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3篇 高中物理光學教案

時間:2022-07-27 15:3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初中物理光學教案3篇 高中物理光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3篇 高中物理光學教案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1

  光學包括兩大部分內容: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幾何光學(又稱光線光學)是以光的直線傳播性質為基礎,研究光在煤質中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應用的學科;物理光學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

  1、基本概念

  光源發(fā)光的物體。分兩大類:點光源和擴展光源.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擴展光源可看成無數(shù)點光源的集合.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幾何線.光束通過一定面積的一束光線.它是溫過一定截面光線的集合.光速——光傳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恒為C=3×108m/s。丹麥天文學家羅默第一次利用天體間的大距離測出了光速。法國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轉齒輪法測出了光這。實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光學器件后,由實際光線形成的.虛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光學器件后,由發(fā)實際光線的延長線形成的。本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區(qū)。半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區(qū)域。

  2.基本規(guī)律

(1)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先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證。

(2)光的獨立傳播規(guī)律光在傳播時雖屢屢相交,但互不擾亂,保持各自的規(guī)律繼續(xù)傳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線、人射線、法線共面;反射線與人射線分布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線、人射線、法織共面,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居法線兩側;對確定的兩種介質,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個常數(shù).介質的折射串n=sini/sinr=c/v。全反射條件①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臨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線逆著反射線或折射線方向入射,將沿著原來的入射線方向反射或折射。

  3.常用光學器件及其光學特性

(1)平面鏡點光源發(fā)出的同心發(fā)散光束,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發(fā)散光束.能在鏡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虛出,像與物對鏡面對稱。

(2)球面鏡凹面鏡有會聚光的作用,凸面鏡有發(fā)散光的作用。

(3)棱鏡光密煤質的棱鏡放在光疏煤質的環(huán)境中,入射到棱鏡側面的光經(jīng)棱鏡后向底面偏折。隔著棱鏡看到物體的像向項角偏移。棱鏡的色散作用復色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單色光的現(xiàn)象。

(4)透鏡在光疏介質的環(huán)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質的透鏡時,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透鏡成像作圖利用三條特殊光線。成像規(guī)律1/u+1/v=1/f。線放大率m=像長/物長=|v|/u。說明①成像公式的符號法則——凸透鏡焦距f取正,凹透鏡焦距f取負;實像像距v取正,虛像像距v取負。②線放大率與焦距和物距有關。

(5)平行透明板光線經(jīng)平行透明板時發(fā)生平行移動(側移).側移的大小與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關。

  4.簡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和眼睛

(1)放大鏡是凸透鏡成像在。

(2)照相機是凸透鏡成像在u>2f時的應用.得到的是倒立縮小施實像。

(3)幻燈機

(4)顯微鏡由短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長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物體位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經(jīng)物鏡成實像于目鏡焦點內很靠近焦點處。再經(jīng)物鏡在同側形成一放大虛像(通常位于明視距離處)。

(5)望遠鏡由長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轅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極遠處至物鏡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經(jīng)物鏡成中間像(倒立、縮小、實像)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恰位于目鏡焦點內,再經(jīng)目鏡成虛像于極遠處(或明視距離處)。

(6)眼睛等效于一變焦距照相機,正常人明視距約25厘米。明視距離小子25厘米的近視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鏡做鏡片的眼鏡;明視距離大于25厘米的遠視25者需配戴凸透鏡做鏡片的眼鏡。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2

  一、單元復習目的

(1)、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物理現(xiàn)象。

  3、識記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進行作圖。

  5、掌握平面鏡成像及其應用。

  6、掌握光的折射現(xiàn)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能力目標

  1、 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行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增強學生團體間的合作、交流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光現(xiàn)象。

  三、復習內容

  本章講述光現(xiàn)象。重點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內容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凹鏡和凸鏡的作用及這些知識的應用。

  四、知識梳理

  五、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直線傳播的學習,應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還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礎練習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月亮、燭焰、眼睛和鉆石等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太陽、燭焰。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我國古代墨經(jīng)中記載著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實驗,并明確提出了光的直線傳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復習過程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

  2、規(guī)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應用: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qū)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shù)厍?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huán)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jīng)》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例題1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例題2下列現(xiàn)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A.樹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見影 C.冰透鏡向日取火 D.魚翔淺底

  例題3如圖所示,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程師們常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曲線傳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例題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若光源是圓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則成的像是_____形的。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

