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1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詠華山。(生齊讀課題)
3、(出示寇準寫的詩)指名讀。
【評:復習導入時,通過看填空題背第一段,指名讀《華山》,既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又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充分顯示了教者設計教案時的匠心?!?/p>
(出示課件)啊!華山真高哇!(指名讀)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邊讀邊找)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討論)
【評:教者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p>
【評: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師在此處播放華山的錄像,畫簡筆畫,為學習第二自然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華山的“高”這一特點。】
(2)齊讀。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2)(指黑板)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fā)出驚嘆:
生齊讀:啊!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fā)出了贊嘆,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評:重視詞語的積累,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顯得水到渠成?!?/p>
三、借文悟詩。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
1、課件出示詩句。
(2)生在課文中找詩句的意思。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钡囊馑?(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詩人用詞的精妙?!?/p>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4、點題,像我們這樣贊美華山就是——(指課題)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贊:(——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齊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提供課前收集的描寫山的詩,生自由練讀。
2、指名上臺朗誦,師配樂。
3、鼓勵學生課后搜集關(guān)于山的古詩。
【評:教者能打破課堂局限,將學生引向課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歲華齊
2、學習“山字頭”,領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6、生描紅,師巡視。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2
一、美麗的小興安嶺
1、導入:(8:00)
?、判蕾p一幅小興安嶺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圖上的樹木多不多?”(學生回答“千千萬萬”“數(shù)不清”“像綠色的海洋”)
?、七B續(xù)欣賞幾幅圖片說說怎么樣板書美麗的小興安嶺。
?、怯^看錄象資料。(8:09)
2、學習課文:
?、偶w學習:
①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與同學交流。(8:13)
?、谕队俺鍪疚闹械脑~語,檢查朗讀。
③指名朗讀描寫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學畫出所描寫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寫很美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指導理解“抽出”
?、芸偨Y(jié)本段的學習方法。(8:18)
⑵小組學習其余部分:
?、偻队俺鍪緦W習要求。
?、诜中〗M學習描寫夏、秋、冬部分的內(nèi)容。(8:20)
⑶交流討論:
?、僦该卮鹣摹⑶?、冬描寫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趯W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指導理解。
?、廴绻バ∨d安嶺你會選擇在什么季節(jié)?
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朗讀課文。(8:35)
一人朗讀,配樂,其余同學觀看動畫。
4、深入理解課文:
?、虐鍟▓@、寶庫
?、扑伎迹簽槭裁凑f小興安嶺是花園、寶庫?
5、作業(yè):可以寫寫自己的家鄉(xiāng)。
【點評】
這節(jié)課老師通過圖片、錄像、課文等多種形式來使學生認識美麗的小興安嶺,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景色、物產(chǎn)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先帶領學生一塊分析描寫春天的部分,并總結(jié)出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分小組來學習課文的其余部分,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講課過程中還設計了幾處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語句,讓學生選擇會在什么季節(jié)去小興安嶺旅游等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感悟,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精神。
導入部分的錄像資料只是讓學生看了一遍,看完就過去了。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讓學生根據(jù)預習的情況,聯(lián)系錄象資料來說說小興安嶺有哪些景物,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課文。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配樂朗讀并讓學生觀看動畫課件時,課件的內(nèi)容并不能和課文完全相符,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這里可只留背景音樂,讓學生邊聽朗讀邊去想象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在最后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還缺乏進一步的提升。小興安嶺向人們奉獻出了豐富的物產(chǎn),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沒有引導學生去體會,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3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寫的是什么嗎?)齊讀課題:荷花。
2.語言渲染: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愛的植物之一,描寫贊美荷花的詩文數(shù)不勝數(shù),我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蘇軾等都曾吟詠過荷花。人們稱荷花為“花之君子”。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有關(guān)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文章的題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學看過荷花?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過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
這樣的荷花,同學們還想看嗎?在學習課文前,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伴著美妙的音樂,去荷花池邊欣賞一下荷花的美麗風姿。請同學們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呈現(xiàn)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樂)
二、初讀課文,熏陶情感:
1.引起閱讀興趣: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剛才在聽、在看的時候都快入迷了。從你們的表情中老師看提出來,大家都被美妙的音樂和美麗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們是這樣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樣看荷花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看看葉爺爺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美好的享受?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除了讀準字音之外,還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讀通順。(3)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
挨挨擠擠蓮蓬花骨朵飽脹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夢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充分朗讀,激活語感:
(1)解決了這些讀書時的“攔路虎”,我們就可以美美地讀一讀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啦。有誰愿意大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呢?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對于舉手的同學,對他們的自信或勇敢給予充分的肯定。
(2)說說葉爺爺是怎樣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看荷花時,老師趁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段課文中體會到這一點的,再組織學反復誦讀相應的段落。(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發(fā)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和韻味;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示范性誦讀,以優(yōu)生的朗讀為樣板,鼓勵學生向優(yōu)生學習朗讀。)
(初讀時的充分誦讀,就是為了使學生讀透課文,為感悟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讀的多了,學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師需要講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f的便是這個道理?,F(xiàn)今,我們也常說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但僅僅靠講讀課文時的那點“讀”是遠遠不夠的。一節(jié)課,老師要帶領學生理解課文,又要讓學生讀中感悟,時間根本是不允許的,結(jié)果仍然是老師“包辦代替”——老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因此,在初讀時就要讓學生多讀課文、讀透課文,過了這一關(guān),到精讀課文、品讀課文時,學生對課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師幫生,或生生互助,解決每段中不理解的詞義,如:
?、亵骠嫫鹞瑁盒稳葺p快地跳舞。
?、诎ぐD擠:本課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飽脹:飽滿得發(fā)脹。
?、萜屏眩撼霈F(xiàn)裂縫。
?、拮藙荩荷眢w呈現(xiàn)的樣子。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出示問題,指導再讀:葉圣陶說過這樣一句話:“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意思是說,作者寫文章的時候一般是有比較充分嚴密的思考和準備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內(nèi)在脈絡可尋的。我們閱讀欣賞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較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這篇課文的脈絡,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大家再去認真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交流討論結(jié)果:課文共五個自然段,按照觀賞荷花的順序主要寫了“看荷花”和“想荷花”兩大部分或者說“初聞荷香”、“再賞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學思想下,我們不提倡以往的給課文劃分段落。其實對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需要一個死的劃分,就如這篇文章,可以分為“看荷花”和“想荷花”兩部分或者“初聞荷香”、“再賞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還會有其他的劃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脈絡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靈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個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結(jié):文章敘述、描寫、抒情,脈絡清晰,層層深入,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這篇文章。
5.配樂齊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查閱《古詩通》、詢問家長、上網(wǎng)查詢”等方法搜集古代詠荷的名詩名句。
人生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蕭楚女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4
本學期學校組織了好多聽課活動,廣大教師受益頗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節(jié)課是我們辦公室王慧敏老師的《香港,璀燦的明珠》,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贊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先進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贊嘆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王老師為我們上了精彩的課,使我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jù)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tǒng),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xiàn)反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健康持久發(fā)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通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師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地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學資源。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fā),關(guān)注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在本次聽課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老師的示范課例,能從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理念出發(fā),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fā),關(guān)注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展現(xiàn)。另外,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5
10月21日上午,高新區(qū)教研室在付山小學舉行語文教學研討會。聽了兩節(jié)語文課,分別是付山小學邢慧清老師指教的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和寶鑫小學宋杰老師指教的五年級語文《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教研室曹志廣老師對兩節(jié)課做了精彩的點評,并針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講了四點意見。
最后教研室晏景主任做了重要講話?,F(xiàn)將參加此次活動的感受整理如下。
一、美麗的小興安嶺
1、導入:(8:00)
⑴欣賞一幅小興安嶺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圖上的樹木多不多?”(學生回答“千千萬萬”“數(shù)不清”“像綠色的海洋”)
⑵連續(xù)欣賞幾幅圖片說說怎么樣板書美麗的小興安嶺。
?、怯^看錄象資料。(8:09)
2、學習課文:
?、偶w學習:
①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與同學交流。(8:13)
②投影出示文中的詞語,檢查朗讀。
?、壑该首x描寫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學畫出所描寫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寫很美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指導理解“抽出”
?、芸偨Y(jié)本段的學習方法。(8:18)
?、菩〗M學習其余部分:
?、偻队俺鍪緦W習要求。
?、诜中〗M學習描寫夏、秋、冬部分的內(nèi)容。(8:20)
?、墙涣饔懻摚?/p>
①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寫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②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指導理解。
?、廴绻バ∨d安嶺你會選擇在什么季節(jié)? 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朗讀課文。(8:35)
一人朗讀,配樂,其余同學觀看動畫。
4、深入理解課文:
?、虐鍟▓@、寶庫
?、扑伎迹簽槭裁凑f小興安嶺是花園、寶庫?
