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家校共育心得體會8篇(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供大家參閱。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
由于疫情的原因,到今天為止,居家學習已經(jīng)有二個多月了,從開始時的煩躁,手忙腳亂,到現(xiàn)在的沉靜且有條不紊,無論對于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蛻變的過程?;仡欉@段時間與孩子緊密相處的點點滴滴,做一個自我梳理,也給這個有非常意義的時期,做一個
在疫情期間,不能在學校進行常規(guī)的面對面的授課,全部改成
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背誦古詩、古文,以前孩子總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背下來,現(xiàn)在我跟他一起背誦,我說:“媽媽有一個武功秘籍,特別神奇,你先把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大聲通3遍,然后合上書,回憶自己讀過的內(nèi)容,看看能記起多少,幾個字,幾句話都可以,然后再讀一遍,再回憶,如此重復(fù),很快就能背下來?!彼_始不相信,我鼓勵他嘗試,我倆一起讀,一起回憶,很快就背下來了,孩子很開心的說:“媽媽,這個秘籍真的有用哎!”我看著他開心,我也就快樂了。以后的背誦再也沒有成為難題。
我們一起制定的學習計劃,按學校正常的教學進度來預(yù)習各門功課,有不懂的問題,隨時在
這樣陪伴學習的過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過程也很辛苦。一起與孩子當學生,不僅能帶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實際上也對我自己是一種鞭策,在與孩子一起學習、生活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也讓我自己經(jīng)常反思、
平時沒有這么長的時間無縫隙的面對孩子,所以對學習,對教育問題一直也沒有重視起來,總覺得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對我們家長來說,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和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墒墙?jīng)過這段時間,我才發(fā)現(xiàn)教育孩子真不簡單,需要老師與家長們長期的付出。我們家長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而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迥異的“神獸”,真是無法想象這個情景。“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我們家長需要與老師保持有效的、良性的溝通。學校與家庭教育紅線要一致,學習習慣要一致,這個很重要。教育的根本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土壤,為孩子的初始教育
把孩子教育成才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目標,積極配合老師教學工作,家校緊密合作,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2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老師的報告,著實受益匪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在學校,在老師,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制作一份個人和家庭檔案、組織一次親子活動、拍攝一張成長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楊老師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這“五個一”,既加強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促進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又避免教育孤掌難鳴,讓教育更順利的進行,促進孩子的更好的成長,同時也很好地增進了親子關(guān)系。
我覺得在家校合作共育的過程中,還要努力搭建家?;ネㄆ脚_,開發(fā)多樣的家校共育方式,通過會議、活動、課程、互訪、管理等的實踐舉措,將家校的教育力量整合起來,凝聚成教育合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教育。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3
大家好聽完下午的演講和培訓(xùn)有何收獲。我只帶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敢說敢做敢自我。它是公眾教肓活動,公眾話語權(quán),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觀點和理論。劉逸舟老師我們老鄉(xiāng)。滿口家鄉(xiāng)話,普通話一般。但是他的演講接地氣,很撲實。大眾能聽明白,他的互動能力很強。每一句大白話能夠穿透每位家長內(nèi)心深處。讓人快速明白如何應(yīng)用。這就是好的演講者。給人留下好多反思的問題。核心問題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話說完了。什么時候有機會咱們班里也搞一次培訓(xùn)。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鳴點。一起成長。變的更加完美。謝謝家長的點評!
