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聲聲慢》原文6篇(聲聲慢 課文)

時間:2022-11-03 16:21:00 綜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聲聲慢》原文6篇(聲聲慢 課文),供大家參考。

《聲聲慢》原文6篇(聲聲慢 課文)

《聲聲慢》原文1

  聲聲慢原文理解

《聲聲慢》在這首詞借秋景來渲染愁情,她只是一種無明確目的下意識的行為,下面為大家分享聲聲慢原文及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遠(yuǎn)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huán)境(空房內(nèi)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huán)境又引起內(nèi)心的感傷,于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yǎng)將息。 飲進(jìn)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風(fēng)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誠明的詞中,曾設(shè)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lián)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xì)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fā)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夠說盡!

  賞析

  李清照的《聲聲慢》,膾炙人口數(shù)百年。就其內(nèi)容而言,雖以悲秋為主調(diào),但它并非單純的悲秋之作,而是將個人運際之感慨綴入國難民憂之大背景之下,這就使其思想深度大大超越了以往悲秋詠懷性的作品,從而極大地增強(qiáng)了作品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故而歷來為世人所重,加上本詞在語言使用上一系列的鮮明特色,《聲聲慢》自然成了李清照南渡后詞作的代表作,也成為后世語文教材必選之精品。有關(guān)這首詞的賞析文章,真可謂無法計數(shù)。但筆者認(rèn)為,《聲聲慢》最值得一提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在于其語言上的特色。因此,與之前的鑒賞稍許不同,本文專門從其用詞用語方面入手進(jìn)行語言鑒賞。這種鑒賞角度與鑒賞方式既有助于讀者領(lǐng)略詞作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展示詞壇巨匠李清照在本詞創(chuàng)作上的創(chuàng)造性,更能最大程度地還原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

《聲聲慢》的語言特色集中體現(xiàn)在如下五個方面:

  詞作語言特色首先表現(xiàn)在開篇處一連串疊字的使用。這一顯著的用詞特點當(dāng)然早已被人所關(guān)注,但評論者的關(guān)注點往往只在疊字之本身,缺乏對疊字內(nèi)涵與作用的深入剖析,故而賞鑒難免失之皮相,未能揭示疊字使用之要義。其實,三處疊字分別是從動作、環(huán)境與心情來描摹主人公之感受與心情的,極其細(xì)致而準(zhǔn)確地交待了愁苦來襲時作者由外而內(nèi)之情感歷程,其層次安排可謂匠心獨運。

  詞中的愁苦不似李清照南渡之前見流水落花嘆相思的“閑愁”,而是國破家亡后無法排遣的“國恨家難”,寫法上也不再有愁緒襲來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樣影跡清晰的具體描繪,而是愁緒籠罩卻茫然不知的狀態(tài)。故而詞的開篇從“尋尋覓覓”的動作落筆,暗示了主人公整天都被愁苦浸泡的復(fù)雜心情。這貌似閑散重復(fù)的小小動作,細(xì)細(xì)體會則大有深意。試想,“尋尋覓覓”既表現(xiàn)了她的百無聊賴,若有所失而又若有所待,到底“失去”什么?“期待”什么?看來連她自己也不得而知。人的痛苦之大莫過于有希望的等待,正是這種無名的期待而導(dǎo)致的反復(fù)“尋覓”,再由“尋覓”而又無果的動作,極其形象地暗示了詞人內(nèi)心空虛寂寞、希望尋找寄托的愁苦心境。

  緊接著的“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無果后詞人所感知的`環(huán)境。無來由的反復(fù)“尋覓”,說不清的惆悵反倒襲上心來,于孤苦伶仃中更覺孤寂清冷無助。所以,“冷冷清清”既交待了清秋時節(jié)氣候之“冷清”,又寫出了詞人孑然獨處環(huán)境之“冷清”,更寫出了詞人內(nèi)心之“冷清”。

  寂寞無緒的“尋覓”后是備感“冷清”的環(huán)境氣氛,一次次排憂解愁的失敗,詞人最終被一種徹徹底底的凄慘憂戚情緒所包圍。于是一句“凄凄慘慘戚戚”隨之從內(nèi)心噴涌而出,這是詞人糾結(jié)一天后最明晰的內(nèi)心感知,是其心境最真切的表白。詞人告訴人們,讓她整日無法釋懷心意冷清的情緒絕非一般的愁苦,因為愁情尚可解脫,讓她凄慘憂戚的是無計消解的國破家亡,“凄凄慘慘戚戚”讓我們聽到了詞人來自心底的凄厲無望的吶喊。

