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4篇 預防壓瘡的整改措施,以供借鑒。

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1
預防壓瘡細化措施 王燕
1.病區(qū)護士熟知壓瘡危險因素表的內容,做到評分客觀、正確。 2.住院患者評估率100%,。
3.有壓瘡風險的患者即時評分。15-18分低危,每周評估一次;13-14分中危,每周評估一次;10-12分高危,每3天評估一次;≥9分每天評估一次。(病情變化隨時評估)
一、評估
二、措施
1.評估有壓瘡風險的患者,詳細、多次、告知患者及家屬壓瘡發(fā)生的誘因,好發(fā)部位,會引起那些不良后果,取得家屬理解和配合并簽字。病房懸掛防壓瘡警示標識。
2.避免局部潮濕,減少不良刺激,如高熱出汗,大小便后及時清洗,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3.囑患者穿寬松的棉質睡衣褲,不要穿很緊很厚的衣服,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和生活護理,也影響舒適。 4.床單位保持清潔平整,床單無雜屑。
5.督促或協(xié)助患者定時翻身,至少每兩小時翻身一次。每次翻身要徹底,特別注意壓瘡好發(fā)部位,如肩甲、底尾、足內外踝等,給與適當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建立翻身卡。
6.使用監(jiān)護儀或集尿器的患者,應注意導聯(lián)線、綁帶不要壓在病人身下。血壓袖帶定時松解或更換部位。
7.正確使用防褥瘡氣墊床,保證性能良好,班班交接。 8.教會患者及家屬翻身墊、踝拖等防壓瘡工具。 9.必要時使用壓瘡貼。
10.消瘦、水腫、惡病質、納差患者要改善營養(yǎng)狀況,鼓勵患者少食多餐,進食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蛋白粉,雞蛋,瘦肉,牛奶,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
11.嚴格認真交接班。書面交接:日報本填寫壓瘡風險患者床號,姓名,評分。護理記錄,記錄本班防壓瘡措施和效果評價,以及下班需注意的內容。床旁交接患者各項措施是否應用到位。(病人皮膚,翻身卡、壓瘡貼、氣墊床、壓瘡標識)
12.檢查監(jiān)督。組長、高年資護士、梁雪和護長檢查評估單是否準確,評估是否及時,各項護理措施是否到位,有不合適的地方及時指出,督促改正。
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2
預防壓瘡各種措施
標識牌
氣墊
壓瘡貼
冰箱管理制度
冰箱溫度監(jiān)測記錄單 腕帶使用制度
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3
壓瘡的預防措施
壓瘡的預防措施主要在于壓瘡發(fā)生的原因:要求做到五勤:即翻身、擦洗、按摩、整理、更換勤。
1、避免長期局部受壓:更換臥位,保護骨隆突使用石膏甲板時注意保護皮膚,松緊適宜。
2、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
3、避免摩擦力和剪力,防止患者滑動。
4、增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溫水擦洗、全身及局部按摩。
5、加強營養(yǎng):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保證正氮平衡
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4
論文題目:壓瘡預防護理措施
姓名:
專業(yè):
準考證號:
辦學單位:
填表日期:年月
日
壓瘡又稱褥瘡、壓力性潰瘍,是由于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局部皮膚和皮下組織發(fā)生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壓瘡一旦發(fā)生,不僅給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嚴重時可繼發(fā)感染引起膿毒敗血癥危及生命,應及時應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可大大降低壓瘡發(fā)生率,提高生命質量。
1.壓瘡病因及高危因素
病因:壓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濕。
高危因數(shù):感覺、營養(yǎng)、組織灌流狀態(tài)、年齡、體重、精神心理因素。
2.壓瘡的預防管理
壓瘡預防護理管理應做到“五早五到位”。
五早:
①評估,患者入院24h內進行壓瘡危險因素首次評估。
②早報告,確認壓瘡高?;颊撸⒓磮蟾孀o士長,特殊病例24h內向科護上長、護理部逐級上報。
③早落實,根據(jù)患者病情立即落實各項護理措施。
④早指導,對特殊病例護士長、護理部應及時會診制定針對性及適宜性的護理措施。 ⑤早督查,護士長、護理部1~2d督查高?;颊咦o理質量。
五到位
①落實到位,制定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②評估評價到位,壓瘡危險因素動態(tài)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及壓瘡發(fā)生情況動態(tài)評價要到位。
③指導督查到位,護士長、科護士長、護理部對壓瘡預防護理指導、質量督查的三級管理到位。
④對護士進行壓瘡相關知識培訓到位。
⑤持續(xù)改進到位,科室、質量管理小組堅持每月對壓瘡預防管理情況匯總分析,針對存在問題改進,改進措施落實到位。
壓瘡預防應做到”七勤”:勤觀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勤交班。
壓瘡危險因素的正確評估現(xiàn)有的各種壓瘡評估表有助于系統(tǒng)的評估各種危險因素,國外常用的有Braden、Norton和Waterlow等評分表。
3.壓瘡的預防措施
