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訓練計劃模板6篇 訓練計劃范本,供大家品鑒。

訓練計劃模板1
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隊
周 訓 練 計 劃
周次: 1 周教練:邵帥
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隊
周 訓 練 計 劃
周次: 2 周教練:邵帥
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隊
周 訓 練 計 劃
周次: 3 周教練:邵帥
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隊
周 訓 練 計 劃
周次: 4 周教練:邵帥
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隊
周 訓 練 計 劃
周次: 5 周教練:邵帥
訓練計劃模板2
課的任務: 本次訓練計劃是針對初中生的腿部力量訓練,著重發(fā)展肌肉長度,發(fā)展腿部相對爆發(fā)力,發(fā)展皮質(zhì)機能靈活性和肌群間相互協(xié)調(diào)性。
負荷要求:練習強度中,練習密度45%-55%
訓練內(nèi)容與時間安排:
一、準備部分(9分鐘)
1、集合、整隊點名后圍繞田徑場慢跑一圈。
徒手操:頸部運動、肩部運動、腰背運動、正側壓腿、手腕腳踝運動、在欄桿處拉腿部韌帶等各四個八拍。
小游戲:“喊數(shù)抱團”,讓學生圍成一個圓,然后逆時針旋轉(zhuǎn)跑動,當聽到老師喊到的數(shù)字,幾個同學在三秒之內(nèi)立即組成喊到的數(shù)字,如喊到“4”,三秒之內(nèi)立即四名同學抱成一團。
二、基本部分(16分鐘)
1、快速用力訓練法。
蹲跳,采用半蹲的方式,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下蹲后快速用力向上跳起,先后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高抬腿,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左右兩腿交換快速用力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縱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20-3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身體正直,兩腿快速用力開合跳,配合雙手擊掌,發(fā)展腿部肌肉的爆發(fā)力。
連續(xù)提踵,上身正直,向上抬起后腳跟,每組20-30次,練習2-3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上身正直,快速抬起腳后跟,發(fā)展小腿肌肉的爆發(fā)力。
2、超等長訓練法
單腿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單腿連續(xù)跳6-10步,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支撐腿快速蹬地,蹬離地面后屈膝收小腿并前擺,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蛙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連續(xù)跳6-10步,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下蹲后快速用力跳起,用力擺臂,快速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爆發(fā)力。
十字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跳10-15米,練習2-3組,組間休息1分鐘。練習時要求上身正直,雙腳并攏,向前、后、左、右跳,但是向前幅度大一點,方向是向前走的。
連續(xù)收腹跳,克服自身體重,每組重復6-10次,練習3-5組,組間休息2分鐘。練習時要求跳下落地屈膝緩沖,然后用最快速度登伸髖、膝、踝三關節(jié),跳起成收腹、屈膝,發(fā)展伸髖、伸膝、屈趾肌爆發(fā)力,提高腿部彈跳力。
三、結束部分(5分鐘)
教師安排放松性練習并對本次訓練課進行總結。
腿部放松方法:1、雙手拍打按摩大腿、小腿。
2、雙手按摩膝關節(jié)。
訓練計劃模板3
隊伍現(xiàn)狀實力分析:目前隊伍內(nèi)線隊員的進攻穩(wěn)定性不好、進攻手段單一,外線隊員突破技術比較差、投籃不穩(wěn)定,對抗能力不好,比賽過程中隊員面對困難的時候心態(tài)變化比較大,容易出現(xiàn)急躁的情緒。另外隊伍人員配置不好,后衛(wèi)線基本沒人,主力和替補實力相差很大。