  詞的開頭僅此三句,只用了由“尋、覓、冷、清、凄、慘、戚”七字構(gòu)成的疊字句,內(nèi)容豐富而有致,分別從動作到環(huán)境,再從環(huán)境到心情,經(jīng)過這層層的烘托,無奈、冷清和愁慘的氛圍已籠罩全篇,為全詞奠定了一種愁苦凄厲的基調(diào),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疊字的語言形式中裝載了豐富的內(nèi)容,疊字的舒緩節(jié)奏暗含了情感的律動,三句疊字的連用,有如高空的流云于飄動之間頃刻要出現(xiàn)電閃雷鳴,詞人久蓄的情感在迭轉(zhuǎn)之下形成了驟然迸發(fā)之勢,為其后的敘述與描寫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與氣氛的烘托。

  本詞的語言特色之二是仄聲韻腳的使用。這首詞每句末字“覓、凄、戚、息、急、識、積、摘、黑、滴、得”均為入聲字,押的是仄聲韻,這是李清照對詞作用韻的改變,也是她對《聲聲慢》的曲調(diào)創(chuàng)造性的變革。原來的《聲聲慢》的曲調(diào),韻腳押平聲字,調(diào)子相應(yīng)地也比較徐緩。而這首詞卻改押仄聲韻,原韻的徐緩節(jié)奏由此一變而為急促。因為入聲字具有短而促的特點,字調(diào)壓抑沉降。這種大膽的韻腳上的創(chuàng)造性變革獨具匠心,其妙處有二:一是使原來曲調(diào)由舒緩平直變?yōu)檫B續(xù)急促陡落的坡度;二是曲調(diào)變急變促后適宜于表現(xiàn)哀惋凄厲之情調(diào)。需要是創(chuàng)新之母,仄聲韻適合了詞人表達(dá)壓抑悲涼心情的需要,與本詞的悲愴的基調(diào)形成了完美的匹配。

  口語詞的大量使用是本詞語言上的第三個特點。口語入詞雖非肇始于李易安這首《聲聲慢》,但在文人詞中口語詞如此高密度地使用,并形成通貫全詞的口語化特色,《聲聲慢》無疑是奪了頭標(biāo)的。這種口語化的特色其實在開篇一連串疊字的使用時就已定了基調(diào)。疊字本身就是大眾口語中常用的用詞方式,極富口語化的語體色彩。通篇詞作,將這種口語化的用詞用語特色貫徹到底。先看用詞,后面的各詞句中幾乎都有口語詞做點綴,如“時候”“將息”“怎”“晚來”“點點滴滴”“次第”“了得”,都是口語詞。再看用語,詞句中因這些口語詞的點綴自然地都帶上了口語體風(fēng)格,如“乍暖還寒時候”“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怎一個愁字了得”等。關(guān)于本詞用詞用語口語化的特點,因為非常顯著,多數(shù)評價或鑒賞的文字都有提到,但是,這樣口語化的用詞、用語有什么獨特的表達(dá)效果,似乎沒有人專門就此做更進(jìn)一步的分析,這對于作品的深度鑒賞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第一重價值在于切合了詞作獨白式表達(dá)方式的需要。詞這一文學(xué)樣式本來就是介于詩與賦之間的一種過渡形式,所以很多人都將其看成賦體的壓縮形式。鋪陳是賦體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中純熟地運用了賦體的這一表達(dá)特點,在詞中連綴了“尋覓無著”“天寒難息”“酒難澆愁”“雁過傷心”“黃花堆積”“香消人老”“守窗感慨”“雨打梧桐”和“愁腸寸斷”等九個片斷,以獨白的方式將其一一道來,給讀者生動地講述了一則“解愁不成反被愁困”的故事。讀者在聆聽這一故事時,仿佛是面對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婦人,聽她在絮絮叨叨輕聲哀嘆自己的悲涼與痛苦。所以,口語化的用詞用語,正契合了作直抒胸臆的表達(dá)訴求,讀來自有身臨其境之感,頓生情真意切之效。

  口語化的第二重價值是詞人對詞牌曲調(diào)嚴(yán)格聲律的“松綁”。李清照大膽地以樸素清新接近口語的語言為詞譜入新聲,體現(xiàn)了倚聲家不假雕飾的本色,極大地掙脫了詞牌曲調(diào)聲律與用語上的束縛,提高了詞作的表現(xiàn)力與親和力。

