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古柏行》的古詩解析9篇 詩古柏行的作者是,歡迎參閱。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1
貝瓦學唐詩古柏行
貝瓦學唐詩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作品賞析】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霸苼怼笔錇榈诙危少缰莨虐?,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按髲B”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的感慨。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2
【鶴注】此大歷元年至夔州作。趙次公曰:成都先主廟,堂附焉。夔州先主廟、武侯廟各別。此詩云“孔明廟前有老柏”,蓋指夔州柏也,中云“憶昔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追言成都廟中柏也。公《夔州十絕》云“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此可證也。蔡夢弼曰:成都先主廟西院,即,有武侯手植古柏,公《蜀相》詩云“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此又一證也。田況《古柏記》:自唐季調(diào)瘁,歷王孟二國,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樹,無敢伐者。宋乾德丁卯歲仲夏,枯柯復生,日益敷茂,觀者嘆聳,以為榮枯之變,應時治亂,目三分迄今,八百余年矣。明季,蜀經(jīng)張獻忠之亂,成都老柏,今不夏存。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①。云來氣接巫峽長②,月出寒通雪山白③。君臣已與時際會④,樹木猶為人愛惜⑤。
(首詠夔州柏,而以君臣際會結(jié)之。銅比干之青,石比根之堅。霜皮溜雨,色蒼白而潤澤也。四十圍,二千尺,形容柏之高大也。氣接巫峽,寒通雪山,正從高大處想見其聳峙陰森氣象耳。君臣際會,即起下先主武侯。巫峽在東而近,雪山在西而遠。)
①【朱注】四十圍、二千尺,皆假象為詞,非有故實?!秹粝P談》譏其太細長,《細素雜記》以古制圍三徑一駁之,次公注又引南鄉(xiāng)故城社柏大四十圍,皆為鄙說??肌端?jīng)注》,社柏本云三十圍,亦與此不合。任昉《述異記》:盧氏縣有盧君冢,冢傍柏二株根,勁如銅石。劉越石《扶風歌》:“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數(shù)圍?!苯汀吨褓x》:“黛色參天。”何光遠《鑒戒錄》曰:沈存中《筆談》:杜《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四十圍乃是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乎?余謂四十圍若以古制論之,當有百二十尺,即徑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廟柏,當從古制為定,則徑四十尺,其長二千尺又宜矣,豈得以太細長疑之。今按:古柏雖極高大,亦不能至二百丈,只是極形容之辭,如《秦州》詩“高柳半天青”,柳豈能高至半天乎?②蕭懿詩:“云來覺山近。”《宜都山川記》:“巴東三峽巫峽長。”③《詩》:“月出皎兮?!雹軓埡狻锻暩琛罚骸板忮顺须H會?!雹荨蹲髠鳌罚骸八计淙霜q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憶昨路繞錦亭東①,先主武侯同閟宮②。崔嵬枝干郊原古③,窈窕丹青戶牖空④。落落盤踞雖得地⑤,冥冥孤高多烈風⑥。扶持自是神明力⑦,正直元因造化功⑧。
(此詠成都柏,而以神力化功結(jié)之。郊原古,有古致也。戶牖空,虛無人也。此柏下雖得地,而上受風侵,至今長存無恙者,蓋以神明呵護,為造化鐘靈耳。)
①廟在錦城之西,不當言城東,當以亭東為正?!局熳ⅰ繃牢溆小都念}社二錦江野亭》詩,故曰錦亭。②【錢箋】《寰宇記》:先主廟在成都府西八里,惠陵東七十步。在先主廟西?!冻啥加洝罚合戎鲝R西院即武侯廟,廟前有雙大柏,古峭可愛,人云諸葛手植。陸游《跋古柏圖》:余在成都,屢至昭烈惠陵,此柏在陵旁廟中,忠武侯室之南,所云“先主武侯同閟宮”者,與此略無小異?!对姟罚骸伴s宮有恤?!雹凼捵臃对姡骸敖荚渤!雹堋对娬x》:所居之宮形狀。窈窕,幽深而閑靜也?!遏旍`光殿賦》:“旋室娟以窈窕?!薄端抉R相如傳》:“丹青赭堊?!滨U照詩:“開軒當戶牖。”⑤杜篤《首陽山賦》:“長松落落?!薄段骶╇s記》:中山王《文木賦》:“或如龍盤虎踞?!鄙蚣s《高松賦》:“郁彼高松,棲根得地。”⑥陸機《豪士賦序》:“欲隕之葉,無所借烈風?!雹摺短炫_山賦》:“實神明之所扶持。”⑧《莊子》:“受命于地,惟松柏獨也正?!薄蹲髠鳌罚簝?nèi)史過曰:“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王羲之詩:“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大廈如傾要梁棟①,萬牛回首丘山重②。不露文章世已驚③,未辭剪伐誰能送④??嘈呢M免容螻蟻⑤,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⑥。志士幽人莫怨嗟⑦,古來材大難為用⑧。
(此從詠柏寄慨,而以材大難用結(jié)之。濟世大任,必須大材。間世大材,須是大用。能用則為宗臣名世,不用則為志士幽人,此末段托喻大意。大廈四句,伏下材大難用。容螻蟻,傷其赤心已盡。宿鸞鳳,喜其余芳可挹。賦中皆有比義。此章,三韻分三段,每段自為起結(jié)。)
