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2篇 摔跤吧爸爸電影完整版,以供借鑒。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
給這部電影打五星。
前半段看到爸爸逼兩個女兒起早貪黑地訓練、在印度這樣傳統(tǒng)的國家把她們頭發(fā)剪掉、調整她們的飲食來實現體重增長等等,以實現他年前時未實現的夢想讓我想起中國的父母的樣子,所以我心理覺得不贊同甚至有些反感這位父親。
現在想來,當我心里的想法和電影里兩位女兒的內心吶喊是一樣的時候,不是說明電影很成功嗎,能這樣牽著觀眾的情緒走,著實厲害。
接著,父親的做法由一個14歲要出嫁的女孩嘴里,道出事情的本質:“你們的父親這樣對你們,你們覺得他很壞嗎?而我恰恰希望我能有那樣的父親。他要求你們進行刻苦地訓練,說明他把你們當成他的女兒,他認真地愛著你們保護著你們。我只能走一條很多印度女人走的路,14歲出嫁,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人,跟他生兒育女,過上和我的母親一樣的生活。而你們可以選擇另一條路,你們練習摔跤,就有機會去接觸更大的世界,接觸更多的人,還有機會讓世界看到你們。所以你們不該感謝他嗎?”我的心情隨著這個轉折,和二位女孩的不再與父親敵對,認真投入父親精心安排的各項訓練去了。
影片后面還有一個觸動我的點,就是當父親被惡人關起來不能去現場指導女兒比賽的時候,女兒在最后關頭要放手一搏,她腦中出現一個畫面,是父親兒時把他們丟進河里,在岸上對她們說:“女兒,你們要自己努力往上游,爸爸不能總是能救你!”不知為什么,我看到這句話競淚流滿面,是為了父親的英明睿智堅持和格局、也是為了女兒的成長獨立。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由阿米爾汗主演帶出,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我也著實為演員和電影故事和導演點贊。我的鄰居帶著她的兩個孩子去看電影,也給了非常高的評價。阿米爾汗真的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他的電影看出,他確實是看到印度現存的問題,對印度的教育、女性、孩子懷著關注又希望能改變他們命運。另外兩部他主演的電影也是五星推薦:《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2
最近幾天,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刷屏了,互聯網、微信上都是點贊的文章。今天,我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感覺是一部很好的勵志片。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yōu)秀摔跤手,最終贏得英聯邦運動會金牌的故事。
首先打動我的是夢想的力量。馬哈維亞和他的兩個女兒,為了實現在國際賽場上為祖國贏得一枚金牌的夢想,從小開始艱苦訓練,不畏嘲諷和貧窮,克服重重困難。沒有摔跤墊,以沙土地為訓練場;沒有女對手,同男孩子一起比賽;父親被禁止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幫助女兒,使用手機來指導……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問題,只為實現心中的夢想。
其次令我感動的是父女情深。雖然父親逼迫女兒訓練,始終是威嚴刻板,但心中對女兒無比的疼愛。最終在女兒奪得金牌時留下激動的熱淚,說出"你是我的驕傲".馬達維亞之所以讓女兒從事摔跤運動,也是為了女兒突破傳統(tǒng)的.限制,能夠不像傳統(tǒng)印度婦女那樣從小干家務出嫁,沒有自己的自由。
第三印象深刻的是對吉塔的比賽指導,父親與教練采取了不同指導方式。父親注重發(fā)揮女兒的長處—進攻,而教練更注重防守。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因時而變,才能在比賽中獲勝。
影片中最激動人心的是幾場摔跤比賽的場景,驚險、逼真,就像是現場直播一樣,讓所有的觀眾都屏住呼吸,心中為主人公加油吶喊。這種比賽的場景,在中國電影中很難見到。是我們拍不出來嗎?還是我們不夠用心?
影片的缺點也很明顯。父親的意志占絕對主導地位,女兒只能服從父親的權威,沒有任何自主權。即使最后女兒走上了國際賽場,還要父親現場坐鎮(zhèn)才能在賽場上穩(wěn)定發(fā)揮。男權主義若隱若現。
總之起來,一部好片,幽默、勵志、大圓滿結局,符合觀眾的精神需求,所以才有好口碑。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3
從來對于印度沒什么好印象。骯臟的街道,污染的恒河,視女人為草芥的習俗,還有那一言不合就全體起舞唱唱跳跳的寶萊塢,嗚哩哇啦,亂七八糟。就算那被視為國寶的印度演員阿米爾汗,又矮又壯,也不是我眼里的帥哥。為啥要看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最初就是為了看看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爸爸怎么被摔個狗啃泥的,動機不純,這是不能讓我爸爸知道的!
