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七年級地理教案6篇,以供借鑒。
七年級地理教案1
學習目標:
1、準確說出地球的形狀,學會運用有關地球的基本數(shù)據(jù)來描述地球的大小。
2、認識地球儀,能在地球儀上準確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jīng)線、緯線、赤道和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3、了解赤道、緯線、緯度的定義。
4、分析掌握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guī)律,明確南北緯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5、根據(jù)所給出的緯線圖準確說出某一點的緯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緯度區(qū)位置。
學習重點:
1、了解赤道、緯線的定義,能夠在地圖、地球儀上準確地找出.
2、掌握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guī)律,南北半球的劃分。
學習難點:
掌握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guī)律,并能準確說出某一點的緯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緯度區(qū)。
學生自學
學習任務(一)自學課本14—16頁地球的形狀部分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說出地球的形狀。
2、利用圖中有關地球的基本數(shù)據(jù)描述地球的大小。
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比較出不同之處,提出疑問并記錄。
組間:以各組代表為代表交換各組記錄,作出匯總。并互相解答。
學習任務(二) 自學課文第16—17頁地球儀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儀?
2、在地球儀上準確指出地軸、南北兩極、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極圈、北極圈、經(jīng)線及緯線。
3、說出赤道、緯線、緯度的概念,南北緯度的是如何劃分的,南北緯度各用那個字母表示。
4、觀察“緯線與緯度”圖分析緯線的特點、分布變化規(guī)律。,填下表。
緯線(圈)
形狀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長度的特點
緯度的范圍
度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
相同度數(shù)的區(qū)分
零度線的確定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七年級地理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知道地球是個不規(guī)則的球體,地球與赤道的平均半徑以及赤道周長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計探討地球形狀的滑動和相關事例,用簡單的方法證明地球的形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探索地球奧秘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方法,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受到科學史和辨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
地球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地球形狀的認識
教學具器材
地圖
導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課前:[歡迎畫面]自制歡迎畫面:世界地圖和一個小姑娘探究頭像及歡迎詞:歡迎你進入地理知識殿堂!(制造一個研究地理學科的學術氛圍,利用文字和女孩頭像使氣氛嚴肅而不失親切。這對剛剛進入地理學習的學生來說很重要,他們有了被尊重的感覺,也激發(fā)他們熱愛地理科學,愿意學習地理學科的愿望。)
(二)新課講授
上課: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地理知識殿堂!作為一個地球人,你合格嗎?(老師親切地說,配合黑板文字進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據(jù)課堂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計1﹏5個有關問題,在考察學生的同事引入教學,下劃線處是連接內容。)
1、你觀察到的太陽、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狀的?
2、小時候你是否想過“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問題?
3、現(xiàn)在你認為地球是什么形狀的?你能舉出相關事實進行說明嗎?
4、你怎樣用數(shù)據(jù)描述籃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這些問題可以指定學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討論回答,回答的過程就是談話過程,是師生交流過程,學生討論過程,也是從生活升華到科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地理學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問題1:太陽是圓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陽是球形的結論;月亮看起來不同時間形狀不一樣,實際上也是球體,至于為什么不一樣,有的學生也許能夠說出來,說不出來也不要緊,告訴學生以后我們會研究;星星是點狀的,其實也是球形的,只是因為離我們太遠,就縮小成點了……
問題2:實話實說,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觀察。
問題3:球體,這點學生已經(jīng)知道,為什么呢?不同學生獲取這一概念的來源不同,可以任由他們敘說,重在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追問:如果只是根據(jù)你觀察的現(xiàn)象,你認為地球是什么樣的?平的……古人也和你們有同樣的想法,圍繞地球的形狀問題,不同地區(qū)、不同階段的學者曾經(jīng)提出過不同的主張。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
引申總結:哪些證據(jù)可以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遠——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圓的。
3、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地球是個球體。
學生朗讀《麥哲倫船隊的環(huán)球航行》,根據(jù)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請同學們談感受,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學是經(jīng)過人們的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而來的,今天認為正確的真理,明天也許就會……所以我們要相信科學但不迷信書本,要敢于質疑并勇于證實之。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更設更正確。
●追求真理很多時候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讓我們向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致敬!
