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小學教育敘事研究報告3篇 教育敘事研究報告撰寫,供大家參考。

小學教育敘事研究報告1
教育敘事的撰寫
新的課改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做研究型教師。一提到研究,我們很多教師總以為與自己無關(guān),認為那是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和學校領(lǐng)導(dǎo)、骨干的事情,我們做不來。我認為這是偏見。
校本研究顧名思義就是以校為本。它是以學校為研究主陣地,以學校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內(nèi)容,以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為研究目的,是一種將學習、工作、研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顒雍徒處熜袆樱爬ǖ恼f:“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從校本研究的角度來看,教師做研究就不再是難事了。只要我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善于思考、勤于記錄就行了。
我們學校每年有教學論文的任務(wù),我們評職稱要論文,現(xiàn)在各種教育雜志,還有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等都是我們展示自己的平臺,不要做單純的教書匠,做教育教學專家。讓校本教研提升我們的價值。這樣我們會關(guān)注我們的教學理念方式方法效果,我們就不會感到學校的工作枯燥乏味,相反體會到工作的樂趣,還會喜歡自己的工作。
一、什么是教育敘事?教育敘事和教育論文的區(qū)別何在?
(一)什么是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是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新興的教育研究方式,其主要特點就是我談我的教育故事。所以說教育敘事研究并不神秘。它比教育論文來得實在,比教學案例來得鮮活。
綜合國內(nèi)外專家種種定義,可以歸納成這樣一句話: 教育敘事是教師為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將個體實踐中的零星的、彌散的、片斷的經(jīng)驗和不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化程度很低的觀念,用“我講我的故事”的形式,聚焦并記述“我”特定教學情境下的經(jīng)歷、體驗與感悟過程的文體。
就是教師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場所里發(fā)生的教育、教學問題,然后將自己怎樣遇到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過程“敘述”出來。即生動地描述教育實踐的體驗與感受。我們老師寫教育故事,就是講我們自己的教育故事。
從文字上講,敘事就是寫記敘文。寫事情的記敘文,我們都可以嘗試,在小學時代就已經(jīng)寫過,所以教育敘事的門檻比其它的教育研究寫作要低,容易上手。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
寫教育敘事主張把目光朝向教育生活、朝向教育實踐、朝向教育現(xiàn)象,與此同時強調(diào)教育反思,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教育現(xiàn) 象中的價值,獲得對教育的最本質(zhì)的認識。這是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教育敘事研究倡導(dǎo)描述、描寫使教育敘事與教育論文拉開了距離。
(二)兩者的區(qū)別
教育論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論證方式講道理,教育敘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寫的方式講故事
教育敘事不能直接講教育道理、教育理論,否則就不是教育敘事,而是教育論文。但是呢,教育敘事又需要講故事的人有自己的“個人化的教育理論”;教育敘事需要講故事的人是“懂教育道理”的;教育敘事需要講故事的人用他的“個人化的教育理論”、“個人化的教育道理”去解決教育沖突。教育敘事必須掌握、領(lǐng)會相關(guān)的教育道理,然后再把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隱藏在自己的描寫中。有深度描寫的教育敘事,并不意味著描寫詞語豐富或句子的堆積。描寫的深度只取決于所描寫的故事背后是否隱含了相關(guān)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論。
二、教育敘事按分類
(一)按內(nèi)容分:
1、教育敘事;(德育敘事,管理敘事)
2、教學敘事(課程敘事);
例:桃花源 花木蘭 紫禁城
3、生活敘事。
(二)按寫作文本分類
1、敘議式 所謂“敘議式”文本,就是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敘,就是敘述教育教學中的事情和故事,議,就是針對所敘的事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皵ⅰ焙汀白h”交叉進行,在“夾敘夾議”的闡述中層層深入,把所要論述的主題講清楚。敘議式文本是教育敘事研究報告寫作的最基本的寫作形式。
