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3篇(河南高二歷史必考知識點人教版),供大家參閱。

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1
2018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是()A.楚國 B.齊國 C.韓國 D.秦國
2.下列史實發(fā)生的時間順序是()①巨鹿之戰(zhàn)②官渡之戰(zhàn)③淝水之戰(zhàn)④赤壁之戰(zhàn)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3.雕版印刷術發(fā)明于()A.漢代 B.隋唐 C.宋代 D.晉代
4.南宋的首都是()A.洛陽 B.開封 C.臨安 D.建康
5.關漢卿的劇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A.《釵頭鳳》 B.《明月幾時有》 C.《赤壁懷古》 D.《竇娥冤》
6.以下關于明朝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強化丞相制度,削奪六部權力 B.設立東廠等特務機構 C.制定《大明律》加強法治 D.科舉制試題范圍為“四書五經” 7.建立“八旗制度”的是()A.皇太極 B.努爾哈赤 C.康熙皇帝 D.乾隆皇帝
8.舉世聞名的圓明園首次被外國侵略者洗劫并焚毀,發(fā)生在()A.鴉片戰(zhàn)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 C.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
9.與以往的農民運動相比,太平天國新的時代特點表現(xiàn)在()①運動的規(guī)??涨熬薮螈诜捶饨ǖ耐瑫r反侵略 ③提出平均主義思想④《資政新篇》的資本主義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關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下列評述正確的是()
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階級基礎
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思想基礎 ③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組織基礎 ④共產國際的幫助,則加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中共二大制定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內容包括()①打倒軍閥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③實現(xiàn)共產主義 ④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A.中共發(fā)表《八一宣言》 B.瓦窯堡會議的召開 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D.國民政府發(fā)表自衛(wèi)宣言
13.1947年,國民黨發(fā)動對山東和陜北的重點進攻。毛澤東總結我軍戰(zhàn)略時說:“我們的戰(zhàn)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边@里所說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進軍南京 B.千里躍進大別山 C.發(fā)動淮海戰(zhàn)役 D.百萬雄師過大江
14.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A.完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B.加強集中統(tǒng)一的計劃管理體制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鞏固社會主義經濟
15.新航路開辟的最根本原因是()A.歐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 B.《馬可·波羅行紀》的流傳 C.歐洲商業(yè)危機的出現(xiàn) D.地圓說和羅盤針的應用
16.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被推翻的國王是()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四 C.路易十六 D.路易十八
17.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階段指的是()
A.無產階級自覺的政治與經濟斗爭階段
B.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入有科學革命理論指導的階段 C.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階段 D.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入暴力革命的階段
18.1929年爆發(fā)的世界經濟危機首先發(fā)源于美國,之后很快發(fā)展成世界性危機。這說明()
A.生產過剩是世界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國引領世界經濟發(fā)展趨勢 C.工業(yè)化給世界各國帶來共同問題 D.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
19.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作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主要參加國曾兩次與英美共同發(fā)表重要宣言或公告,這主要說明()A.英美開始關注日本侵華問題 B.中國取得與英美同等的國際地位 C.中英美在對日作戰(zhàn)中需要相互支援 D.英美把打敗日本作為首要戰(zhàn)略目標
20.歐元是下列哪個地區(qū)性聯(lián)合體統(tǒng)一使用的貨幣()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經濟互助委員會(“經互會”)C.歐洲共同體 D.歐洲聯(lián)盟
21.造成“獅身人面像”缺損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流侵蝕作用 B.風化和風蝕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冰蝕作用
22.地形等高線向低值方向凸出時,其地形區(qū)是()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3.圖2—1中,甲地位于乙地的()A.西北 B.東北 C.東南 D.西南
24.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屬的陸地自然帶應是()A.溫帶荒漠帶 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5.廣西平果縣以豐富的鋁土資源為基礎,發(fā)展了氧化鋁工業(yè),其發(fā)展的能源優(yōu)勢是()A.火電 B.水電 C.核電 D.風能
26.完全沒有熱帶雨林帶的大洲,正確的組合是()A.亞洲和南極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 C.非洲和大洋洲 D.歐洲和南極洲