  多個反詰句的使用是本詞作語言上的第四個顯著特點。為適合作品口語化的需要,詞人有意地穿插使用了四個無疑而問的反詰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種邊講邊問的敘述方式,其作用有三重。一是直舒胸臆之需要。反詰句加重了對所表達(dá)意思的強(qiáng)調(diào)力度,其下是不用反詰句的語句,語氣之輕重對比一看便知:“三杯兩盞淡酒,不敵他、晚來風(fēng)急?!薄般俱矒p,如今無人堪摘?!薄笆刂皟?,獨自難以到黑?!薄斑@次第,非一個、愁字了得!”二是強(qiáng)化感染力之需要。反詰句的使用無異于詞人伸出的一雙手,一下子把讀者拉了進(jìn)來,使讀者直接變成了詞人傾訴的對象與情感的共同體驗者,從而產(chǎn)生更為強(qiáng)烈的情感共鳴。三是借四個反詰句的推力,把愁苦凄涼的情感漸次推向高潮,形成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感沖擊波,產(chǎn)生了直逼人心的審美力度。

  另外,煉字功夫之深也是詞作語言的一個特色。古人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之語,說的就是“煉字”。李清照為提高詞作的表現(xiàn)力,在“煉字”上花費了巨大的心力,簡直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拔嗤眱删浣栌昧藴赝ン蕖陡┳印废缕拔嗤洌?,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之詞意,同樣的意思,但李詞寫雨只用“細(xì)”與“點點滴滴”,卻寫盡了“離情、愁緒”, ?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僅此一點即見李詞比溫詞在用詞與表現(xiàn)上更見功力,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后“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句,更是蹊徑獨辟之筆,“了得”二字更為神奇。自古文人騷客,言愁或有千斛萬斛,或是如江如海,總之離不開一個“多”字。李詞卻是別出心裁地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亂而復(fù)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其奇妙處在于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只用一個口語化的“了得”點化便戛然而止。表面上假造了一個“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早已把無限的心緒傾瀉無遺,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出來?!八膬蓳芮Ы铩?,是李清照“煉字”達(dá)到的傳神效果。

  總之,用字用詞的語言藝術(shù)是李清照《聲聲慢》一詞中最值得關(guān)注與鑒賞的。一部千古不朽的文學(xué)作品固然有多重的藝術(shù)魅力,但“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因為文學(xué)畢竟是語言的藝術(shù)。傳世之作無疑都富含了極高的語言價值。重視作品語言的使用,應(yīng)該是文學(xué)鑒賞之重心。

《聲聲慢》原文2

  聲聲慢李清照原文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ㄊ刂皟?一作:守著窗兒)

  翻譯: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慘。

  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最難忍受。

  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

  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fā)現(xiàn)它正是我在故鄉(xiāng)認(rèn)識的那只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

  我守著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

  細(xì)雨敲打著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

  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賞析:

  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題作“秋情”,賦秋就是賦愁,但這里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詞人經(jīng)歷了國家危亡,故鄉(xiāng)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jīng)離亂,所以這里的愁是深愁,濃愁,無盡的愁。

  詞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詞人好象有所尋求,但又不知道要尋求什么,這時她已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尋覓,也沒有什么需要尋覓的了,但詞人還是希望找點什么寄托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支撐自己孤苦無助的人生,但尋覓的結(jié)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圍的環(huán)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讓人感到現(xiàn)實的孤苦無援?!捌嗥鄳K慘戚戚”,寫詞人內(nèi)心的凄涼、悲苦、慘戚的情緒。這三句都在表現(xiàn)女主人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cè)重,第一句寫神態(tài),第二句寫環(huán)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慘慘戚戚,后感于心,進(jìn)入愁境”(吳熊和《唐宋詞通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眲傆X得有點兒暖和卻又變冷了,這是秋天的時令特征?!皩⑾ⅰ?,調(diào)養(yǎng)。人在天氣多變化時,是很難適應(yīng)的,更何況是年歲已大,身體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更覺得難以將養(yǎng)適應(yīng)了。

  為了適應(yīng)這多變的秋天時節(jié),詞人企圖以酒御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fēng)呢?淡酒不敵風(fēng)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毖泔w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我們可看到三層意思:

(一)雁飛過去了,雁叫聲聲,凄厲難聞,正令人傷心,原來大雁是老相識了,觸動我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已不止一次,現(xiàn)在又來觸動我,使我傷心難過。

