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初中回老家過年寒假日記合集3篇(寒假回老家的日記),以供借鑒。

初中回老家過年寒假日記合集1
寒假終于到來了,這也意味著我們一家三口又要回老家惠民過年了。說到過年,最令我們小孩子興奮的莫過于放煙花,點鞭炮了。這不,大年夜的,我和爸爸,還有爸爸的朋友一起到了勝采廣場準備把手中沉甸甸的煙花放個過癮。
剛到世紀廣場,就看見那里人山人海,好是熱鬧。我們向廣場走去時,爸爸還不忘囑咐我:“別把衣服燒了!幾百塊呢,燒了一個洞的話看我怎么懲罰你!”聽到爸爸這樣講,我額頭上出現(xiàn)了細細的汗珠:放煙花能不把衣服燒個洞嗎?
剛進入廣場,就聽見“轟”的一聲在我們耳邊響起,把我們幾個人嚇了一跳。原來旁邊的人正在放轟天雷,這轟天雷是一種很有人氣的煙花,不是因為它好看,他的特點就是響聲大,足以蓋過那種一大桶的煙花。
我們買的煙花大多都是往天上射的棒子煙花和不會爆的煙花,因為這是我爸爸怕我這衣服會被我弄壞。爸爸拿起一根煙花,點燃,高高地舉到了頭頂,還說:“你也來,小心燒了衣服!”我不服氣地說:“你自己小心把?!闭f完我便拿起了兩根煙花舉了起來放。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手上的兩根煙花沒把我衣服燒了,我爸爸的一根煙花反而沒射到天上而是射到了我背后,讓我結結實實挨了一炮,把我的衣服燒了三個小洞,還把我頭發(fā)也燒沒了幾根……在我驚慌之余,我爸哭笑不得地說:“衣服還是燒了,可卻是被我燒了,這煙花怎么那么劣質呢。"我抓著烏焦的頭發(fā),看起來很痛苦,其實我已經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這可是你自己燒的,不關我的事?!?/p>
快要過年了,我們的青田顯得熱鬧非凡。
在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小攤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有巨大的中國結,有栩栩如生的魚結,還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鞭炮,還有許多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氣球。服裝店的老板都把一件件衣服拿到店門口賣。
菜場里,賣菜的人有的在不停地吆喝著,有的手忙腳亂地稱重、收錢、找錢。買菜的人摩肩接踵,十分得擁擠、吵鬧。大多數(shù) 人都提著大包小包呢!
最熱鬧要算晚上的超市了。
超市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提著籃子了,而是推著手推車在超市里買東西,而且一下子里面的物品就塞滿了整個手推車。雖然大家都買了許多的物品,但超市里的東西還是應有盡有,琳瑯滿目。超市的生意真紅火呀。
過年前跟往常真不相同呀!因為買賣兩旺,人氣興旺,財旺、福旺、運道旺。祝福我們的家鄉(xiāng)新年更旺!
初中回老家過年寒假日記合集2
一學期的守候,候到了寒假,一整年的盼望,后來了這個春節(jié)。當做上回家的汽車時,“年”這個字更加活躍了,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我?guī)缀趺刻於荚谀钸吨@句話。從二十三的小年起,家里一天比一天紅火,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烈。奶奶早把饅頭蒸好,爸爸也貼好了春聯(lián),然后沐浴,洗去所有的舊疾與憂愁,以開心去迎接新的一年。
度日如年,用它來說我的心情可一點兒不假。雖然從二十三到除夕只有短短的六天時間,但是我卻感覺每一天都有一個世紀般漫長。盼星星、盼月亮,星空中獵戶座正南,我終于盼到了除夕。
除夕的那一天,家里的年味更濃了。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今天就是2020年最后一天,明天,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年——龍年!玉兔辭舊歲、金龍?zhí)ご簛?。今夜,我將見證這一刻!
