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推薦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心得樣文合集3篇(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摘抄),供大家閱讀。

推薦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心得樣文合集1
《安提戈尼》是古希臘著名悲劇作家索??死账沟淖髌?,此劇的大意是忒拜城的的俄狄浦斯王由于弒父娶母而自行流放,他的兩個兒子厄忒特俄克勒斯和波呂涅克勒斯為了爭奪王位,互相殘殺,一同死去。最后王位落在他們的舅父克瑞翁手中。由于波呂涅克勒斯曾勾結(jié)外敵攻打城邦,克瑞翁便命令將波呂涅克勒斯的尸體丟棄在田野里,讓野獸吞食,并宣布若有誰敢違犯這項法令就將誰處以死刑。波呂涅克勒斯的妹妹安提戈尼出于對哥哥的愛,不顧法令埋葬了波呂涅克勒斯。于是克瑞翁把她囚禁起來,安提戈尼自縊而死。安提戈尼的未婚夫海蒙是克瑞翁的兒子,在他聽到安提戈尼的不幸消息后就自殺殉情,海蒙的母親聽到海蒙自殺的消息亦自殺而死。雖然整個故事以悲劇結(jié)束了,而這個故事展現(xiàn)出來的沖突卻是永恒的。
神法與人法的沖突
該劇一開始便從安提歌尼和她的妹妹愛斯梅娜之間的沖突展開。愛斯梅娜勸說她的姐姐安提歌尼要服從克瑞翁的命令,違反法律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她的理由是,女人不應(yīng)該與男人斗爭,要服從男人。因為女人是弱者,而弱者就應(yīng)該服從強者的命令,順從是女人的德性。愛斯梅娜勸安提歌尼放棄安葬哥哥的念頭,要“現(xiàn)實些”。而安提歌尼卻認為替親人安葬是最為神圣的義務(wù),是天堂的法律的戒條,凡人必須遵守,這比人間國王的法律更高。古希臘人認為人死后尸體必須安葬,這樣他的靈魂才有所歸依,不然靈魂就會得不到歸宿而非常悲慘。對哥哥的愛以及身上背負著的這條神圣誡命讓安提歌尼在面對國王克瑞翁的法律誡命時,在面對死的威脅時,毅然選擇了與克瑞翁的命令相抗爭。
在安提歌尼這里,對神的誡命的信奉和對哥哥的愛要遠遠高于國王的法律,這是她選擇對抗克瑞翁的命令的原因所在。神法是永恒的,而國王的法律卻是一時一世的;神法是不變的而國王的法律卻是變動不居的;神法是人安身立命心靈皈依之所在,而國王的法律卻只是外在的強制,不關(guān)乎人的終極意義。
安提歌尼的身上也體現(xiàn)出希臘人重精神輕生死的精神氣質(zhì),在神法與人法發(fā)生沖突之時,她不畏克瑞翁的強權(quán),慷慨赴死,彰顯了她高貴的氣質(zhì)。可以說是她對神的信仰和對于神法的恪守,使得她最終得以超越。本來安提歌尼是可以和她妹妹愛斯梅娜一樣選擇順從——女人順從男人,弱者順從強者——一切都我為了能活下去。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安提歌尼也就不能成就她的高貴的道德了,與她妹妹選擇屈辱的抱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tài)活下去相反,安提歌尼用她的決絕的赴死彰顯的是她對超越于人法的神的意志的體現(xiàn)的法的遵從。這是安提歌尼所信奉的個人倫理(價值)。在安提歌尼身上,一邊是神的誡命也即親人靈魂的歸依,一邊是自己的生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必須做出選擇。而她的選擇是輕死而存義,這正是她崇高之處。從個人倫理(價值)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出悲劇。即在她追求自己所謂的善(神的誡命——埋葬哥哥)的過程中復出了生命的代價。她對她的善的追求被世俗的“凱撒的權(quán)力”無情的湮滅。個人的精神上的正義得以實現(xiàn),而她的肉體確被摧毀。
