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3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心得體會),以供參考。
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1
交流反思
J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結(jié)束了“輪講、互聽、共評”教學研討活動,感覺永威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深入課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學生也逐漸適應了。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覺得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已能按照教師提示的教學目標及自學指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自學相關的內(nèi)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還有個別學生課堂節(jié)奏跟不上,需要進行補差工作。
教師也能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進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由學生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在“當堂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當堂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概率為80%,這種能力還要繼續(xù)提高??傊?,永威模式的最終目的,是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
在**老師執(zhí)教的《風箏》一課中,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線。通過“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這三條主線,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完成本課的目標。她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邁出了課改的第一步。如蔡林森校長所說:①學
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②教師走進課堂的任務不是去講,而是組織學生學;③什么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才叫完成教學任務。這三句話的核心是“學生是自己學出來的,人人都能學好。 ”
下面我結(jié)合永威教學模式的學習,將我踐行這一教學模式的《風箏》一課進行反思 :
首先,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2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讓人享受的感覺。
32、體會孩子們在不同時期的心情變化 。
這一目標,在出示課題后,指名讀完成的。讓整節(jié)的學習有所方向。
接著,我出示了第一次自學指導
孩子在做風箏時,心情怎么樣?在文中找出描寫孩子心情的語句,用——畫出來。(4分鐘)
這一過程的實施中,學生精力比較集中,能準確地找出描寫孩子心情快活的詞語。特別是對“憧憬”這個詞語,還進行了解釋和想象拓展,讀的較少。
第二次自學指導
孩子們放飛“幸福鳥”的心情怎么樣?用——畫出。(5分鐘) 自認為這部分是本課中最能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氛圍的一部分。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并沒有充分地展現(xiàn)起來,我設計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也只是走了過場,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學生與文本沒有融為一體。
第三次自學指導
“幸福鳥”不見了,孩子們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5分鐘)
學生學習狀態(tài)佳,能主動思考,有交流欲望的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學生能準確地找出“垂頭喪氣”、“大驚失色”、“千呼萬喚”等關鍵詞,體會孩子們找不到風箏的焦急。
這是我這節(jié)課最有感觸的地方。那么如何能讓孩子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這是我在以后的實踐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地方,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實現(xiàn)緊張高效的學習氛圍。
課后我反思著,要想真正把永威的“先學后教”理念結(jié)合我們的實際加以運用,我還急需更深地領悟永威的教學理念,急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急需強化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我想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實踐,會有所收獲的。期待著??
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2
教學研討月活動心得體會
宜君縣城關第一小學 張莉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學校組織和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我校語文教學研討月活動,我們以年級為單位觀摩了6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并聆聽了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和體會:
第一,采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合作交流是教學的學習方式,以前聽公開課、示范課觀到的討論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匯報或評價訂正。而這次的活動中幾位老師們合作交流采用多種形式,將合作交流落到實處,對于我們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任瑞老師所教的《去年的樹》,整節(jié)課上,教師多次以自己煽情的朗讀帶動學生的思緒,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去年的樹的部分),老師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鳥兒天天唱,樹兒天天聽”的畫面。在教學(今年的樹的部分)任老師也是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先讓學生找出三次對話,反復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從中體會小鳥尋找大樹的迫切心情。她在教學中滲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明白邊讀邊想象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并力圖通過適時的點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與文本進行深度的對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
第三,在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拓寬了學生知識面。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礎上,再作創(chuàng)新。這次我們采用的是同課異構(gòu),只是不同的教師,在引滲入滲出課題時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學習時,同樣創(chuàng)造了精彩的課堂。我們就更應該腳踏實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根據(jù)教材進行拓展,拓展形式多樣,容易讓學生接受,也符合了學生的年級特點。讓學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如王凱老師課后拓展讓學生學些尋物啟事這種應用文,不僅拓展了知識,而且是學生了解到了尋物啟事的寫法,效果很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各種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以精彩的課堂,靚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名師教學示范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7篇)