2、反思式 所謂”反思式”文本,就是在敘述教育教學過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這是教育教學敘事的另一種常見的寫作形式,作者正是在反思中提高了認識,讀者也正是在反思中受到啟發(fā)。
3、陳述式 所謂“陳述式”文本,就是用敘述的筆法,客觀地描寫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雖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和反思,但總的來說不過多地加以評論,讓讀者自己從客觀陳述的事實中作出判斷,得出結(jié)論
4、比較式 所謂“比較式”文本,就是將兩種或幾種教育現(xiàn)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以期得到啟發(fā)或是非。“比較”有自己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縱向比較,也有將自己的教育教學與別人的教育教學的橫向比較,目的都是為了在比較中提高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認識。
5、點評式 所謂“點評式”文本,就是敘事研究報告中,請他人對其中某些環(huán)節(jié)或某些細節(jié)進行點評。這樣做,可以引 起讀者對這些地方的注意,并且這些觀點還可以啟發(fā)讀者思考,或引起爭鳴。點評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表達出點評者對這篇教育教學敘事的總評價。
6、質(zhì)疑式 所謂“質(zhì)疑式”文本,就是閱讀了別人撰寫的敘事研究報告后,對文本中的某些觀點或情節(jié)提出不同的意見或看法,與作者進行商榷或討論。
三、從寫作的角度看,教育敘事寫作有那些特征和要求呢? 可以概括為“四個有”:
1、有情節(jié)的敘事,要求生動地寫出細節(jié);(大家都讀過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他的所有教育論著,都是用散文的語言來表述的,讀他的著作,就是聽他一邊講故事,一邊抒發(fā)感情,一邊闡述理念,簡直是一種享受。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著作更是平易近人,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談深刻的教育道理,還用詩歌甚至兒歌來表達他對教育的理解。這些清新樸實、生動形象,洋溢著生命活力的教育專著,對人類教育發(fā)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是那些沒有新觀點卻有新術(shù)語,;沒有新見解卻有新概念,晦澀難懂的教育論文所不能比擬的)
2、有角色的敘事,強調(diào)敘述者把自己擺進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3、有背景的敘事,要求展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或相關(guān)性;
4、有反思的敘事,要求通過歸納(不是演繹)揭示故事的內(nèi)涵和價值。
具備了這“四個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深度敘事”。教育敘事是否成功,取決于講故事的人是否保持了描寫的深度。我們關(guān)注的問題是究竟如何保持教育敘事的深度描寫?(這個問題咱們放在最后講)。
四、教學敘事的基本原則
(一)是真實性 教育敘事既是教師自己教育實踐成果、經(jīng)驗、收獲的真實記錄,也是教學實際遭遇、困惑、迷茫的真實再現(xiàn),是“我”教育教學具體事件原原本本的敘述,因此,真實性是第一要素。是真實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設(shè)計的事件。因此,教師平時要善于捕捉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義。它不同于課前的教學設(shè)計教案,也不同于課后的 “課堂教學實錄”(因為它不能表現(xiàn)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學改進策略,)。教育敘事敘的是教師個體以參與者而非旁觀者的姿態(tài),把自己面對、經(jīng)歷、際遇的真人真事,只有真實的事實才有價值。不論是事件的背景、起因,還是過程中的具體內(nèi)容、細節(jié),都必須是真實可信的,來不得半點虛假,不能摻雜虛構(gòu)的成分,更不是杜撰、編造的東西。寫真實,有助于端正教師求真務(wù)實的教風和學風,引導(dǎo)教師在“真”的狀態(tài)下扎實工作,此所謂“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 做真人”。
(二)是主動性。教育敘事敘的是教師個體主動自覺的行為,寫的是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著一針見血的功效,決非“命題作文”,更不是行政命令的產(chǎn)物。在當前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已成燎原之勢的情形下,教師的主動精神尤為關(guān)鍵,教育敘事有利于引導(dǎo)教師把焦點集中到課堂,從最需要下氣力、花工夫的領(lǐng)域入手,克服被動應(yīng)付、好高婺遠的傾向。
(三)是及時性。教育敘事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中當下或“此情此景”的陳述,不是陳年老帳的翻檢。事情往往如此,教師對發(fā)生在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片刻的思考,由于工作的繁忙或自我懈怠,未等思想加溫便消失了。教育教學經(jīng)歷的事件如不及時總結(jié),即便當時有翻江倒海的心理感受,也會轉(zhuǎn)瞬即逝,事后難以回憶。由于教育敘事敘的是真實鮮活的東西,那就容不得“炒冷飯”,更不能做成“夾生食”,而要及時做“保鮮”處理。我們平時倡導(dǎo)的教師用“課后記”、“教學札記”等便捷方式,作為教育敘事的素材,就是要求教師善于對隱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個體化的體驗和感悟,進行及時記錄、梳理和貯藏。