①《文中子》:“大廈之傾,非一木所支?!薄稌x書》:袁粲見王儉而嘆曰:“宰相之材也。栝柏豫章雖小,已有棟梁之器?!雹诙蓬A《水災疏》:“所留好種萬頭?!贝巳f牛所本。鮑照詩:“丘山不可勝?!雹邸段哪举x》:“既剝既刊,見其文章?!薄冻o》:“青黃雜糅,文章爛兮?!雹堋对姟罚骸氨诬栏侍?,勿剪勿伐。”⑤郭璞《蚍蟻賦》:“屬莫賤于螻蟻?!雹拗x承《后漢書》:“方儲遭母憂,種松柏,鸞棲其上?!薄督故弦琢帧罚骸爸θ~盛茂,鸞鳳以庇?!雹吆芜d詩:“臨川何怨嗟?!雹唷抖乓堋罚翰糯箅y為用,出王充《論衡》,即孔子道大莫容意。邵注引《莊子》樗樹大而無用,不切。黃常明曰:“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先器識后文藝,與浮華炫露者自異也?!按髲B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亍?,此賢者難進而易退,非其招不往也。
王嗣奭曰:公生平極贊孔明,蓋竊比之意??酌鞑糯蠖槐M其用,公嘗自比稷契,而人莫之用,故篇終結(jié)出材大難用,此作詩本旨發(fā)興于古柏者。不然,廟樹豈真梁棟之需哉。
范元實曰:詩有形似之語,若詩人賦“蕭蕭馬鳴,悠悠旆旌?!笔且?。有激昂之語,若詩人興“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是也。古人形似之語,如鏡取形,燈取影。激昂之語,孟子所謂“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者。今游武侯廟,然后知《古柏》詩所謂“柯如青銅根如石”,信然,決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語?!八ち镉晁氖畤?,黛色參天二千尺。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此乃激昂之語。不如此,則不見柏之高大也。文章固多端,然警策處往往在此兩體。
《夢溪筆談》曰:樂天《長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峨嵋在嘉州,與幸蜀路全無涉。子美武侯廟《柏》詩云:“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四十圍,乃徑七尺,無乃太細長耶!此皆文章之病也。
少陵題先主武侯詩,特具論世知人之識,從古詩家所僅見者。宋儒王十朋《梅溪集》有祭文二首,短句拈韻,堪與少陵相為羽翼。其《謁昭烈廟》云:“嗚呼!東都之季,盜窺神器。分鼎者三,帝乃劉氏。有高皇度,有光武氣。有王佐臣,無中原地。以區(qū)區(qū)蜀,抗大國二。天壓漢德,壯圖弗遂。功雖少貶,四海歸義。永安故宮,遺跡可記。君臣有廟,英雄墮淚。歲月浸遠,棟宇莫治。來守是邦,過而興喟。一新廟貌,薄薦殽胾。傍觀八陣,細讀三志。我雖有酒,不祀曹魏?!庇帧吨]武侯廟》云:“丞相忠武,蜀之伊呂。高臥南陽,悲吟《梁甫》。草廬之中,三顧先主。將漢是興,非劉昌與。君臣魚水,蛟龍云雨。才十曹丕,志小寰宇。假令無死,師一再舉。吳魏可吞,禮樂可許。寧使英雄,墮淚今古。將略非長,庸史之語。受命天子,來帥茲土,夢觀八陣,果至夔府。廟貌僅存,風流可睹。旁有關(guān)張,一龍一虎。安得斯人,以消外侮?”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3
《古柏行》古詩詞鑒賞
注釋:
1、先主:指劉備。
2、落落:獨立不茍合。
3、不露文章:指古柏沒有花葉之美。
韻譯:
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
枝干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
樹皮潔白潤滑樹干有四十圍,
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
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
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
柏樹高聳云霧飄來氣接巫峽,
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環(huán)繞我的草堂東,
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脊。
柏樹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
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
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
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
它正直偉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
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
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
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
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
樹葉芳香曾經(jīng)招來往宿鸞鳳。
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
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賞析: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霸苼怼笔錇榈诙危少缰莨虐?,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按髲B”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4
