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散文讀書筆記11篇,供大家閱讀。
散文讀書筆記1
書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篇名生命的意義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精彩句子一個人的生命應(yīng)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感受在那個年代,人的生命既是自己的.也是國家的,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光榮。人活著最重要的生命完好無缺,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不要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要碌碌無為而羞恥,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能為了人類的解放貢獻出自己的年華!
散文讀書筆記2
這篇博文,遲發(fā)上來了兩周。
說實在話,初讀《匆匆》,感受并沒有這么多,只是曉得時間一去不復(fù)返,可是在通過開學(xué)兩周的生活里,的確感到了時間匆匆一去不復(fù)返。
先是同學(xué)們都拿著厚厚的留言錄來到班里讓每個同學(xué)填寫,無論時自己的死對頭,還是克星,都默默地認真填寫,我想可能是想讓那位同學(xué)看到這些時想到些美好回憶吧,而我認為這是一種讓人毫無察覺的告別儀式,悲傷,而凄涼的。所以有的同學(xué)給我,因為不想看到它,看到它會讓人莫名其妙悲傷,我都一一退了回去。
留言錄后,又是同學(xué)們聊的熱火朝天的話題——“中學(xué)準備去哪里?!蓖瑢W(xué)們的`話語中摻雜的不僅僅是對于畢業(yè)后希望的去處的少許的少許興奮,更多的還是苦澀、憂傷。對于這個問題,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一切還太早太早,五年級時溫東欣就問我想到哪里上中學(xué),我回答:“還太早太早,還有一年半呢,現(xiàn)在想這個干什么?!钡搅讼聦W(xué)期又問我,我的回答:“還太早太早,還有一年呢?!苯K于到了六年級,問我時,我回答道:“現(xiàn)在還太早太早,還有一個學(xué)期呢。”到了六年級下學(xué)期,問我時,我沉默了,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怎么說呢,難道要按月份來說?!不得不帶著絲絲苦澀開始復(fù)習(xí)。接下來又要為即將到來七月份的小升初做準備,當然鞏固是不可缺少的,又要卷一場復(fù)習(xí)風(fēng)暴了。在我的印象里,一切都太早太早,現(xiàn)在,這個“早”不得不換成“快”了,一切都太快太快了,快得轉(zhuǎn)眼間時間就逝去……
不禁想到《匆匆》一文中這句話“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蔽业臅r間那么的渺小,像大海里的一滴水那樣輕的的分量,微不足道!
我們的語文數(shù)學(xué)書已經(jīng)學(xué)了一半。越來越多的時間,我時常坐在那里,一個人呆著,靜靜地看著鐘表上的秒針分針與時針,或者呆呆的盯著一個地方,不知道在想什么,可是腦子里好像又要涌出來什么似的,似思考,非似思考。我越來越喜歡寧靜,喜歡在寧靜里發(fā)呆,夢幻的感覺……
《匆匆》一文學(xué)完了值得我所作所為的實在是太多,在學(xué)習(xí)課文前,我一星期最多有一天是虛度過去,做一些很無聊的事情?,F(xiàn)在,我深刻的意識到時間一去不復(fù)返,我們就要珍惜時間,我心中的珍惜是把它過的更充實更有意義。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又再開的時候。世上除了時間,任何東西都可以缺了再彌補都可以“再”一次,可是時間呢,它不可再回來,永遠不可能?!耙淮绻怅幰淮缃?,寸金難買寸光陰”珍惜時間,珍惜光陰!