27.秋分日時,我國的天氣狀況是()A.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開始進入伏旱季節(jié) C.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秋高氣爽 D.快行冷鋒南下,易造成寒潮災害 28.下列未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的河湖是()A.洞庭湖 B.雅魯藏布江 C.青海湖 D.額爾齊斯河
29.下列關于陸地和海洋的說法,正確的是()A.太平洋位于五個大洲之間 B.亞洲直接瀕臨全球四大洋
C.印度洋位于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 D.地跨赤道南北的大洲共有三個
30.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南北走向的山脈是()A.大興安嶺 B.橫斷山脈 C.太行山 D.賀蘭山
31.下列各洲中,既在極圈之內又有赤道穿過的是()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亞洲
32.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的根本措施是()A.實施減少汽車尾氣的技術措施 B.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環(huán)境 C.合理規(guī)劃城市道路 D.多建寬敞的道路
34.現(xiàn)在我國三江平原已停止墾荒,主要原因是()A.保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B.三江平原土地日漸貧瘠,產出降低 C.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過剩
D.準備開發(fā)當?shù)氐氖唾Y源,建立石油基地
35.我國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的灌溉農業(yè)區(qū)是()A.渭河平原 B.寧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36.下列關于“南亞次大陸”的說法,正確的是()A.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所有南亞的國家 B.包括印度半島和印度洋中的群島國家 C.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直到印度洋的陸地部分 D.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都是次大陸上的國家
37.我國西北地區(qū)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的變化,自東向西表現(xiàn)不正確的是()
A.降水越來越少,至新疆西部最少 B.植被覆蓋率越來越低 C.草場的載畜量越來越低
D.農業(yè)生產的制約因素影響越來越明顯 38.下列地形區(qū)與其特點組合正確的一組是()A.內蒙古高原——崎嶇 B.云貴高原——雪山連綿 C.四川盆地——多沙漠 D.東北平原——黑土廣布
39.關于圖2—3中四海域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處洋流屬于風海流 B.②、④兩洋流對沿岸氣候所起作用相同 C.③洋流的性質屬于暖流 D.④處有世界大漁場分布
40.對市場依賴性最大的工業(yè)部門是()A.鋼鐵工業(yè) B.食品工業(yè) C.電力工業(yè) D.紡織工業(yè)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0分。4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1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p>
“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tǒng),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p>
“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
“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回答:
(1)這部憲法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哪些重要原則?(2)歸納其主要內容并闡明其影響。4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zhàn)爭?!獜埐畟?938年9月27日廣播講話 材料二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能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同納粹有和平?!?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鄰邦”和“小國”各指誰?張伯倫所說犧牲了“小國”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國”是否達到了目的?(2)材料二中所說“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實各是什么?根據這些史實對英法對德國的政策進行簡單評論。43.試述英國工業(yè)革命的主要成就。(12分)44.讀圖2—4,回答問題:(10分)(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__________ 市B.__________市 C.__________湖D.__________盆地 E. __________ 山脈F. __________ 河流
(2)圖中最長的鐵路線是__________線,它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鐵路的一段,該國際鐵路東側的端點是__________;(3)圖幅范圍內分布最廣的一種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氣候,其特征是__________;
(4)本區(qū)屬于我國工業(yè)地帶,主要的工業(yè)部門有紡織工業(yè)和石油工業(yè)等,試分析決定這兩種產業(yè)布局于此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
45.讀圖(圖2-5):沿40。N亞歐大陸的1月和7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13分)
(1)圖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圖中各地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___(東、西)。B地所在的國家是__________,其發(fā)展工業(yè)有利的自然條件和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是什么? 46.讀我國酸雨發(fā)生頻率分布圖(圖2-6),回答下列問題。(12分)(1)當今世界主要的環(huán)境問題有酸雨、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我國酸雨發(fā)生頻率相對較高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區(qū)、市)最為嚴重。
(3)試從自然和社會經濟等方面,分析這些地區(qū)酸雨多發(fā)的原因。(4)防治酸雨問題的對策主要有哪些?
