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攀登者觀后感12篇,以供參考。
攀登者觀后感1
今天上午看閱兵,下午看《攀登者》。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wù)。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xué)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lǐng)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xiàn)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zhàn)。
看完《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么叫信念?!暗巧先?,讓世界看到中國人”1975年,他們背負著前輩的`重擔(dān),他們肩負著祖國的使命,他們向珠穆朗瑪峰發(fā)起挑戰(zhàn),這不僅僅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人內(nèi)心意志的征程。低溫,風(fēng)雪,缺氧,這些艱難險阻擋不住中國人。因為他們有著那一顆想要登上去的心。對于登山隊能集體作戰(zhàn)登頂珠峰,對于五星紅旗能在地球之巔飄揚,是十分驕傲和自豪的。
攀登者觀后感2
1960年我國登山隊,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瑪峰,但是,在爬珠穆朗瑪峰的半路中,一位登山隊員的相機掉進了懸崖。很遺憾沒有記錄到到達頂峰的那一刻,導(dǎo)致無法證明中國人到達過珠峰的峰頂。
中國為了證明中國人到達過珠峰的峰頂,然后又舉行了一次,登珠峰的任務(wù)。接著,中國青年們,自告奮勇的要參加這次登珠峰任務(wù)。在15年的努力里中國成功拍下珠峰三百六十度景象,然后還插上了國旗,那是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四日十四時三十分,有九人登珠峰成功。
用15年的時間,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九位英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偉大,同時也捍衛(wèi)了中國的.尊嚴,我感受到了這九位英雄的偉大和祖國的富強,我為祖國和這九位英雄感到驕傲和自豪!
攀登者觀后感3
這是一部關(guān)于中國登山隊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雖然看這部電影時我有些害怕,但我卻很感動很自豪,真想大聲喊出:中國,你真?zhèn)ゴ螅?/p>
1960年,中國的三名攀登者登上了珠峰,其中一名叫曲松林的攀登者后來截了雙腳。因為攀登者的鞋子都帶有刀鋒,在攀登最高峰時,他們搭成了人梯,為了保護同伴,曲松林在零下30多度的情況下脫掉了鞋子。最終他們登上了山頂,遺憾的'是為了救曲松林,沒能留下影像資料,不被世界承認。
為了向世界證明中國人可以登上珠峰,1975年他們又開始了登山行動。李國梁為保護相機,為保護同伴,犧牲了。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方五洲等9名登山者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峰,并測量出了準確的高度:8844。13米。
中國是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共同維護,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自豪,光榮!
攀登者觀后感4
在國慶假期里,我和表哥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是一部十分震撼人心的電影,讓我感悟很多。
這部電影講的是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可世界并沒有認同,為什么呢因為當時珠穆朗瑪峰在中國沒有人能爬的上去,美國蘇聯(lián)登山隊想要攀越這座山,于是中國也建立了中國登山隊,可是當時登山隊已經(jīng)千山萬水爬上了珠穆朗瑪峰,因為攝像機的丟失而無法證明,令人實在惋惜。
十年后,國家國家決定重建登山隊,還是忘不了老隊長說的話:我們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中國登山隊不負眾望,中國登山隊終于登上峰頂,并留下證據(jù)。
我樹立了一個信念:不管今后遇到什么困難,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報效祖國,無論事大事小,我都會盡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攀登者觀后感5
攀登珠峰與核試驗對于人類發(fā)展并沒有起到推進作用,把它們放到一塊來說,發(fā)現(xiàn)它倆有一共同點:人活著便是為了掙口氣。
這口氣太難掙了,為了這口氣太多人犧牲,太多妻離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們有退縮嗎?沒有。很多人看到有吳京在的電影,就覺得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沒有錯,有多了解中國的過往,必然會愛中國更多些。而且不僅僅是愛國主義,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輝到一定境界。
中國是一個在苦難中壯大的國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輝煌。人會不惜命嗎?不會,但他們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nèi)プ?。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44.43米,國際上最后采用了中國標準,用命換來的數(shù)據(jù),終于把這口氣給掙著了。
脫離歷史背景,單看這部電影,如此選材,必然得與惡劣天氣對抗,假如單單是要宣揚所謂的愛國主義,大可以選擇相對舒適環(huán)境的題材,唯有這生生不息的'愛國精神吸引著這幫擁有赤子之心的人,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國精神嗎?
