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草房子讀書筆記初二3篇(草房子的讀書筆記),供大家參閱。

草房子讀書筆記初二1
每個人的記憶都是美的,如曹文軒在筆下描述的,那些支離破碎的回憶中美的東西有太多:喜悅是美,憂傷是美,歡聚是美,離別也是美。
那里的每一顆沙粒,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是可以進入文學世界的。在喧囂的都市里,在一個近傍晚的下午,讀一讀《草房子》,想一想鄉(xiāng)野純凈的天下:微風卷著荷葉,又把香氣吹得四散。懵懂的少年牽著長長的風箏線,奔跑在一輪碩大的紅日里,美得近乎不可思議。
歲月的波紋蕩漾開去,情感依舊鮮活。現(xiàn)今每每讀起《草房子》,心里總像被故鄉(xiāng)奶奶沖的紅糖水浸潤,那么暖,那么甜。
書中鋪開的是油麻地的畫卷:校園是金色的草房子,風吹過會有金屬的聲響:油麻地樸實的守地老人,和那落在竹叢與艾地的野花:渡船邊嬉笑跑過的孩子與渡人的吆喝,自行車吱呀吱呀地行過曬稻場正搭建的戲臺……在主人公桑桑并不連貫的記憶里,似乎記得最多的只有這些了。
在桑桑得病的日子里,有太多人的關懷。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藥寮里的那些日子。幾只燒得通紅的泥藥罐,緩緩溢出藥香,無詞歌的曲調總留下淡淡的傷感在心頭縈繞。桑桑無端地變得脆弱、文靜起來。
后來,桑橋四處尋訪名醫(yī),幾經挫折,終于把桑桑得病治好了。然而,一切也在冥冥之中變了。紙月和老僧人走了,回了故里江南;杜小康家出了變故,紅門被拆走了抵債;桑桑的父親桑喬升遷調走,桑桑離開了……油麻地變了,似乎又沒變,命運繼續(xù)推著歲月的齒輪不斷向前。人來過,又走了。再正常不過的離別卻憂傷得令人心痛。
紙月如畫,杜小康如詩,細馬和禿鶴也懷著少年獨有的美好的夢,桑桑的傷痛也在淡淡的文字中顯出了美好的特質。
一場歡聚,終究是離別的結局。少年們都在光陰的十字路口走遠,向自己的人生。
最后,那一艘大船載著他們遠去。那一定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吧,我想。
但,但請那曾經奔跑在夕陽里的少年啊,一定要記住這段年華,這段最美的少年時光,記住那個落日曾輝煌過的夏天。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會再次相遇,暢談從前。仿佛不曾離開,不曾改變。
草房子讀書筆記初二2
《草房子》講述了關于幾個農村孩子的喜怒哀樂,我看了這篇小說感到很溫暖,體會了孩子們的純潔。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憾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fā)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震憾我的是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在油麻地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撕艽罅?,也沒能把她趕出校園。村里人認為她是個可惡的老太婆,總是在校園里搞破壞。不過學校的孩子們對秦大奶奶都非常好,特別愛跟秦大奶奶說話。秦大奶奶對孩子們在生活上也是關愛備至。有一年春天,她救了在河邊玩耍而落水的喬喬,使村里人對她另眼相看,在大家的照顧下,半個多月過去了,秦大奶奶才下床走路。之后,她自動離開了校園,用拐杖趕走了之前放進的鴨子,不打擾學生上課了。有時上課時,秦大奶奶總是站在窗戶外認真地聽看??捎幸淮吻卮竽棠炭匆妼W校河邊種的一個南瓜快要滾進河里,她急匆匆地沖過去抱住了南瓜,不但沒有搶到南瓜,反而自己掉進了河里,而結束了性命。感動之余,我不禁想:“為什么使她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么讓她為了個南瓜而喪命?”是愛,是孩子對秦大奶奶的關愛,使秦大奶奶改變了態(tài)度。人之間只要有關愛,就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冰心奶奶曾說過“有愛就有一切”。
