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1
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巡視并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yè),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fā)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jié)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過先后試用,都在焊接后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干,如果閑著,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請了專利,并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jié)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jié)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后來終于成了美國的石油巨頭。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2
有個人家里養(yǎng)了一只機靈可愛的鸚鵡。一天,來訪的朋友提醒女主人說:“你家的鸚鵡是不是病了,老是咳嗽,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p>
夫人一聽,十分緊張,仔細留意后還真發(fā)現這只鸚鵡有咳嗽的毛病,趕緊將其送往寵物醫(yī)院。經過獸醫(yī)的診斷,結果這只鸚鵡很健康,一點毛病也沒有。
那么,這只鸚鵡又為什么會咳嗽呢?其實,它并不是真正的咳嗽,而是,在學那個抽煙很兇的女主人的咳嗽聲。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3
20xx年2月25日,隨著胡潤全球富豪榜的發(fā)布,86歲的李嘉誠以20xx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再次榮登華人首富和亞洲首富兩大寶座。那么,作為指揮著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yè)()帝國的首腦,李嘉誠的主要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對此,在一次回答記者關于“如何在大膽擴張中不翻船”的提問時,李嘉誠給出了答案,他說:“因為我90%的時間都在思考失敗。就好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時,如果你駕駛著以風推動的遠洋船,在離開港口時,你首先要想到萬一碰上10級臺風,你該怎么應付?雖然你出門時天氣晴好,但是你還是要估計,若有臺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要怎么辦?要知道,成功的效果是100%還是50%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個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就可能帶給企業(yè)極大的損害。就像一只機械手表,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一點毛病,這個表就會停走了。一家公司也是如此,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弱點,就可能導致全部的失敗。因此,當我決定要投資一個項目時,我都會花上90%的時間,認真反復地研究該項目將來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壞情況,并提前準備好相應的解決辦法?!?/p>
正是由于李嘉誠把主要的時間都放在了研究失敗上,事先對每個投資的項目進行全方位的風險預測,才使得他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甚至是遭遇業(yè)務巨虧或經濟危機,都能保持盈利,并最終取得了今天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4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發(fā)現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一百周年前,居里夫婦為了釙和鐳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實關于放射性的發(fā)現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
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fā)現,居里夫人卻對此提出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后,他發(fā)現了釙,接著發(fā)現了鐳。為了提煉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yè)廢渣。他們支起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煉化然后送到廢棄的破棚子里溶解、沉淀、分析。
盡管破棚子很破但居里夫婦也只有這么一個地方能當化驗室了。經過三年又九個月,居里夫婦終于從成堆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鐳擁有極美麗的顏色,是晶瑩的的藍色,在黑暗的化驗室里閃著微弱的熒光,盡管只有0。1克,可這對科學的意義卻是巨大的。瑪麗。居里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的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6個名譽頭銜,特別是曾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但她卻把獎金捐贈、獎章供自己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于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負擔,一頭扎進科學研究的工作上,直至67歲離開人世,離開心愛的女兒和實驗室。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的釋放。居里夫人高尚的品德宛如黑暗叢林中優(yōu)美的百合,是黑暗中燦爛耀眼的陽光,滿谷飄逸著美德的馨香。她的科學精神永駐于我們的心中。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5
宋朝司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xù)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于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6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jié)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tài)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yè)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7
馬雅可夫斯基經常寫一些便于朗誦的樓梯式的詩。他寫的詩,一般不先在報刊上發(fā)表,而是在大街小巷對群眾朗誦,因而深受群眾的歡迎。
一次,在列寧格勒舉行的大型詩歌朗誦會結束時,馬雅可夫斯基問; "下一次誰還來聽我的朗誦呢?請舉手!
大廳里一下子變成了手的森林。
馬雅可夫斯基微笑著說; "你們中間,有誰不想來?"
在擁擠的人海中,有三只手慢慢舉起,詩人向其中一個: "請您告訴我,同志,您為什么不想來?難道我使您生厭了嗎?"
"您說到哪兒去了,"那位聽眾用惋惜的口吻說道,"您朗誦的太好了,可惜下一次我就要回特威爾了!" "特威爾·"馬雅可夫斯基毫不猶豫地說, "那我一定抽時間到特威爾去朗誦。"
馬雅可夫斯基就是這樣一個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的詩人。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8
大家好!
沃倫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國西部一個叫做奧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時候,正是家里最困難的幾年。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投資股票血本無歸,家里生活非常拮據,為了省下一點咖啡錢,母親甚至不去參加她教堂朋友的聚會。
巴菲特自小就覺得數字是非常有趣的東西,并顯示了超常的數字記憶能力。他能整個下午和小伙伴拉塞爾一起,記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汽車牌照號碼。到了晚上,他們又開始重復自認為有趣的游戲:拉塞爾在一本大書上讀出一大堆城市名稱,而巴菲特就迅速地逐個報出城市的人口數量。
巴菲特的一個朋友回憶說,5歲時,巴菲特在家外面的過道上擺了個小攤,向過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來,他改為在繁華市區(qū)賣檸檬汁。
謝謝大家!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9
暑假里,我看了中外名人故事,讓我知道了許多名人間的故事。
這些的名人故事是從古代到現代的名人故事,里面還說了這些名人出生的地方,幾年幾月幾日出生到幾年幾月幾日去世。
這些當中有兩個我最喜歡,是大唐“詩仙”——李白和無私仁慈的修女——特里薩。
你們別看李白是位才子,其實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差,天天逃學,直到有一次,李白又從課堂上逃課,出去玩,李白忽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鐵棒,便問,老奶奶你干什么呀,磨繡花針?。∧棠陶f,那什么時候磨成針呢,李白又問。老奶奶說“孩子,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呀!今天不行,還有明天呢!明天不行還有往后的日子呢!”李白聽后恍然大悟,天下書多,但是總有一天能看完。后來,李白認真讀書,成了一位大才子。
還有一個就是讓我倍分感動的修女——特里薩。她小時候就想當修女,去幫助那些窮苦的人,而這一件事她的哥哥、爸爸、媽媽知道后,就說:“你這樣就等于毀了你的一生嗎”?而特里薩卻不顧家中的百般阻撓,意志堅決。她17歲那年,她加入了“洛雷托修女團”在洛雷托修道院學習。在大吉嶺山習期滿后,她就去了一個小山村子,那兒很骯臟,而她卻不在意,一心一意為著窮人,就是因為這樣的努力,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也有了圣女的稱號。
李白的故事讓我知道了只要你努力、認真就一定能有成就;而特里薩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要努力的幫助你身邊的人,也要幫助一些窮人,讓他們也能獲得溫暖。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10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
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后人笑。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優(yōu)秀10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