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2
2018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奉唐太宗之命,將《道德經》翻譯成梵文的是()A.玄奘 B.鑒真 C.僧一行 D.遣唐使
2.有“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之稱的科學著作是()A.《授時歷》 B.《夢溪筆談》 C.《本草綱目》 D.《農政全書》
3.以下關于《尼布楚條約》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尼布楚條約》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 B.簽訂于1689年
C.條約規(guī)定,庫頁島屬于中國的領土 D.條約簽訂時的中國皇帝是康熙
4.太平天國發(fā)生天京變亂的原因,主要有()
①領導者進取心逐漸減退②腐朽思想、宗派主義思想日益增長 ③列強和清政府的破壞④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②實現(xiàn)了洋務派提出的“自強”、“求富”的目標 ③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yè) ④引進了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關于辛亥革命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為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推翻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D.徹底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7.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為實現(xiàn)民主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有()①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②提出了“三民主義” ③創(chuàng)建同盟會④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A.中共三大召開 B.國民黨一大召開 C.北伐戰(zhàn)爭開始 D.廣東國民政府建立
9.毛澤東領導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是()A.中央革命根據地 B.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D.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10.下列關于“四一二”政變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四一二”政變是蔣介石發(fā)動的 B.“四一二”政變是汪精衛(wèi)發(fā)動的 C.“四一二”政變發(fā)生在上海 D.“四一二”政變發(fā)生在1927年
11.為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在政權建設上采取的重要舉措是()A.開展大生產運動 B.實行減租減息 C.開展整風運動 D.實行“三三制”
12.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一屆人大的召開 D.“一五”計劃的完成
13.下列事件中,不屬于建國初期三大運動的是()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鎮(zhèn)壓反革命 D.恢復國民經濟
14.下列人物中,被譽為“兩彈元勛”的是()A.錢學森 B.鄧稼先 C.袁隆平 D.范文瀾
15.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標志是()A.三級會議召開 B.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制憲會議 C.攻占巴士底獄
D.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
16.馬克思說,18世紀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給歐洲資產階級敲響了“警鐘”,其含義是指獨立戰(zhàn)爭()
A.沖垮了歐洲封建統(tǒng)治秩序 B.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 C.促使歐洲殖民者調整政策 D.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統(tǒng)治者
17.帝國主義瓜分非洲過程中,沒有被列強征服的國家是()A.埃塞俄比亞、幾內亞 B.剛果、埃塞俄比亞 C.埃塞俄比亞
D.阿爾及利亞、喀麥隆
18.布爾什維克黨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是在()
A.二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 C.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后 D.《布列斯特和約》簽訂后
19.下列關于朝鮮戰(zhàn)爭的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①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②美軍在朝鮮北部登陸
③《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④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20.能夠比較準確地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形勢變化特點的是()A.美國軍事經濟實力獨占鰲頭 B.蘇聯(lián)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者 C.歐洲在戰(zhàn)爭中受到嚴重削弱 D.兩極格局的形成
21.下列關于晨線與昏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晨線以東為夜半球,昏線以東為晝半球 B.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時 C.晨昏線與經線有時會重合 D.所有緯線與晨昏線會相切
22.下表是我國甲、乙兩地某日的日出、日落時間(北京時間),據此判斷甲地的方位位于乙地的()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3.下列國家中,多火山和地震的是()A.澳大利亞 B.新西蘭 C.尼日利亞 D.津巴布韋
24.在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內,一條金屬線嵌在地面上,某人將腳跨在它的兩側,意味著腳踩()A.東、西兩半球 B.南、北兩個緯度 C.南、北兩半球 D.東、西兩個經度