然而影片卻讓我大吃一驚。那不茍言笑的爸爸,不是被誰摔得底朝天,而是強迫有摔跤天賦的女兒,一步一步成為世界冠軍的神話。這樣特立獨行的爸爸為女兒帶來的不僅僅是名利雙收的世界冠軍,還有獨立自主、自尊自強的人生信念。
在印度,社會底層的女孩16歲就得出嫁,相夫教子嫁鍋碗瓢盆過一輩子,被打被罵是家常便飯,不滿丈夫的意甚至會被毀容乃至被殺。片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爸爸是一家之主,說一不二。他強迫女兒們脫下傳統(tǒng)的裙子換上短袖短褲,冷酷無情操起剪刀減掉女孩珍貴的長發(fā),揮動竹鞭逼著她們田間地頭玩命長跑,甚至摔得黑頭烏臉。年輕的女孩們一開始對爸爸不理解,甚至拼命抵抗訓練。而父親知道如果不練好摔跤女兒們將要面對什么。他要避免她們和同齡人走一樣艱辛痛苦的路。
最后女兒們看到同伴凄慘出嫁才終于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她們努力跟隨爸爸的訓練一步步奪得各級別獎牌,直至成為世界冠軍。就這樣,爸爸憑著一己之力挑戰(zhàn)了整個男權至上的社會習俗。這樣的眼光,這樣的睿智實在是值得被女兒們大大擁抱的。
電影看完了,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回放著不僅僅是激情四射的摔跤場景,還有爸爸那時刻下撇的嘴角,倔強轉身的背影,而這一切,其實都在默默地詮釋著一個不善言辭的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
回頭看看我的爸爸,雖然平時他對我也挺嚴格,心里其實也藏著這樣的愛吧?我很慶幸自己沒有生在印度,也很慶幸我的爸爸沒有那么嚴厲。這時,他摸摸我的頭,走吧!回家了!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4
一開始想去看這部片子是聽說其中的演員阿米爾汗為了完美詮釋劇中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這一角色做了非常勵志醒人的行為: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隨后舍棄化妝特技,在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以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fā)福的狀態(tài),體重97公斤,儼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為了貼合該角色29歲摔跤手生涯黃金時期的體型,用五個月的時間,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不僅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更學習摔跤技巧,練出了擁有八塊腹肌的魔鬼身材。在演藝圈為拍戲增肥減肥的都有,但是增重且隨后又減重這么多的也是很罕見的。抱著對演員的敬畏之心去了電影院……
電影情節(jié)一點也不辜負我投入的45元,而且真的非常超值!!這部影片乍看起來是一個專制的父親將自己的理想強制壓于子女身上,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但是從更廣大層面,從印度當地的等級制度而言,這顯然微不足道。在影片里借助一位14歲的新娘口吻描述了當地婦女的悲慘生活:自小與鍋碗瓢盆為伍,待稍長便被送給陌生的男人為妻,只為減少家里的支出。這種完全無自由無地位的狀況,是所有當地婦女的悲哀,逆來順受早已習慣,也恰恰因為如此,為辛格一開始對兩位女兒的訓練(在女兒眼里即懲罰)打造了良好的開始。當然堅持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頂著身邊所有認識人的嘲諷的眼光,壓力是非常大的,父愛如山,大愛無疆。為國爭光,這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父親自小對兩閨女的諄諄教導,成功的將夢想與榮譽傳達給了下一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辛格帶著他的兩個女兒成功的走到了最后,打造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名摔跤金牌者――貝塔,一個印度小村莊里走出的姑娘。
從感性角度來看,劇中有無數個亮點感動和感染了我,喜劇效應加理念傳達,銜接十分自然。在這主要說3點。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5
一直盼望著去看電影《摔跤吧,爸爸》還沒來及行動,牛通社給的機會竟然從天而降,砸中了我?。≈芪逋砩?,我和眾多牛通社小記者跟著報社的哥哥姐姐一起走進新遠影城,觀看這場慕名已久的電影。
這是一部幽默的電影,讓我們捧腹大笑;這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電影,讓我們淚流不止。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大家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有時沮喪、有時欣喜,放映結束了都還沉浸在影片營造的氛圍中舍不得離開?;叵肫疬@部電影,我的腦海中閃出了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前聽到過這句話,但不甚理解,看了這部電影,就覺得這句話是最好的注釋。
