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3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集體備課),供大家閱讀。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1
第三單元單元備課
教材分析:本單元共安排了四篇課文,《小草和大樹》講述了出生于貧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堅持學習,嘗試寫作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兩個妹妹不屈的抗爭精神與不懈努力的堅強意志,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在保守觀念與陳腐偏見盛行的年代,敢于沖破舊勢力的勇氣與膽識。《輪椅上的霍金》講的是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的未知世界,勇敢頑強地挑戰(zhàn)命運,為科學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生命的林子》講述了玄奘在方丈的開導下,放棄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決心在法門寺潛心苦修的事?!兑槐灸泻⒆颖刈x的書》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教學理念: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就是說“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變師生間單純的知識授受關系為教師指導與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的關系。教師要根據(jù)教育科學與心理科學的規(guī)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方案,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條件,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完成自己的認識過程,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認識規(guī)律提出恰當?shù)膯栴},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探究、觀察、思考和必要的討論、實驗,最終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形成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認識結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
2、學會生字、理解課文中的詞語,說說“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4、通過讀書,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的人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學會做生活中的強者,能從玄奘沒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捂出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5、學會讀整本書的方法,培養(yǎng)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悟課文;
2、讓學生學會做生活中的強者,領悟要成才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教學難點:讀文明理,學會做人,形成讀書筆記的習慣。
教學方法措施:
1、以識寫分流為基本,鼓勵、指導、感化學生入文、入境;
2、樹立互動,積極參入活動的情趣,廣泛開展合作互評互議活動,開放課堂,促進學生走向生活,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3、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獨立、合作創(chuàng)設作業(yè)。切實做好學后的鞏固和遷移運用。
課時安排:
8、《小草和大樹》3課時
9、輪椅上的霍金3課時
10、生命離不開水2課時
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2課時
閱讀《魯濱遜漂流記》1課時
練習33課時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2
第三單元 單元備課
教材簡析:
本單元為“詩文精粹”篇。分別為《三打白骨精》、《詞兩首》、《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我讀書 我快樂閱讀《西游記》。
《三打白骨精》是學生早已耳熟能詳?shù)纳裨捁适?,講述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應引導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明確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
《詞兩首》里讓學生學習的是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和張志和的《漁歌子》,要幫助學生理解、領悟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告誡吳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的隱患是危險的,并始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有感情地讀好吳王與少年的對話是重點。
《讀書要有選擇》是一篇介紹選擇合適讀物的課文,內(nèi)容淺顯易懂,結構清晰有序,語言質樸親切。
我讀書 我快樂閱讀《西游記》向學生介紹推薦古典名著《西游記》。
《練習3》包括語文與生活、寫好鋼筆字、誦讀與感悟、口語交際和學寫毛筆字。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借助課文內(nèi)容、插圖,引導學生通過讀、復述學習,進行語言的積累、內(nèi)化。
教學目的:
1、會讀會寫本單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朗讀、復述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感悟孫悟空和吳國少年的形象,領會詞的意境,知道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3、開展課外閱讀,有選擇地閱讀《西游記》等小說名著。
4、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漫話三國英雄;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完成讀后感的習作。
教學重點:
1、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充分理解課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2、造句、熟記成語、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難點:
理解能揭示道理的重點語句、領會詞的意境。
教具準備:
投影儀、課文錄音、掛圖、小黑板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3
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
單元備課
教學內(nèi)容:
教材40---61頁。教學目標:
1、認識21個生字,會寫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課文內(nèi)容及所描繪的美好景象,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內(nèi)心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5、能較合理地續(xù)編故事。
6、能和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內(nèi)容,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教材分析:
本組的專題是“中外童話”,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4篇童話,安排了以讀童話、編童話、講童話、演童話為主要內(nèi)容的綜合性學習,“資料袋”“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展示臺”等也圍繞這一專題安排,整組教材形成了一個比較嚴密的教學系統(tǒng)。要讓學生在閱讀一篇篇童話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
教學措施:
1在教學時,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優(yōu)秀童話,也要有效利用學生已經(jīng)閱讀過的童話.2還要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童話,在大量閱讀、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童話的特點。
3相關知識的了解也要同一篇篇生動的童話故事緊密聯(lián)系,不要過于抽象。學情分析:
學生十分喜歡讀童話故事,并且喜歡編一些小故事。教師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要綜合考慮整組的教學內(nèi)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話的教學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教學時,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優(yōu)秀童話,也要有效利用學生已經(jīng)閱讀過的童話,還要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童話,在大量閱讀、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童話的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搜集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課時安排: 巨人的花園
2課時 10* 幸福是什么課時 11 去年的樹
2課時 12* 小木偶的故事
1課時 語文園地三
5課時
合計
11課
《巨人的花園》 課前準備
1.投影片,插圖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園的音樂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8生字,會寫12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畫面。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閱讀童話的興趣,教學難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情境:播放多媒體
2.過度:出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4.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9 巨人的花園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者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3.檢查自學。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鸪鍪拘略~““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語。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把課文朗誦通順流利。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補充。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溢、允、墻、牌、添、訓”認讀,自己想把法記住字型。
2.你還能用這些生字組和課文不一樣的詞嗎? 3.重點指導易錯字的書寫。4.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
五、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2.培養(yǎng)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學難點: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2.分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悟
學生圍繞“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樣的?醒悟后又是怎樣?應該怎樣讀巨人醒悟前的話?