比賽任務:參加20xx年湖南省CUBA選拔賽
目標:前四名
時期準備期竟賽期過渡期
階段基本備階段專項準備階段賽前準備階段比賽階段
時間3月初至5月中旬7月底至8月底9月初至10月中旬10月中旬至比賽結束比賽接賽后兩星期
主要任務
全面發(fā)展隊員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素質(zhì)以及基本技術和基礎戰(zhàn)術配合。重點提高隊員的運動技術和戰(zhàn)術的應用能力,以及隊員專項運動素質(zhì)的水平。
鞏固和提高隊員的專項運動素質(zhì)、運動技術,形成適合球隊的戰(zhàn)術配合,通過賽前教學比賽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競賽心里和拼搏精神,形成與競賽相符合的適應力,保持、鞏固已獲得的競技狀態(tài),并促使其向最佳水平發(fā)展。
在比賽中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消除因比賽引起的身心疲勞,鞏固訓練成果。
比賽安排
一星期打一場教學比賽8月份至9底每星期安排二次教學比賽,10月的前10天內(nèi)每天打一場與正式比賽接近的比賽參加湖南省的正式比賽
負荷變化
的總趨向在逐漸增大負荷量的前提下,逐漸增大負荷強度。
以逐漸增大負荷強度為主,同時逐漸減少負荷量保持必要的負荷量,繼續(xù)增大負荷強度,特別是心里負荷強度。
賽前一周適度負荷強度,減少負荷量。
主要手段及負荷要求間歇訓練負荷強度大負荷強度大
重復訓練負荷強度大負荷強度大
持續(xù)訓練負荷強較大負荷強較大
比賽訓練負荷強度大負荷強度大
恢復措施按摩、慢跑按摩、慢跑
檢查評定的
內(nèi)容、時間3200米、400米、100米、50米、助跑摸高、臥推、負重蹲起、折返跑,每個月底測試臥推、負重蹲起、折返跑,滑步、一分鐘自投自搶、每場比賽的技術統(tǒng)計,每個月底測試
訓練計劃模板4
學習目標
1、進一步改進行進間運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等基本技術,提高控球能力和傳接球、投籃的準確性,發(fā)展速度、靈敏與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
2、通過簡單、多樣的籃球教學比賽,鞏固與加強籃球基本技術的運用,激發(fā)主動參與體育健身的積極性,享受籃球運動的樂趣和魅力,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行為習慣和能力。
3增強同伴間的團結與協(xié)作,增強責任意識,培養(yǎng)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學習重點難點
1、熟練掌握原地運球與行進間運球,原地投籃與行進間投籃的正確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2、培養(yǎng)合作競爭、抗挫折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課次教學內(nèi)容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一
1、熟悉球性練習
2、基本站立姿勢、起動、側身跑
運球,傳球基本技術
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
2、改進與提高基本站立姿勢、起動和側身跑技術。
改進與提高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發(fā)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
1、提高控球技術。
2、基本站立姿勢:屈膝降重心,體稍前傾,保持平衡。
3、起動:起動迅速,蹬地有力。
4、側身跑:人向前跑,側身轉(zhuǎn)頭。
5、傳球:肘不外張,要蹬、伸、翻、撥。接球:伸臂迎球、后引緩沖。1、球性練習:上拋球前擊掌、持球各部位繞環(huán)練習。
2、根據(jù)教師手勢或信號做不同方向的基本站立姿勢。由基本站立姿勢,看信號起動。
3、迎面?zhèn)鹘忧?、三角傳接球?/p>
4、“角籃球”比賽。
1、3、迎面對傳、三二1、熟悉球性練習
2、移動:變向變速跑
3、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改進與提高變向變速跑技術。
3、改進與提高原地雙手胸前投籃技術,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1、提高控球技術。
2、變向第一步要斜向前,出步快,重心低,步子短促迅速。
3、傳球:肘不外張,要蹬、伸、翻、撥。接球:伸臂迎球、后引緩沖。
1、球性練習:前后拋接球、持球各部位繞環(huán)練習。
2、看信號做變速跑練習。繞障礙物的變向跑。綜合練習:起動-側身跑-變向變速跑。
3、游戲:“搶斷球”。
4、“四角傳球”。三1、熟悉球性練習