影片中爸爸是摔跤全國冠軍,由于經費等各種原因失去了走出國門爭奪世界冠軍的機會,他寄望能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成為世界冠軍,實現夢想。然而命運常會捉弄人,一個接一個女兒的出生,讓他的希望日漸渺茫。好在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通常會再打開一扇窗。某日,鄰居帶著兩個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兒子上門討公道,他在批評女兒的同時意識到了她們有摔跤天賦。夢想之光重新閃耀,接下來他帶著女兒們開始了艱苦訓練。在種種感情和身體的磨練中,女兒和父親都在成長,別的女孩按部就班陷入跟鍋碗瓢盆打交道的日子,而他堅持選定的方向,帶領女兒一步步走向夢想的殿堂。比賽總有成功有失敗,姐姐吉塔第一次參加摔跤比賽雖然失敗,但顯示出來她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也更激起她奪勝的勇氣,此后,她在這條道路上勇往直前,收獲勝利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思想上的波動,遭受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父親給了她生活上的保障、技術上的指導,最重要的是信念上的支持,教她發(fā)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那場奪得世界冠軍的比賽讓所有辛苦、委屈都有了最好的回報。妹妹巴比塔也同樣優(yōu)秀,成長為摔跤世界冠軍。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有著夢想的方向,勤奮努力,不輕言放棄,才會有完美的結局?!安煌跣?,方得始終”,通過這場電影,我再次用心感受。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6
《摔跤吧,爸爸》劇情很簡單,一個曾是國家摔跤冠軍的爸爸期盼生下男孩,為國拿下國際金牌,然而事與愿違,妻子連續(xù)生下了4個女兒。再一次偶然的機會,發(fā)現女兒也有摔跤的天賦,而后開始有條不紊地訓練。即便其中苦難重重,最終創(chuàng)造奇跡。魔鬼般的訓練看著很可怕,然而期間流露的父愛,深深打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我把他們培養(yǎng)好,將來她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伴侶。"她們的爸爸”至少,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他為你們遮風擋雨,就是為了讓你們能有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人生?!?/p>
肉體上很痛苦,但是父親在她們成長過程中給予的愛卻很深沉,大山一樣的精神支柱,與此同時,卻也尊重女兒的選擇,即便知道她會走彎路,智慧的爸爸在女兒迷途而返時一如既往地給了支持。同時,教育不是控制,交給她們獨立面對自己,爸爸曾經訓練她們,在命令她們跳入河中后,說道,“爸爸不能每次都能趕來救你,我只能教你如何去戰(zhàn)斗,但你必須依靠你自己,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边@樣的嚴酷,最終讓吉塔力挽狂瀾,在最后時刻創(chuàng)造奇跡。
用心做投入,而不是用頭腦分析。
始終相信心念的作用,楊老師說,術為道用,技巧永遠只是服務于我們的內在的發(fā)心。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往往不是掌握無數技巧的人,而是內在擁有堅定信念,能夠發(fā)揮天賦的人?;貧w本心,去深入了解自己,父愛發(fā)掘出自己的天賦,比掌握各種技能技巧更加重要,你將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外在的榮耀,而是內心的篤定和從容,心的喜悅?!端影?,爸爸》特別打動人,真實的故事,奇跡真的存在,只是你是否真正地相信并去踐行罷了!最終的勝利,不僅僅屬于吉芭,而是屬于她的整個家庭,讓我看到和自己生命的源頭連接是多么重要,雖然不是每一個爸爸都像他一樣堅定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發(fā)揮天賦,但,和父母的連接一定是你人生路上力量的源泉,這份生命長河里源源不斷的力量就是你在這個世間真正發(fā)揮天賦,完成志業(yè)無窮動力。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7
這部電影主要圍繞摔跤和父愛,是一部發(fā)生在印度真人真事改編的維護女權的電影,曾是國家隊摔跤冠軍的爸爸馬哈維亞迫于生計,無奈地放棄贏得世界金牌的夢想,但沒有真正的放棄,將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上天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接二連三地生女兒。夢想破滅時,一天發(fā)現兩個女兒具有驚人的摔跤天賦,開始對女兒進行魔訓練,最終,吉塔和巴比塔獲得了世界冠軍,成為全印度的驕傲。
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最深。吉塔在拿到國家級冠軍后要求去國家體育館接受正規(guī)的指導,面對教練和父親的訓練,她開始質疑父親的權威,且迷失了自我,將頭發(fā)留長,學會了化妝打扮,看電影,不控制飲食,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生活。在幾次比賽失敗后回了一趟家,依然沒有醒悟,并告訴爸爸你的技巧過時了。這時,父親與女兒打了一架,父親輸了。我的眼淚那一刻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很想跟吉塔說:“不是你父親的方法過時了,而是他已經老了,你沒看到他頭發(fā)斑白,身體大不如前嗎,你是不是完全忘了當初就是靠這所謂的過時的技巧才拿到全國冠軍?”
