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一起玩積木》教案3篇(幼兒園中班一起玩積木教案及反思),歡迎參閱。

《一起玩積木》教案1
活動目標
1、鍛煉觸覺。
2、學習看圖拼搭積木。
3、感知平面圖形與幾何體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用稍大的紙箱做成“魔箱”。
2、小型積木人手一套。
3、教師事先用小型積木中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圖形構(gòu)成各種操作底卡,有些圖案沒顏色,有些圖案上的顏色與積木上的面的顏色一致。
4、準備學習包《主題活動·搭積木》。
活動過程
一、游戲《神秘魔箱》
1、摸一摸:出示裝有小積木的“神秘魔箱”,請一幼兒伸手進去摸摸看箱子里裝了什么寶貝。
2、猜一猜:請幾個幼兒分別從箱子里摸積木,讓幼兒先猜猜是什么形狀的積木,再摸出來看看是否猜對。
二、游戲《堆積木》
1、交代游戲規(guī)則:選擇一張操作底卡,從摸箱中摸出相應積木拼搭出底卡上要求的形狀。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底卡,分組摸積木拼搭。
3、鼓勵幼兒選擇沒色彩的操作底卡進行操作,并將操作結(jié)果記錄在底卡上(為操作底卡涂色)。
三、總結(jié)分享
展示幼兒的建構(gòu)作品。
請幼兒分組介紹自己搭建的作品。
四、引導幼兒操作學習包《搭積木》
活動延伸
將各類積木投放到建構(gòu)區(qū)讓幼兒練習搭建。
將若干積木投放到科學區(qū)供幼兒分類、排序。
幼兒園搭積木教案設計
幼兒園搭積木教案,搭積木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鍛煉幼兒的智力,讓幼兒變得更聰明,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游戲。
《一起玩積木》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nèi)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能力目標: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用數(shù)位意識。初步學會在合作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情感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克服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shù)位關(guān)系。
教具準備:
每兩個學生準備20塊正規(guī)的小正方體、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你們玩過搭積木嗎?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搭積木》。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積木增減游戲?!?/p>
1.老師說說游戲規(guī)則:兩人20塊積木(同桌互相合作),每次誰來先玩,有石頭剪刀布來定輸贏。贏的同學先來玩,輸?shù)耐瑢W做小老師,看看對方說對了嗎。每個同學一邊玩,一邊說:“先擺幾塊,再放幾塊(或拿走幾塊),現(xiàn)在有幾塊?”擺放積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學生動手搭一搭。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中學樂,學生腦海里呈現(xiàn)對20以內(nèi)不進位的加減法的計算,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出示課件
(1)我們來看看笑笑在做什么?
?、僬f說圖的意思?----先擺13塊,再放2塊
?、趩枺含F(xiàn)在有多少塊?
?、勰隳芰谐鏊闶絾?(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積木擺一擺),在書本P74上寫一寫。
?、軐W生匯報,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13+2=?(板書)
?、菡堃粋€學生在計算器擺一擺這里的積木。----先在個位擺上3個珠子,在十位上擺1個珠子。
(師分別用黃色粉筆在個位上描一描,十位用白色)
?、蘅墒切πυ俜哦?塊積木,那么這個2又在哪個位上?——個位。
你怎么知道的!---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所以在個位擺上2個珠子,之前個位上有3顆珠子,后來再個位上放多2個,所以個位現(xiàn)在有5個珠子,十位上還是1。
剛才我們通過擺珠子,幫笑笑列出算式,還求出得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計算的時候,不能隨身帶計算器,那么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先算個位上的數(shù),再算十位上的數(shù)。---15 13 + 2 = 15
【設計意圖】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2)看淘氣是怎樣擺積木?
?、僬f說圖的意思?
問:剩下多少塊積木
(原來有多少塊積木,你怎樣知道是18塊?可淘氣拿走了2塊)
?、趯W生匯報,你能不能說說你計算的過程? 18—2=16
(引導學生說出18、2的個、十位)
?、劢處熣f明:我們在計算器擺一擺,原來有18塊,18表示1個十和8個一, 2表示什么?(生:2個一)。
因為淘氣是拿走2塊,所以,老師在哪個位上拿走2 塊?(生:個位)。當老師拿走了兩塊之后,計算器變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學們算的,跟老師從計算器擺的結(jié)果怎樣?---一樣
那么我們怎樣在算式里計算出16呢?先18上的個位上的8減去個位上的2,所以個位剩下6顆,(黑板寫6),在來看,十位上的1有沒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變,直接寫1, 現(xiàn)在這個數(shù)是16。
(3)總結(jié)算法。
?、賹W生試著總結(jié)。
②教師訂正并板書。
三、鞏固新知
1.書本做一做
(1)動手寫一寫,在書本寫一寫
(2)學生匯報
(3)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書本說一說
(1)小組以競賽的方式完成。每組分別有個數(shù)字,誰能先寫完,就能出來分別跟其他組的同學相碰,哪組列得算式越多,加的星星越多。
(2)學生匯報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玩的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積木 13+2=15或2+13=15
18-2=16
不進位加法——把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 不退位減法——把個位上的數(shù)相減
《一起玩積木》教案3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shù)表示20以內(nèi)這些物體的個數(shù)。
2、使學生根據(jù)11至20個數(shù)的組成,掌握20以內(nèi)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教學重點:十幾加幾、減幾。
教學難點: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jù)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師板書:10+5=1516-2=14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結(jié)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shù).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一)動手操作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里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添加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shù),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nèi)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10+6=1610+7=17
11-1=1016-6=1017-7=10
11-10=116-10=6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添加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師小結(jié)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么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你們善于動腦思考的結(jié)果。
三、活動三:整理歸類。
(一)找規(guī)律
1、根據(jù)我們列出的算式進行整理,你們能找到這些算式計算的規(guī)律嗎?
2、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體反饋。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二)教師小結(jié)
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同時找到了這些算式計算的規(guī)律及方法,你們真了不起,希望你們繼續(xù)發(fā)揚這種探索精神。
《一起玩積木》教案3篇(幼兒園中班一起玩積木教案及反思)相關(guān)文章:
★ 小班美術(shù)和太陽寶寶一起玩教案3篇(和太陽寶寶做游戲教案)
★ 中班主題大家一起來刷牙教案3篇(幼兒園教案大家一起來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