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5篇(小學數學一年級說課),供大家閱讀。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
一、說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基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研讀,結合本節(jié)課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有如下認識:
1、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2、為學生提供充分數學活動的機會,變“學數學”為“做數學”。
3、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推理、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4、多方位、多元化評價學生。
二、說依據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依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教學方法即,教師的“教”立足于學生的“學”。
三、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61頁主題圖及第62頁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63頁練習十四第2題、第3題、第5題。
2、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與10以內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不同,是以十為計數單位。教材首先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幅發(fā)新書的情境圖,學生嘗試提出數學問題。小精靈的提示語顯示出讓學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相互交流,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理念。這樣編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屬于本單元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著重解決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yǎng)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3、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經歷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讓學生學會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歸結為10以內加減法,樹立轉化意識。
(3)、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意識,感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的算理、算法。
四、說教法
本著樹立以“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引導自學、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熟練運用算法形成計算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在知識的.應用階段,我還采用自主探索來解決問題,形成技能。
因為計算常給人的感覺是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借助發(fā)新書這一生動情境,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jié)的探索中,使口算含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
在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時,通過討論、交流、動手操作等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顯示不同算法,體現了《課標》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的理念。
練習環(huán)節(jié)請學生幫忙擺筷子,參與開火車游戲,幫助家人買衣服,淡化“練”的痕跡,鞏固和實踐相關的知識技能,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
五、說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借助發(fā)新書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中愉快地學習。《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看圖)、想一想(想問題和算法)、數一數(數書)、說一說(說算理與算法)、擺一擺(擺小棒)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數學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體現了《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反思……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2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8加幾》。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身份轉變?yōu)橐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同時改變課程學習方式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相應轉變?yōu)椋鹤灾?、合作、探究?/p>
教材分析:
《8加幾》是西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88-89頁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計算作支撐,學生初步經歷了觀察分析、收集信息、計算等活動。和前面學過的9加幾相比,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基本上脫離了學具的幫助,主要通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8加幾的計算方法,要求學生在學習8加幾時,不用像9加幾那樣進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驗證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8加幾中是否同樣適用,在肯定學生課堂上生成的多樣化算法的同時滲透湊十法擇優(yōu)思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自控能力不強,對9加幾的掌握應用還不夠熟練,在教學設計時加強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力求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以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識。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熟練計算9加幾的基礎上,學會用遷移的方法解決新問題,推導新算法。
2、掌握計算8加幾的基本思維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8加幾的運算意義,能比較熟練地進行8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在熟練計算9加幾的基礎上,學會用遷移的方法解決新問題,推導新算法。
設計思路:
1、關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2、關于小組合作學習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注意傾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對此,本節(jié)教學內容開始進行大膽嘗試。
3、關于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問題
在學生理解看大數分小數,把幾湊成十,十加幾得十幾即 湊十法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地探索和發(fā)現計算方法。
4、積極引深, 發(fā)揮兩主 作用
教學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通過積極的引,來激發(fā)學生主動探,使雙邊活動產生共振,和諧發(fā)展。
教學流程:
一、知識再現,激趣導入
1、數的組成(對口令游戲)
2、找朋友:9加幾的口算練習。
二、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星期天,許多小朋友也來到公園,你們看他們在干什么?
1、觀察情景(1): 打靶圖
?、倌銖闹蝎@得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谇筮@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
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情景資源進行再加工,讓學生觀察圖中打靶的情景,學生比較感興趣,從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既尊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從自己比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數學問題,又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解決自己發(fā)現問題的欲望
2、觀察情景圖(2):劃船
在公園的這一角,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們再到公園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①師:根據情景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趯W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在劃船?
?、蹘煟呵筮@個問題可以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4+8
在兩個不同的情景中培養(yǎng)了學生從身邊生活發(fā)現并提出簡單數學問題的能力,并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3、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是求一共?都是用加法進行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下8加幾的方法好不好?(板書課題:8加幾)
三、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探究學習8+5的計算方法。
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第一個問題。
(1)學生自主探究。
師:怎樣計算8+5?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想辦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巡視)
?。?)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請你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每一個小組選一個代表介紹你們組的好方法。(教師巡視)
(3)全班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如:
?、?、2、312、13依次數。
②從8數到13。
?、?和5合起來是13。
④13可以分成8和5。
?、菹葦?0人,再數3人,10+3=13
本節(jié)課以8+5為突破口,在重點研究8+5的基本思路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所用的方法。這樣, 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學習的機會,最后在全班交流匯報。在匯報交流時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用的是湊十法,有的用的是數數法,方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2、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 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喜歡的方法。
教師提問: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針對出現的多種計算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歡的方法。這樣,好的計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為突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小結
師:通過和同學們的交流,老師知道了,有的同學喜歡用以前學過的湊十法,有的同學喜歡用數數法,有的同學喜歡用10+5=15,15-2=13。這些方法都正確,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幾個問題嗎?