4、地球衛(wèi)星照片——證實地球是一個球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問題4、用手可以比畫出籃球的.大小,可要用數(shù)據(jù)說明,就要用到數(shù)學知識,根據(jù)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應該能夠回答出用半徑就可以求出籃球體積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計算方法同理。
分組活動,完成書中第11頁要求填寫的內容。
教師給出準確的地球周長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徑等數(shù)據(jù),并通過以下形象的說法讓學生體會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們乘坐每小時飛行800千米的飛機,沿著赤道繞地球飛行一周,得用50個小時。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這個面積相當于53個我國領土(960萬平方千米)那么大。
二、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先有學生來說,老師最后總結。
板書設計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狀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
極半徑: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作業(yè)設計復習
小結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jīng)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的緯線圈。
②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jīng)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jīng)度
?、倬暥鹊淖兓?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垡猿嗟罏榻?,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芙?jīng)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荼境踝游缇€以東的經(jīng)度叫東經(jīng),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jīng)度叫西經(jīng),用“W”表示。
?、迻|、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自轉/公轉
繞什么轉:地軸/太陽
方向:自西向東/自西向東
周期:約24小時/一年
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诒卑肭蚺c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xiàn)象,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葑晕飨驏|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俚貓D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诒壤哳愋停壕€段比例尺、數(shù)字比例尺
?、郾壤叽笮〉呐袛啵悍帜赣。种涤?,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七年級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是一個文理參半的學科,有它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在此,我談一下我個人學習地理科的一點小小體會。
我把學習地理的步驟分為三步曲:書本、練習和考試。當然這三步對于其他科目也適用,但地理科在這三步曲中有它的特點。
一、書本。地理科的書本大體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文科知識較重,也就是記憶量較多的部分,例如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另一類是理科思維較重,也就是需要理解、應用較多的部分。例如自然地理,這方面往往還涉及計算。在看書本時就要注意這一特點。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在看書時要記憶和聯(lián)系實際,注意關鍵詞句。而自然地理則應加深理解及推算的原理??磿鴷r還要注意加強空間思維的聯(lián)想,例如想象地球的轉動變化等。按照以上的規(guī)律看書,把書本的知識結成網(wǎng)絡,這樣就能在運用時得心應手。
二、練習。在熟悉書本的基礎上做練習也是需要技巧的。文科類的知識題量不需要太多,重在表達時要注意簡明和清晰,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涉及簡答題。而理科類的題目通常是難點,特別是計算的部分,做這類題可以進行專題式的訓練,對每一種類型題進行專門訓練,并在訓練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長此以往,便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做練習貴在精而不是多,做題是檢查書本知識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題時不清晰或出現(xiàn)錯誤,立即查書并記住是很重要的。
三、考試。每次考試都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好辦法。在考試中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的缺陷后糾正是使自己進步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要學會從考試中摸索出重點和規(guī)律。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
七年級地理教案3
地球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重點)
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經(jīng)線、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jīng)線、緯線、兩極和赤道。
3、使學生知道經(jīng)度、緯度的確定方法(難點),記住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重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讀圖分析和啟發(fā)式談話法、電化教學法。
○教學時間:
約分鐘。
○教具:
地球儀、經(jīng)緯儀、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若干(學生每人或兩人一個)
○教學過程
第一章地球(板書)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板書)
導入語:宋代文學家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地球”。但是,作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對地球還知之甚少。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地球的“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們就先來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況,首先學習“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板書)
1、地球是什么形狀的?(看地球衛(wèi)星照片和圖1、2地球的大小示意圖后回答)
地球形狀是:球體。
2、地球的球心、極半徑、赤道半徑和周長在哪里?
答:[結合經(jīng)緯儀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從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叫作地球半徑。其中,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半徑,叫極半徑;從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點的半徑,叫赤道半徑。地球的周長叫赤道。赤道正好處在北極和南極的中間。
3、赤道半徑和極半徑相差多少千米?[看課本圖中注釋的具體數(shù)字回答]
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兩者相差21千米??梢姷厍蚴且粋€兩極稍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但由于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的時候,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人們仍把地球看作正球體。)
4、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地球表面積分別是多少?