  2.太陽與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則太陽光傳到地球需   秒。

(二).選擇題

  3.關于光的直線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只有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B)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點,會畫光反射的光路圖。

  二、基礎練習

  1.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   、   、   。

  2.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則反射角是60°。若將鏡面轉動,使入射角成40°,此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由于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表面對光線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三、復習過程

  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xiàn)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fā)生漫反射的緣故。

  學習光的反射定律時,要注意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因果關系?;卮饐栴}時,不要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決定,所以應該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圖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還要注意到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發(fā)生漫反射時,每一條光線還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例題1下列敘述中的“影”,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C )

  A.立竿見“影” B.畢業(yè)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

  例題 2一束光線射在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60° B.90° C.120° D.150°

  例題 3(1)根據(jù)光的反射規(guī)律,畫出圖12中光線AO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并在圖中標出反射角大小;

  例4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發(fā)光點S,從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A點,請作出光路圖。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當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是30°時,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應是   。

  2.能夠從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發(fā)生的緣故。這時,每一條反射光線都   反射定律。

(二).選擇題

  3.反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 )

(A)30° (B)60° (C) 90° (D)120°

  4.如圖5-8,入射光AO與鏡面成30°夾角,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為120°

(C)入射光線AO與法線間夾角是60° (D)反射角是30°

(三).作圖題

  1.在圖1中,已知入射線OA畫出經(jīng)過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線,并在圖中標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

  2.在圖2中,已知入射光線與其中一塊鏡面夾角是30°,兩塊平面鏡夾角是60°,畫出這條光線在兩鏡間的反射光線。

  一、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會畫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

  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重要規(guī)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識要有全面的理解。

  二、基礎練習

  1.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由于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表面對光線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3.球面鏡分凹鏡和凸鏡兩種,凹鏡能使平行光線會聚在焦點,使焦點發(fā)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鏡能使光線發(fā)散。

  三、復習過程

(1)平面鏡:

  1、成像特點:①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虛象”“像、物關于鏡面對 稱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變光路

  5、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

  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后視鏡

  例題1 下列設備主要利用平面鏡來工作的是( )

  A、潛望鏡 B、顯微鏡 C、照相機 D、電影機

  例題2下列有關光的現(xiàn)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現(xiàn)象

  B.汽車在夜間行駛時,應打開駕駛室里的電燈

  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平面鏡所成的像會變大

  D.在暗室里,為了能從鏡子中看清自己的臉部,應把手電筒正對鏡子照射

  例3 “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如圖6),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中出現(xiàn)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 B.水中出現(xiàn)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二、 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一個人立于平面鏡前2米處,此人在鏡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

  的  的像。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米。

  2.物體與在平面鏡內的像相距9米時,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為   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對鏡面運動則像將以   的速度朝   方向運動。這過程像的大小將  。(以地面為參照物)

  3.醫(yī)生檢查耳道時,戴的是   鏡是利用該鏡對光的   作用。汽車的觀后鏡要選用   鏡,這是因為它比同口徑的平面鏡有   觀察范圍。

  4.把凹鏡對著太陽,太陽的平行光被凹鏡反射后   于一點,這一點叫做凹鏡的   。

(二).選擇題

  5.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離平面鏡越遠,經(jīng)平面鏡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鏡所成的像總是與物體等大

(C)若像與物之間的距離增大20厘米,則物體要向平面鏡靠攏10厘米

(D)平靜的水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岸邊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6.能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的是( )

(A)凹鏡 (B)凸鏡  (C)平面鏡

(三)、作圖題

  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A′B′。

  2、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四)實驗題。

  1、(錦州)如圖所示,某小組用甲、乙兩個相同的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他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點燃的甲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都可以使乙蠟燭與甲蠟燭的像完全重合。他們進一步測量了兩蠟燭到玻璃板之間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次數(shù) 距離

  甲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乙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選填“實”或“虛”)像;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體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泰安)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的關系;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三、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也是光現(xiàn)象,講述的是折射現(xiàn)象和物體的顏色的初步知識,是選學內容。研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是理解透鏡作用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xiàn)象的基礎。

  4、光源發(fā)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時,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

  時,它們的光路圖如右圖所示,其中 NN’是界面,

  右側是玻璃,BO是入射光線,OC是反射光線,OA

  是折射光線。

  四、復習過程

(1)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現(xiàn)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例題1:下列四個現(xiàn)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 B、小孔成像

  C、燈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

  例題2:下圖中描述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例3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xiàn)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原因的是 ( )

