等給交通工具分類。

  40. 汽車的發(fā)展:1769年法國人制造的第一輛三輪蒸汽汽車;1886年德國人制造的四輪汽車;1908年美國人制造的T型福特汽車。 41. 1825年英國的斯蒂芬遜發(fā)明了蒸汽機車。19,美國的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標志著人類的飛行夢想成為現(xiàn)實。 42. 交通是經濟發(fā)展的命脈,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加快了經濟發(fā)展,促進了社會進步。

  43. 海產品的運輸過程中,采取了海運、陸運、空運等運輸方式,用到了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采用了打撈、保鮮、包裝、冷凍等技術。 44. 交通運輸?shù)男问椒骤F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shù)任宸N。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8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1、草食性動物 肉食性動物 雜食性動物 2、刺尾雨燕 獵豹 3、圖例 方向 位置 4、靜止 運動5、平動 轉動 振動 轉動 平動 轉動 6、參照物 參照物 7、增大 減小 8、力 運動狀態(tài) 9、西 東 太陽 24 二、選擇(每小題2分,共28分)

  1、C 2、C 3、A 4、B 5、C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C 14、B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連線或填充(共10分) 1、把相應的仿生源用線連起來:(共4分)

  車輪螢火蟲 飛蓬草種子 響尾蛇 狗的鼻子

  2、把相應的現(xiàn)象及其所用的力用線連接起來。(共6分)

  浮在水面上的木塊 大氣壓力 正在下落的羽毛球水的浮力

  用塑料管喝牛奶 壓縮空氣的彈力 輪胎支撐重物 地球引力 靜電引力 磁力 五、簡答:(共16分)

  1、什么叫參照物?如果判斷公共汽車里的乘客是運動的,應該選擇什么為參照物?(5分) 答: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 (3分); 選擇的參照物可以是路面、道路兩旁的樹木或建筑物等。(2分) 2、列舉生活中用到推和拉的例子。(各舉兩例)(4分) 答:推:開門,推車;拉:關門,拉車。(每例1分) 3、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將會怎樣?(4分)

  答: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上的生物將無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生活將被打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4、我們看不到腳下的大地在動,但能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陽、月亮、星星都在自東向西運行。這說明什么?(3分)

  答:說明地球是運動的,并且是自西向東轉的。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9

  一、填空

  1、杠桿、斜面、滑輪、輪軸都是常見的簡單機械。 2、一根橇棍就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叫杠桿。

  3、天平是根據(jù)杠桿平衡的原理工作的,我們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托盤天平和掛盤天平。

  4、像汽車方向盤那樣,有一個圓輪和一個軸組成的機械,我們稱之為輪軸。

  5、一個邊緣有槽的輪,叫做滑輪。

  6、像旗桿上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7、可以跟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8、齒輪屬于傳動機械,齒輪傳動的主要作用是將動力機的動力傳遞給工作機。在傳遞的過程中傳動機械還可以改變運動的速度或改變運動的方向。

  9、利用斜坡將重物升高,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提升重物的簡單方法,這個斜坡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即斜面。

  10、大部分機器都是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的。

  11、生物產生新個體的過程叫生殖,生殖有兩種方式。 12、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試管嬰兒的名字叫路易斯〃布朗。 13、生物在形態(tài)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它能決定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如何生長。

  14、2月,英國科學家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過無性繁殖的克隆羊誕生了。

  15、基因工程技術是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我國在轉基因魚的研究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95%的基因和人類相同的動物——恒河猴 16、扦插適用于:楊樹、柳樹、月季等植物 壓條適用于:葡萄、草莓等植物 嫁接適用于:梨樹、蘋果、杏、桃等果樹

  17、 工具及其利用的原理:壓水井——杠桿;盤山公路——斜面;方向盤(石磨)——輪軸;羊角錘——杠桿;轆轤——輪軸

  18、標出常見杠桿的三個要素點,并標明杠桿類型。

  蹺蹺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動力點 支點 阻力點 壓汁器——省力杠桿 支點 阻力點 動力點

  夾子——費力杠桿 支點 動力點 阻力點 船漿——費力杠桿動力點 支點 阻力點

  高爾夫球桿——費力杠桿 支點 動力點 阻力點 19、天平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儀器,它是根據(jù)杠桿平衡原理制造并工作的一種測量儀器。

  20、天平的規(guī)格常標出稱量和稱感兩個特征。稱感表示天平的最大稱量范圍,稱量表示天平可稱量的最小質量。

  21、天平使用前一定要先旋轉調節(jié)螺絲,使指針指向0 。使用天平時,砝碼要放在右盤,物體放在左盤。加取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 22、動物的特殊本領:(1)雄蛙為了吸引雌蛙,放聲歌唱 (2)螢火蟲利用螢光找到彼此(3)雌蛾分泌特殊氣味物質吸引雄蛾(4)雌海馬將卵產在雄海馬體內,由雄海馬懷孕(5)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鳥巢中,靠其他鳥類來孵化、哺育 23、媽媽是雙眼皮我也是雙眼皮——遺傳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遺傳 母生九子,各不相同——變異

  我和姐姐長得很象但是卻不一樣——變異 爸爸會游泳,我也會游泳——不屬于遺傳(因為后天的練習可以獲得的)

  24、生殖有兩種方式:(1)由成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草履蟲、水螅等;(2)需要靠父親和母親共同參與,產生受精卵形成新個體。如:貓、狗、魚等

  25、絕大多數(shù)動物的繁殖過程:雌雄動物經過交配,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 二、問答

  1、人們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簡單機械?

  答:夾子、剪刀、鉗子利用杠桿,方向盤、石磨利用輪軸,旗桿、吊車利用滑輪,引橋、盤山公路利用斜面。

  3、自行車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自行車是由哪些簡單機械組成的?

  答: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靈活是對自行車設計的基本要求。自行車是由杠桿、輪軸等簡單機械組成的。 4、有性生殖(種子繁殖)的優(yōu)點和缺點各是什么?

  答:優(yōu)點:播種操作容易,同時可得多數(shù)幼苗,便于貯藏及遠途運輸,植物發(fā)育強壯,壽命長,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可以培育新品種。 缺點:易產生可遺傳的變異,不易保持母本固有的遺傳特性,有些種類開花結實較遲緩。

  5、簡要回答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答:人們利用基因技術培育成功了優(yōu)質抗病蟲害、抗除草劑、耐儲藏的新品種,基因診斷和治療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醫(yī)治和預防人類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隨著基因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有些人可能會利用基因技術研制出毒性殺傷性極強的生物武器,發(fā)動災難性的生物戰(zhàn)爭。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題及答案整理9篇 五年級科學其中測試題及答案冀教版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