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5、課堂練習:現(xiàn)在請大家在筆記本上把表示地心、兩極、赤道和極半徑、赤道半徑的圖畫出來。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板書)
1、什么是地球儀?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儀。
2、[出示地球儀]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由哪幾部分組成?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球體、地軸組成的
3、地球儀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還有經(jīng)線、緯線、南北極。
4、地球儀是圍繞什么轉動的?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地球儀是繞地軸轉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ㄗ寣W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到南極和北極,并指示給旁邊的同學,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確。)
(1)教師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讓地球儀自西向東(即自左向右)作逆時針轉動。告訴學生面對地球儀如何識別東、西、南、北4個方向。
(2)(做一做)先后請幾位學生上臺演示地球自轉,并在地球儀上指出東、西、南、北4個方向。
(3)只知道東西南北,還無法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利用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網(wǎng)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知道排號和座號才能找到座位一樣。經(jīng)緯網(wǎng)是由緯線與經(jīng)線構成的。
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軸?(沒有,是假想的)
6、課堂練習:
(1)地球是自西向東繞地軸運動的。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三、緯線和緯度(板書)
[引入]地球儀上有許多縱橫交織的線,你知道哪些是經(jīng)線,哪些是緯線嗎?現(xiàn)在我們來識別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線和緯線。
1、什么是緯線?(讓學生在課本上找出緯線的定義,并讀出來。)
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與經(jīng)線垂直相交,并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
?。ㄗ寣W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出緯線指示給同學,請對方判斷正確與否。)
2、緯線是什么形狀?是半圓,還是圓圈?圓圈。
3、緯線指示什么方向?是東西方向,還是南北方向?東西方向。
4、所有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義)是什么?(結合經(jīng)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在兩極的中間,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它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6、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結合經(jīng)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緯線長度逐漸縮短,到兩極縮成一個點。
7、緯線有哪些特點?(展示經(jīng)緯儀,學生觀察回答)
緯線的特點:圓圈、長度不等、指示東西方向。
8、在地球儀上大家可以畫出多少條緯線?人們是怎樣區(qū)別每一條緯線的?
[邊指示邊講解]在地球儀上可以畫出無數(shù)條緯線。為了區(qū)別每一條緯線,人們給緯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shù),即緯度。(這就好像給每條緯線都起了名字,我們就能區(qū)別它們了。)
[多媒體展示圖片]“緯線與緯度示意圖”。
9、哪條緯線是零度緯線?南北半球是如何劃分的?
人們把赤道定為零度緯線,它把地球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10、緯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極點。
11、赤道南北兩側的緯線在名稱上有什么不同?他們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
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字母“N”來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字母“S”來表示。
[板書] 北緯——N,南緯——S
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緯20度和南緯20度可分別表示為:20°N,20°S 。
13、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shù)分別向北、向南排列,它們的度數(shù)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北緯度越向北度數(shù)越大;南緯度越向南度數(shù)越大。(多媒體圖示變化規(guī)律)
14、人們通常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分成低緯、中緯和高緯三部分。其中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板書:低緯、中緯和高緯] [多媒體展示] “低、中、高緯度示意圖”。
課堂練習:讓學生將課本、練習冊或教師給出的練習紙(多媒體課件更好)中的緯線緯度指讀或標注出來。
[示例題]請問北京(40°N)處于什么緯度帶?中緯度。
[示例題] 中國和南極洲分別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中國在北半球;南極洲在南半球。
七年級地理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經(jīng)緯位置,海陸位置)
2.俄羅斯的地形,河流,氣候
3.運用地圖,鞏固學習描述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1.俄羅斯地理位置特點
2.俄羅斯地形特點
3.俄羅斯氣候特點
三;教學難點
1.俄羅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俄羅斯主要地形區(qū)
四: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
2.討論法
3.對比法
五:教具準備
課件,音樂素材,圖象素材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伴隨著樂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環(huán)播放莫斯科風光圖片,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好奇中開始學習.
[教授新課]
課件:俄羅斯
教師:引導學生俄羅斯與蘇聯(lián)的關系,并請個別來學生介紹
學生:……
教師:在俄羅斯以蘇聯(lián)形式存在的時候,它的面積是最大的,同時當它解體后面積仍然是最大的,請同學們思考這說明什么?