(四)人物性。敘事研究報告以“敘述”為主。敘述者是說故事的人,強調(diào)敘述者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和體驗,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礎(chǔ)上寫的?!皧A敘夾議”能夠 更真實、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過程和作者的思考。在教學敘事研究中,“教學敘事”即教師將某節(jié)“課堂教學或教學片段”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jié)課的反思插入到相關(guān)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用“當時我想……”、“現(xiàn)在想起來……”、“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jié)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的考慮。從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飽滿“。
(五)情節(jié)性(可讀性)。敘事它必須包含一個或幾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沖突“。也就是說談?wù)摰氖翘貏e的人和特別的沖突、問題或使生活變得復(fù)雜的任何東西,所以敘事研究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jié)、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通常有與所敘述的教育事件相關(guān)的具體人物。盡可能描述參與者自身在教學活動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常常使用諸如”我想……“,”我事后想……“這樣的句型來描述。
一份完整的教學敘事應(yīng)有一個照亮整個文章的主題,這個主題是在教學事件的事實上產(chǎn)生的。閱讀者可以從敘事報告的故事情節(jié)中看到教學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用內(nèi)省、比較的方法去解釋報告中的解決問題。這種影像化的故事情節(jié)提供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對于教育者而言,這種感受對教學觀念、方法的改進影響會更具體,更深入,因為我們知道,具體經(jīng)驗對于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六)反思性(感悟性)。每個教學敘事所敘事的教學事件必須具有典型性。反映了教師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教學事件之后取得的某種教學效果,或是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某種教學遺憾。教學敘事研究獲得某種教育理論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歸納而不是演繹。也就是說,教育理論是從過去的具體教育事件及其情節(jié)中歸納出來的。
我們希望教師們寫教育敘事的過程,成為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程監(jiān)控、分析、調(diào)整的過程,是更徹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訓(xùn)學習的過程。真正能達到”為自己的教學進行研究,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學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滿足于進步"的目的。
小學教育敘事研究報告2
小學教育敘事
(一)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正在進行數(shù)學小練習。我低著頭批作業(yè)。忽然耳邊響起了陳紅的粗嗓門:“我知道了!這題要求‘應(yīng)找回多少錢?’它的單位名稱應(yīng)該是‘元’。”所有同學的頭都刷地轉(zhuǎn)向她,又陸續(xù)低下頭繼續(xù)答題。她卻像個沒事人似的,只顧自己往下做。我頓時冒出一股怒火:這是在考試!我出這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學生能否對“錢”的單位名稱進行正確的區(qū)分。她倒好,把正確答案大聲說了出來。其他同學還用動腦思考嗎?我還怎能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情況?可是我的心馬上平靜下來:陳紅并非有意搗亂,她只是做題時把自己的想法無意識地喊了出來,對其他學生沒有造成多大的干擾。可是,如果我一發(fā)火,可能會較嚴重地打斷學生的思路,而且也會影響陳紅的考試情緒。
這次小練習中,那道題的單位名稱除了有兩人漏了沒寫外,其余同學都寫正確。我想:這是陳嘉紅考試時提醒的結(jié)果,下次遇到這樣的題目,如果沒有人提醒,肯定會有很多學生寫錯。因為以我的教學經(jīng)驗,關(guān)于錢的單位名稱,如果問題中沒有明確的單位名稱,只是問“有多少錢”,學生往往把“錢”當作單位名稱。而且無論老師如何強調(diào),總有許多學生寫錯。