桑桑也是給我印象很深的人物,他是一個喜愛創(chuàng)新的男孩,又非常淘氣。他非常喜歡鴿子,一次為了使家里養(yǎng)的鴿子住得更好,用碗柜和地板做了一個鴿籠,桑桑的媽媽看到了殘廢的碗柜成了鴿子的家,狠狠地揍了桑桑一頓。還有一次,桑桑因為想捕魚,但又沒網(wǎng),靈機一動便剪下了蚊帳,用蚊帳上的網(wǎng)用來捕魚。這是一個樸實的鄉(xiāng)村男孩的生活,充滿童真,別有風趣。生活就應該需要些活力,創(chuàng)新就是能給生活帶來精彩與驚喜。
《草房子》一書中的點點滴滴,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愛,生活中的真,生活中的美。
草房子讀書筆記初二3
合上《草房子》,站在家中的陽臺上仰望星空,我又有一種潸然淚下的感覺。
《草房子》是曹文軒的一部少年長篇小說。作品寫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自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的斗爭;垂暮老人的人格光彩;大人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清楚卻又朦朧的展現(xiàn)在桑桑的世界里。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教育的六年。
書中的故事我們未必經歷過,但無疑我們都能感受到,那種那種發(fā)生在少男少女之間純真的愛意,書中充滿了悲憫的情懷,情節(jié)曲折,每個故事都在震撼我們的內心。
全書中,最能使我感到感動的,還是第二章:紙月。作者在本章中不遺余力地描寫塑造了一個美得讓人忍不住有保護欲望的“紙月”,紙月正如她的名字般,有一種唯美的感覺,仿佛就如同一張紙般不堪一擊,弱不禁風。紙月寫得一手好字,紙月的流淚,紙月的笑聲,紙月的溫柔,紙月的沉默,紙月的倔強,紙月的一顰一笑……都給桑桑帶來了莫名的感覺。這一切的一切在作者的筆下描寫的事如此真實,又如此的唯美。即使紙月是個私生子,但在孩子們的眼中,并不影響紙月的善與美。
草房子旁的孩子們的世界是純真的,我從孩子的眼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純、什么是面對憂傷的勇氣。
我心里不由的有些感動,桑桑與我的年齡大致相仿,然而他身上卻有著現(xiàn)在的人們少有的童真、童趣、豁達與樂觀。
雖然環(huán)境在變,心理、生理都在變,但桑桑的一切,孩子們所應擁有的特征全沒變。他改碗柜為鴿籠,變蚊帳為漁網(wǎng),與商人的討價還價,與將一輪的師生情誼,與紙月的心照不宣,這一切的基本情感、基本欲望、基本行為都一如既往。
現(xiàn)在,人們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當中,被利益、金錢所沖昏了頭腦,在人生無止境的旅途中,停不下腳步,卻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在在信息化的時代里,卻減少了人與人的交流,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卻找不到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在夢中解脫內心的痛;現(xiàn)在,人們的情感思維在不斷強化,卻少了情感的抒發(fā),而這在我看來,是最不該的。
文中的桑桑最不缺的就是情感的交流,他自愿當將一輪與白雀的送信人,不求回報;他無時不刻不在思念著紙月;為了紙月,甚至不顧一切的以一人之身敵三個惡霸,最后鼻青臉腫;他心里一直有紙月,當班中有人傳播他與紙月的緋聞,影響到紙月的正常生活時,他為了紙月向朋友拳腳相加。這種情感的抒發(fā)與表達,又是當今幾人能做到的?
十年之后,即使他們各有各的生活,但他們互相都占據(jù)了對方心中的一個重要位置,也一定會是朋友。
去不到終點,就回到原點,相守那走不完的漫漫人生路。
我們一定都向往桑桑的質樸生活,我們一定都希望返璞歸真。既然沒有終點,就回到原點,相信我們都不在乎。
草房子讀書筆記初二3篇(草房子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 《果殼中的宇宙》讀書心得4篇(果殼中的宇宙讀書筆記摘抄加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