學生:國土遼闊等
教師:很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國土遼闊的俄羅斯的相關內容
課件:本節(jié)課框假結構圖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地圖冊或書本的俄羅斯的地形圖,進行以下分析
課件:一位置范圍
1.經(jīng)緯度位置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并分析俄羅斯經(jīng)度和緯度范圍
課件:俄羅斯地形圖
閃爍出現(xiàn)經(jīng)度范圍
同時教師請學生歸納因經(jīng)度廣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學生:1.跨東西半球
2.跨亞歐兩洲
課件:閃爍緯度范圍
同時請學生歸納因緯度分布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學生:氣候主要分布在溫帶氣候區(qū)
課件:2.海陸位置及臨國
同時放映出俄羅斯與周圍海洋和臨國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
課件:二地形特征
同時放映出俄羅斯地形圖,請學生總結地勢和主要地形
學生……
教師:總結俄羅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為主
地形有:山脈,平原,高原,山地
課件:分別顯示所述地形
學生:對以上地形進行特點描述
教師:總結主要地形區(qū)——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課件:重點顯示以上主要地形區(qū)及相互之間的分界線
教師:從課件放映的分界線承轉到河流,進而講述下面的學習內容。
課件:三:河流和湖泊
同時顯示俄羅斯地形圖,請學生歸納主要的河流
學生:……
教師:總結主要的河流和湖泊——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伏爾加河,烏拉爾河,貝加爾湖,里海
課件:重點出現(xiàn)以上河流和湖泊
教師:對以上河流和湖泊進行講解
課件:練一練地形區(qū)與河流和湖泊綜合填表題
學生:……
課件:給出正確答案,并重新出圖讓學生結合圖進行記憶
教師:承轉:課前我們分析了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時我們關注到了,它大部分屬于溫帶氣候區(qū),那這個國家總體的氣候分布和特征分別是什么呢?
課件:四俄羅斯的氣候
同時出現(xiàn)俄羅斯氣候氣溫降水分布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氣溫——由南向北逐漸遞減
降水——由西向東逐漸遞減
課件:氣候類型列舉
同時出現(xiàn)雅庫茨克氣溫降水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氣候特點——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課堂小結……
課后練習……
七年級地理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地球公轉的概念、運動方向、周期。
2、使學生理解由于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的夾角、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規(guī)律、二分二至點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地球公轉示意圖,弄清二分二至點的含義
教學媒體:
手電、地球儀、自制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度的夾角模型。
教學過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轉示意圖
[講解]:地球上的光熱來自太陽,冷暖的變化也與接受到的太陽光熱密切相關。由于日地距離遙遠,地球比太陽小的多,一般把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線看作一組平行光。
[板圖]:平行光照身射球體時直射點的圖形特征
[提問]: 哪兒是直射點?直射點在圖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節(jié)]:平行光線延伸過圓(球)心的光線是直射線,和球的`交點就是直射點
[演示] 步驟:
?。?) 地球儀在燈泡的照射下,最亮處就是直射點
?。?) 另一地球儀擺在對面(注意觀察兩者軸的傾斜方向)用教鞭連接兩地球儀的直射點,教鞭恰好通過光源中心,三點成一線。(注意兩個球體的光點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 旋轉教鞭一周,所得軌跡就是公轉軌道。
[學生活動] 由學生充當太陽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請觀察,地球繞日公轉中,直射點的位置有無變化?
一個學生(個兒稍高)當太陽,在中間,向兩側張開雙臂,表示平行光
四個學生(個兒差不多)的頭當?shù)厍?,分別站在P11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四個位置上。
[演示步驟]:
1、找齊。 “太陽”張開雙臂旋轉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學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傾斜。 A,B,C,D四個“地球”的頭同時指向北極星方向(A前傾,C后仰,B,D側偏)
3、觀察。 確定二分二至點。(太陽的直射光分別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轉。 四個“地球”在軌道運行,位置相互替換。辨別新位置(注意保持頭的傾斜方向不變)
5、自轉加公轉。留一個“地球”,讓他自己旋轉一周的同時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頭的指示方向不變)
[分小組演示]:教師指導
[提問]: 哪個時間看不到頭頂?哪個時間看不到下巴?這兩個時間出現(xiàn)的是什么現(xiàn)象?
讀一讀:極晝極夜
[小結]:學生用觀察和體驗的結果填入表中
節(jié)氣
太陽直射緯度
極晝極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北極圈
南極圈
板書:
二。地球的公轉
1。繞太陽旋轉
2。方向:自西向東
3。周期:一年(356天)
七年級地理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道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
2、在地圖上正確辨別方向;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根據(jù)比例尺,量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能夠根據(jù)地圖的圖幅大小、所示范圍大小,正確選取比例尺。
3、了解地圖的制作原理和地圖的分類;實例引導讀圖嘗試,學會判定生活中地圖上的方向。
4、體驗演示判定方向的快樂;領略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大小、內容詳略的關系。
教學方法
以學案為載體,實行小組教學形式,實施零距離課堂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設置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四四方方一張紙,世界各地都容納,有山不能爬,有水它不流。”—引出“地圖”。“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之一。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繪制地圖的一般方法
1、自主學習:
讀圖1—7和圖1—8,思考:
(1)、是不是圖中那所學校象圖中的那樣小?畫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要用一張象校園那么大的白紙來畫嗎?