好在妹妹巴比塔不忘初心,最終說服了吉塔。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小時候騎在他脖子上不肯下來,現在我長大了,父親也漸漸老了,還是喜歡事事依賴父親,沒有辦法克服恐懼。看著父親那臉上越來越多的皺紋,那滿是繭子的手,父親是真的老了,有一天,他也不再是我的臂膀,不過在那之前我會獨立的,我也會像后來的吉塔一樣,成為他的驕傲。
整部影片,很多情節(jié)戳人淚點,看得我激情澎湃,我為吉塔和巴比塔感到驕傲,她們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她們有一個為了女兒受盡冷嘲熱諷,與全世界對抗的父親,吉塔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過:“我的一切榮譽都屬于我的父親?!笔堑?,沒有他便沒有如今的“我”。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8
拿到冠軍就會被很多人記?。。ú皇窃挻蟾乓馑迹?。
爸爸:馬哈維亞。觀影過程中,其實有時候會認為他做的不對,比如媽媽Daya aur說: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自己的女兒身上。馬哈維亞說給我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如果我錯了,那我就徹底放棄我的夢想。我突然對這個老爸有很大的改變,一年的時間,足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游遍全國,可以繞地球365圈。在賽場上、手術臺上幾分幾秒都顯得珍貴,何況是一年。但是,作為一生持有這個夢想的老爸,用一年的時間放棄一個夢想是多么難的抉擇。他的夢想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夢想,是改變人們對女性只是家庭主婦的夢想,是國家的夢想!
第二次對爸爸產生不好的影響是,和女兒吉塔的爭論。感覺吉塔說的挺有道理,逛逛街、做點女生做的事情也不影響訓練。她想要的生活。她教練教給他新的摔跤技術,她感覺比老爸的好。還為此吉塔和老爸比摔跤。最后老爸輸了。她對巴比塔說:“總得有人來破除老爸的教法...(忘詞了)”跟著吉塔的話走,當時我心里也覺得吉塔說的蠻對的,不能老是沉浸在自己的舊教法里,也要相信教練,畢竟教練也是國家對的教練。但是通過巴比塔的話,也說明了,爸爸確實可能是因為老了,才會輸的。聽著心酸。后來,通過比賽,證實了還是老爸的教法有用,畢竟爸爸是從小栽培的她的,最了解最懂她的就是爸爸!