《古柏行》練習題及答案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曾經(jīng)宿鸞鳳。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練習題】
1.找出詩中的兩處韻腳。
2.整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略。
2.整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xiàn)對于諸葛亮的懷念贊賞,以及期待像諸葛亮一樣遇到賢主,施展才華。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5
杜甫《古柏行》賞析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韻譯:
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枝干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
樹皮潔白潤滑樹干有四十圍,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
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
柏樹高聳云霧飄來氣接巫峽,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環(huán)繞我的草堂東,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閟宮。
柏樹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
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它正直偉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
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
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樹葉芳香曾經(jīng)招來往宿鸞鳳。
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賞析:
這首詩大概作于公元766年(大歷元年),和《夔州歌十絕句》當為同時之作,借古柏以自詠懷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詩對偶句特多,凡押三韻,每韻八句,自成段落,格式與《洗兵馬》極相似。
杜甫年輕時便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長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亂,到處漂泊。48歲后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曾一度在夔州居住。該詩既是杜甫54歲在夔州時對夔州武侯廟前的古柏的詠嘆之作。
全詩比興為體,一貫到底;詠物興懷,渾然一體。句句寫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聯(lián)十六句通過對古柏的贊譽,表現(xiàn)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發(fā)了自己愿意像諸葛武侯一樣報效朝廷的理想。在這里,句句寫古柏,句句喻諸葛,句句又隱含著詩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堅強,雄勁飛動,古樸厚重,正是詩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詩人對自己才華的心肯。
在老杜看來,諸葛武侯之所以能夠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建立不朽功業(yè),是因為君臣相知、相濟?!熬家雅c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边@看似寫景、敘事,實在抒情,是在背后抒發(fā)自己不能為當今朝廷理解重用,滿腹的學問不能發(fā)揮,難以報效朝廷的感嘆。
如果說前八聯(lián)還只是在贊賞武侯的.同時暗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嘆,那么后四聯(lián)八句則在曲盡體物之妙的基礎(chǔ)上直抒胸臆,將古柏與自己緊緊連在一起,句句寫古柏,又句句寫自己,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詩人材大難用的憤慨。以大廈將傾暗喻國家的危機,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萬牛都因不能拉動而回首去看,暗指國家危亡之際賢能卻得不到任用,這與武侯和劉備的君臣際會正是天壤之別。
詩人感嘆自己雖然像古柏一樣樸實無華,不以花葉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驚異,愿意不辭剪伐,陳力于廟堂,但又有誰能把它送去呢?古柏心苦,卻不免為螻蟻所傷;柏葉余香,乃為鸞鳳所喜。而自己的懷才不遇不正是像這古柏一樣嗎?詩人最后終于發(fā)出了“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浩嘆!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6
杜甫古柏行解釋
杜甫古柏行解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創(chuàng)作年代為盛唐,體裁為七言古詩。其原文如下: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塞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古柏行翻譯:
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枝干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
樹皮潔白潤滑樹干有四十圍,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
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
柏樹高聳云霧飄來氣接巫峽,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環(huán)繞我的草堂東,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閟宮。
柏樹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
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它正直偉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
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
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樹葉芳香曾經(jīng)招來往宿鸞鳳。
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古柏行字詞解釋:
⑴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廟中,夔州的孔明廟則和先主廟分開,這是夔州的孔明廟。
⑵這句寫柏之古老。柯,枝柯。
⑶此二句寫柏之高大,是夸大的寫法。霜皮,一作蒼皮,形容皮色的蒼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四十圍,四十人合抱。
⑷這兩句是插敘。張上若云:“補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層,方有原委。”按意謂由于劉備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樹才長得這般高大;柏樹的高大,正說明孔明的遺愛。際會,猶遇合。
⑸這兩句再承三四句極力形容詠嘆柏樹之高大。趙次公云:“巫峽在夔之下(按當言東),巫峽之云來而柏之氣與接;雪山在夔之西,雪山之月出而柏之寒與通,皆言其高大也?!彼稳藙㈨毾J為云來二句當在君臣二句前,君臣二句當在云來二句后(仇兆鰲把這四句倒置,就是依據(jù)劉說的),實太生觀大膽。因為這樣一來,似乎是通順些,但文章卻顯得乎庸沒有氣勢,所以黃生斥為“小兒之見”。——以上是第一段,是詠古柏的正文。
⑹此下四句宕開,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離開成都的,所以說憶昨。杜甫成都草堂緊靠錦江(《杜鵑》詩:“結(jié)廬錦水邊?!保萏弥杏型ぃā都念}江外草堂》詩:“臺亭隨高下,敞熬當清川。”),所以說錦享(嚴武有《寄題杜二錦江野亭》詩)。武侯祠在亭東,所以說路繞錦享東。享,一作“城”。
⑺先主:指劉備。閟宮,即祠廟。
⑻仇兆鰲注:“郊原古,有古致也。盧牖空,虛無人也?!瘪厚?,深邃貌。
⑼落落:獨立不茍合。
⑽此下四句收歸夔州古柏。是說夔州廟柏生在高山,苦于烈風,不如成都廟柏之生于平原。落落,出群貌。因生在孔明廟前,有人愛惜,故曰得地,但樹高招風,又在高山上,就更要經(jīng)常為烈風所撼。冥冥,高空的顏色。
⑾不為烈風所撥,似有神靈呵護,故曰神明力。柏之正直。本出自然,故日造化功。正因為正直,故得神明扶持,二句語雖對,而意實一貫?!陨鲜堑诙巍S晒虐刂叽?,進一步寫出古柏之正直。
⑿這以下又宕開,借古柏之難載,以喻大才之難為世用。《文中子》:“大廈之傾,非一本所支?!惫虐刂厝缜鹕剑嗜f頭牛也拖不動。
⒀不露文章:指古柏沒有花葉之美。
⒁此二句中有著杜甫自己的影子。古柏不知自炫,故曰不露文章。古柏本可作棟梁,故曰未辭剪伐。這就杜甫為人來說,即不怕犧牲,與“我能剖心血,飲啄慰孤愁”,“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正是一副心腸。送,就木說,是移送:就人說,是保送或推薦。
⒂柏心味苦,故曰苦心。柏葉有香氣,故曰香葉。這兩句也含有身世之感。
⒃結(jié)二句吐出本意,但材大二字仍包括吉柏在年。在封建社會,一個真正想為國家人民作點事的人,是并不為統(tǒng)治者所歡迎的。古來,是說不獨今日如此,從古以來就如此?!陨鲜堑谌?。
古柏行背景:
這首詩當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歷元年),和《夔州歌十絕句》當為同時之作。杜甫年輕時便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長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亂,到處漂泊。48歲后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詩即是杜甫54歲在夔州時對夔州武侯廟前的古柏的詠嘆之作。
古柏行中心大意:
詩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表現(xiàn)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發(fā)了自己愿意報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古柏行賞析:
這首詩借古柏以自詠懷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詩對偶句特多,凡押三韻,每韻八句,自成段落,格式與《洗兵馬》極相似。