?。?)、把校園中的事物象畫美術作品那樣真實地畫在紙上嗎?
(3)、如何讓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學樓?哪里是運動場?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ū壤撸貌煌姆柋硎静?/p>
同的地物(圖例),并用文字、數(shù)字標明(注記)。
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縮小,并用_______畫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為一幅地圖。
鳥瞰圖—平面圖—地圖
學習任務(二)地圖的分類
1、自主學習:讀第7頁第一段,思考:地圖都有哪些種類?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肥城市各年齡段人口統(tǒng)計圖》、《山東省河流分布圖》各屬于哪一類
地圖?
?。阂话銇碇v,閱讀地圖時,應先看圖名,知道地圖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接下來是看圖例,了解地圖內容的表達方式怎樣;閱讀地圖內容時,應該是先整體,后局部,先綜合,后要素。盡量多地發(fā)掘地圖內容,達到“圖”盡其用的目的。
盡管地圖的種類多種多樣,內容不一,但每幅地圖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地理事物后,用符號、文字來表達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圖必須具備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學習任務(三)方向判定
1、自主學習:讀課本第7頁,思考下列問題
?。?)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圖上的方向:
?、倨胀ǖ貓D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側“米”字形示意圖中標出。
?、谥赶驑说貓D中如何判定方向?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A·
B·
右圖中A點在B點的_______方向。
指向標地圖中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箭頭前方為北,后方為南;箭頭左方為西,右方為東。
正北方
通過實踐明確方法:
1、扭身子不如扭圖
2、指向標太小可放大
3、為求精確可平移指向標
學習任務(四)比例尺
1、自主學習:請大家自主學習第8、9頁,完成下列問題
(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尺可以用、和三種形式表示。三種表示方式的轉換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______________
?。?)如何比較比例尺的大???(由分式大小的比較規(guī)則,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較規(guī)則)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內容的關系:
北京市地圖
中國地圖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圍大小
表示內容詳略
?。?)兩幅圖的比例尺哪個大?哪個?。?/p>
?。?)兩幅圖表示的范圍哪個大?哪個小?
(3)兩幅圖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圖詳細?哪幅圖簡單?
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容就越
分母
比例尺
表示實際范圍
內容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簡略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詳細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醫(yī)院在學校的______方向。
(2)小明從水電站步行到學校,速度為每分鐘50米,則大約分鐘可以到達。
解析:(1)首先要看地圖上有無指向標。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根據(jù)指向標所指的
北方確定方向,把指向標平移到學校,可判定醫(y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
?。?)先量得水電站到學校的圖上距離為2cm,代入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實地距離=2/1﹕20000=40000cm),即400m,用距離/速度(400/50=8)即得出時間。
答案:(1)東南方(2)8分鐘
2、下列四幅圖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解析:一般說來,在地圖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的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故D符合題意。
3、完成教材10頁活動題1、2、3、4、5。
充分用好圖中的比例尺數(shù)據(jù),并可提供沒有比例尺但圖幅大小相同但范圍明顯不同的兩幅地圖來對比,以深化認識。
通過減0后明確1厘米代表的實地范圍,以乘法口算即可。
四、總結梳理歸納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學會看地圖,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們要學會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記住并應用比例尺定義、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轉化、大小等,初步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工具”的觀念,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
五、鞏固練習,達標檢測:
能力訓練P7基礎鞏固:2、3、4、5綜合運用1、2、4、5
六、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學地理
一、學會看地圖
?。ㄒ唬┑貓D的制作與分類
1、制作2、分類
(二)地圖的三要素:
1、方向: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地圖:根據(jù)指向標定方向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1)表示方法: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比例尺大小與內容簡略的關系
這節(jié)課重點在比例尺,與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密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稍一粗心就會做錯,所以這節(jié)課重在理解,讓學生自己動腦得出結論。
七年級地理教案6篇相關文章:
★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教案4篇 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教案人音版全冊
★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篇(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4篇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人教版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分與合教案3篇 小學一年級上冊分與合教案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篇 北師大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