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最新《我們仨》讀書筆記心得3篇(《我們仨》讀書感悟),以供參考。
最新《我們仨》讀書筆記心得1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相信很多人對《圍城》還記憶猶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錢鐘書和楊絳這對伉儷情深的佳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楊絳暮年的經(jīng)典著作《我們仨》,相信很多人閱讀時都會如我一般濕潤了眼眶……
《我們仨》用敘述的方式講著一家三口快樂而簡單的生活,用最樸實的話語給我們講著故事。故事從一個走失的夢境開篇,寫著古道驛站的離別,寫到最后一家三口天人永隔,真正的走失了。講述了錢鐘書晚年一千多天的住院就醫(yī)期間楊絳在身邊陪伴的點滴,講述了女兒離世后一位母親錐心的痛,講述了楊絳晚年期間一個人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
錢鐘書、楊絳這對夫妻是一對愛國的文化人,從來都是淡薄名利,他們的女兒圓○出生在英國確毅然放棄了英國國籍,跟隨父母回國生活,看似大義凌然的一家人在《我們仨》這本書中確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夫妻的愛情,父女、母女的親情,以及“家人”走失后的種種掛念。
《我們仨》的初稿并非出自楊絳,而是圓o,附錄中不少圓o的手稿,然而我想,最后成書多半也是妻子想在書中與自己的丈夫和女兒再次團聚,所以她在書中寫到“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最新《我們仨》讀書筆記心得2
我是懷著想了解楊絳一家的心情去看了我們仨。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則是以回憶講述了自1935年楊絳、錢鐘書夫妻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讀完此書,我對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形象愈加清晰了。楊絳先生和錢老雖是文學界的知名人士,本書真切地記錄了二人卻都是生活中的白癡。錢老在生活中,連個燈泡壞了,門鎖壞了都修不了,打潑了牛奶還像個孩子似的不知所措。我們的楊絳先生也燒不出幾個像樣的菜。然而他們卻彼此包容著。在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另一半。以前我總覺得他只知道吃喝玩樂,其實想想他的優(yōu)點還是挺多的,他除了沒有錢老這樣的文學才華,不會寫文章之外,在生活中他可比錢老強多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熱情好客,而且還會做得一手好菜。修門鎖上燈泡這樣的小事,從不讓我操心。想到這,我覺得楊絳先生包容的可比我多得多,我應該更懂得珍惜這樣的幸福才對。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在大眾面前秀恩愛吧!
那文人秀恩愛又是怎樣的呢?文人秀恩愛是讓人覺得甜而不膩的。他們能在各個方面欣賞對方,如楊絳能把錢鐘書的幼稚當成有趣,錢鐘書能把楊絳的怕黑記在心里。兩個人之間的情話更像是從偶像劇里出來的臺詞。錢鐘書說:“從此只有死別沒有生離。”“我不要兒子,只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倍鴹罱{的情話絲毫不輸給錢鐘書。
她說:“阿圓溫厚,不與人爭,像鐘書”,“阿圓好靜,像鐘書”,“阿圓膽子大,像鐘書”,“阿圓喜歡格物致知,像鐘書”……
他們的生活看似平淡無奇,卻也能恩愛有嘉,他們秀恩愛不像今天的大多年輕人,曬曬禮物,秀秀圖,說上幾句甜言蜜語,而是一種欣賞與包容。
我想真正的愛情與婚姻不是作秀而是暖于心的真情。如果我們也能做到處處欣賞對方,欣賞對方優(yōu)點,包容彼此不足,婚姻還何談不幸福呢?交朋友亦是如此。
最新《我們仨》讀書筆記心得3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復復讀了幾遍,讀到開心處我跟著歡笑,讀到坎坷處我隨著難過,讀到離別處我心酸,讀到傷心處我落淚。但在楊先生的字眼里始終波瀾不驚,仿佛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那樣淡定、寧靜。我只想看他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于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鐘書去世。我們?nèi)司痛耸⒘?。就這么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F(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嘆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懷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語調(diào)之中卻又透露出希望,不執(zhí)念,認真生活,這亦不失為一種作者給予讀者的財富。讀到最后才慢慢讀懂了書開始她做的那個長達萬里的夢,原來就是現(xiàn)實的虛化。
"現(xiàn)在我們?nèi)齻€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用文字記錄的不僅是對至親摯愛的思念,更是一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里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里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就算幸福?讀了《我們仨》,讓我讀懂了什么是幸福。因為正是楊絳,讓我深深的領悟到,幸福是一種不太確定的東西,因為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覺體驗的東西。在她們心中沒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態(tài)。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贰2还茉谑裁礌顩r下,她們都會從中尋找快樂的源泉。其實幸福的關鍵是感知能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楊絳的一家不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不論遭受著怎樣的苦難,她們永遠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愛!因為"我們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質(zhì)的,而是精神的。
楊絳的一家,很好的詮釋了"情感",她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她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們沒有所謂的愛情基礎,但是幾十年風雨歷程,攜手走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是個什么東西,終將被習慣于依靠代替,為他們的幸福所折服,為他們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對中國這個著名家庭的親情故事,任何的評價都屬多余。
石康說"這個家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為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
現(xiàn)代的高科技給我們提供了聯(lián)絡感情的平臺,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是我們還有那份平淡真摯的情感嗎?似乎人與人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厚。當我們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虛擬空間里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nèi)焙雎粤松磉呑钫鎸嵉母星?當飛機、高鐵讓我們毫無阻隔的飛越千山萬水,讓我們的生活沒有距離的時候,我們心的距離是拉近了,還是越來越遠呢?
現(xiàn)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身邊最平淡的美麗。當我們抱怨愛人不夠體貼、不夠浪漫的時候,我們是否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沒有用心去體會這平淡中的幸福呢?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無疑給生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捫心自問,生活教會了我們什么?我們是否還是原來的樣子?面對愛人,我們做到愛他如同愛自己嗎?面對父母,我們做到像父母對我們那樣對待他們嗎?面對朋友,我們做到真誠相待嗎?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嗎?
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可以改變你的心態(tài),可以讓你變的更加珍惜親情、愛情、友情。
近代著名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那是因為他的靈魂不朽,他的影響不朽。
最新《我們仨》讀書筆記心得3篇(《我們仨》讀書感悟)相關文章:
★ 著名小說《我們仨》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3篇(《我們仨》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 楊絳《我們仨》讀書筆記3篇 楊絳我們仨全文閱讀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