25.圖4—1為四條氣溫年變化曲線,關于該圖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曲線表示巴西亞馬孫平原氣溫變化 B.②曲線表示俄羅斯莫斯科的氣溫變化 C.③曲線表示澳大利亞悉尼的氣溫變化 D.④曲線表示美國紐約的氣溫變化
26.下列各組半島中,自然帶以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為主的是()A.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 B.印度半島、山東半島 C.印度半島、巴爾干半島 D.伊比利亞半島、雷州半島
27.形成我國東部季風氣候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C.城市熱島效應
D.高低緯度之間的氣壓差
28.21世紀,中國最大的棉花產量省區(qū)是()A.河南省 B.新疆 C.河北省 D.山東省
29.在海水等溫線圖上,等溫線向低緯彎凸的是()A.暖流 B.寒流 C.風海流 D.密度流
30.我國人均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qū)是()A.黃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海河流域 D.淮河流域
31.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屬的陸地自然帶為()A.溫帶荒漠帶 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32.圖4-2是臺風路徑圖,其中不可能的路徑是()A.a B.b C.c D.d 33.圖4—3是四個國家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示意圖,正確敘述的是()A.圖中①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明顯 B.圖中②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xiàn)負增長 C.圖中③國家勞動力資源深感不足
D.圖中④國家人口增長給環(huán)境和資源造成的壓力最大 34.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影響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A.水汽輸送 B.地表徑流 C.蒸發(fā) D.降水
35.下列歐洲旅游景點與其所在國家組合正確的是()A.巴特農神廟——希臘 B.水城威尼斯——西班牙 C.盧浮宮——英國 D.峽灣海岸——法國
36.黃河下游沒有支流的主要原因是()A.兩岸多山 B.干旱少雨 C.地面沉降
D.“地上河”使河面高于兩岸
37.一架飛機由廣州起飛,沿北回歸線向東繞地球一圈,經過的大洋依次為()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38.關于圖4—4的說法,正確的是()A.山脈以北為針葉林,以南為闊葉林 B.山脈以北為玉米產區(qū),以南為小麥產區(qū) C.山脈以北河流冰期長,以南河流冰期短 D.山脈以北為暖溫帶,以南為亞熱帶 39.世界混合農業(yè)最主要的結構形式是()A.糧食作物—經濟作物 B.蔗—果—?!~ C.畜牧業(yè)—谷物生產 D.農一林—牧—副—漁
40.圖4—5中三種氣候分布于歐洲西部同一緯度,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三地點中③地的氣溫年較差最大 B.三地點均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C.三地點中②的時問最早 D.三地點中①的海拔最低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0分。4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
(一)承認農民(雇農包括在內)是抗日與生產的基本力量。故黨的政策是扶助農民,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
(二)承認地主的大多數(shù)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開明紳士并是贊成民主改革的。故黨的政策僅是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而不是消滅封建剝削,更不是打擊贊成民主改革的開明紳士。
——《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 材料二 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這樣,當作一個階級來說,就在社會上廢除了地主這一階級,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yōu)檗r民的土地所有制。這樣一種改革,誠然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獎⑸倨妗蛾P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1950年)回答:
(1)材料一中的“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這一土地政策的實行有什么成效?(2)依據材料二說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為什么說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改革”? 4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2分)林肯說過:“我很高興看到一種勞動制度盛行于新英格蘭,在這種制度下,勞動者當他愿意的時候就可以罷工,在這里他不被強迫在一切環(huán)境下工作,而且也不被束縛住和(不管你給報酬與否)被強制去勞動!我喜歡這種制度,因為這種制度容許一個人離開工作,當他愿意的時候。
我希望這種制度到處施行。我之所以反對奴隸制度三理由之一,正是在這里?!?回答:
(1)林肯是什么人?(2)林肯所喜歡的是哪種勞動制度?(3)林肯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4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兩大交戰(zhàn)集團的最初組成如何?大戰(zhàn)期間不同集團的成員發(fā)生了什么重大變化?(12分)44.圖4—6是“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后完成下列問題:(10分)(1)圖中A處為正在建設中的全國最大水利樞紐工程 __________ ;我國西部鋼鐵基地攀枝花附近建有水電站,該水電站建在 __________ 江上。
(2)圖中B為我國直轄市 __________,在B市北岸匯入長江的支流是
