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知識來源于實踐,特別是來源于觀察和實驗。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1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中線速度是最大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huán)繞速度
8.大于環(huán)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fā)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2
怎樣判斷系統(tǒng)動量是否守衡?
動量守衡條件是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合外力為零。一般研究問題,如果相互作用的內力比外力大很多,則可認為系統(tǒng)動量守衡;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如果在某方向上合外力為零,則在該方向上動量守衡。
注意守衡條件對內力的性質沒有任何限制,可以是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對系統(tǒng)狀態(tài)沒有任何限制,可以是微觀、高速系統(tǒng),也可以是宏觀、低速系統(tǒng)。而力的作用過程可以是連續(xù)的作用,可以是間斷的作用,如二人在光滑平面上的拋接球過程。 綜上有:
物體運動狀態(tài)是否變化取決于--物體所受的合外力。
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得快慢取決于--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和質量大小。 物體到底做什么形式的運動取決于--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和初始狀態(tài)。 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了多少取決于--
?。?)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作用時間的長短。實驗表明只要力與其作用時間的乘積一定,它引起同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相同,力與力作用時間的乘積,可以決定和量度力的某種作用效果--沖量。 系統(tǒng)的內力改變了系統(tǒng)內物體的動量,但系統(tǒng)外力才是改變系統(tǒng)總動量的原因。
?。ㄈ┠芰亢湍芰渴睾?/p>
知識結構
功是一個過程量,與力在空間的作用過程相關。恒力功的計算公式與物體運動過程無關;重力功、彈力功與路徑無關。功是一個標量,但有正負之分。
2. 功率P:功率是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標量 :P=W/t 。若做功快慢程度不同,上式為平均功率。注意恒力的功率不一定恒定,如初速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內合力的平均功率之比為1:3:5。已知功率可以求力在一段時間內所做的功W=Pt,這時可能是變力再做功。
上式常常用于分析解決機車牽引功率問題,常設有以下兩種約束條件:
1)發(fā)動機功率一定:牽引力與速度成反比,只要速度改變,牽引力F=P/v將改變,這時的運動一定是變加速運動。
2)機車以恒力啟動:牽引力F恒定,由P=Fv可知,若車做勻加速運動,則功率P將增加,這種過程直到P達到機車的額定功率為止(注意不是達到最大速度為止)。
3. 能:自然界有多種運動形式,與不同運動形式相應的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機械運動--機械能;熱運動--內能;電磁運動--電磁能;化學運動--化學能;生物運動--生物能;原子及原子核運動--原子能、核能。
動能:物體由于有機械運動速度而具有的能量Ek=mv2/2
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都是標量。都是狀態(tài)量,如動能由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由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由形變狀態(tài)決定。都具有相對性,物體速度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有不同的結果,相應的動能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有不同的動能。勢能相對于不同的零勢能參考面有不同的結果,勢能有可能取負值,它意味著此時物體的勢能比零勢能低。
4. 動能定理:研究對象:質點,數學表達公式:W=mv2/2-mv02/2。公式中W為質點受到的所有的作用力在所研究的過程中做的總功,它可以是恒力功,可以是變力功,可以是分階段由不同的力做功累積(代數和)而得到的結果。動能定理對力的性質沒有任何限制,
可以是重力、彈力、摩擦力、也可以是電場力、磁場力或其它力。等式右邊為所研究的過程(初、末狀態(tài))中質點的動能的變化。動能定理表明,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是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量度了物體動能的變化大小。
5. 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fā)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對象是系統(tǒng),一般簡化為物體;守恒是指系統(tǒng)在滿足守恒條件下,機械能--動能和勢能之和,在狀態(tài)變化過程中總保持不變。 怎樣判斷機械能是否守衡?
?。?)根據守恒條件:是否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
?。?)考察狀態(tài):比較、確定不同狀態(tài)的機械能,看它們是否相同
(3)考察系統(tǒng)是否發(fā)生機械能與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轉化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3
重力勢能
1.電勢能的概念
(1)電勢能
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
(2)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
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在數值上等于電荷電勢能的減少量,即WAB=εA-εB。
?、佼旊妶隽ψ稣r,即WAB>0,則εA>εB,電勢能減少,電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電場力所做的功,即Δε減=WAB。
?、诋旊妶隽ψ鲐摴r,即WAB<0,則εA<εB,電勢能在增加,增加的電勢能等于電場力做功的絕對值,即Δε增=εB-εA=-WAB=|WAB|,但仍可以說電勢能在減少,只不過電勢能的減少量為負值,即ε減=εA-εB=WAB。
說明:某一物理過程中其物理量的增加量一定是該物理量的末狀態(tài)值減去其初狀態(tài)值,減少量一定是初狀態(tài)值減去末狀態(tài)值。
(3)零電勢能點
在電場中規(guī)定的任何電荷在該點電勢能為零的點。理論研究中通常取無限遠點為零電勢能點,實際應用中通常取大地為零電勢能點。
說明:①零電勢能點的選擇具有任意性。
②電勢能的數值具有相對性。
③某一電荷在電場中確定兩點間的電勢能之差與零電勢能點的選取無關。
2.電勢的概念
(1)定義及定義式
電場中某點的電荷的電勢能跟它的電量比值,叫做這一點的電勢。
(2)電勢的單位:伏(V)。
(3)電勢是標量。
(4)電勢是反映電場能的性質的物理量。
(5)零電勢點
規(guī)定的電勢能為零的點叫零電勢點。理論研究中,通常以無限遠點為零電勢點,實際研究中,通常取大地為零電勢點。
(6)電勢具有相對性
電勢的數值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零電勢點的選取不同,同一點的電勢的數值則不同。
(7)順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電場強度的方向是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
(8)電勢能與電勢的關系:ε=qU。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物理必修二知識點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 物理必修二知識點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