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你的名字》觀后感10篇,以供參考。

《你的名字》觀后感1
新海誠的作品無論看多少次我總不會覺得無趣,并不單是每幀都可以當桌面那么簡單,更吸引的應該是耐人尋味的內容。
這部作品,從我看來最有意思的應該是結局時“我好像哪里看過你”這句對白。啊咧!怎么這么熟悉的對白,不是我們老土式搭訕最常用伎倆了嗎?是的`!沒錯!就是這么老土,沒有一絲套路。
但是最感動也應該是這句說話,本作主人公因為特殊的體質交換了身體,在交錯的時空喜歡上了對方,卻因為醒來后記憶會模糊而忘記了對方名字。
如果套回現(xiàn)實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們互相認識,乃至于喜歡上對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攜手一生。至于今世,我們彼此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可以這樣理解嗎?
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么現(xiàn)實里“我好像哪里見過你”會不會非常美妙呢?我們都是在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就是上一輩子和你有著關系的人,這一輩子真的只欠了一個見面勇敢說出那句哪里見過你的說話。
在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謂世界線A與B的關系了,因為我覺得美妙的應該是可以和現(xiàn)實呼應的話題。
盡管對于我來說同是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溫暖的,一種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會有轉機有希望的感覺。與《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樣,沒有《秒速5厘米》的那種刻骨的無奈和刺痛感。反而有點像《言語之庭》,生活上總有點無奈,但是只要遇到那個可以交心的人,為何不努力嘗試愛一次的感覺。
最后我覺得女主的頭繩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樣系在手上也不錯。
《你的名字》觀后感2
你是我重要的人,你是我不想忘記的人,你是我不能忘記的人,但你是誰?
空間的距離是否夠遠?
如果不夠,那就加上無情的時間,是否夠長?
如果還不夠,那就讓生與死成為天塹,是否就能讓你忘了我是誰?
天意不可違。當黃昏漸漸消散,連掌心里深藏的烙印都漸漸淡去、淡去、淡去。
從今以后,我們在某個角落擦肩而過,我們在街角的咖啡店鄰桌而坐,我們呼吸同一片空氣,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我抬頭看到是你,你低頭看到是我。但卻難以開口說“嗨,我是否曾經見過你?”
忘記你是宿命嗎?我問天。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當初何必認識你?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夢里怎么都是你的影子?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會拼命想要記住你?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有一個聲音在不停的告訴我,我在尋找著什么。
我記不起你的名字,我記得起與你相逢的風景。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我踏遍山川河流去找你。我呼喊,不停的呼喊,每次都越來越大聲的`喊出你的名字。我奔跑,我不停的奔跑,每一步都帶著你的氣息。我回到你的時間,我來到你的面前,即使是一片虛無的影子我也想握住你的手,就這么握著、握著,再也不能讓它們分開。
學會堅強、學會執(zhí)著、學會永不放棄、學會認真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穿過天與地、跨過生或死,終有一天生命不再是一場孤獨的旅行。那里有鮮花開放和陽光燦爛,有你的名字和我的姓氏!
《你的名字》觀后感3
我看了一部電影,一部講述了一個戀愛故事的電影——《你的名字》。
不知從哪天開始,瀧和三葉都做起了奇怪的夢,夢中的自己變成了別人,而自己的身邊卻是真的產生了改變,于是男主瀧和女主三葉,都發(fā)覺了這不是夢,他們交換了身體總會有一些奇異的緣分。終于瀧忍不住去了系守鎮(zhèn)去尋找,才發(fā)現(xiàn)三年前系守鎮(zhèn)就被隕石毀掉了,1/3的人都失蹤了,這時瀧想到了三葉外婆對他講過的神話傳說,他找到了那個還留有他口嚼酒的地方,終于他們的'身體這幾天換了。在黃昏之時他們相遇了,可還沒等他們在對方的手上寫下名字,黃昏就結束了,他們回到了各自存在的時空,他們一次次叫著對方的名字,卻還是忘掉了名字,忘掉了要干什么事,但是他們還記得自己在追尋著什么,兩個人都是。幸運終究降臨到了他們身上,他們終于相遇了,兩人的眼眶里都不知為何涌出了無數(shù)眼淚,他們不約而同地問出了:“你的名字是?”
