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下面是熱心會員“zhishaoyou”收集的《乘加乘減》教案,以供參閱。

【課程目標】
1、掌握乘加和乘減的計算方法。
2、能夠及時地開展乘加和乘減的計算。
3、學會根據(jù)含有乘加和乘減的算式去解決一些簡單的現(xiàn)實問題。
【教學重點】
了解含有乘加和乘減算式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掌握運用含乘加或乘減的算式來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備考與鋪墊。
2×2= 2×4= 4×4= 1×3=
3×2= 1×4= 3×3= 3×4=
3+3+3=2+2+2+2=
以列車傳達的方法報告回答,并請學生選擇一道題目解釋其意義。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進新課。
老師提問:同學們?nèi)ミ^公園嗎?公園中蘊含著很多數(shù)學知識,這堂課我們要一起去公園尋找需要解決的問題。(展現(xiàn)4匹小木馬,每匹木馬上坐著3個人)
老師:仔細看,從這幅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加法算式:3+3+3+3=12(個)
乘法算式:3×4=12(個)
當加數(shù)相同時,大家可以直接用乘法來計算。
三、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1、教學例5。
(1)銜接:認真觀察有什么變化,看誰的眼睛最亮,(走了一位)如今一共有多少人?能否直接列舉乘法算式來計算?請同學們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2)匯報交流。
方式1:依據(jù)每匹小木馬上坐的總數(shù),用連加的形式測算。列式:3+3+3+2=11(個)。
方式2:前邊3匹上的總數(shù)相同,能夠列乘法算式,加上另2個人。列式:3×3+2=11(個)。
方式3:假定每匹小木馬上坐3人,那便是4個3,但在設置時多加了一個人,因此計算后要減掉此人。列式:3×4-1=11(個)。
(3)引導觀查算式。
老師強調(diào):像3×3+2,3×4-1這樣的算式有乘法和加減法,我們稱之為乘加和乘減。
這倆算式該如何計算呢?
思索:在3×3+2中,3×3下橫線所愿的是什么?為何還要加2?
在3×4-1中,3×4下橫線所愿的是什么?為何還要減1?
請分組討論,并提名回答。
2、總結。
乘加和乘減的算式都應先測算乘法,再執(zhí)行加減法。
3、展現(xiàn)教材第58頁做第1題。
看圖列算式,并請學生敘述算式中每部分所表示的價值。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訓練十三第4題。
此題要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查圖,激勵多元化的解題技巧。
2、5×3-5= 5×3+5= 5×4+5=
5×2= 5×4= 5×5=
根據(jù)上下兩題的對比,引導學生了解算式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乘法口訣的記憶法。
五、總結全課,分享收獲。
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預估乘加和乘減時,我們要遵照先測算乘法,然后再進行加減法的順序。在我們忘掉口訣時,能通過聯(lián)想鄰近的口訣來數(shù)值,比如4×4可以用4×3+4來獲得。
六、板書設計。
乘加 乘減
一共坐了多少人?
3+3+3+2 3×3+2=11(個) 9
3+3+3+3-1 4×3-1=11(個) 12
運算順序: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
《乘加乘減》教案相關文章:
★ 春曉教案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