鞭炮備好了,年夜飯也上桌了。鞭炮一炸響,年夜飯開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吃了一頓祥和豐盛的年夜飯。哎,慢著,還有一道大餐,哈哈,那就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今年的春晚主題為“回家過大年”。是呀!“回家”二字,是此時此刻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久久縈繞的'二字。回家了,團團圓圓,但是有些人至此仍在工作著,他們是多么偉大。春晚的一首歌《故鄉(xiāng)的云》就是獻給那些思鄉(xiāng)的人的。
11點59分50秒,時間步步緊逼12點。我已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倒數(shù):5、4、3、2、1!此刻,鞭炮聲響起,歡呼聲響起、新年的鐘聲響起!龍年到了!
祥龍?zhí)ぶ禾熳邅恚履戤斕?,拜年,得紅包,這是我最喜歡的了。當然,我也該開吃了!
餃子是新年的主食,新年當天,奶奶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代表著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這團圓的水餃。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這餃子不對,是甜的、還有硬物。我取出硬物,是一枚硬幣。
老媽這時說:“你吃到它,說明你會幸運一整年?!迸?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遲到“?!绷?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們每一個華人心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這里,我向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每天都有新的進步!每天都快快樂樂!新年好!
年過了,就快過年了,我又在盼望著回家過年。
初中回老家過年寒假日記合集3
每年一放寒假,爺爺奶奶就會打電話過來問我們什么時候回老家過年?!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我們中國人亙古不變的習俗,更是親朋好友對遠方游子的召喚。
記憶中,爺爺家的春節(jié)充滿了忙碌的年味。驅車回老家,剛下車還未進樓梯口,空氣中迷漫著的或燉或煮或蒸或炸的各種食物香味便撲鼻而來,令人止不住地直咽口水。樓道里家家戶戶都開著門,燒著煤爐,各家都在忙碌地準備著:有的在包粽子,有的在打掃衛(wèi)生,有的在炸春卷,有的在燉雞……好像要把一年里的家務事都集中在過年前的這幾天來完成。爺爺下樓來接我,我們每上一層樓,那開著的房門口就會出現(xiàn)一位熱情的大爺或大媽,不停地和他打著招呼:“莊老師,孫子回來過年啦!”爺爺便咧著嘴不停地笑著回答:“是啊,是啊,回來了!”
大年初一到農村拜年更是熱鬧非凡,那時城市里已禁止燃放的煙花爆竹,在那里還能放,于是在村頭的小店里總能看到幾個纏著大人買小煙花、小摔炮的孩子。那些得到鞭炮的孩子們興奮地湊到一起,膽大的捏在手里點,膽小的點燃后就捂著耳朵把它扔得遠遠的,有的還把它扔進了水塘里……笑聲、驚呼聲、爆竹聲交織著回蕩在鄉(xiāng)間。便有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意境。
今年回老家,發(fā)現(xiàn)樓道里家家戶戶門前的煤爐不見了,各家各戶都房門緊閉,樓道變得安靜、整潔。到了鄉(xiāng)下,發(fā)現(xiàn)村子里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村子的環(huán)境變美了,村頭的兩個池塘四周建了圍欄和連廊,池塘里的水也清了許多。村道上幾乎看不到垃圾,一起少掉的還有孩子們追逐玩鬧的嬉戲聲和三五一群湊在一起打牌的身影……農村的年味也淡了。
年味真的淡了嗎?當年三十哥哥嫂嫂帶著去年剛出生的侄兒回到爺爺奶奶過年時,團團圓圓的年的味道就飄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里;當我們走進親戚家的大門去拜年,看著熱騰騰的饅頭、肉圓、扣肉……被熱情的主人一一擺上桌時,年的味道便從桌上的各色菜肴里,從主人熱情地招呼聲中流了出來。
時代變了,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過年的方式也在漸漸改變,但春節(jié)回家過年依然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期待團聚的習俗。
初中回老家過年寒假日記合集3篇(寒假回老家的日記)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回老家過年日記 回老家過年日記范文 回老家過年日記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