(2)從實驗知道,太陽發(fā)出的白光通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紙屏上形成彩色光帶,叫做光譜。彩色光帶的顏色按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表明,白光不是單色的,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成的。

  通過棱鏡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由單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復色光。復色光分解單色光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

  關于物體的顏色,要知道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關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紅、綠、藍是色光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色光束。

  關于顏料的混合,要知道紅、黃、藍是顏料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顏色來。

  五、堂上練習

(一)作圖題:

  1、(河北) 如圖8所示,是一條經(jīng)水面反射后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其入射光線及與人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 (石家莊) 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徑跡。

(二)選擇題

  1.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折射現(xiàn)象的是(   )

(A)平靜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燈光下,墻壁上出現(xiàn)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來向上彎折了

(D)人們看到平面鏡中自己的像

(三)、實驗題。

  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xiàn)象,圖是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畫的光路圖,改變入射角的大小,他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六、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3

  導學目標知識點:

  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了解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分別由什么決定。

  課前導學

  1、光的色散

  國物理學家 用 使太陽光發(fā)生了色散。

  2、白光是由 組成的;

  3、彩虹的形成原因:太陽光在空中傳播時被空中的水滴 而形成的,

  4、色光的三原色是 、 、 ;

  5、透明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

  6、顏料的三原色是 、 、 。

  課堂導學

  1、演示實驗:用玻璃三棱鏡對準太陽光,折射到教室的墻壁上,觀察現(xiàn)象。

  色散:

  2、討論分析色散的原因:

  在同種介質中,入射角相同時,各種色光在折射時的 不同造成的;

  3、演示:色光的三原色為 ;并演示他們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顏色。

  4、光照到物體上時,一部分光被物體 ,一部分光被物體 ,如果物體是透明的,還有一部分光 物體。

  5、演示實驗:透明物體的顏色由 決定;

  一透明物體透過的是紅光,則它是 的,若透過的是黃光,則它是 的。若一個物體能透過所有色光,那它是 色的。

  6、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決定的。

  不透明的綠色樹葉因為只反射 光,所以才是 色的。

  7、若一個物體反射所有色光,那它是 色,若一個物體吸收所有色光,那它是 色。

  8、經(jīng)過實驗知道顏料的三原色是 、 、 。

  課堂練習

  9、雨后的天空,有時會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關于“彩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B、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C、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是由于空氣中懸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10、在“人面桃花相映紅”這句詩中,用光學知識解釋桃花紅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發(fā)出紅光;B.桃花吸收紅光 C.桃花反射紅光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1、在無其他任何光源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fā)出的紅光,照在穿白上衣、綠裙子的演員身上,則觀眾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裙子是 色。

  課后作業(yè)

  12、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紅色的花是因為 ( )

  A.花發(fā)出的光是紅色的 B.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紅色光

  C.花發(fā)出的光是白色的 D.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紅色光

  13、將一束紅光和一束綠光同時照射到白墻上的同一個地方,有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白色B. 紫色C.黃色D.藍色

  14、透過藍色的透光玻璃,進行下列觀察,結果是( )

  A. 觀察黃色物體,呈現(xiàn)綠色 B. 觀察白色物體,呈現(xiàn)藍色

  C. 觀察紅色物體,呈現(xiàn)紅色 D. 觀察任何顏色的物體,都呈現(xiàn)藍色

  15、我國唐朝的張志和在《玄貞子》中記載了的“人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形成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鏡成像

  16、晴朗的天空為什么是藍的,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太陽光穿過大氣層中,除藍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氣層吸收掉了

  B.太陽光穿過大氣層中,除藍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

  C.空中漂浮著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時,太陽光遇到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發(fā)生散射,太陽光中的紅光等色光散射較小穿過了大氣層,而藍光散射較大

  D.以上說法都正確

初中物理光學教案3篇 高中物理光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學校教育工作計劃3篇(初中教育教學計劃)

實用的初中日記作文6篇(日記初中作文)

我的暑假高一作文3篇(初中作文我的暑假)

關于初中成長故事作文6篇(初中作文成長的故事)

初中生活的作文6篇 寫關于初中生活的作文

實用初中周記4篇 初中周記通用

精選小班體育教案3篇(體育教案小小班)

遇見最美的作文3篇(初中作文最美的遇見)

干點家務活思想品德教案模板3篇(做點家務活教案)

作文培訓心得體會6篇 初中作文培訓心得體會


相關熱詞搜索:初中物理光學教案   光學   初中   物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