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故事3篇(《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的故事有哪些?),供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故事1
官渡大戰(zhàn)以后,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
劉備在荊州住了幾年,劉表一直把他當上等賓客來招待。但是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 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xiàn),心里總是悶悶不樂。
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觸,流下了眼淚。劉表發(fā)現(xiàn)了,就問他遇到什 么不快活的事。劉備說:“沒什么!以前我經(jīng)常打仗,每天不離開馬鞍,大腿上的肉很結 實?,F(xiàn)在在這兒過著清閑生活,大腿的肉又長肥了??纯慈兆酉窳魉愕剡^去,人都快老 了,還干不了什么大事業(yè),想起來就感到難過。”
劉表安慰了他一陣。但是劉備心里總在考慮著長遠的打算。為了這個,他想尋找個好助 手。
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司馬徽很客氣地接待他,問他的 來意。
劉備說:“不瞞先生說,我是專誠來向您請教天下大勢的。”司馬徽聽了,呵呵大笑起 來,說:“像我這樣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勢。要談天下大勢,得靠有才能的俊杰。”
劉備央求他指點說:“往哪里去找這樣的俊杰呢?”司馬徽說:“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劉備急著問臥龍、鳳雛是誰,司馬徽告訴他:臥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tǒng),字士元。
劉備向同馬徽道了謝,回到新野。正好有一個讀書人來見他。劉備一看他舉止大方,以 為他不是臥龍,就是鳳雛,熱情地接待了他。
經(jīng)過一番談話,才知道這個人名叫徐庶,也是當?shù)匾晃幻?,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才,特地來投奔他。
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臥龍,將軍是不是愿意見見他呢?”
劉備從徐庶那里知道了諸葛亮的情況。原來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瑯琊郡陽都縣。他少年的時候,父親死了。他叔父諸葛玄跟劉表是朋友,就帶著他 到荊州來。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定居下來,搭個茅屋,一面 耕地種莊稼,一面讀書。那時,他年紀只有二十七歲,但是學問淵博,見識豐富,朋友們都 很欽佩他,他也常常把自己比做古時候的管仲、樂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亂紛紛,當?shù)氐膭⒈?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寧愿隱居在隆中,過著他恬淡的生活。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 意。”
劉備先后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 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
諸葛亮得知劉備要來拜訪他,故意躲開。劉備到了那里,撲了個空。
跟劉備一起去的關羽、張飛都感到不耐煩。但是劉備卻記住徐庶的話,耐著性子去請, 一次見不到,第二次再去;兩次不見,第三次又去請他。
諸葛亮終于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劉備。
劉備把關羽、張飛留在外面,自己跟著諸葛亮進了屋子。趁屋里沒有人的時候,劉備坦 率地說:“如今漢室衰落,大權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卻很想挽回這個局面, 只是想不出好辦法。所以特地來請先生指點。”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xiàn)在 曹操已經(jīng)戰(zhàn)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fā)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 爭勝負了。孫權占據(jù)江東一帶,已經(jīng)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xiàn)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 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lián)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陜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 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 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里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后,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后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占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lián)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 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yè)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著聽著,不禁打心眼里欽佩眼前這個青年人,說:“先生的話真是開了我的竅。 