2、移動:滑步
3、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改進與提高滑步技術。
3、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1、提高控球技術。
2、重心低,蹬有力,移動快,要平衡。
3、蹬地伸臂、腕外翻、上下肢協(xié)調(diào)。1、球性練習:雙手各部位拋接球練習。
2、看手勢做前、后、左、右滑步。做三角滑步。
3、籃下投籃練習、游戲:“看誰投得準”。
4、雙手胸前傳接球-左(右)滑步-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四1、熟悉球性練習
2、急停:一步急停、兩步急停
3、原地單手肩上投籃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體會與初步掌握急停動作。
3、改進與提高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1、提高控球技術。
2、降低重心,身體保持平衡。
3、托球穩(wěn),指、腕控球,投籃時上下肢協(xié)調(diào)。
4、1、球性練習:雙手各部位拋接球練習。
2、在走步或慢跑中,聽信號做一步或兩步急停。起動、急停接力賽。
3、定點投籃(不同距離、不同角度)、投移動籃、比賽:“定時投中”或“定球投中”。
4、雙手胸前傳接球-急停-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五1、熟悉球性練習
2、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3、“Z”形跑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改進與提高行進間運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提高控球技術。
2、跨接步大、上步小而高、伸扣協(xié)調(diào)。
3、注意節(jié)奏一大二小三高跳。
4、移動快,側蹬地有力。1、球性練習:手指間彈撥球、單手各種部位與方向的拋接球練習。
2、繞籃球場“Z”形跑。綜合練習:起動-急停-變向變速跑、后退跑。
3、分小組籃下投籃練習:自投、自搶、自傳后輪換練習。
4、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六1、熟悉球性練習
2、移動步法的綜合練習3、進一步掌握行進間肩上投籃技術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改進與提高已學過的腳步動作。
3、3、進一步掌握行進間肩上投籃技術。完成自己運球投籃練習。1、提高控球技術。
2、移動迅速,重心低,身體保持平衡。
3、跨接步大、上步小而高、伸扣協(xié)調(diào)。
4、注意節(jié)奏一大二小三高跳。1、球性練習:膝部繞環(huán)、抬腿繞環(huán)、胯下8字繞環(huán)。
2、慢跑中,復習已學過的動作。移動步法接力賽。
3、拍靜止球練習。
4、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完整練習
5、游戲:運“干擾球”。七1、熟悉球性練習
2、跨步
3、進一步提高行進間肩上投籃練習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跨步動作。
3、復習改進行進間肩上投籃技術,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1、提高控球技術。
2、屈膝蹬地重心低
3、眼睛不看球的熟練運球能力。
4、節(jié)奏明顯,跳投空中停頓。1、球性練習:胯下前后拋接球、體側單手左右拋接球。
2、原地做徒手的前、后、左、右跨步練習。
3、游戲:小組比投
4、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完整練習。八1、熟悉球性練習
2、轉(zhuǎn)身
3、行進間運球,急停,投籃。
4、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5、2、學習轉(zhuǎn)身動作。
6、3、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進一步提高控球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
1、提高控球技術。
2、屈膝降重心,蹬地速轉(zhuǎn)身,以前腳掌為軸。
3、手法正確,能控球。1、球性練習:胯下運球、體側前后推拉球。
2、原地運球做轉(zhuǎn)身練習。
3、直線運球練習。
4、“活動籃圈”比賽:利用雙手胸前傳接球、運球、運球急停急起等動作,將球投入活動籃圈內(nèi)。九1、熟悉球性練習
2、后撤步
3、行進間運球投籃。
4、教學比賽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后撤步動作。