__________。在該市交匯的鐵路線有__________線、__________線和襄渝線等。(3)從試題附圖中反映出長江流域出現(xiàn)了多種問題,這些問題將會制約長江流域的經濟發(fā)展。為了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解決區(qū)內出現(xiàn)的問題,應制定和采取的戰(zhàn)略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45.讀圖4—7及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1)圖中所示西氣東輸線路依次(自西向東)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個省區(qū)。
(2)圖中①一②一③自然植被類型呈現(xiàn)__________荒漠草原一__________的變化趨勢,造成這種變化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
(3)關于圖中③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A.氣候干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B.地形主要是高山和盆地,地貌流水侵蝕作用明顯 C.以荒漠景觀為主,山地中分布有森林及草甸植被 D.內流河為主,徑流多以雨水補給為主
(4)黃河在A河段含沙量陡增,該河段流經地區(qū)最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 __________,并簡要分析產生該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自然原因。(5)請簡要說明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對東部地區(qū)發(fā)展的有利影響。46.讀圖4—8,回答問題:(16分)(1)圖中各號碼代表我國老工業(yè)基地,其中代表我國老工業(yè)基地中重工業(yè)基地的是__________,該基地重要工業(yè)中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工業(yè)部門結構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基地是圖中 __________,該基地中最大工業(yè)中心布局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
(3)填出圖中下列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C__________ 海港,D __________ 海港,E __________海港;商品糧生產基地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4)圖中③附近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該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有利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
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3
2018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戰(zhàn)國時期主張節(jié)約、反對厚葬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孫子 C.莊子 D.墨子
2.北朝成書的農學著作《齊民要術》的作者是()A.祖沖之 B.賈思勰 C.范縝 D.沈括
3.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少數(shù)民族是()A.回紇 B.突厥 C.契丹 D.吐蕃
4.李自成起義的水平高于古代歷代農民起義,最主要的理由是()A.參加起義軍的人數(shù)最多 B.堅持斗爭的時間最長 C.起義中建立了農民政權 D.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
5.鴉片戰(zhàn)爭后,魏源撰寫的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作是()A.《海國圖志》 B.《瀛寰志略》 C.《康輏紀行》 D.《資政新篇》
6.標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起與清王朝對峙政權的事件是()A.金田起義 B.洪秀全稱天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7.規(guī)定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的條約是()A.中英《南京條約》 B.中日《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8.下列關于《天演論》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天演論》的翻譯者是嚴復
B.《天演論》運用“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觀點,宣傳“優(yōu)勝劣汰”的社會進化理論 C.在《天演論》中,嚴復呼吁“救亡圖存”、“自強保種”,推動了變法運動的發(fā)展 D.《天演論》宣傳了社會主義思想 9.皖系軍閥的代表人物是()A.段祺瑞 B.張作霖 C.馮國璋 D.陸榮廷
10.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失敗給中國共產黨提供的最主要教訓是()A.必須反對帝國主義 B.必須推翻北洋軍閥政府 C.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D.必須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11.關于“一二·九”運動的評述,正確的是()①揭露了日本企圖吞滅中國的陰謀 ②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 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 ④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文件是()A.《欽定憲法大綱》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3.20世紀70年代,由于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其標志是()A.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展開“乒乓外交”
B.1971年,基辛格博士秘密訪問中國,與周恩來舉行會談 C.中美兩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