但是我想錯了,在后來的幾次有關(guān)這類題的練習中,居然沒有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以前需要我花費很多精力,再三強調(diào)還要出錯的內(nèi)容,我的學生陳紅一句話就把所有學生教會了,簡直難以置信。其實學生就是這樣,同學說的話,同學講的方法,往往比老師教的記得牢。有些思維敏捷的學生(像陳紅)經(jīng)常能在老師講之前就理解老師出題的意圖,而且經(jīng)??刂撇蛔∽约海炎约旱南敕ㄕf出來。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往往對他們進行壓制,不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過早地說出來,怕這樣影響自己的教學程序,怕自己的秘密被揭穿。其實這些學生的話比老師的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他們的方法更能使學生接受。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們應(yīng)善待這樣的學生,善待這樣的插嘴,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因為這樣經(jīng)常會得到意外的收獲。
小學教育敘事
(二)中心小學--白素紅
記得在期中考試后的講評課后,我布置學生把數(shù)學期中考卷更正好,并請家長查閱簽署意見。第二天,課代表收好試卷交給我,我著重查看了幾個成績退步的學生試卷。忽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張筆跡秀氣的試卷上,試卷的分數(shù)已顯著改動,接著往下看,幾處扣分的地方已經(jīng)顯著改動,鮮紅的叉叉已經(jīng)淡淡地退去。我仔細一看名字,是她:那個平時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我的心猛的一震,怎么可能是她,一向乖巧可愛的她怎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不敢胡亂預(yù)測,只好把她叫到辦公室。我害怕傷到她,以詢問的口吻問:“試卷的分數(shù)是不是你改的?還是同學改的?”只見她低著頭不敢看我,默不做聲。我又說:“你說實話,老師不會責怪你的?!彼q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的聲音說:“是我自己改的。”我沒有批評她,反而安慰她:“你別怕,老師知道你這么做是由于成績退步了,怕回家爸爸媽媽罵你打你,是嗎?”她的眼淚已經(jīng)順著臉頰流下來,哽咽著說:“張老師,我知道自己錯了,您原諒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會這樣了!”“要知道一個人的品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你想要好成績,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耐勞學習,我相信通過你的努力,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這次的事老師就原諒你,也替你守住秘密,不會讓班上的任何同學知道的。()但是你父母那里你自己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嗎?”我仍是柔和地說,“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錯誤,在王老師心里,你仍是那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她點了點頭。
第二天,課堂上她格外認真的聽課了。后來遇到了這位學生家長,我和她父母談到了此事,證明她是真正知道自己做錯了,而且一直在努力學習,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后來的日子里,她的表現(xiàn)一直很好,對我也格外喜歡,對數(shù)學的學習也更喜歡了,有什么心里話都找我說,就這樣,課堂外的我成了她的好朋友。
經(jīng)由這次事件,我好像有所感悟:
一、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師生適當?shù)臏贤ㄗ憧梢愿淖兘逃?/p>
二、信任是師生和諧溝通的橋梁,許多實踐表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通過溝通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信任和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信任老師,親近老師。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因此多給孩子一點信任,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解放思想,幫學生樹立自決心信念。自決心信念是學生學習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念,常常鼓勵,贊美學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他們身上的長處去克服他們的缺點,用積極的心態(tài)克服消極的心態(tài)。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贊美,會給學生開辟了另一片天地。
小學教育敘事
(三)趙春燕