3、改進與提高行進間運球技術,進一步提高控球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1、提高控球技術。
2、蹬地后撤快、重心穩(wěn)。
3、手法正確,能控球。1、球性練習:胯下8字運球。
2、兩人一組,做行進間轉(zhuǎn)身和后撤步練習。
3、聽信號,做行進間高低運球。
4、繞圓圈接力。
5、半場運球-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
十1、熟悉球性練習
2、綜合練習
3、教學比賽1、通過球性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鞏固已學動作技術。
3、能運用已學過的基本技術,進行簡單規(guī)則的教學比賽。1、提高控球技術。
2、傳接球動作協(xié)調(diào)合理,投籃正確。
3、靈活運用已學技術的能力。1、球性練習:自主選擇性學練。
2、運球、行進間傳接球、投籃的綜合練習。
3、“三對三”比賽。
安全保障練習時,注意人球兼顧,保持合理的練習先后順序。
比賽時,注意安全,利用規(guī)則合理沖撞。評價與方法行進間運球:動作正確,熟練,眼睛看前方。
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跨步接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節(jié)奏,空中停頓投籃熟練。
賽場評定:充分表現(xiàn)在“競爭”與“協(xié)作”兩方面。
訓練計劃模板5
概念:雙手胸前傳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籃球傳球技術。一般在中、近距離運動雙手胸前傳球。由于其傳球距離短、準確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眾多傳球技能中,是幼兒最容易掌握的一種傳球技能。
技術動作分析:幼兒持球時,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側后方,手心空出,兩肘自然彎曲于體側,將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兩眼注視傳球目標,身體保持基本站位姿勢。
訓練方法:
(1)對墻傳球:老師可在墻上畫一個標志,與幼兒胸部高度平行,讓幼兒對著標志傳球,要求盡量把球打在標志上面。
(2)雙人傳球: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距離為兩米進行傳接球。接球者必須伸出手主動接球。
(3)三角傳球:三角傳球是廣州市幼兒小籃球交流花會的比賽項目之一。三角傳球在雙人的基礎上加一個人,間隔也是兩米,要求幼兒站在呼啦圈內(nèi),傳、接球是腳不能跨出呼啦圈。 (4)行進間傳球:行進間傳球在幼兒階段屬于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需要幼兒有良好的協(xié)調(diào)性、力量跟傳球基礎。要求幼兒先行進間近距離的傳接球。層層遞進,慢慢拉開距離。
訓練計劃模板6
1.全身練習
耐力訓練:深蹲跳
動作要領:以半蹲姿勢開始,使用爆發(fā)力向上跳,同時向上收緊膝蓋。下落時,膝蓋保持略彎曲。重復上述動作。
力量訓練:繩索深蹲
動作要領:把繩索裝在低位,雙手伸直握把并下蹲。收緊臀部和腹部,站起時,雙手舉過頭頂,緩慢下放繩索至初始位置。重復上述動作。
2.核心力量&平衡能力
耐力訓練:側滑步
動作要領:和滑冰的動作類似,單腿向左右水平跳躍,同時擺臂保持速率和平衡。
力量訓練:撐肘俯臥撐
動作要領:前臂和肘部撐于地面,挺直背部,撐起至手掌撐地,然后做俯臥撐練習,再還原至肘部撐于地面的初始位置。重復上述動作。
3.背部&腿部
耐力訓練:圓錐體跳躍
動作要領:雙腳并攏,跳躍擺在面前的圓錐體,可以選擇前跳、后跳和對角跳。下落時膝蓋略彎曲。
力量訓練:繩索箭步蹲在頭頂大約2米處,安置一繩索。雙手舉過頭頂,背向繩索握把,雙手伸直,向前拉繩索,同時左右腿交替做箭步蹲。
4.全身練習
耐力訓練:箱上跳躍
動作要領:在你面前擺上一個高度適中的箱子,跳上箱子,再跳下來,下落時膝蓋略彎曲??梢赃x擇不同方向的跳躍交替進行。
力量訓練:持鈴側蹲雙手持一5-10磅的啞鈴置于左臀部的位置,做側蹲時,雙手持鈴向右邊擺動,直到雙手伸直。做5次,再換另一側。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個循環(huán)(做完4組)的運動量已經(jīng)足夠了,運動基礎好的人不妨嘗試做2個循環(huán)。
做耐力訓練時應全程保持較高的訓練情緒,練習時不要計算次數(shù)和組數(shù),但是要確保正確的姿勢和動作,尤其強調(diào)保持脊椎的直立狀態(tài),做到收腹、挺胸。
訓練計劃模板6篇 訓練計劃范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