1.研讀課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體驗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鹫页鑫闹械木渥幼x一讀,畫一畫,說一說,○讀了這大段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讓學生體會對比手法)○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3.指導朗誦,能以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
4.續(xù)讀第二—八自然段,體驗童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鹪僮x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你還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5.學生朗讀醒悟前的對話。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像。
○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聯(lián)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巨人砌墻與拆墻花園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幾在腦海里,注意像“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
1.把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nèi)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2.找其他童話故事讀一讀,將給別人聽。
3.課外同步閱讀《小青石》和《格林童話》。
《幸福是什么》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文章內(nèi)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yè)布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本課小結
(根據(jù)當時情景而定)
板書設計:
(靠勞動 幫助別人
10*幸福是什么
盡義務
有益的)
有用的 養(yǎng)活別人
幸福的
《去年的樹》
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懂本文。
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人、動物、植物(環(huán)境)之間的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懂本文。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語,能讀懂本文。教學難點: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懂;
2.個體質疑→組內(nèi)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感知內(nèi)容:(學生暢談)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fā)現(xiàn)────────────—,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因為它──────────────。
三、對話朗讀,培養(yǎng)語感
師引: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1.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2.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3.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nèi)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小鳥大樹
“好。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再見了,小鳥!明年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樹根“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門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他被機器切成細條兒,做成火柴,運到村子里賣掉了?!?/p>
(鳥兒向村子里飛去)
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火柴已經(jīng)用完了,火柴點燃的火,還在燈里亮著。”
4.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四、延伸拓展,自主發(fā)展
1.師:大樹還在嗎?鳥兒又怎么認為的?
2.有感情地回讀大樹與小鳥的對話,再次體驗大樹與小鳥的情意。
3.出示:“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歌兒,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飛走了?!?/p>
學生自讀思考:鳥兒盯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鳥兒唱完歌兒,對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出示:跳躍的燈火、抒情音樂。學生靜悟,對著燈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4.教育學生要保護樹木,多種樹木綠化祖國。
板書:
去年的樹
信守諾言
珍惜友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人、動物、植
物(環(huán)境)之間的和諧發(fā)展。
3.教育學生要保護樹木,多種樹木。
教學重點: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會人、動物、植物(環(huán)境)之間的和諧發(fā)展。教學過程:
一、演一演
1.小組分角色表演故事,進行評價,評出最佳演員。
2.余念:鳥兒明年還會來嗎?續(xù)編故事。
二、寫一寫
1.你想對鳥兒說些什么呢?請想一想,再寫下來。
2.大家交流,評價。
《小木偶的故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展開聯(lián)想,續(xù)編故事。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xù)編。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a)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b)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c)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d)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a)同桌互讀
b)抽生讀,檢測讀音
c)說:小木偶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d)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jié)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板書: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fā)展。
語文園地三
教學內(nèi)容:
教材59---61頁。教材分析:
講童話,包括“講”“聽”“評”三個要求。講的內(nèi)容是自編的童話故事或課外閱讀的童話故事。演童話,對學生的要求不宜過高,只要他們能抓住童話的主要情節(jié),展現(xiàn)主人公的形象即可。學情分析: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教師可以和同學一起回顧本組的幾篇童話,看看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講話習慣,如,講話要面向聽眾,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聲音大小要適當,眼神要和聽眾有交流。
教學目標:
△★1.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2.積累詩中的優(yōu)美詩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收集童話。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己準備故事內(nèi)容
二、小組內(nèi)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請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集體評議,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
四、自由組合,演優(yōu)秀的童話。組內(nèi)排練,上臺表演,評出最佳演員。學生自己準備。
學生小組內(nèi)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選出的故事大王上臺講,在評議中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學生上臺演一演。
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獲。
五、制作小組的童話故事集,展示 六
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
1、展示。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2.辦童話故事的墻報。
[設計意圖]辦童話故事的墻報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結合自己讀的童話故事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二、日積月累
談詩歌的意思。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結合自己讀的童話故事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學生讀詩歌。談詩歌的意思
第三、四、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 有感情地讀,加深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 1.根據(jù)童話的特點和以前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選擇你喜歡的動植物或人物、事物展開想象,寫一個童話故事。
2.同桌互讀互改。
3.抽生上臺讀遍的故事,集體評改。4.自評自改或互改。
有感情地讀。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并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備課3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集體備課)相關文章:
★ [初二政治上冊教案設計] 九年級政治教案設計2篇 初中政治九年級教案
★ 人教新版數(shù)學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三課時》教案3篇(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教案)
★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3篇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 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案3篇(人教版一年級第四單元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計劃范文3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 [初二語文上冊二單元作文題目] 初二語文上冊課文3篇 初三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 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第六單元語文百花園六[模版]3篇 統(tǒng)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