非常感謝德高忘重,為師良母老師認可我的觀點以及所有的媽媽。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來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錢!都與性格有關(guān)系。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后天訓(xùn)練變的含蓄,低調(diào),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訴你,不發(fā)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標,不達目標不罷休,外界的人很難影響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愛心,有爆發(fā)力,情緒化。而還有一種人沒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別人有,與我有什么關(guān)系。所以不管咱們成人還是孩子都與這四種性格有關(guān)糸。性格從血液里帶的,骨子里先天性的。無法改變。怎樣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別人處的融洽和諧交流。性格是一個工具。我希望咱們靈活應(yīng)用起來。感興趣的話家長看性格大師樂嘉性格色彩學。能洞見自己身上的問題??辞遄约?,了解別人。和孩子成長起來,有責任,更有擔當。謝謝咱們團隊。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yè)的。人生不管是士農(nóng)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人缺乏溝通,會產(chǎn)生是非、爭執(zhí)與誤會。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zhí)、不溝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學習生存,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4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對教育藝術(shù)、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一張嘴、一支筆那么簡單,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適應(yīng)當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學校和家長的聯(lián)系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實、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為和思想動向。誰重視了家校聯(lián)系工作,誰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性。家校聯(lián)系平臺的建立是符合當前教育需要的,是當前教育重視的。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教育不能僅僅只靠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環(huán)境,家長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wù)?!币虼?,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好孩子。
現(xiàn)在的小孩因為生活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中,成長環(huán)境相對復(fù)雜,孩子在家庭中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會延續(xù)到學校中。學校老師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項習慣和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等,就須得密切聯(lián)系家長,只有老師和家長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有骨干教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堅持。我們都知道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最少得21天,在這期間,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的督促,也需要家長能夠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只有學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將好的習慣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才能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對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yè)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著手,從一些不經(jīng)意的小事中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溝通消除偏差,正確看待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shù)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于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是老師關(guān)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的一個體現(xiàn),并不是老師對孩子有什么偏見。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yīng)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搞好家校共育就猶如建設(shè)好一個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huán)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huán)境適宜,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5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長,非常感謝老師給予我一次這么好的機會,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這個話題。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如有不認為的地方也請各位家長指出:
一、以身作則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時刻在影響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身教勝于言教,家長要以身作則。只要是我們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養(yǎng)成好習慣
1、講道德,懂禮貌,辨是非
個人品德就是道德行為的基礎(chǔ),教育孩子講道德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其從小尊重長輩,友愛他人,孩子主動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對的地方,要舍得批評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評的火候。
2、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興趣,
開始的時候買一些孩子喜歡的圖冊,逐步的更換類型,和孩子一起看,讀給孩子聽,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
3、讓他幫忙做些事情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我們在家就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jīng)過這半年的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孩子已經(jīng)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潛力的培養(yǎng)
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夠幫助孩子勇于應(yīng)對困難、克服困難,使孩子更易于獲得成功,這也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讓孩子自由的發(fā)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堅持的原則,但是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是父母是他們的領(lǐng)航員、指明燈。以上是我育兒的一些感觸,與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變,是我們做家長看在眼里的,這些都是老師和幼兒園的功勞,是老師們不斷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們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真誠的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6
時間過得好快,轉(zhuǎn)眼間孩子已成為三年級的學生了,他是一個活潑好動,愛提問題,很調(diào)皮的一個小男生。說起孩子大概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shù)不清的歡樂。
有幸學校能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通過家校合育有機會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長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經(jīng)驗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不可能時刻保持冷靜態(tài)度,有時候也會為孩子的不懂事生氣,或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擔憂,每當遇到這些方面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沒有更好的引導(dǎo)方法。