媽媽Daya aur是值得尊敬的母親。雖然嘴上說,不要在我的廚房煮雞,她覺得家里都沒買米的錢了哪來的錢買肉。但最后還是支持爸爸的夢想。影片里臺詞不多,但是演的很好,悲喜的表情淋淋盡致。
最搞笑的部分是全村人教他們怎么生男孩子的方法。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許多人還是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印象最深的部分是,爸爸訓練女兒的片段。歡快的歌聲里聽不到是在怨恨爸爸(歌詞都是怪爸爸),小孩子的可愛之處。
最精彩的部分是,摔跤比賽。這部分應該占影片中很高的分。在看過的電影中,例證一個人很厲害的,通過比賽也許就一兩場,而且每場的時間都不多。精彩的鏡頭最多也就兩個。但是看著影片,比賽還是很多,并且重要的比賽時間都很長,精彩的鏡頭也比較多。
寫的有點糟糕,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噢!親身體會更深刻!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9
《摔跤吧,爸爸》這部我笑著流淚看完的電影觸動了我太多太多。
習慣的力量
當爸爸讓兩位女兒每天早上五點開始練習后,雖然兩位聰明的小鬼也反抗也耍小聰明,但是也一直在堅持訓練。從剛開始的父親鞭策監(jiān)督到兩個人自動跑步鍛煉,這個過程中的變化是質的飛躍。從這個變化中我看到了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每天早上被叫醒到自己自動起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我從電影中的父親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
是的,看電影的股喲城中,我有好幾次都從電影中的父親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感覺好多我經歷過的東西與電影重合在一塊,眼淚不自覺的落下來。
我爸之前對我也非常嚴苛,但是當時的我并不懂事,經常惹他生氣,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當時真是幼稚無知,更加覺得自己不懂事,不會體諒父母,不夠自律。
同時,我也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其實是非常高的,看電影之前的我還不理解父母對我的愛,總覺得他們在一直限制我的成長與發(fā)展,我不管他們的任何感受,只想著去做我想做的,追求我想追求的,殊不知我的這些言行對他們的傷害是很大的,對于我的反抗他們很無奈也不知所措,甚至為我擔驚受怕,我當時還特別自以為是的認為就算跟他們吵架我也應該把我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其實跟父母好好說話的力量比我跟他們吵架大太多了。
這部電影其實讓我看清了很多我之前的額錯誤做法,隱形中幫助我成長了。
自律的力量
電影中大女兒在收獲了一個接著一個的金牌之后開始自滿,吃高熱量食物,開始各種吃喝玩樂,不聽父親的勸告,與父親疏遠,久而久之開始體力下降,撲面而來的是接二連三的失敗。從這點上看不自律對一個人的毀滅性力量。
從這點上我審視了自己的行為,一次一次的拖延,一次一次的做不到,這背后其實暴露出的是我的不自律不嚴謹不上進,是的,用勸誡自己的話寬慰自己的話不停的說服自己,其實是自我麻痹,自我欺騙。
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成癮的,慢慢的就會開始降低要求,開始退步,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這點很慶幸。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0
前幾天,我再次利用空余的時間觀看了一遍《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它打破了印度電影敘事的傳統(tǒng)。說是一部經典應該并不為過。
電影中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國家摔跤冠軍。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棄摔跤。于是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就希望有一個兒子來幫他圓了贏得世界級金牌的夢想??墒翘觳蛔髅?,他老婆接連生了四個女兒。在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本以為自己夢想就要破碎時,他卻意外地發(fā)現女兒身上有摔跤的天賦,這時候他眼里放了光,仿佛看到了女兒站在領獎臺上拿到世界級金牌的場景。
好不容易看到女兒有摔跤的天賦,怎么能白白浪費呢?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決定他的女兒不要像其他女孩一樣平淡地過一生。他狠心地換掉女孩愛穿的裙子、剪掉了長發(fā)。有女孩之身,卻不能去做女孩可以做的事情,這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壓力。她們日復一日地練習摔跤,結果不負眾望,兩個女孩完成了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心愿,贏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她們的事跡激勵的身邊每一位女性。
在這部影片當中,每個人都能收獲不少的東西。其中,我就收獲到了:如果想要學好一項技能,必須要持續(xù)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影片中,吉塔雖然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但在準備為進軍國際大賽的訓練期間,因為沒有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監(jiān)管,她逐漸開始松懈,完全扔掉了從前對待摔跤的態(tài)度。她與朋友去酒吧,開始留長發(fā)、涂指甲,開始吃油炸食品……她甚至覺得訓練,其實不需要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所說的那么講究。這使得吉塔在國際賽場上,一次接著一次難逃首輪遭淘汰的命運。不管你到底有多大的天賦,你在后期也是一定要努力的訓練,熟能生巧。如果說你不長期的練習,即使你有再多的天賦,也不能把它發(fā)揮到極致。