(二)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傳說。雁以往是給我?guī)н^信的,給我安慰,現(xiàn)在丈夫已逝,親戚離散,雁飛過去無信可帶,不能再給我安慰了,使我傷心。

(三)作者的故鄉(xiāng)在北方,而此時作者淪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飛,引起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所以使她傷心。雁在北方就相識,現(xiàn)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異鄉(xiāng),然后發(fā)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懷鄉(xiāng)之意。

  詞的`下片承接上片?!皾M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是指菊花,品種是黃色的。“堆積”,指花開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不是言落英滿地。“憔悴損”指人因傷心而消瘦。損,煞,是說憔悴得很。有人認(rèn)為是黃花“憔悴損”,不妥,因為前面的“堆積”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頭的?!罢l”,指自己?!翱啊保軌?,經(jīng)得起。菊花盛開,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還有什么心思和興趣去摘花呢?已經(jīng)沒有賞花的心情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個人坐在窗邊,然后象守著什么東西一樣,百無聊賴,希望天早一點黑下來,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傷心的東西,但天偏偏與人作對,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寂寞難耐,好不容易等到黃昏,等來的卻是更令人傷心的東西:“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憋L(fēng)吹梧桐葉,蕭蕭瑟瑟,本已悲涼,又加細(xì)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崩钋逭帐俏幻翡J善感的詞人,雨打梧桐點點滴滴,好象敲擊著她破碎的心靈,使她悲傷至極。

  這種種情形不斷地折磨詞人,情何以堪?所以詞人最后沖口而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是說這種種情形或這種種光景。這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怎么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dá)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huán)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然后并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huán)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fēng)、飛雁、黃花、梧桐、細(xì)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然后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jīng)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xiàn)。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了深刻的內(nèi)容?!堵暵暵吩~調(diào)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dá)憂郁的情懷,并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diào)。

《聲聲慢》原文3

  李清照聲聲慢原文

  聲聲慢 李清照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是過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遠(yuǎn)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huán)境(空房內(nèi)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一種環(huán)境又引起內(nèi)心的感傷,于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特別是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yǎng)將息了。飲進(jìn)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風(fēng)寒意。望天空,但是見一行行雁字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shè)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是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lián)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一說,有什么可采摘的)?。≌焓刂白舆?,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了黃昏的時候,又下起了綿綿細(xì)雨,一點點,一滴滴的灑落在梧桐葉上,發(fā)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一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說盡呢!

  鑒賞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為賦,而倚聲家實以慢詞為賦。慢詞具有賦的.鋪敘特點,且蘊(yùn)藉流利,勻整而富變化,堪稱“賦之余”。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shù)百年,就其內(nèi)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亦惟有以賦體讀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這首詞在作法上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原來的《聲聲慢》的曲調(diào),韻腳押平聲字,調(diào)子相應(yīng)地也比較徐緩。而這首詞卻改押入聲韻,并屢用疊字和雙聲字,這就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凄厲。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前人評此詞,多以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為其特色。但只注意這一層,不免失之皮相。詞中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仿佛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于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這乃是百感迸發(fā)于中,不得不吐之為快,所謂“欲罷不能”的結(jié)果。

《聲聲慢》原文4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fēng)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xì)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注釋

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

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⑻著:亦寫作“著”。

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xì)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聲聲慢》原文5

  聲聲慢 李清照 原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

⑴乍暖還寒:謂天氣忽冷忽暖。

⑵將息:調(diào)養(yǎng)休息,保養(yǎng)安寧之意。

⑶曉來:今本多作“晚來”。

⑷黃花:菊花。

⑸有誰堪摘:有誰能與我共摘。誰:何,什么。

⑹怎生:怎樣,如何。

⑺這次第:這情形,這景色。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遠(yuǎn)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huán)境(空房內(nèi)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huán)境又引起內(nèi)心的感傷,于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yǎng)將息。 飲進(jìn)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風(fēng)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誠明的詞中,曾設(shè)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lián)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xì)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fā)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夠說盡!