散文讀書筆記3
快樂之于世俗是無處不在,隨處看到一張笑臉,聽到幾聲“哼哼”便構(gòu)成了快樂。可是這樣的快樂只是瞬間所引起的短暫的歡愉,深層的快樂是豐滿而略帶傾訴的,它是心靈的溫存情不自禁地表露。甚至你不知為何而樂,但是你真的樂了,哪怕你的臉上還露出了悲傷,或者干脆你的臉上什么表情也沒有。
我所讀的《朱自清散文》便是這樣的一種深層的快樂。朱自清本人的感情基調(diào)是深沉的,有一種淺灰色的氣質(zhì)。這也正應(yīng)和了他所作文章的特點——沉靜、優(yōu)美、淳厚。如同一杯消溶的.咖啡在乳白的杯盤里打旋的曼妙與柔美。而他的快樂正是溶解在這獨特的品味深處的一絲清甜。
《朱自清散文》的快樂是《匆匆》而來的?!把嘧尤チ?,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他疑惑地,略帶焦慮地問著,然而“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子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疑惑的雙眼前過去?!边@樣的無奈與悲傷在朱自清的太息中越發(fā)清晰了??墒牵@一切的發(fā)生是必然的。他開始注意到遷徙的燕子,開始等待再青的楊柳,他將自己投入到每一個迎面而來的日子中去。這樣,他也覺得快樂。是從憂愁中萌發(fā)的快樂,再用快樂去解讀憂愁。這是他的選擇。
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他又神迷心醉于《歌聲》中了。他喜歡輕輕地、靜靜地融入那三曲清歌里。那是何等的舒坦與快樂。因為他追求快樂,他便置身于一個暮春的早晨,領(lǐng)略著霏霏的細雨,賞玩著做著清夢的群花,任憑東風(fēng)吹來一縷縷的花香和大自然的滋味。不過這只是歌中所有的,卻被他那平靜如水的細膩心靈所捕捉,分解成了點點溫存,收藏到快樂的寶盒里。別人不一定擁有的,但是他擁有這樣一種尋覓快樂的眼光。
或者,他更喜歡在失落與惆悵的極致中提煉快樂?!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分?,朱自清與平伯雇了一只“七板子”船。在游河的過程中,他們經(jīng)過了燈月交輝、笙歌徹夜的迷醉場景,又來到了荒江野渡、淡月疏林的秦淮河的另一頭。而心情則是由沉醉轉(zhuǎn)入窘迫再變?yōu)榘没谂c惆悵。這是怎樣整合在一起的情感呢?作者似乎陷入了幻滅的情思中。然而細細回味作者心情波瀾變化的過程,實際上正是作者喜歡并陶醉于此的。還有如《荷塘月色》中作者寄予的那種情感,和他賞玩景物的角度,無不體現(xiàn)出朱自清對深層快樂的追求。
《朱自清散文》的快樂之不同在于他對快樂的另一種認知。他以不樂而樂,以獨處而樂,是對快樂真諦的深入的剖析,也是對憂愁世事的積極的看待。正因為他追求這種深藏在心底的微妙的快樂,才會有那樣包容萬物、吸納萬物、寄情于萬物的博大、超然的胸懷。
其實,真正珍貴的快樂往往藏在那些憂愁與哀怨的情感深處,等待著那些樂觀、充實而又細膩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
散文讀書筆記4
夏宜讀史??墒俏乙恢痹谧x小說。不過我讀的是五四以后二三十年間的作品,這就有了一種讀史的感覺了吧。最初讀魯迅,到喜歡上沈從文、周作人,再到迷張愛玲,我少年讀書以來喜歡過的作家,這一時期占了多數(shù)。我也迷戀著那個時代,對那個時代的一切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這些文人的過往。
他們的故事很多,他們的性格也總那么獨特,那么容易就讓我們?yōu)橹畡尤?,覺得差異,驚喜。前些年,也許就是帶著這一份有些八卦的心理,看了很多回憶之類的書和文章,到如今,不知自己首先是為何才喜歡,是作品呢,還是拿背后的人和事。
徐志摩當然是這其中傳奇而又獨樹一幟的人物。他的詩歌,他的情感生活,他的異國情懷,他的對于獨立人格的追求,都讓一輩輩人著迷著。讀過他的詩,但并不能足夠理解,今次看這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樣的朦朧,也許是太年輕,但徐志摩正是年輕時創(chuàng)作的這一切,那我該如何解釋自己的愚蠢和混沌呢?我不知道,只有繼續(xù)努力下去一途了。
徐志摩生前只出版過三本散文集,分別是《落葉》、《自剖》、《巴黎的鱗爪》,其內(nèi)容散而雜,有抒情,有哲理,有議論(畢竟他在劍橋?qū)W的是政治經(jīng)濟學(xué)),有回憶,有文藝評論。拿這一冊《巴黎的鱗爪》來說,《巴黎的鱗爪》和《我所知道的康橋》顯然是帶有抒情和回憶性質(zhì)的文章,而像《拜倫》,《羅曼羅蘭》,《濟慈的<夜鶯歌>》等又是明顯的詩歌文藝批評,《吸煙和文化》是議論的文章,《天目山中筆記》則又帶有很強哲理的思考了。
但不論徐志摩寫的'是何種題材的散文,都可以從中看出他那作為詩人的華美筆觸,以及他那飽滿的情感,和他深邃的思索。每篇文章的寫作,幾乎都能同時體現(xiàn)這些特質(zhì),因為他的散文也是獨一無二的了,正像他的詩歌,他的做人一般。
遺憾我的讀后感也就止于此了,那就說一點體外的話。書前附有徐志摩的一段話,那是寫給他正熱戀的陸小曼的。他把陸小曼比作貓,這我們也都知道理由;當然他也夸獎這“貓”的出色的批評能力,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散文讀書筆記5
作者形象地把人比作枯葉蝶,以此諷刺那些虛偽的人們。他們常常用虛偽將自己包裹地嚴嚴實實,任何人都不能徹底的看清他們。