看了這個電影之后,每當我在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時,我都會像《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當中給我的啟示去做。我始終告訴我自己:即使我有再大的天賦,后期也是需要經過刻苦的訓練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能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1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母愛著實溫暖,令人感動,而父愛卻更加別有一番滋味,十分深沉。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爸爸想讓他的孩子完成他要成為摔跤冠軍的夢想,于是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讓他的兩個女兒替他完成心愿。通過各種磨煉,他的女兒終于為國爭得第一枚摔跤比賽的金牌。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位父親對于孩子的信心、鼓勵……在他的心中,他的女兒是最棒的。當他發(fā)現女兒的天賦時,他的冠軍夢驅使著他去訓練他的女兒,若一年后女兒沒有想要連摔跤的想法,他也不強求她們,這不就是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嗎?他不想讓女兒做她們不想做的事,不想強求她們。當他的大女兒吉塔高傲自大時,他卻還是默默地關注她,心系著她的每一舉每一動,這不就是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嗎?當姐姐認識到錯誤,哭著承認錯誤時,他沒有因為之前的事情而生氣,還是毅然決然地收拾行李,不顧他漸漸年老的身體,準備去陪伴她的女兒。雖然之前他對他的女兒進行了那么殘酷的訓練,但他卻有著最愛女兒的那一顆心,一直牽掛著女兒,怎么不令人感動?當女兒的教練不相信他的女兒時,他卻在她背后一直鼓勵著她,默默給她堅持的信念,花了很多心思,只為女兒成功……
故事情節(jié)曲折,讓觀眾一直沉迷在影片里,父親在關鍵時刻一直給女兒信心,使得女兒冷靜面對挑戰(zhàn)。父親就好像一座大山,一直聳立在女兒的心里,讓她們有了安全感,有了面對事情的勇氣。父親,不都是這樣一個默默給著你關愛的人嗎?不都是一個給你安全感的人嗎?父親,就是孩子們成長的真正啟蒙者,他教會了孩子怎樣去面對生活,和他一樣,要冷靜沉著。
最后,我想說的是,珍惜眼前的親人。因為他們默默支撐著你,一直守護著你,他們是你的避風塘,給你遮風擋雨,我們怎能破壞屬于我們的庇護所呢?父母,是你生活中永遠的啟蒙者,我們可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和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我們也要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的家人,給他們最好的關愛。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2
一談到強勢總會令人望而卻步。在中國或中華文化長久倡導的含蓄內斂的浸潤下過于直接、猛烈的沖擊總會為人們所不接受。
誠然,強勢介入的教育也令學生咋舌。一定程度上它會扼殺學生的個性,阻攔學生的創(chuàng)造,甚至錯誤的介入會致使學生誤入歧途,可以說是當今倡導多元成才,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大敵了。但是我認為強勢介入并非百害而無一利,它甚至可以促進成才。
懸崖勒馬我們都聽說過。馬奔馳到懸崖邊上,馬背上的人及時勒住韁繩,避免了人馬共同自由落體的悲慘結局。騎馬人的勒馬就是一種強勢介入。如果一個學生當初所選擇的路就是錯的,那么這時候的強勢介入對他非但不是扼殺而是救贖。
如果在他所選擇的道路上呢?
荀子說: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如果一根木頭,它想成為一個車輪,那么輮便可以助它達成理想。試想如果它只靠自然生長,要成輪恐怕需要的就不只是三年五載的功夫了。
同樣的道理,一把劍,若非就礪如何利?寶劍鋒從磨礪出,如果沒有那塊磨刀石,如果沒有那番強制性的打磨,金屬就只是金屬,永遠不可能削鐵如泥。
輮和礪雖然只是外力強加于它們身上的,但對于它們的成器,輮和礪功不可沒。
倘若你說那只是古代,那只是過去,是古人的思想過于保守了,那么我將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并不是沒有受過強勢介入或者說也許你正接受著強勢介入的教育方式。
就拿初中生來說。
早自習時英語老師或課代表的聽寫是不是讓你萬般憎惡又無可奈何?那就是用一種強勢介入的方式來督促你背單詞、背短語、背句子。你能說它煩,但你能說它害你嗎?寫作文的行云流水,做閱讀的暢通無阻哪一個不是它的功勞?
語文老師要求的古詩文背誦是不是有時讓你無比厭煩?這也是一種強勢介入的方式。古文記都記不住還談何運用呢?
進一步說其實作業(yè)也是一種強勢介入的方式。老師常通過布置作業(yè),檢查作業(yè)來促使你在課后復習。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在不經意間讓你將這些知識吸收掌握。
這樣看來,強勢介入只是另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非洪水猛獸,它有利也有弊,關鍵在于教育者的判斷以及對強勢這種度的把握。如果把握得好,強勢介入也能促使成才。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2篇 摔跤吧爸爸電影完整版相關文章:
★ 電影背起爸爸上學觀后感4篇(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的觀后感)
★ 《爸爸去哪兒》觀后感12篇(爸爸去哪兒觀后感作文400字)
★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5篇(摔跤吧爸爸觀后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