自從通過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家長共建交流平臺,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了和以前那樣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呵小叫起來,孩子也是有一個上課老師反應(yīng)說話,連進校值日的家長也給我反應(yīng)上課坐不住交頭接耳,這么一個嚴重的問題真是讓我不知道如何用什么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習慣,真得是讓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壓力,通過學習優(yōu)秀家長的教子心得,使我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調(diào)整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通過班級積分實施以后,孩子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也是通過我們?nèi)嗬蠋熂议L互動互助以及她們的影響鼓勵下,積極參與親子日記才能堅持寫了下來,這得感謝老師感謝三三班家長們,像候昭璇,辛羿諾,楚奕菲媽媽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yōu)榘嗉壐冻龅奶嗵?,老師的辛勤培育,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們感動,我們有不懂的遇到困難,就說寫親子日記要求寫電子版,由于文化成度有限,她們也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衷心的感謝她們,家校共育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切為了孩子們。
總之,要充分發(fā)揮老師家長孩子三個積極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養(yǎng)成學校家長滿意,祖國有用人才,讓我們家校緊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績!而加油努力!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7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為他的“五個一”構(gòu)建和諧家校關(guān)系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shù)的源泉。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著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里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gòu)建和諧家校關(guān)系就有了基礎(chǔ)。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shù)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shè)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為班主任引導(dǎo)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dǎo)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才能實現(xiàn)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dǎo)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yǎng),繼續(xù)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dǎo)學生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8
承蒙老師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榮幸。我們孩子能走進341班這個快樂的集體,能遇到用心用愛教導(dǎo)他們的老師,這是他們的緣分,更是他們的幸運。在此,作為家長,我要說聲:“吳老師,辛苦了!感謝您這五年的陪伴與教導(dǎo)!”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幾點感受和各位家長交流交流,如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多加指點。
很多教育
一、快樂是學習的前提
靜怡剛上一年級時,其實是一個羞澀、內(nèi)向的孩子。剛?cè)雽W一個星期,我問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課玩些什么游戲?”她說:“沒有交朋友,我下課就坐在座位上看他們玩?!边@下我意識到出問題了,一個沒有朋友不會玩的孩子有什么快樂而言。長此以往,一旦養(yǎng)成了孤僻的習慣,可能終身難改。所以我溫和的告訴她,每天都要和同學們玩游戲。而我每天都會和她交流怎樣和朋友們玩,他爸爸也身體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對貓等游戲。我一直認為快樂是學習的前提,不快樂逼迫式的學習,難有成效難以堅持。五年級,有些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厭學情緒了,當孩子們不喜歡學習時,我們家長可以另辟蹊徑從玩上加以引導(dǎo),當你們有共同語言了,作為家長你的話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二、努力是一個孩子的優(yōu)勢
一年級的靜怡其實學習上問題挺大的。那時每晚她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媽媽,我不懂!”因為幼兒教育我們崇尚的是“無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與課本有關(guān)的東西。進一年級時,1-20她數(shù)不順,識字不到10個,而她也不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級的期中考試,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悅中時,我家的靜怡拿著只有七八十分的試卷惶惑著看我,還是那句“媽媽,我不懂試卷的`意思?!蔽倚χ鴨査伴|女,你是不是覺得你挺笨的?”那時她哭了,這么小的孩子其實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給她講了個“笨鳥先飛”的故事。我告訴她,當你不如別人時,唯有比別人努力。相信這句話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深植于她的心里。因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只重過程輕結(jié)果。不管是她參加跳繩比賽,干部競選還是大大小小各類活動,我問的第一句話都是:“你認為你盡力了嗎?”如果她點頭,我一定會對她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有朋友可能會問:“不問結(jié)果嗎?”我認為只要盡力了,結(jié)果一般都會好,就算不好,盡力了,還有什么值得苛責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來和別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難道不值得稱道嗎?這是我在帶靜怡之道上我認為做的最成功的一點,因為她夠努力,所以我不擔心她今后的學習,甚至不擔心她今后的人生,因為努力已經(jīng)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三、要做智慧型的家長
1、學會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萬別替代。有
2、做有原則、有底線的家長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讓步,比如逃避責任的撒謊,又比如說挨批評時摔東西甚至離家出走,遇到這種問題我是主張家法處置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懲罰的目的不是發(fā)泄自己的怒火,關(guān)鍵是讓他們沒有第二次,所以我們應(yīng)該理智、妥善處理。
3、聰明溝通,做民主型家長孩子長大有主見了,做家長的不可能讓他們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著他們性子來。因此很多時候溝通、交流就尤為必要。以這次學葫蘆絲為例,前兩天靜怡回來就說不要學了。我問她原因,她說:“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說葫蘆絲不止一個調(diào),要收很多錢,都不學了”我是這樣和她說的,付錢是我們大人的事,如果難以承受我會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喜不喜歡學?你會不會堅持?會不會盡量學好?還有授課的老師適不適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會支持你,只提一個要求:盡量學好!如果你不想學,也要找一個說服自己和媽媽的理由,我們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萬別說別人這樣,我也這樣,要學會理性分析。這就是這次葫蘆絲事件我們溝通的結(jié)果,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依順孩子,但也要聽聽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我們應(yīng)該民主,選擇一種有利于他并雙方都認同的意見。
最后,我們作為家長,在養(yǎng)育之道上一定要擺正心態(tài)。忌溺愛,因為你生他養(yǎng)他并不欠他;忌嘮叨訴苦,因為你要生他養(yǎng)他,他不欠你。這樣我們才能平等對話,愛的天平才不失衡。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8篇(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