然而從克瑞翁的視角來看,就不止是一個個人倫理(價值)的問題了。對克瑞翁來說他首先是國王(是城邦所有人的父親),然后才是海蒙的父親,才是安提歌尼的叔叔和未來的公公。在克瑞翁看來波呂涅克勒斯曾勾結(jié)外敵攻打城邦是不可饒恕的罪行,這給城邦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使城邦有傾覆之虞。他作為國王就必須對這種對城邦造成巨大威脅的人給予嚴懲以儆效尤。所以他必須制定法律來維護城邦的完整。神法與人法的沖突在克瑞翁身上體現(xiàn)得更加突出??巳鹞淌且噪p重身份出現(xiàn)在劇中的,一方面他是城邦的護衛(wèi)者——國王,另一方面卻是一個父親,一個公公。在安提歌尼觸犯他的命令將要執(zhí)行死刑時,他的手上一邊是城邦的永固,一邊卻是親人的幸福。在這兩者之間他同樣必須做出一個選擇,而這個選擇卻比安提歌尼的選擇要更為費人思量。選擇是艱難的,最終他選擇了大義滅親以維護城邦的永固。他忠實地履行了自己作為一個國王的使命,卻葬送了兒子的幸福。他所要維護的價值是世俗社會中最重要方面——城邦的利益。為了城邦他必須舍棄個人的小我,這也成就了克瑞翁的不凡,他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克瑞翁堅持:國家的法律必須得到遵守,不管事情的大小,不管是對——還是錯。毫無疑問,統(tǒng)治者將是最賢明的君王,或為此他是最堅定的國民。在戰(zhàn)爭時期,他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沒有比不服從命令更危險的事情:城邦將毀于此,家園成為廢墟,軍隊潰不成軍,勝利成為泡影。而簡單的服從命令拯救成千上萬善良民眾的生命。因此,我堅持法律,永不背叛。在克瑞翁這里,家庭與城邦的對立,神法與人法的對立顯得特別突出,這也是由克瑞翁雙重身份所決定的。雖然最終他選擇了堅持他的法律處死安提歌尼,但是這種沖突并沒有得到解決,他們之間的張力依然十分緊張,并通過安提歌尼的死亡、海蒙自殺的悲劇而顯得更加的永恒了。人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這個永恒的沖突。選擇的艱難依然頑強的存在著。
推薦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心得樣文合集2
俄狄浦斯是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是忒拜王的兒子,但忒拜王相信了一個預(yù)言——俄狄浦斯有一天會殺死父親而與母親結(jié)婚,于是命人殺死俄狄浦斯。然而,這個執(zhí)行命令的人不忍下手,只是將俄狄浦斯丟棄在山上。后來,一個牧羊人發(fā)現(xiàn)了俄狄浦斯并將他送給鄰國的國王做兒子。
俄狄浦斯長大后,做了很多英雄事跡,其中最著名的是解開了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的謎語(謎面是“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答案是“人”,因為人童年爬行用“四條腿”,成年走路用兩條腿,晚年要拄拐杖是“三條腿”),并因此得以娶伊俄卡斯忒女王為妻。后來,國家瘟疫流行,俄狄浦斯才知道,他多年前殺掉的一個老人是他父親,而與自己同床共枕的是母親。聞知這一事實后,伊俄卡斯忒女王自殺,俄狄浦斯則戳瞎雙眼,流浪去了。
《俄狄浦斯王》被譽為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心,是因為喚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戀母情結(jié),他也因此將戀母情結(jié)稱為“俄狄浦斯情結(jié)”。相應(yīng),弗洛伊德又將女性的戀父情結(jié)稱為“伊萊克拉特情結(jié)”。不過,“伊萊克拉特情結(jié)”這個名詞沒有流行開來,現(xiàn)在一般用“俄狄浦斯情結(jié)”通指戀母情結(jié)和戀父情結(jié)。戀母情結(jié)既常見又復雜。弗洛伊德就有典型的戀母情結(jié),他幼年時與母親關(guān)系非常親密而與父親關(guān)系疏遠,且尚未成年時父親就去世,這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為,父親的去世喚起了他強烈的內(nèi)疚感,他下意識中會認為,是他詛咒父親去世的。
推薦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心得樣文合集3
