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大魚之道》讀后感3篇 大魚之道的道理,歡迎參閱。
《大魚之道》讀后感1
讀了《大魚之道》這本書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耳邊總是縈繞著魚母摔在石板上發(fā)出的悶響聲,腦海中也不時映現(xiàn)出它至死不渝,產(chǎn)下魚子的情形……
《大魚之道》用平凡樸實而又令人震撼的文字,敘寫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條黑鯇魚母歷經(jīng)千辛萬苦,希望回到它的出生地孔雀湖產(chǎn)下魚卵。它受了重傷之后仍然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了心中的母愛,為了產(chǎn)下魚卵,它又一次向孔雀湖前進。最后,在它的生命之火即將燃盡時,它用盡最后的力量,成就了世上最偉大的母愛,釋放出了生命最耀眼的光芒!
看完這本書,我對這條魚母不由地產(chǎn)生了一種崇高的敬意,它那偉大神圣的母愛更是令我震撼萬分。這使我不禁想起了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新聞《一家三口》。這則新聞講的是一位九十四歲的老太太,獨自一人養(yǎng)活了她的兩個智障兒子。她省吃儉用,僅靠一些少得可憐的社會救濟金和平日里種的一些蔬菜,竟養(yǎng)活了她兩個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的孩子七十余年!究竟是怎樣偉大的信念,使這位母親支持了這么久?毫無疑問,令她含辛茹苦直到今日的不是別的,正是母愛!母愛這兩個字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中,耗盡了這位母親畢生的心血,更成為了她生命的意義!
母愛如此偉大,可以使任何母親用之付出生命;母愛如此長久,直到鬢發(fā)斑白依然源源不斷;母愛就在身邊,也許是一碗熱騰騰的魚湯,也許是一件貼身的手織一毛一衣,也許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至今我才體會到,母愛那神圣的力量。母親為我們付出那么多,我們一定不能辜負她們的期望,從今天起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從此不再讓母親操心!
《大魚之道》讀后感2
《大魚之道》的故事是這樣的:作者在瀑布下沖涼,忽見一條堪稱魚母的黑鯇穿梭其間,準備產(chǎn)卵。作者見到后,重重一棍擊在它的腦殼上,它便像死魚一樣被作者帶了回去。沒想到因為作者沒讓它把它的魚子產(chǎn)卵到湖里去,它在途中拼死咬住樹枝,使自己的魚子安全產(chǎn)到湖里去,才默默地死去。
讀完這個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魚母歷經(jīng)艱辛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它肚子里的那些小生命能夠安全產(chǎn)到湖里,它為了那些小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在動物界里或許很常見,可它卻讓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安全誕生,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想想所有人的父母,不都是如此嗎?為了自己的兒女,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不顧一切。想想我們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整天挺個大肚子,走路都不方便,更不用說做其他事情了。可為了我們,他們的孩子,他們可以忍受一切痛苦。我們即將誕生,媽媽在做手術的時候,用痛來說就太渺小了,說是在生與死之間徘徊還差不多。可是他們能夠忍受,因為我們給了他們希望。
黑鯇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母親!
《大魚之道》讀后感3
星期天,我把所有的作業(yè)都寫完之后,拿起了媽媽剛給我買的書《大魚之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本書寫了作者沈石溪在孔雀湖沖涼,看到了一條一米來長重達百斤的大黑鯇,正在上臺子上產(chǎn)子。作者拿著一個樹枝,第一次沒有捉到大黑鯇,魚跳到水里了,作者想著它跳到水里了,它一定會跑掉,可是它又跳上來被沈石溪捉住了,沈石溪不聽老鄉(xiāng)的好心勸告,不把魚放到湖里去,結果母魚咬著樹枝產(chǎn)下了魚子。
這本書是作者初中畢業(yè)赴西雙版納插隊,在云南邊疆生活的時候一次娛樂的時候寫的。
這是一本借物喻人的文章,從這一條大黑鯇間接地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們自己,因為有人常說動物也有人類靈性,黑鯇這一條大魚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怕付出生命的代價,只為了自己孩子的存活,魚沒有人聰明,但是就算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也是會有人類的情感。
大自然用心養(yǎng)育了許多生命,其中人類是最聰明的動物也是一種最冷漠的動物,人應該學習學習動物的優(yōu)點,改掉身上的惡習,才會更加地完美。
母愛,是偉大的也是最無私的,母愛如水一樣細,讓我們珍惜母愛吧!
《大魚之道》讀后感3篇 大魚之道的道理相關文章:
★ 邊城讀后感6篇
★ 烏塔讀后感7篇
★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12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題及答案
★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讀后感9篇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 《好餓的毛毛蟲》讀后感7篇(好餓的毛毛蟲的讀后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