這一切不禁讓我聯(lián)想起我國古代女子。她們真虛偽。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女子都以笑為美,所以,幾乎每時每刻她們都持續(xù)微笑。那是一種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的笑,因為那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而是經(jīng)過偽裝之后的笑。并且,她們還要更虛偽的做出“笑不露齒”……
我都替她們感到累和痛苦。一個人,連自己的感受都不能真實的表現(xiàn),這樣的人生會簡單嗎會幸福嗎會快樂嗎
我卻是一個絕對真實的女孩,我不善于去偽裝自己,更不會一副惺惺作態(tài)的樣貌去應(yīng)對別人。讓一切都顯得平實,不是更好嗎
我是不愿意做枯葉蝶的,那樣的生活虛無縹緲。相反,如果能夠,我愿做一只世上最秀麗、最耀眼的蝴蝶,美的真實,美的清晰。是的,我愿像作者說的那樣:愿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朋友,如果你已擁有一個絕對真實的自我,那很好,繼續(xù)做下去吧!相信你定會因真實而收獲快樂!如果你慢了一步,還沒來得急擁有,還不晚,不要再遮遮掩掩,摘下那困擾你幸福的面具,揭開阻撓你快樂的面紗吧!
做回自己吧!朋友!做回面具下的那個你!做回面紗里的那個你!朋友,跟我來吧!盡情釋放你的`激情,盡情張揚你的個性!如果你自己覺得夠真實,那就沒有人會比你做的更真實!
《我的夢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在史鐵生看來,劉易斯應(yīng)該是最幸福的人了,但是他也有他的不幸。這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也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圍城,確確實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覺。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像別人那樣,而是不斷的超越自己。有多少人能如史鐵生一般的達觀,難怪人們都說,雖然史鐵生的身體是殘疾的,但是卻沒有人比他的精神更加健全。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p>
“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p>
散文讀書筆記6
書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內(nèi)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xué)德吉利夫?qū)W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gòu),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這要人物:海倫凱勒,斯莉文老師
感受:人要在逆境中逆流而上,越挫越勇。不能夠害怕困難,要想海倫凱勒一樣熱愛生活,勇于向命運挑戰(zhàn)。
散文讀書筆記7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諝夂軟鏊萆线€掛著露水(蜘蛛網(wǎng)上也掛著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質(zhì)樸,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請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后,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著。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著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同的韻味。
如自1938年9月,日軍飛機瀕臨昆明進行空襲,狂轟亂炸,西南聯(lián)大教職員宿舍亦有被炸毀的,造成人員傷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聯(lián)大學(xué)習(xí),當時師從沈從文,后來寫得小說受其影響,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西南聯(lián)大當時集中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xué)的著名教授和專家學(xué)者,如對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頗有研究的陳寅恪,對中國哲學(xué)史研究卓有貢獻的.馮友蘭,新文學(xué)運動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專長的聞一多、錢鐘書、沈從文、柳無忌、葉公超、吳晗、錢穆、錢端升、張奚若、費孝通、羅隆基、潘光旦、賀麟、陳岱孫、王力、吳宓、聞家駟等。在很多名人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是慘淡動蕩的。然而在汪曾祺關(guān)于這段時間回
