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中學生狂人日記讀后感3篇 狂人日記適合中學生讀嗎,以供借鑒。
中學生狂人日記讀后感1
我依稀記得當年是學過狂人日記這篇課文的,可是印象全無了,又或許是一貫的刪減版吧,這次重讀之后心里的震撼程度不亞于明白原先小時候?qū)W的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磨出腳印的事情是假的。
最重要的一點發(fā)現(xiàn),那個人似乎是得了精神病,當然其實是千百年來少數(shù)沒有的病的人,魯迅假借這個精神病的口說了很多話,例如吃人、兇狠、趙家的狗,于是大家都說他瘋了。可是《狂人日記》的開頭是這樣說的,那人得了病之后好了,還補了道臺也就是當了不小的官,所謂狂人日記是得病期間寫的,于是我被徹底震驚了,原先這個人以往醒來過之后居然又昏沉沉的睡去了——魯迅萬難毀壞的鐵屋子里又多了一個沉睡的人。他必須是故意睡去的,因為他發(fā)現(xiàn)醒著很累睡著卻很舒服,他發(fā)現(xiàn)的一切都被別人說成是精神病于是他干脆就把自我變得跟大家一樣有病,于是乎這個人居然就能去補了個道臺。
吃人不可怕,不要說這是比喻就算是真的吃人我們也做過不少,易子而食居然是出此刻中國最古來的典籍上,黃巢大軍隨時把隨行的農(nóng)民舂成肉泥當軍糧,李自成也曾把了明朝的福王和鹿一齊煮了吃,名曰福祿宴。這些雖可怕但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狂人自我說也許自我也吃過妹妹的肉,讀到那里我算是真正領略的魯迅拿筆做鋼槍,他這話真的是戳到了每個人心里。吃人者也被吃,自我不經(jīng)意的時候或許也吃過人,只是自我沒有仔細去想過。
狂人的下場是最好的,不但沒死還做了官,很多人都死了,孔乙己死了阿Q也死了,連那個吃了血饅頭的也死了,魯迅從不畏懼死亡,他直面的是最血淋淋的人性和最丑陋的劣根性。也許這世上本該有很多狂人,只是之后那些狂人的病竟一一都被治好了。
秋有肅殺之氣,人類的許多病都被治好了,尤其是矯情這病,我竟許多年沒見過矯情這病了。林黛玉有擇席之病葬花之行焚稿之心命斷之淚,恐怕這矯情也算是冠絕古今了。歐陽修也矯情,聽到刮風于是寫了《秋聲賦》。我的矯情病早被窮這種更強大的病給以毒攻毒給治好了,可是秋風瑟瑟我雖不會寫秋聲賦,寫點讀后感還是能夠的。
中學生狂人日記讀后感2
我高度贊揚魯迅,在很大程度上,我性格的形成與魯迅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啟蒙時期讀的書都是魯迅的,當然環(huán)境因素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可是我當時都是帶著魯迅的書去吃飯的,吃飯的時候,還是不看書好。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當初的那一份快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惆悵,一種自我解嘲、忘不了的惆悵。我該不該轉(zhuǎn)過身來責備魯迅寫的作品?當然不,我終究還是我,魯迅終究還是魯迅。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白話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看過很多很多次了。在這個時候的我,真的很難說出自己的感受。
狂人真的狂嗎?當然沒有,但他不狂嗎?不狂的話又怎么說這些話?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魯迅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狂人的角色??袢耸乔逍训模斞敢彩乔逍训?。但是,他們卻極度孤獨,從一開始的暗室理論,到后來難以抑制的吶喊。
魯迅走了很長的路,不僅在他自己的思想中,還在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中。當然,我們還需要不斷提煉出一些深層次的文化核心。
其實,狂人形象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一種文化的內(nèi)在升華,同時,大家所理解的是一種極其深刻的壓抑。
我們不需要詳細討論在那種情況下,一個狂人是什么樣子的,也許我們可以把它應用到現(xiàn)實中。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落后于或超前于這個時代,其實都是痛苦的。
當然,痛苦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會被時代當成狂人,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中學生狂人日記讀后感3
“從來如此便對嗎?”《狂人日記》中,那個害了瘋病的狂人抓著個人便問,“這,對么?”“我不一樣你講這道理,總之,你不該說的,你說便是你錯。”那人臉色鐵青,一時語塞。
土地還是地主家的,衙門換個了名字,堂而皇之的又開張了,里面的老爺們?nèi)跃褪恰扒嗝驸惭赖暮诠怼保锩?,社會似乎是大不一樣了可又好像從來也沒變過。魯迅有些絕望了,但他畢竟不是《茶館》里那位崔久峰先生,他仍想著要在黑暗中斗爭,絕不放棄。他明白他無力改變現(xiàn)狀,所以他將滿腹狂言以日記形式全盤傾出。
“從來如此,便對嗎?”他翻開中國古代兩千年的封建歷史大書,在仁義道德的皮囊里,原先是“吃人”的心。“大哥說易牙食子,母親不反對,孩子惡狠狠的盯著我…”狂人是病了,但正因為這病,他看盡了人性的陰暗面。這正是魯迅絕望的吶喊。他心中憤慨卻無處可宣泄,癲狂之言的背后是默默哭泣的痛苦。
“救救孩子!”狂人在日記的最終寫下這一句聲嘶力竭的吶喊,這四個大字,是他絕望中唯一的期望,他明白他再無力改變幾千年的封建傳承對人性的侵蝕,僅有著眼未來,去想象,去相信明日世界的光明與完美。可他一人又能如何?所以他向所有牢籠里的先覺者吶喊,救救孩子,遠離“吃人”的世界。他把對現(xiàn)實的絕望化作了對未來的期望。
魯迅是偉大的,因為他在茫茫黑暗里找到了期望的火把,他不僅僅照亮了自我心中的迷茫,更吶喊出民族的期望,他的癲狂癡語刺痛人心,在黑暗中點亮了光明的前方。
狂人過后,難見狂人。魯迅之后,可還有魯迅?
中學生狂人日記讀后感3篇 狂人日記適合中學生讀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