5、作業(yè):可以寫寫自己的家鄉(xiāng)。
【點評】
這節(jié)課老師通過圖片、錄像、課文等多種形式來使學生認識美麗的小興安嶺,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景色、物產(chǎn)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先帶領學生一塊分析描寫春天的部分,并總結(jié)出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分小組來學習課文的其余部分,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講課過程中還設計了幾處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語句,讓學生選擇會在什么季節(jié)去小興安嶺旅游等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感悟,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精神。
導入部分的錄像資料只是讓學生看了一遍,看完就過去了。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讓學生根據(jù)預習的.情況,聯(lián)系錄象資料來說說小興安嶺有哪些景物,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課文。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配樂朗讀并讓學生觀看動畫課件時,課件的內(nèi)容并不能和課文完全相符,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這里可只留背景音樂,讓學生邊聽朗讀邊去想象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在最后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還缺乏進一步的提升。小興安嶺向人們奉獻出了豐富的物產(chǎn),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沒有引導學生去體會,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6
在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xiàn)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shù)闹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jīng)常轉(zhuǎn)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guī)椭鷮W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學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內(nèi)化課文的語言,對小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極有意義。王老師在這堂課的最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因為難度不高,所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由于不是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填寫出詞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過的詞句理解了,再試著運用運用,有利于促進課文語言的內(nèi)化。這樣的練習在語文課中應該大力提倡。
四、恰當?shù)厥褂矛F(xiàn)代化教學技術(shù)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采用了錄像手段,第一次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二次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教師還多次使用了實物投影,打出了學生喜歡的句號指導朗讀,打出學生書面練習的結(jié)果加以評點,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 篇7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它有著一種難以言喻、不可形示、超越言象的無聲之美、無形之境。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該回歸本真,劉晶老師的課堂教學正讓我們有這樣一種直覺的感受。
一、 暢談秋色,調(diào)動情感
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秋天的雨》,我們一起親切地呼喚。(板書課題、學生齊
讀)有人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為什么呢?(引讀第一自然段)
2、秋天的大門會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感受吧。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地聽,一邊聽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師配樂范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交流自學成果。
3、檢查初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讀準字音,重點指導輕聲和多音字的讀法。
?。?)課文中寫秋天的雨是怎樣的?
A 全班交流(課件隨機出示句子)
B 朗讀,初識總起句。
C 課文是從哪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交流、板書:顏色、氣味、聲音)
三、品讀課文,文中尋美
?。ㄒ唬└形蛏拭?/p>
1、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感受色彩之美
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秋雨的顏料盒里有哪些顏色?它們分別給了誰?邊讀邊把課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劃下來。
2、交流:秋雨的顏料盒里有哪些顏色?他們分別送給了誰?(課件隨機出示)
3、賞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由讀,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邊讀邊想:你從句子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個中讀出來的。
?。?) 學生自由讀。
?。?) 指名賞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隨機進行)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A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這個感受你是從什么地方讀出來的?
B 我們都來讀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么不同的感受?
C 交流、體會用詞之美、之妙:拓展運用。
D 朗讀。
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A 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你讀出什么來了?從哪里讀出來的?
B 大家都來讀一讀,還可以從哪里看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很多、很美?
C 交流、朗讀。
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nèi)フ兀?/p>
A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B 體會豐收之喜悅、朗讀。
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A 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B 金色的海浪多美啊,你們想不想去看看?(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體悟“五彩繽紛”一詞。(換詞練習)
?。?)美讀全文。
四、自選作業(yè),拓寬運用
1、我會寫:練寫生字。
2、我會積累:(1)選擇你喜歡的課文背誦。
(2)摘錄你喜歡的句子。
3、我會思考:再讀讀課文,提出你的.問題。
我的感悟與思考:
這是一節(jié)真實的課,是一節(jié)樸實無華的課,一節(jié)扎實訓練語言文字的課,主要體現(xiàn)了如下一些特點:
一、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為使學生“喜歡閱讀”,教師設計了很多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法,這些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調(diào)動閱讀興趣、促進閱讀的作用。例如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教師通過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使學生逐漸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興趣,學生因此讀出自己對文本的體會;配樂朗讀和課件再現(xiàn)情境的方法,把閱讀引向感悟的高潮。
二、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指導學生更多地與文本對話。教師在課堂上只起到對話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的作用,我們看到課堂上真正實現(xiàn)了“以讀為本”,擯棄了教師的分析講解和問答。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默讀、表演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把文本讀得正確流利;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體會感悟,走進情境,把文本讀出感情。在這個過程中,語感得以訓練,語文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
三、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讀的層次指導。教師在課堂上很好地發(fā)揮了主導作用,每一次讀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層層推進,真實體現(xiàn)了學生從讀得磕磕絆絆,到讀得流利有感情的過程。例如第二自然段的讀,足有十幾遍,但絕不是一個層面上的讀,我們看到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四、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讀中積累?!肚锾斓挠辍肥且黄獙懢暗氖闱樾∩⑽模Z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寫集中在第二、四自然段,第一課時教師把閱讀的重點指導放在第一自然段,重錘出擊,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詞語,夯實基礎。由于學生在課堂上有了充足的語言實踐的機會,過程與方法得到重視,因此課堂學習效率很高,學生多數(shù)能夠在流暢讀書的基礎上背誦喜歡的精彩段落。這些積累,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語言文字基礎。
小學語文鯨聽課記錄7篇相關(guān)文章:
★ 有關(guān)小學語文教案范文4篇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神圣的土地》
★ 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5篇(《小學語文教師》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