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向著光亮那方讀后感3篇(向著明亮那方讀后感),供大家賞析。
向著光亮那方讀后感1
劉同說:“假使現(xiàn)在一個人能夠活到80歲,一個人的一生按12個月來計算劃分。80除以12,也就意味著每一個月的增長是6.6歲,那么24歲,究竟處于人生的幾月呢?”24歲想當與人生的三月中旬。才三月中旬?原來自己的年齡在人生的四季輪回中連初夏都不到。
劉同的文字,沒有特別多華麗的辭藻,但是總能輕易的撥動人心弦。23歲的我,三月初,有什么理由說自己老了呢。
回家這段時間,總覺得與夢想越來越遠,遠到,像沒有過一樣,記得之前看到的文字說,我們吃喝玩樂都要與夢想有關。做的事情也是在為夢想做準備。
我的夢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店,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車,和媽媽衣食無憂,一年至少帶媽媽出去玩一次。旅游,寫寫文章,看看書,聽聽音樂,可以自己烤面包,自己煮茶,畫畫,養(yǎng)花,攝影,跳跳舞。哇哦,好美,我每一次都把自己的夢想說出來,像在給自己證明,看,我沒有忘記,亦或是在提醒自己,嗨,要在路上,
17年的目標,去大理,洱海,蒼山……
劉同,35歲。算算,自己相當于五月初而已,連盛夏都不到。作者說:40歲,也只是六月而已,還不到收獲果實的季節(jié)。所以,對于現(xiàn)在只是人生五月初的我而言,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希望六月去游泳,七月去跳傘,八月去遠行,九月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十月笑看人生的風景……那么多想起來很棒的計劃,難道不應該五月就開始準備了嗎?
我們都沒有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我們總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我們恨不得18歲的時候就一夜成名,我們甚至都吝嗇給自己的夢想播種、灌溉的時間。
在我們理性的世界里。我們都知道秋天才有收獲,但在我們夢想的世界里,我們希望四月中旬就能收獲得人生的大豐收。
我就是那個急于求成的那個,我總是覺得自己成長的太慢,23歲了,一事無成,23年我都做什么了,做什么了,現(xiàn)在我懂了,是要播種夢想,日日灌溉的時候了,會有的,我們想要的都會有。
用作者的一句話來結尾:如果你不放棄,心里始終燃著一點兒希望的火苗,等到機會到來時,點燃它,總有一天,你能改變自己。
向著光亮那方讀后感2
花了兩天多一點把這本書看完了,看的過程中時而露出笑容,時而掛著眼淚,書中的情節(jié)在腦中回蕩著。書中有一個賣臭豆腐的奶奶,是他們的回憶。
在我們在小學的時候,門口有一個奶奶擺著小攤,賣著各種零食,還有學習用品,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的攤子上有一個大的木板箱,木板箱里有一床厚厚的棉被,里面包裹著冰棒和雪糕,奶奶人很好,買學習用品的時候奶奶會送一個小零食,說愛讀書的孩子是好孩子,如果本子寫完了,身上沒帶錢,奶奶會說下次再來給,奶奶給我們的是一份信任,第二天我們會把錢給奶奶。初中,高中的時候還看到奶奶在那擺攤,這也算是一種回憶吧,想起她,會想起我們那些調皮的日子??丛跁械纳倒媳硎鍟r,淚不自覺的往下流,表叔那么“傻”,卻又那么可愛,那么善良。過年了,家里來親戚,車開不進去山里就停在山口,親戚一句,車子應該給不會被偷吧,大家都說沒事,表叔默默拿著被子在外面守了一夜,多“傻”啊,卻又多么可愛,他把別人的話記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對別人好。
后來表叔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媒婆給表叔介紹了腦子不靈光的姑娘,表叔氣沖沖的回家,一回家就哭了,說“我一直都被人說成傻瓜,我不想娶個傻瓜媳婦,再生個傻瓜兒子”,表叔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只是有時候不能理解我們太深奧的世界罷了,他只是單純的`活著,對別人無條件的好著。表叔有一個存錢罐,后來變成了兩個,在存錢罐上寫上自己和妹妹的名字,把自己存了27年的積蓄分給最愛的妹妹一半。敬佩彬姐的堅強和勇氣,放棄自己穩(wěn)定工作,帶著她的牽絆努力闖,如果你現(xiàn)在有羈絆,沒關系那是你們闖蕩的動力,現(xiàn)在如果沒有羈絆,是不是更沒有理由不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呢。欣賞娘娘的樂觀,家庭的不幸沒有讓她消極,她以她的微笑,堅強,樂觀來面對生活。
一切一切,一個個畫面在腦海里放映著。無論我們在經(jīng)歷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樣的人,記得向著光亮那方走去,如果你不知道光亮在哪,那么過好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愛好,給生活增加情趣,好好工作,累積經(jīng)驗,也許現(xiàn)在工作沒有好的發(fā)展,說明工作還沒做精,我們還需努力。好好愛生活,好好愛自己。
向著光亮那方讀后感3
“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边@是作者劉同的一句名言,也給了那些身處黑暗而又迷茫的人一份感慨和鼓勵!
世界復雜,人生多變,現(xiàn)實殘酷,我們不得不隨時調整自己的估價與預期,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如果說是“什么都想要”,那最終就是“什么都得不到”。面對不盡如意,懂得妥協(xié)是金。
豆芽是這一本書中的其中一個主人公,12歲與作者劉同相遇,成績也是排在末尾。他的眼鏡壞了,家里人從來不會及時給他更換,他的家長從來不參加家長會,都是因為豆芽父母根本不打算讓他讀書,而是回家賣豆芽。他未來的生活早已被束縛在了那片100多平方米的天地里。因為斷了對未來的念想,所以沉穩(wěn)的像個大人,沒有期盼的熱情,也沒有抗拒的怒火。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豆芽懂得妥協(xié)用心投入去賣豆芽,因為他的踏實上進,如今一個人承包了整個菜市場,還專門辟出了一塊地給交不起的攤位費的菜農(nóng)。即使世界復雜,人生多變,現(xiàn)實殘酷,我們的生活仍需要前行,我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但生活卻是我們的全部。無論身處何方,陷于何種境地,都要試著去做環(huán)境的主人,向下生根,向上開花。與其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在我們周圍,又有多少因家庭原因而早年輟學,或是外出打工或是繼承家業(yè)。他們有的是為了生活有的是求于穩(wěn)定。我曾在空間看到這樣一條秘密,問有沒有初中就輟學去打工,然后現(xiàn)在又遺憾沒有體驗過高中大學生活就訂婚結婚的孩子。下面的評論有的是惋惜,后悔,遺憾也有鼓勵。其中一條評論,卻讓人引發(fā)感慨,大學學的是知識技術,社會也能學,知識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生活無論何時,都要去靠自己努力打拼。對呀,與其在惋惜抱怨自己當初的選擇,不如努力拼搏掌握一門技術完成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我們的人生都在不斷的做著選擇,每一次的選擇之后或是后悔,或是欣喜。但在后悔過后需要的是更加努力,讓生活同樣綻放精彩!
挫折,磨難都是我們?nèi)松胁豢杀苊獾?,與其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向著光亮那方讀后感3篇(向著明亮那方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