D.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 1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過“左”的或右的錯誤,“左”是主要的。其中,時間最長、影響最嚴重的“左”的錯誤是()A.反右派斗爭擴大化 B.“文化大革命” C.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D.“大躍進”運動
15.17世紀在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反對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tǒng)治的是()A.工人和農民
B.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C.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D.新貴族和自耕農 16.明治政府頒布法令:“天下權力,總歸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以除政令分歧之弊……”與之相對應的內容是()A.“置產興業(yè)” B.“廢藩置縣” C.富國強兵 D.文明開化
17.俄國1861年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列寧說它也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這主要是指()A.農民須用錢購買商品 B.農民被迫出賣勞動力 C.農民須用高價贖買份地 D.農民成為商品
18.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是()A.來勢迅猛,破壞性大,但持續(xù)時間較短,范圍僅限于美、英兩個國家 B.來勢迅猛,破壞性大,持續(xù)時間長,影響世界各國 C.來勢迅猛,破壞性僅限于工業(yè)領域,且持續(xù)時間較短
D.來勢迅猛,破壞性不如已有的危機,范圍僅限于美、英兩個國家,但持續(xù)時間長
19.下列各項中,對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fā)展有直接作用的事件是()A.歐盟的形成 B.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C.聯(lián)合國的建立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
20.以下關于華沙條約組織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是為對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 B.是一個軍事政治集團
C.成立時包括歐洲和亞洲所有社會主義國家 D.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晚成立六年 21.太陽系中距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是()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彗星
22.下列關于經線與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經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B.赤道是最短的緯線
C.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 D.所有緯線都是圓,所有經線也都是圓
23.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是()A.90°W,90°S B.80°E,30°N C.10°E,0° D.180°,60°N 24.關于圖3—1中①②③④海區(qū)鹽度與水溫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海區(qū)的鹽度和水溫均高于②海區(qū) B.③海區(qū)的鹽度和水溫均高于①海區(qū) C.④海區(qū)的鹽度和水溫均高于②海區(qū) D.②海區(qū)的鹽度和水溫均高于③海區(qū)
25.分析圖3—2四幅圖各代表的氣候類型及地點,各圖所代表的地點從左到右依 次是()A.羅馬、倫敦、阿斯旺、孟買 B.孟買、羅馬、阿斯旺、倫敦 C.倫敦、羅馬、孟買、阿斯旺 D.孟買、阿斯旺、羅馬、倫敦
26.下列洋流屬于西半球、中低緯度、大陸東岸的是()A.加那利寒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灣暖流 D.莫桑比克暖流
27.一艘船只將從新加坡港起程,選擇捷徑至地中海沿岸,它將經過的海上咽喉要道有:
①馬六甲海峽②霍爾木茲海峽③蘇伊士運河④直布羅陀海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8.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A.亞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歐洲
29.下列地形區(qū)與其特點組合正確的一組是()A.內蒙古高原——崎嶇 B.云貴高原——雪山連綿 C.四川盆地——多沙漠 D.東北平原——黑土廣布
30.關于圖3—3中A、B、C、D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A.A處為山峰,C處為山脊 B.B處為山脊,D處為盆地 C.C處為鞍部,D處為山谷 D.D處為鞍部,C處為山谷
31.我國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的灌溉農業(yè)區(qū)是()A.渭河平原 B.寧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32.美國東南部利用光熱條件,重點發(fā)展蔬菜、花卉的生產,供應東北部工業(yè)區(qū),主要依賴()①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②廉價勞動力和土地 ③優(yōu)良的品質和政策優(yōu)勢 ④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fā)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3.關于圖3—4的說法,正確的是()A.山脈以北為黃土地,以南為黑土地
B.山脈以北為內蒙古高原,以南為鄂爾多斯高原 C.山脈以北為準噶爾盆地,以南為塔里木盆地 D.山脈以北為黃土高原,以南為漢水谷地
34.我國新疆地區(qū)修建的坎兒井工程,其主要作用是()A.調節(jié)大氣的水汽 B.增加降水量 C.減少地下徑流 D.減少蒸發(fā)量
35.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我國糧食增產的有效途徑是()A.大面積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面積 B.增加農業(yè)補貼,提高化肥和農藥施用量 C.科技興農,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D.引進市場機制,發(fā)展訂單農業(yè)