散文讀書筆記8
我閱讀了《大地筆記》,對作者的印象比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覺是,劉長春那些看似歌吟風(fēng)花雪月的散文,在贊頌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麗之中,托出的是對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與留連,背后還常常孕有對景物的日趨頹變與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嘆與惋惜。因而,那看起來像是“頌歌”的作品,讀著讀著就變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悵惘,由若有所失轉(zhuǎn)入一種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無雪,這在今天人們已習(xí)以為常的現(xiàn)象,其實并非正常。劉長春在《江南無雪》里,記敘了他在童年時代的“關(guān)于寒冷和飄雪的記憶”:那時候的“故鄉(xiāng)的冬天”,“被風(fēng)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zhuǎn)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小河結(jié)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而現(xiàn)在的江南,“沒有寒冷,也沒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構(gòu)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過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無雪的冬天的兩相比照中,寫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變與缺失,而還內(nèi)含了對“大氣污染”、“地球變暖”等生態(tài)失衡現(xiàn)象的憂思與憂慮。與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聞雷又遇冰雹》一文。這篇文章由隆冬時分的先是高溫天氣居高不下,接著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聲大作,風(fēng)雨撼窗”,描繪了江南天氣日見異常的另一種表現(xiàn)。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結(jié)尾處寫道,“傾聽驚雷,傾聽冰雹,傾聽暴雨,傾聽大風(fēng),其實也是傾聽大自然的教訓(xùn)?!痹捳Z不溫不火,個中自含深意。還有《魚之憂樂》,寫因人們的過度捕撈而使靈河的“將軍魚”幾近“滅絕”;《不見大雁》寫因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使大雁絕跡從而也使天臺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為歷史的記憶。在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氣、景致與物種的變異與消失,就生存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危機發(fā)出了一聲聲嘆息,也就維護環(huán)境的時不我待發(fā)出了一聲聲呼吁。
另有一些篇什,則是由來憶往,撫今追昔,在一種現(xiàn)場的勝景游歷與超然的精神遨游的相互連結(jié)之中,慨嘆文明的流失與文化的退隱?!哆z憾的西安》的寫作,系作者的西安之行的有感而發(fā)。對于西安,他懷著美好憧憬乘興而來,然而,沒有王維詩中“青青柳色新”的那種景致,有的只是“枯竭的河水”、“狹窄的河床”和“裸露著的石子灘”;而“灞柳風(fēng)雪”不僅毫無蹤影,壓根就“找不到古灞橋”。最后,只好與古都西安“黯然傷別”?!豆懦菈β健芬晃?,由西安因保留了城墻帶來的自豪,說到北京因拆除了城墻留下的遺憾,爾后又說到臺州府城臨海的古城門的被拆除、古城墻的.被改建,以及一些歷史文化名城所流行的“仿古熱”,歷數(shù)了一樁樁、一件件令人“可惜”的古建筑拆除,臨了一句“如何看待與利用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感喟,詰問中不無憤懣,簡潔中透著深沉。作者是遠足旅行的愛好者,更是賞鑒文明的有心人,在他的筆下,古代文明正與我們漸行漸遠,近代文明也在種種名目的蠶食之下岌岌可危?,F(xiàn)代著名散文家陸蠡在天臺平橋鎮(zhèn)的故居,因無人把它當回事,已日益“頹敗”(《陸蠡故居》);著名文學(xué)家朱自清在臺州中學(xué)的故居——“佩弦樓”,經(jīng)歷了一番“拆與不拆”的爭論后,“到底還是拆了”(《臺州中學(xué)的“佩弦樓”》)。在講述這些事件時,作者沒有太多的議論和直接的評斷,但溢滲在字行間的失落與遺憾卻殷殷可感,那同樣也隱隱撞擊著讀者,讓人為之惋惜,引人深長思之。