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后進轉(zhuǎn)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應(yīng)從草根抓起。
今年我教一年級,天真的孩子們是那么無暇。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哭了,她說明天不來上學了。我驚訝的說:“是嗎?你知道為什么嗎?”女孩回答說:“不知道,我問她她不肯說?!庇谑俏仪那牡恼业剿龁柶湓颍∨⑶忧拥恼f:“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后我為之震驚,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qū)使著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后面的座位調(diào)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guān)注的對象,上課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打電話與其家長聯(lián)系交談。總結(jié)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基礎(chǔ)差。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xiàn)代公民應(yīng)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shù)學生抬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說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yīng)。教師大聲叫他的名字,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干什么?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干么,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yè)。
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癥下藥,通過幾天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zhì)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于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感謝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孩子是無辜的,教師在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yīng)該留意一下孩子的一言一行,更應(yīng)該對他們多一些體貼和愛心。
小學教育敘事研究報告3
如何寫好教育敘事研究報告
新的學期來到了,各地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到教育敘事研究的活動中,許多學校開展了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xùn)和教育科研,如何撰寫好教育敘事研究報告成為大家關(guān)心的熱點。我們注意到,如果老師們僅僅停留在填寫教師培訓(xùn)時的教育敘事研究報告的練習模板上,大家的敘事報告就會成為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生活之樹常青,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體驗,撰寫教育敘事研究報告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應(yīng)該是百花齊放,千姿百態(tài),給人以啟迪和回味。
根據(jù)自己的體會,下面是我對撰寫“教育敘事研究報告”的一些經(jīng)驗和建議:
一、重在思考
1、教育敘事研究不是簡單的“鏡像”紀錄生活,而是觀察與思考生活。
2、好的教學設(shè)計不僅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獲得的經(jīng)驗。
3、思考不是填寫模板(模板是供培訓(xùn)時模仿學習),而是創(chuàng)意和靈感的碰撞。
4、善于思考的人從身邊的平常事中也會發(fā)現(xiàn)真理。
5、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是教人知識,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師自己首先要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二、注意觀察
1、觀察教學情景的發(fā)展變化。
2、觀察當事人的態(tài)度。
3、觀察學生的反應(yīng)和學習的結(jié)果。
4、可以借助技術(shù)(照相機、錄像機、計算機等)記錄觀察的過程。
5、注意保存觀察的原始資料。
三、能夠提出問題
1、明確研究的問題。
2、清晰地表達問題。
3、把問題細化,便于處理和研究。
4、注意隨時抓住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
5、追問問題。
四、注意學習
1、從文獻資料學習。
2、從網(wǎng)絡(luò)上的豐富資源學習。
3、向身邊的同行學習。
4、向自己的學生學習。
5、注意從歷史經(jīng)驗中學習。
五、研究過程
1、清晰地說明參與者特征和研究地點的特征。