他們沒有像宮水家之前的人選擇遺忘,而是一直在追尋,終于找到了彼此。他們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有多少人將遺憾停留在心間,卻沒有勇氣去追尋?緣分只會給你一個開端,結局還要自己去圓。也許我將來也會遇到對我很重要的人,這部電影告訴我,要不留遺憾,至少要把該說的話都說完,該做的事也一起去完成。
至今我也留下了不少遺憾,沒有鼓起勇氣,現(xiàn)在他們都不在了,這是永遠的遺憾。但之后不會了,絕對不會了,就算結局依舊,也至少努力過,鼓起勇氣過。我可不會再有“以后再干”之類的想法了,我該干的事現(xiàn)在就干,如果幸福沒有像我期望的一樣停留,那又怎么樣?至少我努力過了。
《你的名字》觀后感4
觀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沒錯,這部電影就是《你的名字》。腦海中,時常會閃過三葉和瀧的畫面,這是多么美好的緣分啊。
三葉和瀧,一個住在糸守鎮(zhèn),一個住在東京。相隔千里的他們,卻彼此身體互換。后來,他們卻沒有再身體互換了。于是瀧,便踏上了尋找三葉的旅途。不過,三葉所在的那個村,早在三年前就被彗星給毀了。后來,瀧才得知,其實三年前,三葉曾經來找過自己??墒悄菚r的瀧,并不認識她。但是,三年前的三葉給過瀧一根紅線,瀧至今都戴著。瀧喝下三葉的口嚼酒,成功換回了時間。兩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人,就這樣再次相遇了。彗星如期而至,三葉在瀧的幫助下,成功拯救了整個鎮(zhèn)子,但是兩人卻都忘記了對方的名字。他們心中只剩下一種感覺,好像在尋找著什么。電影最后,兩人相遇,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一根紅線,穿越時間,穿越地點,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也能與你相遇。生活也不過如此,緣分,本來就是這樣神奇。影片中,三葉和瀧,本該是兩條平行線,不會有所交集??墒牵驗槟歉t線,兩人才相交。很美好的結局,同時還留下了一點幻想。其中所蘊含的緣分,可以說是很神奇的。緣分,也許是上天早已注定,又或是自己前世的恩怨,它總歸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看不見,也摸不著。穿過茫茫人海,三葉和瀧也能憑借著心中的那點感覺,認出對方。一根紅線,也可以忽略一切,聯(lián)系起兩個人,不能分割。那種朦朧的緣分,也許也會純在吧。
《你的名字》觀后感5
《你的名字。》在日本僅僅上映了八天,票房就已經突破了100億日元,直逼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新海誠可所謂后生可畏,抱著好奇心的我們,利用假期的閑余時間觀看了他的所有作品。
新海誠之前的作品大多以開放性或者悲劇結局收尾,但《你的名字?!穮s意外的`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改變他創(chuàng)作思路的是2011年發(fā)生的日本大地震,哀鴻遍野,傷痛讓日本人變得更愿意去追求幸福歡樂的東西?!赌愕拿?。》要表達的是哪怕得不到手,我也要無限的追求。
有人把新海誠與宮崎駿放在一快來比較。但其實宮崎駿與新海誠是兩個不同生活時期的人物。宮崎駿出生于1947年,他兒時經歷幾乎充斥著動蕩不安,在那時開始,宮崎駿的心里或許早已埋下了渴望和平、沒有戰(zhàn)爭的種子。而新海誠成長的時代,正式日本經歷飛速發(fā)展之后,一個繁榮的日本社會。也正是因為如此,新海誠的作品里關注更多的是人本身。而在所有這一類型故事中,愛情是作為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拋棄的東西。
我們沒有辦法、也不應比較新海誠與宮崎駿的高下。正如我們無法去判定誰的人生就一定美好。但值得我們歡喜的是,我們因為他們,感受到了人本身純真的意義,在他人的故事之中得到了屬于自己的真諦。
正如《你的名字。》里說的那樣:“世界如果是如此殘酷的地方話,我會帶著這唯一的寂寞,用全身全靈活給這個世界看。帶著這唯一的感情永遠的掙扎下去。即使相隔天涯,即使再也見不到面,我會掙扎,不會像這個世界妥協(xié)。”我們都一樣,是這個美麗世界的孤兒。
《你的名字》觀后感6
很長時間沒看日本片了,記憶較深的麻辣教師和忠犬八公的故事。麻辣教師是松島菜菜子演的,很早以前看的了。忠犬八公看的時間不算太長,也是幾年前的事了。今晚趁著值班的空閑,看了看去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雖然與日本有太多的民族仇恨,但是公里公道地說,有的日本影片還是拍的很有質量的。凡是拍的好的片子是不分國界和民族仇恨的,因為畢竟有些人性的東西比如愛情、善良、忠誠、正直、勇敢,都是人類所共同推崇和贊揚的。應該說是屬于道德的制高點吧。