我一定照您的意見干。現(xiàn)在就請您一起下山吧。”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熱情誠懇,也就高高興興跟著劉備到新野去了。后來,人們把這件 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
打那以后,劉備把諸葛亮當老師對待,諸葛亮也把劉備當作自己的主人。兩人越來越親 密。
關羽和張飛看在眼里,心里很不高興,背后直嘀咕。他們認為諸葛亮年紀輕輕,未必有 多大能耐,怪劉備把他看得太高了。
劉備向他們解釋說:“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魚得到水一樣。以后可不許你們亂發(fā)議 論。”關羽、張飛聽了劉備的話,才沒有話說。
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故事2
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的那年,徐州牧劉備,受到袁術、呂布的夾攻,失敗了,來投奔曹 操。
劉備是河北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原來是西漢皇室的后代。他從小死了父親,家境很 貧苦,跟他母親一起靠販鞋織席過日子。后來,靠同族人的幫助,才拜老師讀了一點書???是他不大愛讀書,卻喜歡結交豪杰。有兩個販馬的大商人經(jīng)過涿郡,見了劉備,很器重他, 就出錢幫助他招兵買馬。
當時,有兩個壯士到涿郡應募,一個名叫關羽,一個名叫張飛。劉備見關羽、張飛兩人 武藝高強,又跟他志同道合,就待他們特別親切。日子一久,三個人的感情真比親兄弟還密 切。因此,民間傳說他們三個人曾經(jīng)結拜為把兄弟。
劉備投奔曹操以后,曹操和劉備一起去攻打呂布,消滅了呂布的割據(jù)勢力?;氐皆S都, 曹操請漢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并且非常尊重劉備,進進出出,都要劉備陪他在一起。
劉備見曹操這樣尊重他,心里反倒不安,因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 疑。
曹操表面上看重劉備,暗地里也在防備他。他派人去看看劉備在家里干什么,只見劉備 在自己園子里種菜澆水,沒有什么可疑,也就漸漸放心了。
這時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為曹操的權大了,漢獻帝嫌他太專橫,要外戚董承設法 除掉曹操。他寫了一道密詔縫在衣帶里,又把這條衣帶送給董承。
董承接到衣帶中的密詔,就秘密約了他的幾個親信,商量怎樣除掉曹操。他們覺得自己 力量不夠,認為劉備是皇室的后代,一定會幫助他們,就秘密找劉備商量,叫劉備去一起 干。劉備同意了。
沒多久,曹操邀請劉備去喝酒。兩個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說有笑,談得很融洽。他們談 著談著,很自然地談到天下大事上來了。
曹操拿起酒杯,說:“您看現(xiàn)在那么多人在爭奪天下,有幾個算得上英雄呢?”
劉備謙虛地說:“我說不上來。”
曹操面露笑容,從容地對劉備說:“依我看,當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將軍和我曹操兩個 人。像袁紹這號人,算不上什么。”
劉備為了跟董承同謀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聽到曹操這句話,大吃一驚,身子打了 一個寒戰(zhàn),連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來。
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天邊閃過一道電光,接著就豁喇喇響起一聲響雷。劉備一面低下身子 拾筷子,一面說:“這個響雷可厲害,把人嚇成這個樣子。”
就這樣,他總算把驚慌的神情掩飾過去,沒讓曹操看出破綻。
喝完酒出來,劉備再三捉摸曹操的話,覺得曹操把他看作唯一的敵手,將來不會輕易放 過他。打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們聯(lián)絡,共同設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機會離開許都。
湊巧袁紹派他兒子到青州去接應袁術,要通過徐州。曹操認為劉備熟悉那一帶的情況, 就派他去截擊袁術。
劉備巴不得趁早離開,一接到曹操命令,就飛快地和關羽、張飛帶著人馬走了。
曹操的謀士郭嘉等聽到曹操放走劉備,趕快去找曹操,說:“劉備有野心,不能放他走 呀!”
經(jīng)郭嘉一提醒,曹操也有些懊悔了,馬上派人去追,劉備已經(jīng)走遠了。
劉備打敗了袁術,奪取了徐州,決定不回許都去了。徐州本來是劉備做過州牧的地方, 附近的郡縣都響應他,背叛了曹操。
曹操一聽到劉備背叛他,氣得要命。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發(fā)了董承和劉備在 許都合謀反對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個心腹都殺了,并且決心親自發(fā)兵征討劉備。
那時候,袁紹已經(jīng)兼并了幽州(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分)擁有幾十萬人馬,揚言要 進攻許都。.