減輕壓力解除壓迫是預防壓瘡的主要原則,又是治療壓瘡的先決條件。盡管各種坐墊、床墊及支具不斷改進,各種翻身床、氣墊床的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最基本、最簡單有效的預防措施是護理人員給病人翻身。翻身方法:對于病情穩(wěn)定者定期給予翻身,采取翻身循環(huán)臥位,即翻身間隔時間根據(jù)局部受壓和肢體的情況,每2h一次,嚴格按時間進行。翻身交替順序為:右側位30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一左側位30.一平臥位(抬高床頭不應超過3Ocm,半臥位時,床頭抬高超過45cm病人最易滑動,尾骶部剪切力會大大增加,5cm~30cm之間為宜),并配合軟墊墊起,每種臥位持續(xù)1~2h,可相應保證了枕部、肩胛部、髂嵴、股骨粗隆、骶尾部及足跟的有效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小易發(fā)部位的壓瘡的風險。病情不穩(wěn)定患者,則應用氣墊床的充放氣功能,交替更換并按摩受壓部位。同時可在骨隆突處用棕墊、涼水墊[
51、谷粒墊、茶葉墊、薺麥皮墊、決明子墊]等。其次對因病情禁止或不能翻身的重癥患者,可用手拍打水墊,產(chǎn)生震動傳播,起到按摩局部皮膚的作用。
減少摩擦力和剪力翻身或移動患者時忌拖、拉、拽、扯,保持床面平整。平行抬起患者減少皮膚摩擦,用力要在一個平面上,減少剪力的形成。半臥位時對于膝部和足部進行恰當固定,在足部和床底之間墊棉墊,使用床的起降功能提升膝部或用枕頭起膝部,防止患者身體下滑導致的摩擦增加。
搬動病人時要減少病人皮膚與床面的摩擦。一人搬運時須將患者近側的肩部稍托起,一手伸進肩部,并用手臂托扶住頸項部;另一手托住對側肩背部,用力抬起患者上身移至近側。再將患者的臀部、雙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盡量靠近護士,再輕輕將患者轉向對
側。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可增強皮膚的抗摩擦力。引流液、尿液及便漬均可導致皮膚潮濕或不清潔,及時更換床褥,用溫濕的毛巾和柔軟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膚,動作輕柔,并可用賽膚潤、維生素E、護臀膏、麻油涂于皮膚表面,能夠在皮膚上形成保護層,防止皮膚水分過度蒸發(fā),保護皮膚的柔軟性和彈性,還可使摩擦系數(shù)減少到原來的1/8~1/10,降低摩擦力和剪力。也可使用康惠爾透明貼保護兩側髖部及骶尾部等骨突出部位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大便失禁患者采用強生衛(wèi)生棉條塞入肛門防止大便外溢,每3~4h更換1次。取衛(wèi)生棉條前,先在肛周涂一薄層橄欖油,待大便排干凈后,用濕紙巾擦拭肛周皮膚,再用溫水擦洗后,涂上賽霉安。
經(jīng)過以上處理及配合藥物治療,大便失禁得到了控制,從而減輕了糞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保持了肛周皮膚的清潔干燥。
營養(yǎng)支持治療:營養(yǎng)不良是壓瘡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重癥長期臥床患者,由于疾病消耗,加之營養(yǎng)攝入減少,吸收功能下降,導致患者出現(xiàn)貧血、低蛋白血癥。而低蛋白血癥患者有近半數(shù)以上易發(fā)生壓瘡。根據(jù)病情盡量應用胃腸內營養(yǎng),應予胃腸功能調理、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富含鈣、鋅等的飲食。若腸內營養(yǎng)不能滿足需要時,增加靜脈營養(yǎng),必要時輸注血漿和白蛋白,保證全身營養(yǎng)支持,有利于提高皮膚的屏障功能,有效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應用腸內營養(yǎng)時,需每日做口腔護理。
各種醫(yī)療器械的臨床應用:采用各種醫(yī)療器械減輕軟組織壓力,或使軟組織交替承受壓力,縮短受壓時間。國內目前使用的防壓瘡床有:脈沖式充氣床墊、海綿式褥瘡墊、自制水床。循環(huán)取穴艾炙是預防壓瘡一種很好的方法。
避免護理誤區(qū):避免頻繁、過度的清潔皮膚,不建議對局部發(fā)紅皮膚進行按摩,避免使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劑擦拭皮膚,避免在局部創(chuàng)面使用冰敷、吹風機或烤燈,皮膚褶皺處避免涂抹凡士林等油性試劑,防止局部皮膚浸漬,甚至潰爛。慎用橡皮圈,橡皮氣圈會因為放置不當,造成氣圈部位的靜脈回流受阻,使氣圈中間的組織發(fā)生水腫,故現(xiàn)在已不提倡使用。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為病人做細致的心理護理,進行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撫摸,社會支持可使病人應急情緒的消極影響減弱。
同時向家屬及患者講解如何減少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及其他發(fā)生壓瘡的各種高危因素,普及預防知識,減少壓瘡復發(fā)。
4.小結
通過有效的評估,連續(xù)、定期、全面多層次評估監(jiān)控,詳盡有效的護理計劃,不斷根據(jù)危險因素改善護理措施,并以病人為中心,一切從病人的實際出發(fā),強調“個性化”的護理,即針對不同的個案、不同的病因,客觀地對待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充分認識其危害,并努力研究,壓瘡的預防和護理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姓名:向倩
2014年3月24日
壓瘡預防整改措施共4篇 預防壓瘡的整改措施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壓瘡預防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