全詩比興為體,一貫到底;詠物興懷,渾然一體。句句寫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聯(lián)十六句通過對古柏的贊譽,表現(xiàn)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發(fā)了自己愿意像諸葛武侯一樣報效朝廷的理想。在這里,句句寫古柏,句句喻諸葛,句句又隱含著詩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堅強,雄勁飛動,古樸厚重,正是詩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詩人對自己才華的心肯。
在杜甫看來,諸葛武侯之所以能夠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建立不朽功業(yè),是因為君臣相知、相濟?!熬家雅c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薄皯涀蚵防@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這看似寫景、敘事,實在抒情,是在背后抒發(fā)自己不能為當時朝廷理解重用,滿腹的學問不能發(fā)揮,難以報效朝廷的感嘆。
如果說前八聯(lián)還只是在贊賞武侯的同時暗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嘆,那么后四聯(lián)八句則在曲盡體物之妙的基礎(chǔ)上直抒胸臆,將古柏與自己緊緊連在一起,句句寫古柏,又句句寫自己,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詩人材大難用的憤慨。以大廈將傾暗喻國家的'危機,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萬牛都因不能拉動而回首去看,暗指國家危亡之際賢能卻得不到任用,這與武侯和劉備的君臣際會正是天壤之別。
詩人感嘆自己雖然像古柏一樣樸實無華,不以花葉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驚異,愿意不辭剪伐,陳力于廟堂,但沒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卻不免為螻蟻所傷;柏葉余香,乃為鸞鳳所喜。而自己的懷才不遇正是像這古柏一樣。詩人最后終于發(fā)出了“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浩嘆。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霸苼怼笔錇榈诙?,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按髲B”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古柏行后世評價:
1,黃生云:“大廈一段,口中說物,意中說人。結(jié)句人物雙關(guān),用筆省便。”
2,楊倫云:“大廈以后,寄托遙深,極沉郁頓挫之致?!?/p>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7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云來”十句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按髲B”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8
杜甫-詩詞《古柏行》
《古柏行》
作者: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注解:
⑴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廟中,夔州的孔明廟則和先主廟分開,這是夔州的孔明廟。
⑵這句寫柏之古老??拢?。
⑶此二句寫柏之高大,是夸大的寫法。霜皮,一作蒼皮,形容皮色的蒼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四十圍,四十人合抱。
⑷這兩句是插敘。張上若云:“補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層,方有原委?!卑匆庵^由于劉備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樹才長得這般高大;柏樹的高大,正說明孔明的遺愛。際會,猶遇合。
⑸這兩句再承三四句極力形容詠嘆柏樹之高大。趙次公云:“巫峽在夔之下(按當言東),巫峽之云來而柏之氣與接;雪山在夔之西,雪山之月出而柏之寒與通,皆言其高大也?!彼稳藙㈨毾J為云來二句當在君臣二句前,君臣二句當在云來二句后(仇兆鰲把這四句倒置,就是依據(jù)劉說的.),實太生觀大膽。因為這樣一來,似乎是通順些,但文章卻顯得乎庸沒有氣勢,所以黃生斥為“小兒之見”。——以上是第一段,是詠古柏的正文。
⑹此下四句宕開,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去年才離開成都的,所以說憶昨。杜甫成都草堂緊靠錦江(《杜鵑》詩:“結(jié)廬錦水邊。”),草堂中有亭(《寄題江外草堂》詩:“臺亭隨高下,敞熬當清川。”),所以說錦享(嚴武有《寄題杜二錦江野亭》詩)。武侯祠在亭東,所以說路繞錦享東。享,一作城,非。
⑺先主:指劉備。閟宮,即祠廟。
⑻仇兆鰲注:“郊原古,有古致也。盧牖空,虛無人也?!瘪厚唬铄涿?。
⑼落落:獨立不茍合。
⑽此下四句收歸夔州古柏。是說夔州廟柏生在高山,苦于烈風,不如成都廟柏之生于平原。落落,出群貌。因生在孔明廟前,有人愛惜,故曰得地,但樹高招風,又在高山上,就更要經(jīng)常為烈風所撼。冥冥,高空的顏色。
⑾不為烈風所撥,似有神靈呵護,故曰神明力。柏之正直。本出自然,故日造化功。正因為正直,故得神明扶持,二句語雖對,而意實一貫?!陨鲜堑诙?。由古柏之高大,進一步寫出古柏之正直。
⑿這以下又宕開,借古柏之難載,以喻大才之難為世用。《文中子》:“大廈之傾,非一本所支。”古柏重如丘山,故萬頭牛也拖不動。
⒀不露文章:指古柏沒有花葉之美。