3、遷移練習
?。?)小組先交流解決:4+8,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
?。?)讓個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得數,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還知道哪些8加幾的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學生獲得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后,讓學生解決其他的8加幾的問題,既能使學生把8+5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其他問題中,使計算方法得以靈活應用和鞏固,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注重了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四、鞏固練習
1、聰明屋:(課件出示教材89頁課堂活動第1題)
2、智慧山:(看圖填算式)
2、跳木樁比賽
師:動物學校正在進行跳樁比賽,你能幫小白兔跳過木樁嗎?
練習:8+3= 8+4= 8+6= 8+8= 6+8=
學生計算,幫小兔順利跳過了木樁。
整個練習生動、有趣,層次分明。這樣設計既符合兒童的特點,又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足夠的素材,足夠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小結
師:在這節(jié)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將自己評、他人評、評自己、評別人和教師評,學生評結合進來,讓學生對自己整節(jié)課的表現有一個回顧和反思。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3
教學教材:
《16、17、18 減幾》是義務教育教科書西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內的退位減法95頁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115 減幾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將已經掌握的計算方法遷移到16、17、18 減幾中來,強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也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16、17、18減幾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深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
初步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 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從中,讓學生掌握算法,能正確計算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難點。
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合 作中完成教學,并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激起學生回憶,通過遷移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計算方法的思維過程。
一開課,多媒體呈現口算題,說說是怎樣算的。然后直奔主題:今天我們一 起來學習16、17、18 減幾。通過口算喚起了學生回憶,這樣會讓學生將前面所學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本節(jié)課中,會讓他們感覺到輕松,讓課堂輕松愉悅。
2、創(chuàng)設了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新課開始,我談話進入,多媒體一步步呈現例1,然后讓學生觀察,找出數學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所以我在課堂活動中設計找朋友的活動,一個孩子舉起算式卡片大聲問: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個孩子舉起結果大聲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這樣又會激起孩子們學習的熱情。
3、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中,我不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yōu)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
4、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上,采用了同桌學習方式,小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深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口算,喚起回憶。
在新課之前,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必要的口算訓練,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學習數學的基礎。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同時通過口算和說算理,喚起了孩子們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回憶,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出了準備。
二、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談話進入,孩子們,在我們的校園內有許多花和樹,它們美化了校園、凈化了空氣。為了讓這些花和樹健康地成長,每天老師都讓兩位小朋友給樹澆水。我們一起去看看今天輪到哪兩個小朋友了(ppt 出示)。你們看,原來今天給小樹澆水的是小華和小紅,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學生找出數學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列出算式。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從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進入新課,一方面可以對孩子進行環(huán)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只要注意觀察、思考,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另外, 讓學生從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獲取信息,發(fā)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不只是寫在紙上的算式,而是 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感受到計算與 生活聯(lián)系密切。
三、獨立思考,交流算法。
因為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115減幾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我試著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節(jié)約教學時間,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強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四、獨立思考,交流算法。
17、18對于17、18減幾,學生有了16 減幾計算方法的遷移,我大膽的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較大的交流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機會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提高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又可以激發(fā)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課堂活動,鞏固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我安排了兩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同桌進行:一人出16、17、18 減幾的算式,一人口算。
第二個活動:一個孩子舉起算 式卡片大聲問: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個孩子舉起結果大聲回答:你的朋友在這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六、課堂練習,效果檢測。
完成練習二十1、2。
七、總結評價。
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里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的這種方式的提問,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fā)展。
八、板書設計
板書上呈現課題16、17、18 列出的算式:16-9=7,還有例2的兩個算式:17-8=9 和18-9=9。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教學目標:
?、沤洑v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普_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歉惺?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扰囵B(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jié)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5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上午好,下面是我就十幾減9本節(jié)課說一下: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沤洑v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扰囵B(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jié)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sxsk/、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yōu)的方法。
三、說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四、關于教學程序
?、鍎?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節(jié)日愉快的情景與數學學科的聯(lián)系,引出課題。
?、嫣骄啃轮瑯嫿ǚ椒?。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游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缯n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枵n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說后評:其實大家對說課稿無外就是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然后就是我們設計的教學過程,這樣能充分發(fā)揮你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這樣很清楚也能預見到你本節(jié)課,真這樣講下去的大致效果了。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5篇(小學數學一年級說課)相關文章:
★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教學心得體會4篇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學進度
★ 關于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免費)
★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范文6篇(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模板6篇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一數說課稿