劉長春的散文,入手平實,行文自然,似乎是信手拈來,確乎又鉤深致遠;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外在上雖不有意刻削,而內(nèi)里卻有一條情思的主線,并用它來串結(jié)細節(jié),連綴感悟。這種“外松”而“內(nèi)緊”的狀態(tài),正是好的散文作品的重要品質(zhì)之一。其次,我還很喜歡他的散文語言,那總體上說是簡樸又雅致,敏動又感性,間或在敘事中躍然而出的感嘆與感喟,常常精警又凝練,怡情又悅性。很是值得一讀。
散文讀書筆記9
你的命就在這琴弦上——琴弦是終生緊繃的,一如文中師徒二人令人心酸的故事。盲眼的教師父,為了心中重見光明的愿望苦苦拼了一生,到頭來發(fā)現(xiàn)是一場空時,為了同樣盲眼的徒弟能夠有期望有目標地活下去用了同樣的謊言,就這樣一遍遍,傳了一代代。
故事的前半段,文字厚重卻不失生機。雖然兩個人的世界沒有色彩,可是他們能夠用心靈傾聽世界。尤其是那個活潑的小瞎子,他對世界充滿了熱愛與好奇,他的感情純真而青澀,讓艱難的生活洋溢出完美與歡樂。然而前面愈是完美,后文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就愈是沉痛。師徒二人眼瞎的命運無法擺脫,這給故事投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隨即而來的是兩個深刻的問題——老瞎子該不該道出實情?如果是我又該怎樣?
老瞎子無疑是一個撞破了真相的不幸之人。這之后他也想試著振作,卻“擺脫不了那無字的白紙”。因為他的一生全在為此奔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詩經(jīng)》中的這幾句就恰如其分地說盡了他這一生。他的時間和人生閱歷都要更豐富,更成熟。就連他也難以走出來那絕望的心境,小瞎子的情景會比他好嗎?跌在雪地里想著死去,老瞎子已不忍心再給他鮮血淋漓的心添加重創(chuàng)了。雖然有很多人對于他隱瞞真相的做法表示不肯定,但在我看來,老瞎子只是表現(xiàn)了一種單純的愛——對徒弟的愛。一路上風(fēng)雨守護,期望一個謊言能夠給予這孩子畢生的歡樂,對于這樣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
然而,謊言真的能夠一勞永逸地瞞過小瞎子嗎?先不必說假如他真彈斷了一千二百根琴弦會怎樣,單是小瞎子聲淚俱下的哭訴“我想睜開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多么揪心!真能裝作無動于衷嗎?如果真的讓他為了一個虛無的目標耗盡一生,我總覺得這負了他的努力和期許。那可是日夜辛勞奔波不停的追求?。】墒?,正如原文所說,“心弦也要兩個點——一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間這緊繃的過程上彈響心曲”;如果小瞎子明白了一切而失去了追求與目的,他的心弦也會斷掉,他就失去了未來。
這個局面就很像作者史鐵生??墒撬罱K沖破了痛苦的束縛,“命運不是用來被打敗的,關(guān)于命運,休論公道?!碧谷坏乩斫馊松牟恍遥拖裼腥苏f的一樣,他找到了自我的路,堅強地活了下來,到達了“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境界。對于小瞎子,他也能夠走出困境然后尋找自我的路,選擇自我的而非注定的人生。我會愿意告訴他,但我會像史鐵生的母親一樣做他生命中的引路人,陪他度過失意的時刻,讓他在艱難中學(xué)會堅強,并一向不斷地走下去。有時候,讓一個人真正堅強起來,也許比讓他活在虛無的歡樂里更有價值。唯有真正堅強,才會在生活的大風(fēng)大浪中泰然不動,而虛無的追求會像一座紙房,最終也只會支離破碎。
所以我覺得,與其細心翼翼地不去傷害到小瞎子的心,不如讓他做一個堅強的人。
于是就想到了這幾天了解的蘇軾。盲人努力睜大眼睛去看,天地仍是一片漆黑。蘇軾也一樣,想要憑才華在政壇上斗過新黨,卻也慘遭貶謫。前日身陷囹圄,昨日九死一生,今日即是他鄉(xiāng)過客。想要取得設(shè)想的成果重新被重用,卻發(fā)現(xiàn)他無法睜開已是虛無的“雙眼”,因而他也嘆道“世事漫隨流水”之句,可是他很快走了出來并開始享受生活的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重拾信心,在新的人生路上載欣載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自熟它自美”,應(yīng)對命運,他毫無畏懼,而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一生亦是艱辛的,黃、惠、儋州的辛勞十分人能受,但他仍然堅強地挺立。
這樣想來,如果小瞎子也能夠如此堅強樂觀,那么無論應(yīng)對怎樣的打擊,他也能夠在這世上堅持琴弦一樣的堅韌與頑強,命若琴弦的哀傷,也能夠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散文讀書筆記10
周末的早晨,我又拿起了《遲子建散文》。雖然早已看完,卻還是按奈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我再一次讀起了那篇令我為之一顫的故事。
其實,這本散文集本身就是經(jīng)典,里面寫了許多具有人生哲理的故事,這大都隱藏在生活中,只是人們還未發(fā)現(xiàn)罷了,可遲子建卻一一發(fā)覺,也許就是這細膩的心,造就了遲子建唯美、感人的筆風(fēng)吧!