現(xiàn)在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傲立世界,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像登頂隊員這樣強大的靈魂支撐。我們的國家沒那么完美,但又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呢?有問題,去解決,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觀后感6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1959年,當時我們的鄰國印度說:珠穆朗瑪峰不能算中國的領(lǐng)土范圍,中國人登不上珠穆朗瑪峰。這樣的情形之下,攀登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人必須完成的任務(wù),所以在1960年派出了214人的登山隊,因為當時的氣候環(huán)境,最后只有四個人艱難的'朝峰頂爬去。
電影中當時的情況是這樣,他們四個從珠穆朗瑪峰北坡往上爬,在第二階梯到第三階梯的時候,有一個30多米的垂直峭壁,他們就只好搭人梯上去,憑借堅強的毅力終于完成了登頂?shù)膲雅e,因為沒有攝相機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所以當時他們的行為并沒有被世界認可。
回來后他們把路線制成地圖,1975年第二代登山隊再次出發(fā)攀登珠峰,并準確找到了當時第二階梯到第三階梯的懸崖,建起了一座金屬梯子在峭壁上,這就是”中國梯“,中國人終于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了珠峰頂端,用相機記錄下來這歷史性的一幕。他們用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自己的山,自己會爬。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大山——夢想,只要堅持不懈,勇于攀登,終有一天會完成自己的夢想。
攀登者觀后感7
昨天晚上我們到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叫《攀登者》它主要講的`是中國和尼泊爾爭珠峰主權(quán),雙方存在了不少爭議,在一系列談判中可以說中國登上隊是“逼上珠峰”的!于是,中國人向珠峰發(fā)起挑戰(zhàn),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峰。
剛開始方五洲在教室里給同學(xué)們講珠穆朗瑪峰,有個同學(xué)說“老師,我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珠峰呢”這是方五洲想起了之前,他們一起登峰,可是雪崩而來,他們的隊長死之前對方五洲說“方五洲,就由你來當隊長帶領(lǐng)大家一起登上珠峰”。方五洲為了救松林,把相機給扔了,后來,他們是搭人梯上去,最上面那個隊員把鞋襪都脫了,上來后他們把繩子扔下去讓其他隊員再爬上來,最終他們登上了頂峰。還插上了紅旗,在一張紙上寫了日期裝在手電筒里埋在了山頂。還帶了幾塊石頭回來。
方五洲拿出一塊石頭給同學(xué)們看,有個學(xué)生卻把石頭掰成兩瓣。后來方五洲又當了登山隊長帶領(lǐng)著大家再次登上了珠峰。
攀登者觀后感8
今天周末,在家里觀看了上個月沒來得及去影院觀看的電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與隊長一起攀登珠穆朗瑪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隊長去世了,方五洲為了救松林沒能護住攝像機,但是最后他們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頂,將屬于中國的足跡留在了珠穆朗瑪峰峰頂。那是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頂,導(dǎo)致當時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認可。最終,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國登山員再次登上珠峰,他們留下了360度攝像,測量了屬于中國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現(xiàn)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的。一個信念,是生活前進的動力,也是會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只要心存信念,就會不斷催促著我們?nèi)グl(fā)掘生活的方向,包括一個階段的考試、一個生活的愛好、一個小目標等等,只要心存信念,困難和挫折便都無法阻攔我們奮進的腳步,無法挫敗我們那顆堅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錘煉我們鋼鐵意志的熔爐,也是造就我們前進不餒的意志,更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堅持。