  賞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為賦,而倚聲家實以慢詞為賦。慢詞具有賦的鋪敘特點,且蘊(yùn)藉流利,勻整而富變化,堪稱“賦之余”。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shù)百年,就其內(nèi)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亦惟有以賦體讀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這首詞在作法上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原來的《聲聲慢》的曲調(diào),韻腳押平聲字,調(diào)子相應(yīng)地也比較徐緩。而這首詞卻改押入聲韻,并屢用疊字和雙聲字,這就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凄厲。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dāng)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zhuǎn)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聲聲慢·尋尋覓覓》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diào)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fù)吟唱,徘徊低迷,婉轉(zhuǎn)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已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于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墒呛涫怯墒枪陋氁鸬?,而飲酒與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云低,冷風(fēng)正勁的時節(jié),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夫伴飛,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也像我一樣,余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蒙之中,驀然覺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只。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多少無法訴說的哀愁啊!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fā)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dāng)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么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現(xiàn)在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芭f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獨對著孤雁殘菊,更感凄涼。手托香腮,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獨自一人,連時間也覺得開始變慢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xì)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再看到屋外那兩棵梧桐,雖然在風(fēng)雨中卻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兩相對比,自己一個人要凄涼多了。

  急風(fēng)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fù)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dá)出來。于是詞人再也不用什么對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賦興了,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前人評此詞,多以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為其特色。但只注意這一層,不免失之皮相。詞中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仿佛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于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這乃是百感迸發(fā)于中,不得不吐之為快,所謂“欲罷不能”的結(jié)果。

“乍暖還寒時候”這一句也是此詞的難點之一。此詞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yīng)該說“乍寒還暖”,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這是寫一日之晨,而非寫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fēng)砭骨,故言“還寒”。至于“時候”二字,有人以為在古漢語中應(yīng)解為“節(jié)候”;但柳永《永遇樂》云:“薰風(fēng)解慍,晝景清和,新霽時候?!庇申幱甓蚂V,自屬較短暫的時間,可見“時候”一詞在宋時已與現(xiàn)代漢語無殊了。“最難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yīng),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fēng)急”,“曉”,通行本作“晚”。這又是一個可爭論的焦點。俞平伯《唐宋詞選釋》注云:

“曉來”,各本多作“晚來”,殆因下文“黃昏”云云。其實詞寫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來風(fēng)急”,則反而重復(fù)。上文“三杯兩盞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嬌》詞所謂“扶頭酒醒”;下文“雁過也”,即彼詞“征鴻過盡”。今從《草堂詩余別集》、《詞綜》、張氏《詞選》等各本,作“曉來”。

  這個說法是對的。說“曉來風(fēng)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里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短扑卧~選釋》說:“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xiāng)之意。趙嘏《寒塘》:‘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詞意近之?!逼湔f是也。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fēng)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xiāng)的惆悵。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zhuǎn)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般俱矒p”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然而人不摘花,花當(dāng)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yuǎn)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yīng)氉鵁o聊,內(nèi)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jìn)一層?!笆刂本湟缽埢菅浴对~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準(zhǔn)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拔嗤眱删洳粌H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nèi)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fù)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逐件事一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又卻體現(xiàn)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rèn)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rèn)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詞牌介紹】

《聲聲慢》原名《勝勝慢》。據(jù)傳蔣捷用此調(diào)詠秋聲,全詞都以“聲”字押韻,改為《聲聲慢》。此調(diào)有平韻仄韻兩體。按《詞譜》所說,平韻體以晁補(bǔ)之、吳文英詞為正體,晁詞九十九字,前片九句四平韻,后片八句四平韻;吳詞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韻,后片八句四平韻。仄韻體(一般押入聲)以高觀國詞為正體,九十七字,句讀與吳文英詞相同。李清照這首詞則為前后片各五仄韻。另有九十六字、九十八字體。用“仙呂調(diào)”。又名《人在樓上》、《神光燦》、《寒松嘆》、《鳳求凰》等。

《聲聲慢》原文6

  聲聲慢原文及譯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

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仗搻濄⒚悦J涞男膽B(tài)。

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

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⑻著:亦寫作“著”。

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xì)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⑿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白話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fēng)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xì)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賞析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chǎn)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這首詞在結(jié)構(gòu)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注重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后照應(yīng),表現(xiàn)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

  全詞一字一淚,風(fēng)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聲聲慢》原文6篇(聲聲慢 課文)相關(guān)文章:

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原文及注釋3篇

小石城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文言文小石城山記)

將進(jìn)酒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范文模版]3篇 將進(jìn)酒原文及翻譯全文

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范文大全]3篇(談讀書全文翻譯)

高中勸學(xué)原文及翻譯8篇 高中勸學(xué)原文及翻譯一句原文一句翻譯

寄李白原文10篇 李白的詩原文

《赤壁賦》原文譯文及賞析8篇 赤壁賦原文和譯文

《明史黃尊素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5篇(黃尊素文言文翻譯)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范文大全3篇 春日原文及翻譯注釋

師原文翻譯3篇(師說原文及翻譯一句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