36.下列關于美國東北部地區(qū)和與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條件的敘述,正確 的是()A.發(fā)展歷史都很悠久 B.農業(yè)基礎都比較好 C.水陸交通都非常便利 D.附近都有豐富的煤、鐵資源
37.圖3—5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市規(guī)劃建設一家化工企業(yè)和一個火電廠的方案圖,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考慮,比較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8.20世紀,黃河三角洲曾以每年l千米的速度向海洋推進,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 因是()A.圍海造陸 B.海浪侵蝕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泥沙沉積
讀圖3—6“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39.下列關于洋流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南半球中高緯海區(qū)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B.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C.中低緯大洋西側為寒流,東側為暖流 D.沿岸洋流終年受西風影響,形成西風漂流 40.我國優(yōu)質棉多產于新疆南部的原因是()A.氣候干旱少雨,氣溫年較差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氣溫日較差大 C.土壤肥力大,各種病蟲害較少 D.光照充足,而且有灌溉水源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0分。
41.為什么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1分)4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2分)斯大林在論述蘇聯(lián)的工業(yè)化時說:“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化通常是從輕工業(yè)開始。由于輕工業(yè)同重工業(yè)比較起來,需要的投資少,資本周轉快,獲得利潤也較容易,所以在那里,輕工業(yè)成為工業(yè)化的一個對象。只有經過一個長時期,輕工業(yè)積累了利潤集中于銀行,這才輪到重工業(yè),積累才開始轉到重工業(yè)中去,造成重工業(yè)發(fā)展的條件。但這是一個需要數(shù)十年之久的長期過程……共產黨'-3然不能走這條路。黨知道戰(zhàn)爭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yè)就無法保衛(wèi)國家,所以必須趕快發(fā)展重工業(yè),如果這事做遲了就會失敗?!?——《斯大林選集》下卷 回答:
(1)依據材料所指,斯大林概括的通常工業(yè)化應按什么途徑進行?為什么要按此途徑進行?(2)斯大林認為蘇聯(lián)工業(yè)化應按什么途徑進行?為什么采取這種途徑?(3)結合史實指出蘇聯(lián)采取的工業(yè)化方式造成了什么問題? 43.清初為維護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12分)44.讀圖3—7,回答問題:(10分)(1)此島以東是__________半球,以西是__________半球。
(2)此島地處_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_板塊的交界處,此處的板塊邊界類型是
__________邊界。
(3)此島以西隔丹麥海峽與__________洲相望;附近有__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__洋流經過。
(4)此島__________資源豐富,首都因此被稱為“無煙城市”。
45.讀圖3—8“全球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污染預測圖”,回答問題:(13分)(1)指出圖中各曲線的含義: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2)到2000年為止,全球人口、資源、環(huán)境污染三者的關系是: __________ ;(3)未來l00年,如果仍然按照工業(yè)文明思路攫取巨額社會財富,則人口、資源、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將是__________ ;(4)對我國而言,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有哪些? 46.讀圖3—9,完成以下要求:(12分)(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氣溫大致呈__________趨勢,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_年。
(2)造成氣溫的變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按照因果關系將下列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在下圖的方框內。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層出現(xiàn)熱膨脹 C.極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沒 E.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高 F.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壞和砍伐
(3)圖中各項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性。(4)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將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A.我國的熱帶將向北移 B.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
C.一月0℃等溫線將向秦嶺一淮河以南移動 D.臺灣島的面積將增大
年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歷史地理復習題★3篇(河南高二歷史必考知識點人教版)相關文章:
★ 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專項考前訓練提共7篇(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試題及答案)
★ 成人高考醫(yī)學化學考試復習資料3篇 醫(yī)學基礎化學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