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外國書籍的讀后感3篇 英文書籍的讀后感,供大家閱讀。
外國書籍的讀后感1
如果讓你獨自生活在一個荒島上,這會是一種怎樣的經(jīng)歷?當我在《魯賓孫漂流記》中神游時,竟然有了去荒島探險的心思。
魯賓遜和他的土人朋友"星期五"一起在島上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yǎng)牲畜,我不禁想那是一種怎樣的景象?魯賓遜靠著自己的雙手,憑著自己的智慧,把荒島建設成了一個"世外桃源",那又讓人無比神往。而一個人要在島上生活近三十年,我不敢想,更難以想象我自己如何去面對了。
最近我又讀了另一本歷險故事《藍色的海豚島》,經(jīng)歷了一次更奇妙的旅行。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太平洋中一個形狀像海豚的島嶼上。島的周圍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獺在嬉戲,有海象在爭雄,有野狗在決斗。以前,在這個島上住著印第安人,他們遭遇了捕獵海獺的俄國人的殺害,后來離開這個島到東方去居住。他們離開時,遺留下一位小朋友--卡拉娜,還有她的弟弟拉莫,也被困在了島上。有一天,拉莫被野狗咬死了,只剩下卡拉娜一個人,她獨自在島上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援救她的船只到來。她獨自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魚用具,與野狗斗爭,像魯賓遜那樣,歷經(jīng)艱險才生存下來。
這兩個故事都有類似的歷險經(jīng)歷,但是卡拉娜的故事更牽動我的心。也許那時卡拉娜只是個孩子,更讓我感同身受,而她唯一的伙伴弟弟被野狗咬死后,她是那樣孤獨無依。與魯賓遜相比,在島上生存自然要艱難得多。而魯賓孫遜雖然也是經(jīng)歷一次風暴才流落到荒島上的,但他畢竟還能利用一些般上的工具,還懂得許多東西的制作方法。后來,但他還救了一個土人"星期五"與他作伴,他的生活還是越來越好了!
雖然兩位主人公都要忍受失去伙伴的痛苦、承擔了未知的恐懼、經(jīng)歷了歲月的磨練。但我更喜歡閱讀《藍色的海豚島》??赡軓奈膶W角度來講,《藍色的海豚島》屬于兒童文學,語句簡單易懂又富有趣味,更適合我們閱讀。《魯賓遜漂流記》比較理智,歷險過程中加入了主人公魯賓遜對生活的希望和思考,更富有哲理,比較成人化。
其實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要從卡拉娜和魯賓遜的歷險故事中獲得指引,做生活中的魯賓遜,做獨立自強的卡拉娜,才是這兩部作品給我們的啟示吧!
外國書籍的讀后感2
人們都說書籍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其實,書又何嘗不是反映作者觀點的一面鏡子?
歷史上,有很多作家都透過書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就拿《紅與黑》來說吧,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于連的年輕人,他聰明但出身貧寒,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便想通過女人作為階梯,擠進上流社會,最終因為誤入歧途而走上斷頭臺。
看完這本書,我既為于連感到悲哀,又對他恨之入骨,以他的才能,明明可以大有作為,可是他卻選擇了錯誤的途徑,企圖利用兩個女人對他的純潔愛情,作為他走入上流社會的臺階,在這里,我不禁想問,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迷茫,世界上的善與惡,美與丑,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如果走對了,就會在正途上,順利前進,反之,就會掉入萬丈深淵。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也要通過正確的方式解決,才能走出這片“迷茫”的森林。
反觀于連的悲劇,是他個人的選擇錯誤,也是社會環(huán)境的必然結果,那個時代,貴族社會的體系,使得他走上上流社會的諸多路都被堵死,社會的不公平,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因素,這也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在迷茫的時候,不要像于連一樣,走入歧途,要時刻謹記:走正路,方能修成正果。
外國書籍的讀后感3
“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探究生命?!边@是法布爾對昆蟲的尊重與熱愛,也是在《昆蟲記》中,我看到倒影與未來。
在荒石園中,到處都是生命的氣息,這里有會造型的圣甲蟲,這里有裝死和“自殺”的昆蟲,這里有婉轉動聽的蟲鳴,這里有色彩斑讕的蝴蝶……當我看透昆蟲世界的本質,人性與蟲性像鏡子兩邊的物體和倒影,引人深思。
從圣甲蟲身上,我好像看到了人類世界的造型師,它那神奇的觸角能鈄糞球變成各種形狀。在圣甲蟲推糞球的過程中,它堅持不懈,當糞球滑下坡去,圣甲蟲絲毫不放棄,心平氣和地爬到坡底,用盡全力向坡頂推去,“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經(jīng)過一番努力,它總算把糞球推上去了。我想,當一個人看到如此震撼的情景,他一定能堅持下去克服困難!
善惡共存才是完美的,在法布爾的昆蟲世界,也有貪婪與自私。當綠蟈蟈看到了鰓角金龜,它像一個貪婪的獵食者把食物鋤得粉碎,當別的昆蟲搶占它的地盤,它毫不猶豫地一腳把昆蟲踹開。這是多么可怕!在人類世界里,也總有一些人在精神上剝削人們,給人們帶來極在的損失,他們就像蟈蟈一樣,滿心都是貪婪與罪惡,恨不得把整個世界占為己有。
昆蟲的世界就人類世界的倒影,每一只昆蟲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當我們在獵殺昆蟲制作標本的過程中,我們從未考慮過這些微小生命的感受,或許有一天,被殺害的將是人類。在這個大千世界里,少不了生命間的爭斗和殘殺了,但是,我們從未注意到自己行為的后果,從未盡力減少對生命的傷害。對昆蟲的每一次“燒殺搶掠”都是我們邪惡的表現(xiàn),昆蟲身上折射出的美德與品質都是我們的榜樣。
在《昆蟲記》中,我看到了人類的世界,更看到了宇宙間的強與弱的相對性,當我們看昆蟲時,也許有更高等的生物在觀察我們。弱者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現(xiàn)的,所謂“蕓眾生”,群居的昆蟲對于我來說,是弱者;而群居的人類對于更高等生物來說,是弱者。所以,我們要善待每一種生命,因為它們是我們?nèi)诵缘牡褂?,象征著我們的未?
我愿保護生命,尊重生命,與所有生命和諧地生存,讓我的“倒影”更美麗,讓我的未來更加美好!
外國書籍的讀后感3篇 英文書籍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 讀小王子外國名著讀后感范文3篇(關于小王子的讀后感大全)
★ 國外優(yōu)秀書籍小說童年讀后感3篇(外國名著童年讀后感)
★ 《活著》經(jīng)典名著讀書心得3篇(書籍《活著》讀后感)
★ 外國詩兩首教案 濟慈《蟈蟈與蛐蛐》2篇(蛐蛐和蟈蟈教案)
★ 外國經(jīng)典著作童年讀后感3篇(世界名著童年讀后感)
相關熱詞搜索:外國書籍的讀后感 外國書籍的讀書筆記 外國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