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故事3
當曹操和袁紹在北方激烈爭奪的時候,南方有一支割據(jù)勢力逐漸壯大起來,這就是占據(jù)江東(今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qū))的孫策、孫權兄弟。
孫策的父親是長沙太守孫堅,原是袁術的部下。孫堅死后,孫策帶兵投靠袁術。袁術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歡他,對別人說:“要是我能有像孫郎那樣的兒子,我死了也安心。”
話雖這樣說,袁術可并不重用孫策。孫策曾經(jīng)想當一個郡太守,袁術沒讓他做。孫策的舅父吳景在江東丹陽(今安徽宣城)當太守,被揚州刺史劉繇(音yóu)逼走。孫策向袁術要求讓他到江東去幫舅父打劉繇。袁術跟劉繇也有矛盾,才撥了一千人馬給孫策。
孫策向南進兵。一路上,有許多人投奔他。到了歷陽(今安徽和縣)兵力擴充到五六千人。孫策有個從小就很親密的朋友周瑜,也帶了人馬來會合,孫策的力量就壯大了。
孫策作戰(zhàn)驍勇,再加上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很快就渡過了江,不但打敗了劉繇的人馬,奪回丹陽,還攻下了吳郡和會稽郡。這樣,江東六個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孫策占領了。
孫策占據(jù)了江東,還雄心勃勃地想向北發(fā)展。他趁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時候,準備偷襲許都,把漢獻帝抓在自己手里。正在調兵遣將,準備糧草的時候,想不到出了一件意外的事。
原來,孫策攻下吳郡的時候,殺了那里的太守許貢。許貢手下的門客跟孫策結下了仇。有一次,趁孫策上山打獵的時候,他們埋伏在樹林里,放了一支暗箭,射中了孫策的面頰。
孫策受了重傷,請醫(yī)生治療也沒有用,病勢越來越重。孫策自己知道不行了,就把部下張昭等找來囑咐,說:“現(xiàn)在我們這里已經(jīng)有了人馬地盤,可以跟人家較量一番,希望你們好好輔助我弟弟。”
孫權那時才十九歲。他年紀雖然輕,但是平時喜歡結交朋友,注重人才,在江東官員中,已經(jīng)很有聲譽。孫策把印綬交給孫權,叫他佩帶起來,說:“咱們兄弟倆,要論上陣打仗的本領,你不如我;至于選拔人才,任用賢人,我比不上你。希望以后你好好保住江東這份基業(yè)。”說著,就咽了氣。
孫權倒在床前哭個沒完,張昭勸住了他,叫他立刻換上官服,騎著馬到軍營里去巡視一遍,一面趕快派人通知當時駐扎在巴丘(在今湖南岳陽)的周瑜。周瑜連夜帶兵回到吳中,跟張昭兩人一起輔助孫權。
那時候,江東六郡雖說都歸孫策占了,但是還有不少偏僻的地方,不服他們指揮。有一些人還要看看風向再說。虧得張昭、周瑜兩人一心一意幫助孫權,才把局面穩(wěn)定下來。
孫權記住他哥哥的話,用心搜羅人才。周瑜對孫權說:“我有個好友魯肅,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請他來幫助將軍,準沒有錯。”
孫權派人把魯肅請了來,兩個人一見面,就談得挺對勁兒。有一次,孫權會見賓客,等別人走完了,把魯肅單獨留下來談心。
孫權說:“現(xiàn)在漢室衰落,天下擾亂。我想繼承父兄的事業(yè),像齊桓公、晉文公一樣,來扶助天子,建立霸業(yè),您看怎么樣?”
魯肅說:“我仔細研究過天下大勢。漢室已經(jīng)不能再興盛起來了。曹操勢力已經(jīng)強大,也除不了他。我替將軍打算,還是保住江東這塊地方,等待時機。曹操現(xiàn)在正忙著對付北方,顧不到我們這一頭。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討伐劉表,占領荊州,然后再來平定天下。這倒是漢高祖的事業(yè)呢!”
孫權聽了這番話,心里豁然開朗,但是嘴里還是謙虛地說:“我哪能做到這些呢。”
由于孫權重用人才,江東地方,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出現(xiàn)了一片興旺景象。
曹操聽到孫權接替孫策的地位,為了籠絡孫權,就用朝廷名義,封孫權為征虜將軍,兼會稽太守。從此以后,孫權實際上在江東建立了割據(jù)的政權。
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故事3篇(《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的故事有哪些?)相關文章:
★ [三國演義的故事大全]三國演義經(jīng)典故事20個4篇(《三國演義》的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