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走投無路的人們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國王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宮前向他乞援。俄狄浦斯娶了先王拉伊俄斯的寡妻伊俄卡斯忒,成了忒拜人心目中天災(zāi)和人禍的救星。俄狄浦斯為了挽救瀕于毀滅的忒拜城,派出妻舅克瑞翁親王到阿波羅神廟求神示,究竟怎樣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巳鹞田L塵仆仆飛趕回來,帶回了阿波羅的神示:把藏在城里的污垢清除出去,嚴懲殺害先王的兇手,瘟疫方會消除??巳鹞踢€提議請來了忒拜城的先知。俄狄浦斯懷疑先王的被害與克瑞翁有關(guān),而先知可能與克瑞翁共謀。先知卻預(yù)言俄狄浦斯就是他要尋找的殺人兇手。于是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
王后伊俄卡斯忒聞聲而出,她責怪兩人不合時宜的私人糾紛,遣走了兄弟,又以親身經(jīng)歷為例來勸慰丈夫。原來,當年先王曾經(jīng)得一個神示,說他命中注定將死在他與她親生的兒子手中,可現(xiàn)在先王是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強盜所殺,他們的兒子早在出生的第三天就被釘住腳跟丟棄了,可見先知的話不可相信。俄狄浦斯聞言大驚失色。他詳細詢問了先王的相貌、被殺的地點和出行的人數(shù),渾身顫栗,悸懼不安。他請求王后務(wù)必找到那惟一活著回來的侍從。王后不明白俄狄浦斯何以如此,于是俄狄浦斯披露了自己離家出走的一段經(jīng)歷。
俄狄浦斯是科任托斯國王的兒子,在一次宴會上,由于一個醉酒的人罵他是冒名的兒子,他便瞞著父母到阿波羅神廟去祈神示。神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卻預(yù)言他將有殺父娶母的可怕而悲慘的命運。為了避禍,他流落飄零,浪跡天涯,旅途中曾來到眾人所說的國王遇害的地方,殺過路人。現(xiàn)在惟一要證實的是殺王者的人數(shù),如果是一伙強盜,他就是清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并沒有派人召喚那侍從,而是親自去祭求阿波羅指點迷津。
科任托斯城的報信人來到忒拜,給伊俄卡斯忒帶來了科任托斯國王死亡的消息。王后高興極了。她欣喜地叫出俄狄浦斯,告訴他所害怕的事永遠不會應(yīng)驗的好消息。報信人為安慰俄狄浦斯,說出了他并非科任托斯國王親生,而是自己從一個牧人手中得到并轉(zhuǎn)送給科任托斯國王的孩子。這孩子當時兩只腳跟被鐵釘釘在一起。
伊俄卡斯忒徒然面容慘白,她已經(jīng)一切都明白了,絕望地沖出宮去。她發(fā)了瘋,穿過門廊,雙手抓著頭發(fā),直向她的臥房奔去。她悲嘆自己的不幸:給丈夫生丈夫,給兒子生兒女。牧人被帶來與報信人對質(zhì)。在俄狄浦斯把他反綁起來的情況下,被迫說出實情:俄狄浦斯就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為逃避命運,讓他拋到山里的那個孩子。一切都應(yīng)驗了。俄狄浦斯瘋狂叫著沖進臥房,找他和他兒女共有的母親,發(fā)現(xiàn)伊俄卡斯忒已經(jīng)懸梁自盡。他從她的尸體上摘下兩支金別針,亂刺自己的雙眼致瞎。他托克瑞翁照看兒女,并按自己的詛咒,請求克瑞翁將他驅(qū)遂出忒拜。后來據(jù)雅典的傳統(tǒng)說法,認為俄狄浦斯晚年居留和死亡之地是在雅典郊區(qū)的科羅諾斯。
推薦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心得樣文合集3篇(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摘抄)相關(guān)文章:
★ 經(jīng)典書籍俄狄浦斯王讀后感合集6篇 讀《俄狄浦斯王》有感
★ 關(guān)于《俄狄浦斯王》經(jīng)典名著觀后感3篇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