看完影片,邊聽著主題歌邊寫點觀后感。該片的情節(jié)和以前看的美劇觸不到的.戀人非常相似,都屬于生活在不同時間的兩個陌生人有了共同的交集而逐漸產生了感情。你的名字說的也是這樣一個故事,影片里有的地方也還是沒有看懂,但大體意思就是男女主角互換了身體,發(fā)生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兩人都在互相尋找對方,雖不至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也是相遇于未識,依靠紅絲帶產生了情愫。最后,男主角追尋到了女主角生活的小鎮(zhèn),喝了口嚼酒,拯救了小鎮(zhèn)的500個人。而男女主角也最終在不知道對方名字的情況下,苦苦互相尋覓,憑著感覺找到了對方。時空的錯覺還是前身注定的緣分?無法解釋,歸因于人的第六感吧。
越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感覺有太多的東西根本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也許人類就是一個悖論,就算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無法完全解釋明白所有的未知問題。很多東西,只是感覺吧!
《你的名字》觀后感7
第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凡是重要的事情請一定要及時再及時、反復再反復記錄,不要認為自己的記性有多好。重要的事情說多少遍都沒用。這也是動漫當中實在無力吐槽的一點。
好吧,我再承認,我不解風情,不懂浪漫,不懂欣賞??墒沁@劇情需要的意圖也太明顯了吧。硬生生將你帶入那個場景,告訴你,你就是不記得那個人的名字了。唉。
第二:女配角一定不能漂亮,絕對不能漂亮,一定的`一定絕對的絕對不能漂亮。動漫當中出現(xiàn)的一個人物,奧寺前輩。果然女配角比女主角漂亮,這就一定是青春言情劇的套路。而且確實相當吸引眼球,完美形象唄。至于一個小細節(jié),故事最后奧寺前輩手上的戒指,和男主角死黨手上的戒指,總是有種就是想要你往兩個人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方面去想。哎。
第三:莫名其妙網上看見一個點,說是男主在寫給女主手上的名字,為什么不是男主的名字,而是那啥。因為正面去看,是男主的名字,然后調轉180°反過來看,就是幾個字。我還以為新海誠還有這么變態(tài)感人的點,結果一查,YY罷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感人的梗罷了。
假設你們互相曖昧,但彼此并不知道對方名字,相約不說出來而是寫在對方手心。寫那三個字總比寫名字直截了當浪漫得多吧。而更加不解風情的在于,在咨詢朋友之后得知,更有可能男主不寫名字的原因在于,日文里那個名字短時間內還真沒辦法寫好。所以咯,攤手狀。
當然了,要強行解釋為,為了給整部動漫主題“你的名字”作點睛之筆,我也認了。
第四:男女主角,你認真去想,他們其實是姐弟戀。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我給大神長跪不起。這雞湯得趁熱喝。
《你的名字》觀后感8
去年冬天,有一部日本的動漫席卷了大陸電影榜,也曾一度引起網民狂熱議論。還有人說,帶上你喜歡的那個人一起去看吧,趁著電影余溫表白,那樣他一定會答應的。這部電影就是新海誠的《你的名字》。
很多人覺得,動漫只是拍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的形象,唯美的場景實在不適合成年人去觀看。其實不然,正因為是動漫,采用比較稚嫩的畫面感去講比較深刻的道理,故事演給小朋友看,道理講給大人們聽。就像那本經典的童話故事《小王子》,看似屬童話的分類,其實是在給大人講道理的一本書。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關于相遇和重逢的故事。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xiāng)村女孩,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父親又一直忙于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過著平淡無聊的生活。小鎮(zhèn)的生活早已令她厭倦不已,她期盼著可以去到大城市里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他經常會去餐廳里打工,也同樣過著平淡而又無聊的生活。故事就這樣發(fā)生了轉變,三葉在夢里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大城市的生活,而夢中的`瀧則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面對著各種流言蜚語依然不為所動。
故事的設定奇妙不已,勾起了人們的期待感。他們就這樣在夢里交換身體,并留下日記作為交流,直到彗星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切,也讓他們開始了尋找彼此的道路。