2、明確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3、資料收集的技術(shù)與可信度。
4、現(xiàn)場情景的準確和生動的描述。
5、如實記錄當時的心理活動。
六、交流與討論
1、頭腦風暴,促進新思想的涌現(xiàn)。
2、網(wǎng)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3、對現(xiàn)象和發(fā)現(xiàn)的清晰充分的解釋。
4、給出的結(jié)論適當、有條理、有證據(jù),(必要時討論研究的局限性)。
5、提出進一步研究的設(shè)想與建議。附教育敘事研究案例:
呵護童真
山東省淄博師范附屬小學鄭春紅 女 語文教師
(旁批: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個課堂上發(fā)生的故事,是一個教學生活中的故事。這樣的敘事報告總是能夠引起我心靈的共鳴!)
彈指間,為人師已經(jīng)十年了。十年來,自以為默默耕耘,循循善誘,自己在學生心中一定是一個善解人意、和藹可親的好老師,但今年春天的那件“來蘇水事件”卻令我自慚形穢,它時常警醒我,在少兒教育中要多用愛心來呵護童真。
(旁批:一個矛盾沖突的引子,引人入勝。)
兩個月前初春的一天,在一年級三班的課堂上,許多學生都感冒了。教室里孩子們的咳嗽聲和噴嚏聲此起彼伏。作為班主任,看著孩子們紅紅的臉,干裂的嘴,我忍不住嘟囔了一聲:“這討厭的感冒,有點兒來蘇水消消毒就好了?!?/p>
(旁批:具體的情景描寫)
下午,有我的語文課,由于一點私事耽誤了時間,上課鈴響了,我才一路小跑匆匆趕到教室?!巴瑢W們,打開課本第16頁,我們開始上課?!边@時,我發(fā)現(xiàn)一向愛出風頭的姜鵬飛一只手提著什么,另一只手在手忙腳亂地翻書。我說:“姜鵬飛,放下你手中的東西好嗎?”“老師,給你,來蘇水來了?!彼酒鹕?,高高地舉起手來,臉上滿是狡黠和自豪?!瓉硭掷锾嶂粋€大塑料袋,里面裝滿了清純的水。
“從哪里弄來的?”我大聲問道。
“是從我家的飲水機上灌的,全是純凈水?!?姜鵬飛立即滿臉通紅,囁嚅著說。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這個姜鵬飛,經(jīng)常在課堂上鬧笑話,這次又要搞惡作劇了。我更生氣了,幾步走到他跟前,把他手中裝水的塑料袋扔到了垃圾桶。這時,我意識到耽誤的時間太多,就沒有再去注意他,調(diào)整了思緒,繼續(xù)上課。
下課了,由于我忙著開會,便把這件事淡忘了。晚飯后,家里的電話響了起來?!澳愫茫青嵗蠋焼??我是姜鵬飛的媽媽“”您有事嗎?“”是這樣,今天中午姜鵬飛回到家很高興,還在飲水機邊用塑料袋接水,說要帶到學校去。還問我,用塑料袋裝的水不就是?塑水?么。我很奇怪,問他要干什么,他說鄭老師要用。可是,下午回到家,他卻滿臉的不高興,并說您把帶水的塑料袋扔到了垃圾桶。這孩子,我也弄不懂他究竟在搞什么,是不是惹您生氣了?”“哦?我要用?”我一下子就懵了,努力地想著……
(旁批:故事的高潮,這讓任何人看了都會去思考。)
驀地,一想起上午的“來蘇水事件”,我恍然大悟:來蘇水?用塑料袋裝水?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二者之間完全可以劃等號!回想起當時的一幕幕,我明白了,姜鵬飛雖然調(diào)皮,但很有上進心,很樂于助人。他當時只不過想為同學們做件好事,卻由于我的急促和草率,輕易地挫傷了一顆純真的童心!感謝姜鵬飛媽媽的提醒,否則……,我不敢再想下去。在心里,我一遍遍地責備著自己。
(旁批:記敘自己的心理歷程)
第二天早晨,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看到頑皮的小鵬飛已經(jīng)又在教室外玩耍了。我加快步子走過去,他一看到我,一臉的陌生和茫然,很明顯的缺少了以往的活潑與親近。
(需要我們的行動)
我蹲下來,用胳膊攬過了他的小肩膀,真誠地說:“對不起,鵬飛,昨天的事情,老師錯怪你了。”
他眨巴著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歪著頭看著我。
我接著說:“但是,來蘇水不是用塑料袋裝水。它是醫(yī)院里的一種藥水,班里感冒的同學多,老師想用它來消消毒。老師錯怪了你,誠懇地向你道歉,你能原諒老師嗎?” 這時,孩子的小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他不好意思地撫摸著腦袋,小聲說:“沒關(guān)系,鄭老師,我看著你著急,就想幫幫咱班的同學們,可……可我不懂啥叫來蘇水。”
“鵬飛,你是一個好孩子,關(guān)心集體,樂于助人。但是,平時要注意認真聽講,遵守紀律,和同學們搞好團結(jié),那樣,老師和同學都會愿意和你做朋友的。你能做到嗎?”
他認真地點了點頭,使勁地抱住我,臉上綻放出花一樣的笑容。
(旁批:接下來,是整個事情之后的反思,從小處和細節(jié),身歷其中的教師都在學習和進步。)
幾個月來,這件事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面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我時時暗暗地告誡自己:每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天真的過錯,不能一味地去批評和訓(xùn)斥。一次不經(jīng)意的過錯,就可能會挫傷孩子純真稚嫩的心靈。育人工作,責任重大,特別是少兒教育,關(guān)系到孩子的一輩子。我們要用自己的滿腔愛心去珍視孩子的童心,去呵護孩子的童真。每一位為人師者,都應(yīng)如此。
小學教育敘事研究報告3篇 教育敘事研究報告撰寫相關(guān)文章:
★ 我的植物朋友小學優(yōu)秀作文7篇(《我的植物朋友》優(yōu)秀作文)
★ 給小學校長的建議書3篇(小學畢業(yè)給校長的建議書)
★ 財務(wù)管理社會調(diào)查報告5篇 關(guān)于某公司財務(wù)管理的調(diào)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