在這眾多故事里,《一只驚天動地的蟲子》這篇短文令我動容。
此文主要講了:”我“去給菩薩上香,一只米粒兒大的黑蟲被香氣吸引,想爬上香臺。這個任務(wù)對它來說簡直難如登天,可它并無懼怕。第一次,它失敗了。”我“以為它會放棄,但接踵而至的卻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不論”我“百般阻撓,不論條件多么嚴峻,黑蟲始終都堅定一個信念:爬上去。第二天,它死了,可令”我“有了許多感悟。
這是一只多么驚天動地的蟲子呀!每次讀完它,我都不得由衷的想。這只蟲子或許渺小,但卻是無比強大的,足以驚天動地。因為它的毅力。
它所擁有的毅力是我們常人所能企及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止是常人,就連那些毅力超常的運動員們都未必做得到。我被這只蟲子深深地觸動了,在我看來,它還是一個戰(zhàn)士,一個與命運抗爭,永不屈服的戰(zhàn)士。它也許偶爾會偷人們的食物,偶爾會啃人的家具,但這都不影響,因
為對于一個戰(zhàn)士來說,它是稱職的。”我將用生命戰(zhàn)斗至最后一息,永不言敗?!八宦暳叩暮奥暦路鹪谖叶呿懫?。它或許不是一個好蟲子,卻是一名好戰(zhàn)士。
在此,向它致敬!
蟲子都有如此堅強,身為高等生命――人類的我們呢?
一次小小的失敗便足以壓倒我們。
這也許就是我心頭為之一顫的原因了。身為初中生,我們不也與這蟲子一樣,正在與命運激烈地搏斗,而它,卻用生命告訴了我們一個寶貴的道理: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必然條件,當然,努力過后不一定是成功,可如果你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希望。不只是成功的人才算成功,渺小的蟲子能夠驚天動地,普通的人們也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我緩緩合上書,回味著剛才的短文,在這短短幾分鐘時,我感覺我長大了許多。
散文讀書筆記11
第一次讀林徽因的散文,她不是我想象中無病呻吟的語氣,倒是非常的明智和熱情,她的心中永遠有著一片斜斜的陽光,她總是那么善意的捕捉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并一寸寸的思考,在筆下翻曬,讓我們也跟著她的思維跳躍著,她對待文學(xué)就像對待感情一樣理智,她的作品是有靈魂和深度的,她呼吁文學(xué)創(chuàng)作要真誠,熱情,勇于突破,勇于打破陳舊的`題材和脈絡(luò)不斷地創(chuàng)新,廣泛傳播,她鼓勵一切內(nèi)容和形式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這點她看的很遠很真。
佩服她女子氣概,她沒有接受徐志摩的愛是明智之舉,她雖然欣賞他,理解他,與他共鳴,贊譽他,但是她更清楚自己想要的以及自己所堅持的底線,一個三觀很正的女子更值得贊揚,才女她是擔得起這個稱謂的。
散文讀書筆記11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