當然結局是美好的,在列車上的一瞥,彼此落下熱淚。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你等的那個人,他一定會來。
《你的名字》觀后感9
我愛的方式,也散發(fā)著你的味道;我走的姿勢也傳出了你的笑聲。終有一天,你的一切都會消失,所以將你的一切深深印入腦海,不是我的權利,是我的義務?!?/p>
影片的前一部分是比較歡樂的??蓯鄣纳倌旰蛶洑獾哪泻⒃趬糁薪粨Q身體。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從一開始糗事連篇到后來在彼此生活中混的“如魚得水”。
時間的交錯讓他們奇跡般地在夢中相遇,卻從未想過,這其中隔著三年時間。
當男孩下定決心尋找女孩,卻發(fā)現(xiàn)這一切似乎不可能存在。
黃昏之時,他們奇跡般再次相遇,這次不是夢。雖然最后沒能留下名字,可我覺得手心那句“我喜歡你”更有分量吧。
改寫過去,改變未來,他們做到了,卻失去了與對方的聯(lián)系。
從高中、大學,到開始找工作,他們屬于彼此的記憶慢慢消退,越來越模糊,可心頭那縈繞的情感卻從未散去,驅使著他們仍然在人群中尋找對方的'身影,因為他們相信,即使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一定能一眼認出。
“我一直在尋找,在尋找,某個人。”二人都抱著最初的執(zhí)念。
正如歌中唱道:“我們是時間旅行者,哭著攀登時間的階梯。我不想再在時間的捉迷藏里跟你走散?!?/p>
兩輛電車交錯而過,玻璃上映出對方的臉。
想起張愛玲寫的那句“原來你也在這里嗎?”這句話中雖然帶著可念不可說的美好情愫,卻有著淡淡遺憾和傷感。
最后的最后,他和她在茫茫人海中再次相遇。這一次,不再像《秒速五厘米》中那樣永遠錯過,而是在即將擦肩而過的緊要關頭,一方停下腳步,鼓足勇氣說:“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然后另一方轉過頭,笑中帶淚的說:“我也是?!?/p>
《你的名字》觀后感10
在此之前,新海誠的作品始終縈繞著一種沒有來由的、唯美而哀傷的喪失感,故事零碎、結構松散等弱點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窡o論在節(jié)奏控制還是情節(jié)推進上都可圈可點。
從內容上看,本片一掃前作中的憂傷與陰霾,走上了輕松愉快、活潑有趣的大眾路線,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于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于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系網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于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彗星災難的設定則反映著經歷311大地震后的生死無常觀,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傳統(tǒng)文化元素,不僅延續(xù)了《言葉之庭》中對日語語言文字本身的溯源(愛與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發(fā)展;這種對傳統(tǒng)的回歸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蘊和原色。
從制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誠對敘事手法的駕馭日臻成熟,也要歸功于此次制作團隊的強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擔任作畫監(jiān)督、田中將賀擔任人物設定等)和制作設備的更新(購入StoryBoardPro軟件)。在選擇配音人員的時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慮到了話題性、觀眾接受度等,確定插入歌曲時選擇了在年輕世代中頗受歡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優(yōu)化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標志著新海誠在動畫創(chuàng)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優(yōu)美的風景畫面獲得好評,而是通過流利的節(jié)奏、豐滿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打動人心。
《你的名字》觀后感10篇相關文章:
★ qq飛車名字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