教師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
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3
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 建設,促進年輕教師的迅速成長與提高,鼓勵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 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帶動和推進整體教學工作邁向一個新的 臺階,我校于2018年6月20日一一2018年6月26日開展了青年教 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現(xiàn)就本次活動作如下體會:
一、取得的成效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校青年教師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 念,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所有參賽教師都非常重視,準備工作細 致認真,教學效果好,達到了 “參與、提高、創(chuàng)新”的目的。其余教 師也能積極參與聽課學習,力求使自身得以提高。本次青年教師課堂 競賽整體上講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教師的觀念變了,角色也變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 者。本次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都嘗試著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 式進行教學。
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給學 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 潛能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如:李玲玲老師執(zhí)教的《第八次》
,課
堂氣氛活躍,教者自如,學者自信,聽者輕松,效果很好。這與教師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平時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是分 不開的。
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還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女口:張沁芳老師聯(lián)系 生活學拼音,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 淺入深,由易到難,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娟老師布置學生搜集資 料,從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入手引導學生認識百分數(shù),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用處以及與分數(shù)的區(qū)別,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一些改變。
老師們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試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 引導學生入境,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本次賽講,讓我們可喜的看到,課堂上出現(xiàn)了生生互動、師生互 動的局面,合作學習也有所體現(xiàn)。教學民主在課堂教學中有了初步體 現(xiàn),課堂上不再是教師一人的天下,整個賽講過程中“一言堂”、“滿 堂灌”的現(xiàn)象基本杜絕,教師們都試圖構(gòu)建一種師生平等的氛圍。注 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課前預習收集整理資料,在課堂上老 師們都注重了學生說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問題探討
在活動中,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長處,然而,課堂教學永遠是 一門缺憾的藝術,本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原則,我們把本次活動 中值得探討的問題總結(jié)如下:
1?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有效地課堂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開啟學生 思維的源泉、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理解的 深度和廣度。能否進行有效地課堂提問直接決定著課堂效率的高低。
課堂中有的教師提問的目標指向不夠明確, 致使學生回答漫無邊 際,有的內(nèi)容學生一讀便會,不必問來問去。我們要善于捕捉教學過 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問題,隨機提問,不要一味地按預設進行,更不要總 是固定地提問幾個學生。教師要精心設計高質(zhì)量的問題以提高思考的 深度。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業(yè)務學習中加強對教材的研究, 的工作中加強對學情的研究。
2.該放手時要放手。
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生怕節(jié)外生枝,一味地按著預設的程序進 行,不敢讓學生充分的說,要么是教師打斷學生的發(fā)言,代以回答, 要么是教師直接給出答案,不給學生說的機會,這樣大大地打消了學 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教師領著學了,學生能夠探究 的問題,教師早早地就拋出了答案,一節(jié)課順順利利地講完了,可是 思考的快樂卻被我們無意中剝奪了。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該放手時不 放手。
3.課堂評價語言貧乏
一句激勵性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 提高學生的學習 積極性,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老師們都有意識 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激勵,但教師們評價激勵性語言貧乏,僅僅局限 于“你真棒”“不錯”“很好”……這樣的課堂評價流于形式,這種教 師常掛在嘴邊的評價語已成為了教師的口頭禪, 只要不經(jīng)意就下意識 地脫口而出。而學生則對這樣的評價習以為常,常以麻木之態(tài)對之。 教師課堂評
在平時 價用語應該是多元化、多層次的,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 的。要顧及到學生的情感體驗,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4.教學語言要具有科學性
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是教學內(nèi)容科學性的重要保證。表述要精煉 , 用語要規(guī)范,不能含糊其辭。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更應言之 有序,條理清楚。精心組織教學語言,確定怎樣開頭 ,怎樣過渡,怎樣 結(jié)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講解才會條理清晰,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 鍵問題上才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教師要善于通過自己精煉的語言把復雜的問題講明白
,把抽象的
問題講具體,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 趣,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些教師在講課時,常問學生“是不是”、“懂 不懂”等一些過于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提問,根本達不到調(diào)動學生積極 性的目的。
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3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