⒁此二句中有著杜甫自己的影子。古柏不知自炫,故曰不露文章。古柏本可作棟梁,故曰未辭剪伐。這就杜甫為人來說,即不怕犧牲,與“我能剖心血,飲啄慰孤愁”,“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正是一副心腸。送,就木說,是移送:就人說,是保送或推薦。
⒂柏心味苦,故曰苦心。柏葉有香氣,故曰香葉。這兩句也含有身世之感。
⒃結(jié)二句吐出本意,但材大二字仍包括吉柏在年。在封建社會,一個真正想為國家人民作點事的人,是并不為統(tǒng)治者所歡迎的。古來,是說不獨今日如此,從古以來就如此。——以上是第三段。黃生云:“大廈一段,口中說物,意中說人。結(jié)句人物雙關(guān),用筆省便。”楊倫云:“大廈以后,寄托遙深,極沉郁頓挫之致?!?/p>
翻譯:
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
枝干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
樹皮潔白潤滑樹干有四十圍,
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
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
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
柏樹高聳云霧飄來氣接巫峽,
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環(huán)繞我的草堂東,
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宮。
柏樹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
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
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
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
它正直偉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
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
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
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
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
樹葉芳香曾經(jīng)招來往宿鸞鳳。
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
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賞析: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云來十句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大廈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這首詩大概作于公元766年(大歷元年),和《夔州歌十絕句》當為同時之作,借古柏以自詠懷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詩對偶句特多,凡押三韻,每韻八句,自成段落,格式與《洗兵馬》極相似。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霸苼怼笔錇榈诙危少缰莨虐?,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大廈”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古柏行》描寫一株古柏樹。詩句云:“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彼纬晃豢茖W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就批評這兩句詩不對。他用數(shù)學觀念來理解這兩句詩,就說這株古柏太細長了。但杜甫的本意不過形容樹之高大,他不會運用數(shù)學的準確性。我們用“以意逆志”的方法讀這兩句詩,知道這是夸張手法,也決不會給這株樹推算體積比例。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9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古柏行》賞析: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jīng)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稱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寫古柏古老,借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贊其高大,君臣際會?!霸苼怼笔錇榈诙危少缰莨虐?,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按髲B”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fā)感想。最后一句語意雙關(guān),抒發(fā)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古柏行》的古詩解析9篇 詩古柏行的作者是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