攀登者觀后感9
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緊張的時刻,伴隨影片的起伏觀眾情不自禁的發(fā)出嘆息、歡呼、抽泣、笑聲。張譯扮演的角色很有張力,他除了在影片開頭跟隨隊伍一起攀登珠峰之外,其余出鏡的情節(jié)都是在指揮的后方,但其實他的內(nèi)心活動應(yīng)該是最波瀾的,情感豐富溢于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舍、堅定、疼愛、釋懷,這個角色演得很好,吳京和子怡的感情戲也為影片增添了美好的'愛情元素,可歌可泣。井柏然這次演的也是很好,他很適合這類感文藝的角色,最后和藏族姑娘的合照,令人淚目。我喜歡那個時代那種樸實真摯的情感,照片、信件是最珍貴的追憶,他們靠雙手雙腳勤勞創(chuàng)造出了幸福和勝利,太珍貴了。很感謝這部影片讓更多人了解到我國第一次登頂珠峰的那些英雄,真的向他們致敬![威武]他們太棒了。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去登珠峰。
攀登者觀后感10
今天,我自己來到了電影院,看了一場名叫《攀登者》的電影。
電影剛開始就是方五洲和他的隊員們,第一次來到了珠穆朗瑪峰,攀登這座海拔最高的山。走到了一半,隊長不能堅持下去了,把隊長給了方五洲,方五洲帶著隊員,爬上了頂峰,當時為了救隊員,把照相機弄丟了,結(jié)果沒有證據(jù),蘇聯(lián)不相信他們爬上了珠峰,還說他們騙人,經(jīng)過了15年,他們還是沒有放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爬上珠峰,承認這是自己的山脈,又爬了第二次,但還是沒有人爬上。
最后,方五洲就剩下最后一次機會,要是窗口沒了,就爬不上珠峰,但他們堅持不懈,死了也要保護好照相機,要是沒了照相機,就沒有了爬上珠峰的證據(jù)。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最后爬上了珠峰,插上了五星紅旗。
中國人才是最強大的.,即使別人有再先進的武器,我們的勇氣也會戰(zhàn)勝武器,取得最后的勝利。
攀登者觀后感11
今天和朋友一起走進了電影院,很久之前就想約要來看一看攀登者,吳京的出演仿佛就是票房保障,之前在網(wǎng)上看了徒手攀巖的紀錄片,不知這個電影會以怎樣的形式記錄。
影片一開始就講述了方五洲一行人歷經(jīng)雪崩登上了珠峰,影片中為了救隊友方五洲放棄了攝影機導(dǎo)致他們攀登珠峰不被國際認同,后來1975年他們重新攀登了珠峰,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和一些同志的犧牲,最終獲得了成功,重新測量了珠峰的高度。
除了攀登珠峰本身的偉大意義,它的象征性更令人動容,就像國家從重建到富強,一路上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突發(fā)情況,一步步拾級而上,抗過一次又一次風(fēng)暴,解決一場接一場的.危局,實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的壯舉,永不言敗,永不放棄,那份堅韌與勇氣是長在我們民族根骨里的精氣神。而片中的這些攀登者是最佳的代言人。前進道路上經(jīng)歷的所有苦難,付出的辛勞和犧牲,都在五星紅旗飄揚在珠峰頂時,成了永載史冊的光輝,足以激烈后人挑戰(zhàn)自我,沖向有形或無形的“世界之巔”!
有些事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攀登者觀后感12
感謝這部電影把珠峰登頂這段歷史故事拍出來,讓更多人知道英雄的中國登山者的事跡。畫面還是很震撼的,登山過程的動作戲也好、剪輯也好、音樂和節(jié)奏也好都非常棒。比較可惜的是,愛情部分似乎變成串聯(lián)主線,并且兩段愛情故事也不出彩,并沒有給人物的刻畫添多少力。另外,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整個登頂珠峰的背景、過程、以及意義,詮釋和烘托有點薄弱。對部分登山隊員們的'形象,刻畫有問題。比如黑牡丹,作為唯一一位女登頂隊員,真實的人物絕對非常出色和優(yōu)秀,可是電影里看得人惱火,非??上АSX得會誤導(dǎo)不明白歷史的人,我認為對那位女英雄不夠敬畏。章子怡這個人物,本來應(yīng)該更豐滿一點,她應(yīng)該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可是電影里她的選擇也好、堅持也好、犧牲也好,似乎都是圍繞著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去的,是圍繞著愛情去的。我認為,他們的愛情應(yīng)該是建立在個人的強大信仰、雙方的共同追求之上的。電影里表現(xiàn)得太弱了。
攀登者觀后感12篇相關(guān)文章:
★ 攀登者觀后感6篇
★ 攀登者觀后感7篇
★ 攀登者觀后感3篇
★ 攀登者電影大學(xué)生觀后感年3篇 觀看電影攀登者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